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262.38KB ,
资源ID:825373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82537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pdf)为本站会员(a3)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75600.2 (22)申请日 2017.04.25 (71)申请人 郝纪涛 地址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县前街 46号博山区科技开发咨询中心 (72)发明人 郝纪涛 (51)Int.Cl. A61K 36/8998(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K 33/2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生熟地15克、 山药30

2、克、 萸 肉10克、 泽泻15克、 玄参20克、 丹皮12克、 茵陈30 克、 炒山栀12克、 黄连12克、 半夏12克、 沙参20克、 寸冬15克、 蒲公英30克、 枇杷叶20克、 连翘20克、 射干15克、 神曲30克、 炒麦芽30克、 磁石15克、 甘 草6克。 本发明具有治疗口舌生疮功效, 具有见效 快、 疗效高、 安全方便、 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721534 A 2018.11.02 CN 108721534 A 1.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生熟地15克、 山药30克、 萸肉10克、 泽泻15克、 玄参

3、20克、 丹皮12克、 茵陈30克、 炒山栀12克、 黄连12克、 半 夏12克、 沙参20克、 寸冬15克、 蒲公英30克、 枇杷叶20克、 连翘20克、 射干15克、 神曲30克、 炒 麦芽30克、 磁石15克、 甘草6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721534 A 2 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 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 黏膜的任何部分, 有剧烈的自发痛, 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 局部症状比较显著, 全身症状 多不明显

4、。 愈合不留任何瘢痕, 但可以反复发作。 好发于青壮年, 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时唇、 颏、 舌边缘、 牙龈等处出现孤立的圆形成椭圆形成浅层小溃疡, 有的同时多处发生。 疼痛剧 烈似烧灼样。 随天气、 情绪、 劳累等因素可复发。 多由心脾积热, 外感热邪, 或脾胃湿热, 阴 虚阳亢所致。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具有疗效确切、 见效快、 疗效 高、 疗程短、 安全方便等特点。 0004 本发明治疗口舌生疮的中药制剂, 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生熟地15克、 山药30 克、 萸肉10克、 泽泻15克、 玄参20克、 丹皮12克、 茵陈30克、 炒山栀1

5、2克、 黄连12克、 半夏12克、 沙参20克、 寸冬15克、 蒲公英30克、 枇杷叶20克、 连翘20克、 射干15克、 神曲30克、 炒麦芽30 克、 磁石15克、 甘草6克。 0005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生熟地: 生熟地又名干地黄, 性味甘、 苦、 寒, 具有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之功效, 为清热凉 血药。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身热口干、 舌绛或红等症状, 如清营汤; 用于热在血分, 迫血妄 行的吐血、 尿血、 崩漏下血等症状。 0006 山药: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 助消化, 敛虚汗, 止泻之功效, 主治脾虚腹泻、 肺虚咳嗽、 糖尿病消渴、 小便短频、 遗精、 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

6、的慢性肠炎。 0007 萸肉: 其性平、 味甘、 酸, 功能养肝肾, 敛阴止汗救脱, 为滋补肾阴要药, 主要用于肝 肾阴虚证, 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 阳痿、 遗精, 小便频数, 虚汗不止等 症。 0008 泽泻: 甘, 寒。 功效: 利水, 渗湿, 泄热。 治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呕吐, 泻痢, 痰饮, 脚 气, 淋病, 尿血 玄参: 主治: 温热病和营血、 身热、 烦渴、 舌绛、 发斑、 骨蒸劳嗽、 虚烦不寤、 津伤便秘、 目 涩昏花、 咽喉肿痛、 瘰疬痰核、 痈疽疮毒。 0009 丹皮: 辛苦; 凉; 微寒。 清热; 活血散瘀。 主温热病热入血分; 发斑; 吐衄;

7、热泪盈眶病 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 阴虚骨蒸潮热; 血滞经闭; 痛经; 痈肿疮毒; 跌扑伤痛; 风湿热痹。 0010 茵陈: 茵陈清热利湿; 退黄。 主治: 黄疸、 小便不利、 湿疮瘙痒、 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等。 药理学研究有利胆, 保护肝功能, 解热, 抗炎, 降血脂, 降压, 扩冠等作用。 0011 炒山栀: 治热病虚烦不眠, 黄疸, 淋病, 消渴, 目赤, 咽痛, 吐血, 衄血, 血痢, 尿血, 热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721534 A 3 毒疮疡, 扭伤肿痛。 0012 黄连: 苦, 寒。 归心、 脾、 胃、 肝、 胆、 大肠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

