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7 ,大小:1.73MB ,
资源ID:789968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899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pdf)为本站会员(n****g)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5454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5454ACN102025454A21申请号200910170592022申请日20090918H04L1/06200601H04L25/03200601H04B7/0620060171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72发明人王键田军吴建明张元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代理人李辉54发明名称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一种生成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方法包括A确定由L个预编码矩阵构成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

2、本,B将信道集合分成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C从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选择与每一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形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D判断所述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是否相同;以及E如果不相同,则将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并且返回至所述步骤B继续进行;而如果相同,则将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要在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26页附图7页CN102025468A1/3页21一种生成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由

3、L个预编码矩阵构成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其中,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都选自预编码矩阵全集,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是根据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天线的数量和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传输层数所生成的并且包括M个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并且LM;B将信道集合分成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该信道集合为由N个信道实例构成的能够反映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统计特性的信道集合,N为大于1的整数;C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选择与每一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形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D判断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

4、本是否相同;以及E如果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不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并且返回至所述步骤B继续进行;而如果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要在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所述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实例和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实例下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时的后验信噪比向量并且根据所述后验信噪比向量生成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对于所述信道集合中每一个信道实例,选择在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所述

5、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该信道实例的对应预编码矩阵;以及将对应于同一预编码矩阵的所有信道实例作为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信道组,从而将所述信道集合分成所述L个信道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针对每一个信道组,执行以下步骤对于该信道组中的每一个信道实例和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实例下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时的后验信噪比向量,并且根据所计算出的后验信噪比向量生成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对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组中所有信道实例下的所述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求和,并且将所得到的和作为该预编码矩阵的

6、总系统性能指标;以及选择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所述总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与该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集合是在每次执行所述步骤B时生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是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随机地选择的或者是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已有预编码矩阵码本。6一种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装置,该预编码矩阵码本用于多天线通信系统,该生权利要求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2/3页3成装置包括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确定单元,其用于确定由L个预编码矩阵构成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其中,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

7、码本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都选自预编码矩阵全集,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是根据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天线的数量和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传输层数所生成的并且包括M个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并且LM;信道分组单元,其用于将信道集合分成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该信道集合为由N个信道实例构成的能够反映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统计特性的信道集合,N为大于1的整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单元,其用于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选择与每一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形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判断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是否相同,如果

8、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要在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输出;而如果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不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控制所述信道分组单元重新对所述信道集合进行分组;以及控制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单元生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直到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相同为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装置,所述信道分组单元包括系统性能指标生成单元,对于所述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实例和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该系统性能指标生成单元计算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

9、该信道实例下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时的后验信噪比向量并且根据所述后验信噪比向量生成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信道最佳预编码矩阵选择单元,对于所述信道集合中每一个信道实例,选择在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所述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该信道实例的对应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组生成单元,将对应于同一预编码矩阵的所有信道实例作为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信道组,从而生成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所述L个信道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成装置,其中,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单元包括预编码矩阵总系统性能指标生成单元,其用于针对每一个信道组,计算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组中每一个信道实例下采用所述预

10、编码矩阵全集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时的后验信噪比向量,并且根据计算出的后验信噪比向量生成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对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将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组中每一个信道实例下的所述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求和,并且将所得到的和作为该预编码矩阵的总系统性能指标;信道组最佳预编码矩阵选择单元,其用于针对每一个信道组选择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所述总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与该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以及权利要求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3/3页4组合单元,将所述信道组最佳预编码矩阵选择单元针对每一个信道组的选择出的预编码矩阵组合在一起,作为所述新预编码

11、矩阵码本。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装置,所述信道分组单元在每次工作时都生成所述信道集合。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装置,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是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随机地选择的或者是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已有预编码矩阵码本。11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其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12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其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13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其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并且将生成的预编码矩阵码本发送给发射机,从而在二者的通信中使用该预编码矩阵码本。权利要求书CN

