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44672.2 (22)申请日 2016.08.25 (73)专利权人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三乐路19号 (72)发明人 肖力 曾祥和 徐建飞 陈炜杰 佘艳 柳维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51)Int.Cl. A47J 43/046(2006.01) A47J 43/0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食物料理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一种食物料理机, 包括主机 和支撑在主机上方的搅拌杯组件, 搅拌杯组件包 括搅拌杯和设置在搅拌杯底部的导磁盘, 主机内 设有用于加热导磁盘的线圈盘, 线圈盘内绕制有 电磁感应线圈, 线圈盘位于导磁盘的下方, 导磁 盘凹设有容置槽; 线圈盘具有第一绕线部和第二 绕线部, 第二绕线部环绕第一绕线部的外侧设 置, 第一绕线部位于容置槽的底壁的下方, 第二 绕线部的部分位于容置槽的侧壁的下方, 第一绕 线部与第二绕线部加热容置槽的底壁和侧壁。 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线圈盘分区设置呈互 相套合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 增大了导磁盘 的发热面积, 提高了加热效率, 使得食物料理机 内的液体快速加
3、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6239231 U 2017.06.13 CN 206239231 U 1.一种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机和支撑在所述主机上方的搅拌杯组件, 所述 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和设置在所述搅拌杯底部的导磁盘, 所述主机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 导磁盘的线圈盘, 所述线圈盘内绕制有电磁感应线圈, 所述线圈盘位于所述导磁盘的下方, 所述导磁盘凹设有容置槽; 所述线圈盘具有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 所述第二绕线部环绕所述第一绕线部的外 侧设置, 所述第一绕线部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的下方,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部分位于所述 容置槽的侧壁的下方, 所述第一绕
4、线部与第二绕线部加热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和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部的直径L1范围为80mm L1130mm,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于径向上的宽度L2范围为20mmL2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于上下方向上的绕 线高度值H2高于所述第一绕线部的绕线高度值H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于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的范围为20mmH250mm, 所述第一绕线部 的高度H1的范围为10mmH120mm。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
5、厚度H3的范围为 1mmH33mm。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侧壁的高度值H 的范围20mmH3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搅 拌杯上另一端套设在主机上的杯座, 该搅拌杯的下端的外壁面设有第一螺纹段, 所述杯座 设有第二螺纹段, 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接, 使所述杯座套设固定于所述搅 拌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座内设有承载部, 所述容置槽 的侧壁上端延伸设有安装部, 该安装部安装于该承载部, 所述安装部的上侧还设有密封圈, 该搅拌杯的下端壁
6、抵接该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一体 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盘为由导磁金属一体制成, 或者所述导磁盘包括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盘体和附着在所述盘体底部的导磁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39231 U 2 食物料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加热功能的食物料理 机。 背景技术 0002 食物料理机包括豆浆机、 搅拌机和食物料理机等用电机驱动粉碎食物的机器。 以 破壁料理机为例, 其电机的转速可达25000转/分以上,
7、 能瞬间击破蔬果的细胞壁, 因此能够 有效地萃取植物生化素, 是现代居家保健、 养生首选家电产品。 0003 现有的食物料理机一般采用电热管加热, 出于加热效率等的考虑, 一部分食物料 理机开始采用电磁加热, 但现有电磁加热的食物料理机中, 一般通过线圈盘对搅拌杯底部 的不锈钢盘进行电磁加热。 不锈钢盘设置成凹槽状, 凹槽的侧壁与搅拌杯固定连接, 凹槽的 底壁正对电磁加热线圈盘。 因此凹槽的底壁加热效率较高, 但侧壁加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 旨在提高加热效率, 使食物料理 机内的液体快速加热。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
8、的食物料理机, 包括主机和支撑在所述主机上 方的搅拌杯组件, 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和设置在所述搅拌杯底部的导磁盘, 所述主 机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导磁盘的线圈盘, 所述线圈盘内绕制有电磁感应线圈, 所述线圈盘 位于所述导磁盘的下方, 所述导磁盘凹设有容置槽; 0006 所述线圈盘具有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 所述第二绕线部环绕所述第一绕线部 的外侧设置, 所述第一绕线部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的下方,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部分位于 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的下方, 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绕线部加热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和侧 壁。 0007 可选地, 所述线圈盘的直径L的范围是100mmL150mm, 所述第一绕
9、线部的直径 L1范围为80mmL1130mm,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于径向上的宽度L2范围为20mmL230mm。 0008 可选地,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于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值H2高于所述第一绕线部的高度 值H1。 0009 可选地, 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于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的范围为20mmH250mm, 所述 第一绕线部的高度H1的范围为10mmH120mm。 0010 可选地, 所述导磁盘厚度H3的范围为1mmH33mm。 0011 可选地, 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的高度值H的范围20mmH30mm, 。 0012 可选地, 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搅拌杯上另一端套设在主机上的杯 座, 该搅拌杯的下
