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73733.9 (22)申请日 2016.06.13 (73)专利权人 吴鑫东 地址 136001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 立业村四组 (72)发明人 吴鑫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 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代理人 栾淑华 (51)Int.Cl. A47C 20/04(2006.01) A47C 17/00(2006.01) A47C 17/8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炕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炕床。
2、 所述炕床是通 过设置独立的炕床单元主体, 再将多个所述炕床 单元主体拼合而成。 由于采取了独立的炕床单元 主体的分体式拼装结构, 不仅可根据需要随意进 行拼装, 随意移动, 而且可将炕床单元的顶面床 板随意支起, 使躺起来更加舒服。 该实用新型还 具有发明构思新颖、 结构简单实用、 使用方便灵 活、 性能安全可靠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324534 U 2017.07.14 CN 206324534 U 1.一种炕床, 由多个独立的炕床单元主体(1)拼合而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炕床单元 主体(1)是在矩形箱体一对应侧设置左右对称的限位支撑体(2)和可在
3、限位支撑体(3)间移 动的支撑杆(3), 且所述支撑杆(3)与该侧箱体顶面(4)之间由万向节(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支撑体(2)是个纵向对称设有两 组限位支撑, 且两组限位支撑之间有一凹槽组成的连接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体顶面(4)由两平板组成, 相邻的 两平板两侧底部均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轴(6), 所述凸轴(6)恰好置于满足凸轴(6)移动的条 槽(7)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24534 U 2 一种炕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息或睡眠使用的炕与床的改进技术。 背
4、景技术 0002 炕与床是家居生活必备的主要设施, 它同我们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根据不完全 统计, 人们大约有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 人所共知, 现有的炕不能够移 动, 除了电加热炕床而外, 一般还都得烧火, 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而床虽可整体移动, 但床面 大小尺寸固定又不能像炕那样根据室内环境的不同来随意设置大小不同的床来满足使用 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炕床, 它可进行分体移动, 同时又能根据需要随 意设置大小不同的炕床来满足生活上的需求, 以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多个独立的炕床单元主体拼
5、合而成, 所述 的炕床单元主体是在矩形箱体一对应侧设置左右对称的限位支撑体和可在限位支撑体间 移动的支撑杆, 且所述支撑杆与该侧箱体顶面之间由万向节连接。 0005 所述限位支撑体是个纵向对称设有两组限位支撑, 且两组限位支撑之间有一凹槽 组成的连接构件。 0006 所述的箱体顶面由两平板组成, 相邻的两平板两侧底部均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轴, 所述凸轴恰好置于可满足凸轴移动的条槽内。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独立的炕床单元主体的分体式拼 装结构, 不仅可根据需要随意进行拼装, 随意移动, 而且可将炕床单元主体的顶面床板随意 支起, 使躺起来更加舒服。 该实用新型还具有
6、发明构思新颖、 结构简单实用、 使用方便灵活、 性能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一种炕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炕床单元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图1、 图2所示的一种炕床, 首先是设置独立的炕床单元主体1, 将所述多个炕床单 元主体1进行拼合构成。 所述的炕床单元主体1是在矩形箱体一对应侧设置左右对称的限位 支撑体2和可在限位支撑体2间移动的支撑杆3, 所述支撑杆3与该侧箱体顶面4之间经万向 节5活动连接。 所述限位支撑体2是个纵向对称设有两组限位支撑, 且两组限位支撑之间有 一凹槽组成的连接构件。 所述支撑杆3可在所述限位支撑体2所设凹槽内移动,
7、支撑杆3末端 设有一卡销。 卡销可与限位支撑体2上的限位支撑卡接。 其中所述的箱体顶面4由两平板组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24534 U 3 成, 相邻的两平板两侧底部均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轴6, 所述凸轴6恰好置于可满足凸轴6移动 的条槽7内。 同时在矩形箱体内还设一或两个抽屉8, 该抽屉8可在左右对称的限位支撑体2 之间进行抽拉存放物品。 0011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炕床单元主体1的个数进行拼装, 使用时, 只要用 手上提外侧箱体顶面4, 支撑杆3便在所述限位支撑体2所设凹槽内向上移动, 从而带动箱体 顶面4上移, 提升适当位置支撑杆3末端卡销会卡在限位支撑体2限位支撑上, 使箱体顶面4 提升到适当位置。 这样就可分别将头部或脚部提起给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2453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324534 U 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