12、102025454ACN102025468A1/26页5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多天线通信系统。更特别而言,本发明涉及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方法及生成装置以及使用该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的多天线通信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背景技术0002到目前为止,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原先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即全球移动通信GSM系统不断地向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等技术演进,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等技术也在全球许

13、多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纷纷部署,开始投入商用。在蜂窝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时,其他一些无线接入技术、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技术也有了迅猛发展。此外,面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IEEE80216M技术和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演进技术3GPPLTE、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演进技术增强3GPPLTE_ADVANCE等项目也已经开始启动进入研发阶段。0003多入多出的多天线通信系统能够支持平行的数据流发送,因此能够大大增加系统的吞吐量,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际系统中备受人们关注的技术。在通常的情况下,多天线传输中的平行数据流首先进行独立的前向纠错码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码字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层

14、上。当码字映射为多个传输层时,将编码器输出的串行数据进行串并变换为相应的多层即可。在一次传输中,系统支持的所有的传输层数又称为该次传输的秩数RANK。0004一般来说,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支持的层数或者秩数要小于或者等于多天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天线数。将各层的数据转化为各物理天线上的数据的过程称为信号的预编码过程。特别的,将各层的数据通过线性运算转化为各物理天线上的数据的过程称为信号的线性预编码过程。在现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比如LTE系统、WIMAX系统,受限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和信令控制复杂度,系统需要预先设计好一定个数的预编码矩阵。预编码矩阵的集合称为预编码矩阵码本,预编码矩阵个数称为预编码矩阵

15、码本的大小。很显然,预编码矩阵码本的大小和预编码矩阵码本的元素都直接影响系统的互信息、吞吐量等性能指标。0005在现有技术中,预编码矩阵码本是作为通信标准的一部分而固定的。也就是说,采用同一通信标准的不同无线通信设备都具有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码本。但是,对于处于一定环境下的通信设备来说,该固定的预编码矩阵码本并不一定适合,而该通信设备不能并不生成自己的预编码矩阵码本。那么如何从现有的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更好的预编码矩阵码本成为企待解决的问题。0006同样,在没有预编剧矩阵码本的情况下,如何快速生成具有高系统性能指标的预编码矩阵码本也是现在企待解决的问题。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

16、468A2/26页60007以下列出了本发明的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将它们并入于此,如同在本说明书中作了详尽描述。0008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EP1919097A1,发明名称为“CODEBOOKGENERATOR,CODEBOOKANDMETHODFORGENERATINGUPDATEMATRICESTOBEUSEDINAPRECODINGSCHEMEWITHMIMOTRANSMISSION”;0009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8080449A1,其发明名称为“GENERALIZEDCODEBOOKDESIGNMETHODFORLIMITEDFEEDBACKSYSTEMS”;00103、美国专

17、利申请公开US2008165876A1,其发明名称为“APPARATUSFORGENERATINGPRECODINGCODEBOOKFORMIMOSYSTEMANDMETHODUSINGTHEAPPARATUS”;0011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8292013A1,其发明名称为“NESTEDPRECODINGCODEBOOKSTRUCTURESFORMIMOSYSTEMS”;0012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8303699A1,其发明名称为“MIMOWIRELESSPRECODINGSYSTEMROBUSTTOPOWERIMBALANCE”;0013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83

18、16910A1,其发明名称为“COMPLEXVECTORQUANTIZATIONCODEBOOKFORUSEINDOWNLINKMULTIUSERMIMOMOBILEBROADCASTSYSTEMS”;00147、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9006518A1,其发明名称为“SIMPLEMIMOPRECODINGCODEBOOKDESIGNFORAMIMOWIRELESSCOMMUNICATIONSSYSTEM”;00158、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8086239A1,其发明名称为“PRECODINGCODEBOOKFORMIMOSYSTEMS”;00169、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8097

19、035A1,其发明名称为“CODEBOOKGENERATINGMETHODANDAPPARATUSFORGENERATINGACODEBOOKFORMULTIPOLARIZED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001710、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8137523A1,其发明名称为“ACODEBOOKMETHODFOR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WIRELESSSYSTEM”。发明内容001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方法,其能够由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系统性能指标更佳的新预编码矩