8、, 呕 吐吞酸, 泻痢, 黄疸, 高热神昏, 心火亢盛, 心烦不寐, 血热吐衄, 目赤, 牙痛, 消渴。 0013 半夏: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生用消疖肿作用, 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0014 沙参: 甘而微苦, 有滋补、 祛寒热、 清肺止咳, 也有治疗心脾痛、 头痛、 妇女白带之 效。 主治气管炎, 百日咳, 肺热咳嗽, 咯痰黄稠。 根煮去苦味后, 可食用。 0015 寸冬: 具有养阴生津, 润肺止咳: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的功效, 寸冬为百合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0016 蒲公英: 甘, 微苦, 寒。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清热解毒, 利尿散结。 治急性乳腺炎, 淋 巴腺炎, 瘰

9、疬, 疔毒疮肿, 急性结膜炎, 感冒发热,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支气管炎, 胃炎, 肝炎, 胆囊炎, 尿路感染。 0017 枇杷叶: 苦, 凉。 清肺气, 降肺火, 止咳化痰, 止吐血呛血, 治痈痿热毒。 0018 连翘: 性味苦, 微寒。 清热解毒的中药, 主治热病初起, 风热感冒, 发热, 心烦, 咽喉 肿痛, 斑疹, 丹毒, 瘰疬, 痈疮肿毒, 急性肾炎, 热淋。 0019 射干: 用于感受风热, 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 用于痰涎壅盛, 咳嗽气喘 等症。 咽喉肿痛, 喉痹不通, 二便不通, 诸药不效, 腹部积水, 皮肤发黑, 乳痈初起。 0020 神曲: 健脾和胃, 消食化积。

10、用于饮食停滞, 消化不良, 脘腹胀满, 食欲不振, 呕吐泻 痢。 0021 炒麦芽: 主治食积不消, 脘腹胀痛, 脾虚食少, 乳汗郁积, 乳房胀痛, 妇女断乳。 0022 磁石: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平喘。 用于惊悸失眠, 头晕目眩, 视物昏 花, 耳鸣耳聋, 肾虚气喘。 0023 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脘腹等。 0024 本发明以生熟地、 山药、 萸肉、 泽泻、 玄参为君药, 以丹皮、 茵陈、 炒山栀、 黄连、 半夏 为臣药, 以沙参、 寸冬、 蒲公英、 连翘、 射干、 甘草等为辅佐药。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使

11、用的中草药均符合 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 规定, 根据配伍, 本发明具有清 热凉血、 咽喉肿痛、 泻火解毒、 养阴生津、 消肿散结的作用。 0026 2、 本发明辩证准确、 配伍合理、 用药精良、 审因而治、 治病求本。 0027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 临床试验治疗口舌生疮患者100例。 口舌生疮的症状, 临床 上常见有: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 可单发或多发在口 腔黏膜的任何部分, 有剧烈的自发痛, 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 局部症状比较显著, 全身症 状多不明显。 愈合不留任何瘢痕, 但可以反复发作。 好发于青壮年, 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时 唇、 颏、 舌边缘、

12、牙龈等处出现孤立的圆形成椭圆形成浅层小溃疡, 有的同时多处发生。 疼痛 剧烈似烧灼样。 随天气、 情绪、 劳累等因素可复发。 多由心脾积热, 外感热邪, 或脾胃湿热, 阴 虚阳亢所致。 0028 治疗方案: 服用实施水煎口服, 每日二剂, 60天为一疗程。 0029 治疗结果: 口舌生疮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80例, 占80%, 好转20例, 占20%, 无效0例, 总有效率85%。 通过治疗所示, 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 0030 治疗标准: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721534 A 4 口舌生疮症状消失。 0031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

13、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33 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 生熟地15克、 山药30克、 萸肉10克、 泽泻15克、 玄参20克、 丹皮12克、 茵陈30克、 炒山栀12克、 黄连12克、 半夏12克、 沙参20克、 寸冬15克、 蒲公英30克、 枇杷叶20克、 连翘20克、 射干15克、 神曲30克、 炒麦芽30克、 磁石15克、 甘草6克。 0034 病例1: 患者李某某, 女, 66岁, 因口舌生疮、 发热, 心烦于2014年4月在当地医院诊 为口舌生疮症状, 口服药物治疗月余无效, 于2014年9月来诊我院, 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一 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5 病例2: 患者沈某某, 女, 58岁, 因口舌生疮、 疼痛剧烈被诊为口舌生疮症, 服用本发 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 体征全部消失。 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6 病例3: 患者张某某, 男69岁, 2016年4月份因身热、 烦渴、 舌绛, 口舌生疮经检查确 诊为口舌生疮症, 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一年未复发。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721534 A 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