20、阵码本。001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装置,其能够由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系统性能指标更佳的新预编码矩阵码本。0020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预编码矩阵的多天线通信系统、发射机以及接收。002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它附加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方面。00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3A确定由L个预编码矩阵构成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其中,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都选自预编码矩阵全集,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是根据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天线的数量和

21、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3/26页7的传输层数所生成的并且包括M个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并且LM;0024B将信道集合分成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该信道集合为由N个信道实例构成的能够反映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统计特性的信道集合,N为大于1的整数;0025C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选择与每一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形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0026D判断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是否相同;以及0027E如果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不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

22、矩阵码本作为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并且返回至所述步骤B继续进行;而如果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要在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002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码本的生成装置,该预编码矩阵码本用于多天线通信系统,该生成装置包括0029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确定单元,其用于确定由L个预编码矩阵构成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其中,L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都选自预编码矩阵全集,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是根据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天线的数量和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传输层数所生成的并且包括M个

23、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并且LM;0030信道分组单元,其用于将信道集合分成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该信道集合为由N个信道实例构成的能够反映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统计特性的信道集合,N为大于1的整数;0031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单元,其用于从所述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选择与每一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形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以及0032控制单元,其用于判断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是否相同,如果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要在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输出;而如果所

24、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不相同,则将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控制所述信道分组单元重新对所述信道集合进行分组;以及控制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单元生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直到所述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与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相同为止。003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其利用上述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00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其利用上述的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003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其利用上述的方法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并且将生成的预编码矩阵码本发送给发射机,

25、从而在二者的通信中使用该预编码矩阵码本。003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机器可读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当在多天线通信系统或者信息处理系统上执行所述程序代码时,所述程序代码使得所述多天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4/26页8线通信系统或者信息处理系统执行上述方法。003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的程序产品,当在多天线通信系统或信息处理系统上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或者信息处理系统执行上述方法。0038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由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生成系统性能指标更佳的新预编码矩阵码本,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0

26、039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004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方法的流程图;0041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将信道集合分成L个信道组的方法的流程图;0042图3示出了在QPSK调制并且使用MAXLOGMAP解码方法时的信噪比SNR与互信息MI之间的关系表;0043图4例示了在QAM16调制并且使用MAXLOGMAP解码方法时的信噪比SNR与互信息MI之间的关系表;0044图5例示了在QAM64调制并且使用MAXLOGMAP解码方法时的信噪比SNR与互信息MI之间的关系表;0045图6例示出了各编

27、码调制方案下的链路级误块率性能图;0046图7例示出了各编码调制方案下的链路级吞吐量性能图;以及0047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预编码矩阵码本的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48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

28、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0049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005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生成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0051首先在步骤ST102,确定由L个预编码矩阵QL构成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1LL且L为大于1的整数,通常称L为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该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从预编码矩阵全集中随机地选择出来的,或者是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已有的预编码矩阵码本。说明书CN10202

29、5454ACN102025468A5/26页90052虽然如何生成多天线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矩阵全集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但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首先简要介绍如何生成预编码矩阵全集。0053对于一个多天线通信系统来说,其预编码矩阵全集与该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天线的数量和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传输层数有关。在本发明中假设预编码矩阵全集P包括M个预编码矩阵PM,其中,1MM且ML。0054下面,以4天线通信系统即,该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天线的数量为4为例,说明如何生成预编码矩阵全集P。00551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传输层数为1的情况0056例如,可以由以下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矩阵1,得到4个预编

30、码矩阵,其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DFT矩阵的一列,00570058另选地,可以由以下的哈达马HADAMARD矩阵2,得到4个预编码矩阵,其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HADAMARD矩阵的一列。00590060更一般的,可以有以下的预编码矩阵形式1;X;Y;Z,其中X,Y,Z是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星座点,或者是8相移键控8PSK8PHASESHIFTKEYING星座点,或者是16PSK星座点,或者是更高维的PSK星座点。0061当X,Y,Z是QPSK星座点时,所得预编码矩阵共有44464个;当X,Y,Z是8PSK星座点时,所得预编码矩阵共有8885

31、12个;当X,Y,Z是16PSK星座点时,所得预编码矩阵共有1616164096个。0062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层数为1的预编码矩阵。0063可以根据多天线通信系统的需要,可以将上面所述一种、或者几种、或者全部形式的预编码矩阵或者这些预编码矩阵的功率归一化矩阵作为物理天线数为4且层数为1时的预编码矩阵全集P。00642该多天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传输层数为2的情况0065例如,由上述DFT矩阵1可以得到6个预编码矩阵,其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DFT矩阵中选择出来的两列。0066由上述HADAMARD矩阵2可以得到6个预编码矩阵,其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HADAMARD矩阵2中选择出来的两

32、列。0067更一般的,可以有以下的预编码矩阵形式P11;X1X2;Y1Y2;Z1Z2,其中X1X2Y1Y2Z1Z2是QPSK星座点,或者是8PSK星座点,或者是16PSK星座点,或者是更高维的PSK星座点;并且P为酉阵,也即PHPI,其中是标量。0068当X1X2Y1Y2Z1Z2是QPSK星座点时,所得预编码矩阵共有288个;当X1X2Y1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6/26页10Y2Z1Z2是8PSK星座点时,所得预编码矩阵共有5376个;当X1X2Y1Y2Z1Z2是16PSK星座点时,所得预编码矩阵共有92160个。0069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层数为2的预编

33、码矩阵全集。0070可以根据该多天线通信系统的需要,将上面所述一种、或者几种、或者全部形式的预编码矩阵或者这些预编码矩阵的功率归一化矩阵作为层数为2的预编码矩阵的全集P。0071对于层数为3和4的情况与上述过程类似,不再赘述。007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其他的天线配置,比如具有2个物理天线的2天线通信系统,具有8个物理天线的8天线通信系统甚至具有更高物理天线数的多天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与上述具有4个物理天线的4天线通信系统的相似的方法,得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全集P。0073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可以通过从所生成的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随机地选取其中的L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另外,可以选取该多天线通信系

34、统中现有的预编码矩阵码本作为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0074关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L,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如何确定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L是一个全局优化的过程。如何确定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并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的或以后开发的任何方法来确定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0075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以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L16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任意大小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例如,在LTEA系统中,在上行传输时当传输层数为1时预编码矩阵码本的大小通常为16,而当传输层数为2时预编码矩阵码本的大小通常为16,而当传输层数为3

35、时预编码矩阵码本的大小通常为20。0076现在返回到图1,在步骤ST102确定了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之后,前进至步骤ST104。在步骤ST104,将信道全集HH1,H2,H3,HN分成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其中,该信道集合H为由N个信道实例HN也称为信道构成的能够反映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统计特性的信道集合,1NN,N为大于1的整数。0077步骤ST104可以以各种方法实现,作为示例,下面结合图2解释如何将信道全集HH1,H2,H3,HN分成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的L个信道组。0078首先,在步骤ST202,生成信道集合H。这种在每次

36、分组前都生成新的信道集合H的方式使得将要生成的新预编码矩阵码本对于该多天线通信系统来说更佳。当然,也可以在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的整个过程中使用固定的信道集合H,而这种使用固定信道集合H的方式可以提高生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的速度。当然本发明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在每次生成预编码矩阵码本时都使用同一个信道集合H也是可以的。0079更具体地说,信道集合H是按照设计条件例如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随机生成的。同时,由于信道的随机性,所生成的信道集合H的元素个数N应该足够大,才能反映信道的统计特性,例如N为大约1105。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7/26页110080下面,以4天线发送

37、4天线接收的多天线通信系统为例,具体描述信道全集H。0081例如,对于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则每一次生成的信道实例HN,1NN,是一个44矩阵,该矩阵的各元素都是互不相关的服从复高斯分布的信号。0082例如,如果考虑发射的各天线以及接收的各天线之间的相关性,假设该相关矩阵为R,则每一次生成的信道实例可表示为HNUNVECR1/2VECH,其中H是随机产生的瑞利衰落信道实例,VECH将矩阵H的各列向量顺排成1维列向量,UNVEC运算是VEC运算的逆运算。0083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以及其他统计特性的信道,都有其对应的信道生成方法,在此不再赘述。0084然后,在步骤ST204,对于所述信道集合

38、H中的每一个信道实例HN1NN和所述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QL1LL,计算所述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实例下采用该预编码矩阵时的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L。也就是说,对于信道集合H的每一个信道实例HN1NN来说,计算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每个预编码矩阵QL1LL所对应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L。为此,在第一次执行对信道集合H的分组时,需要确定该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噪比SNR。如何确定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噪比SNR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任意已知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以后公开的方法来确定多天线通信系统的信

39、噪比SNR。在本发明中,假设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归一化后的噪声功率为2。在下面给出计算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L的几个示例性方法。0085例如,对于信道实例HN1NN和预编码矩阵QL1LL0086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MINIMUMMEANSQUAREDERROR算法时,其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L为0087SNRPOST,N,L1/DIAG22IHNQLHHNQL130088采用迫零ZFZEROFORCING算法时,其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L为0089SNRPOST,N,L1/DIAG2HNQLHHNQL40090在上述算法中,DIAG是对角阵函数,SNRPOS

40、T,N,L是维数与预编码矩阵QL的列数也即预编码矩阵的秩RANK数相等的列向量。0091当然,也存在其他的解码方法,比如最大似然解码等。任何解码方法都会对应解码的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L。0092可以将所有的后验信噪比向量排列成一个L行N列的矩阵。其中每一行代表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一个预编码矩阵QL相对应的每个信道实例下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后验信噪比向量,每一列代表与一个信道实例相对应的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采用每个预编码矩阵时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后验信噪比向量。矩阵共有LN个元素。0093当然,并不是必须要将后验信噪比向量排列成矩阵,也可以以任何其它适当的方式排列,例如一维数组。

41、在该一维数组中先排列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第一个预编码矩阵Q1相对应的各信道实例的后验信噪比向量,然后是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第一个预编码矩阵Q2相对应的各信道实例的后验信噪比向量,以此类推,直到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第L个预编码矩阵QL相对应的各信道实例的后验信噪比向量。0094在步骤ST204中已经计算出后验信噪比向量后,在步骤ST206根据所得到的后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8/26页12验信噪比向量生成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例如,系统吞吐量、互信息、误块率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定义,或者不同的算法计算出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例如,吞吐量、互信息、误块率等。009

42、5作为示例,下面给出几种由后验信噪比向量得到系统性能指标的方法。0096例如,使用香农公式可以得到以香农限表征的系统吞吐量;0097CLOG21SNR;50098又比如,当多天线通信系统使用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调制,并使用最大似然解码方法时,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或者通过查表的方式得出该调制方案对应的互信息。0099又比如,当多天线通信系统使用QAM调制或者QPSK调制,并使用最快速对数域最大后验概率MAXLOGMAP解码方法时,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或者通过查表的方式得出该调制的互信息。0100图3例示出了在QPSK调制并且使用MAXL

43、OGMAP解码方法时的SNR与互信息MIMUTUALINFORMATION之间的关系表。而图4和图5分别例示了在QAM16调制和QAM64调制并且使用MAXLOGMAP解码方法时的SNR与MI之间的关系表。0101又比如,在已知系统的各编码调制方案MCS的链路级误块率BLER性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该链路级误块率,但是可以将系统的各编码调制方案MCS的链路级误块率性能转换为系统的各编码调制方案MCS的链路级吞吐量率性能,从而通过查表的方法得出系统的吞吐量。0102图6例示出了各编码调制方案下的链路级误块率性能图。而图7例示出了各编码调制方案下的链路级吞吐量性能图。0103当然,也存在其他的映

44、射或者计算方法,将后验信噪比向量映射或者计算为系统吞吐量、互信息或误块率等系统性能指标,在此不再赘述。0104在步骤ST206生成了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之后,在步骤ST208中,找出每个信道实例的对应预编码矩阵。具体而言,对于信道集合H中每一个信道实例来说,选择在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该信道实例的对应预编码矩阵。0105更具体而言,在系统性能指标为吞吐量的情况下,在已经取得每一个信道实例HN1NN,每个预编码矩阵QL1LL所对应的系统的吞吐量之后,将所有的吞吐量排列成一个L行N列的矩阵TQ,其中每一行代表每个预编码矩阵,每一列代表每个信道实例。矩阵共有LN个元素。

45、该矩阵TQ中的元素表示为TQL,N,1LL,1NN。其中TQL,N表示在第N个信道实例下,当使用第L个预编码矩阵时系统的吞吐量。0106可以对于矩阵TQ的每一列选取吞吐量最大的值,并记录坐标为LNL,1LL,1NN。LNL的物理意义表示为,对于第N个信道实例HN,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QL1LL使得系统的吞吐量最大。也就是说,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与该吞吐量最大的值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是与该信道实例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即,该信道实例的对应预编码矩阵。0107当然,作为其它性能指标,例如互信息、误块率等来说,也可以按照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法选择在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中系统性能指标最优

46、的预编码矩阵作为该信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9/26页13道实例的对应预编码矩阵。只是不同之处在于,对于误块率来说,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是误块率最小的预编码矩阵;而对于互信息来说,与吞吐量类似,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是也互信息最大的预编码矩阵。0108通常,由于信道实例数,即信道集合H的大小N远大于初始预编码矩阵码本Q的大小L,因此每一个信道实例都唯一地对应于一个预编码矩阵,而每一个预编码矩阵都对应一系列的信道实例。0109然后,在步骤ST210,将对应于同一预编码矩阵的所有信道实例作为与该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信道组,从而将信道集合HH1,H2,H3,

47、HN分成所述L个信道组,表示为R1,R2,RL。0110现在返回到图1,在步骤ST104中已经将信道集合H分成了L个信道组之后,在步骤ST106中,从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选择与每一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形成新预编码矩阵码本Q。对于每一个信道组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选择出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01111对于该信道组H中的每一个信道实例HN1NN和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每一个预编码矩阵PM1MM,计算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实例HN下采用该预编码矩阵PM时的后验信噪比向量SNRPOST,N,M并且根据所计算出的后验信噪比向量生成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01122对于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P

48、M,对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该信道组中所有信道实例下的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求和,并且将所得到的和作为该预编码矩阵的总系统性能指标;以及01133选择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总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与该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0114下面,以系统性能指标是吞吐量的例子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系统性能指标来选择与每一个信道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0115对每一个信道组都进行如下处理。以信道组RL11L为例。0116假设信道组RL共包含S个信道实例。对于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PM1MM,可以按步骤ST204和S206中的方法计算每一个信道实例RL,S1SS对应的吞吐

49、量,得到吞吐量矩阵TPM,S。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也可以采用与步骤ST204和ST206中不同的方法计算每一个信道实例对应的吞吐量,而且也可以将吞吐量表示为除矩阵以外的其它形式,例如一维数组。0117将吞吐量矩阵TP的每一行相加,得到的吞吐量和作为该行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总吞吐量。然后取所有预编码矩阵的总吞吐量中的最大值,得到该最大值所在的行号T,进而得到预编码矩阵PT。则该预编码矩阵PT就是与该信道组RL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将他表示为QL。0118对每一个信道组进行上述处理,从而得到与L个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Q1,Q2,QL。0119当然,作为其它性能指标,例如互信息、误块率等来说,也可以按照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法选择预编码矩阵全集P中总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与该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只是不同之处在于,对于误块率来说,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说明书CN102025454ACN102025468A10/26页14编码矩阵是误块率最小的预编码矩阵。也就是说,当采用误块率来作为评价指标时,与该信道组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是指误块率最小的预编码矩阵;而对于互信息来说,与吞吐量类似,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预编码矩阵是也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