10、端的外壁面设有第一螺纹段, 所述杯座设有第二螺纹段, 所述第一螺纹段 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接, 使所述杯座套设固定于所述搅拌杯。 0013 可选地, 所述杯座内设有承载部, 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端延伸设有安装部, 该安装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239231 U 3 部安装于该承载部, 所述安装部的上侧还设有密封圈, 该搅拌杯的下端壁抵接该密封圈。 0014 可选地,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一体成型。 0015 可选地, 所述导磁盘为由导磁金属一体制成, 或者所述导磁盘包括由非导磁材料 制成的盘体和附着在所述盘体底部的导磁膜。 001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线圈盘分区设置成第
11、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 并将第二绕 线部设于容置槽的侧壁的下方, 主要用于将该容置槽的侧壁电磁加热, 增大了导磁盘的发 热面积, 提高了加热效率, 使得食物料理机内的液体快速加热。 0017 在使用时, 对该电磁加热组件进行通电, 第一绕线部内的电磁感应线圈主要对容 置槽的底壁进行加热, 第二绕线部内的电磁感应线圈主要对容置槽的侧壁进行加热。 当然, 容置槽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也可被位于其下方的电磁感应线圈加热, 该连接处一般也为 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的交界处。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
12、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组件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 0023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 100食物料理机311容置槽 10主机311a底壁 20搅拌杯311b侧壁 21杯座312安装部 211承载部32线圈盘 212密封圈321第一绕线部 31导磁盘322第二绕线部 32a磁感应线 0024
1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 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 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239231 U 4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
14、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 “第一” 、“第二” 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以相互结合, 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 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参照图1和图3
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100, 包括主机10和支撑在所述主 机10上方的搅拌杯组件(未标示), 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20和设置在所述搅拌杯20底 部的导磁盘31, 该导磁盘31一般为导磁不锈钢盘。 导磁盘31可以由导磁金属材料一体制成, 比如由430不锈钢或者铸铁制成。 当然导磁盘31还可以由陶瓷等不导磁材料制成的盘体, 以 及附着在盘体底面的导磁膜构成。 0029 所述主机10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导磁盘31的线圈盘32, 所述线圈盘32内绕制有电 磁感应线圈(未图示), 所述线圈盘32位于所述导磁盘31的下方, 所述导磁盘31凹设容置槽 311。 0030 所述线圈盘32具有第一
16、绕线部321和第二绕线部322, 所述第二绕线部322环绕所 述第一绕线部321的外侧设置, 所述第一绕线部321位于所述容置槽311的底壁311a的下方, 所述第二绕线部322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的下方。 可以理解的是, 第二绕 线部322可不仅局限于对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进行加热。 003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线圈盘32分区设置呈互相套合第一绕线部321和第二 绕线部322, 并将第二绕线部322的部分位于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的下方, 主要用于将该容 置槽311的侧壁311b电磁加热, 增大了导磁盘31的发热面积, 提高了加热效率, 使得食物料 理机1
17、00内的液体快速加热。 0032 电磁加热主要采用电磁感应线圈发出磁感应线32a对导磁盘31进行电磁切割, 使 导磁盘31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 涡流使导磁盘31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 原子互相碰 撞、 摩擦而产生热能。 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0033 在使用时, 对该线圈盘32进行通电, 第一绕线部321内的电磁感应线圈主要对容置 槽311的底壁311a进行加热, 第二绕线部322内的电磁感应线圈主要对容置槽311的侧壁 311b进行加热。 当然, 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和底壁311a的连接处可被位于其下方的电磁感 应线圈加热, 该处一般也为第一绕线部321和第二绕线部322的交
18、界处。 0034 本方案的食物料理机100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 线圈盘32寿命长, 维护更 换成本低。 同时, 利用高频电磁作用发热, 热量利用充分, 基本无散失, 使得热量聚集于导磁 盘31。 导磁盘31的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 热启动非常快, 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 上, 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0035 可以理解的是, 通过对线圈盘32的直径进行设置, 可更加合理且更加有效地实现 食物料理机100的电磁加热功能。 第一绕线部321和第二绕线部322的宽度比例设置, 可根据 实际的导磁盘31的容置槽311进行设置。 此处, 为了适应食物料理机100本身的尺寸, 所述线 圈盘32的
19、直径L的范围是100mmL150mm, 所述第一绕线部321的于径向上宽度L1范围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239231 U 5 80mmL1130mm, 所述第二绕线部322的于径向上的宽度L2范围为20mmL230mm。 0036 参照图3, 所述第二绕线部322的于上下方向上的绕线高度值H1高于所述第一绕线 部321的绕线高度值H2。 0037 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感应线32a需要穿过该侧壁311b, 才能使该侧壁311b被电 磁加热。 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一般是向上延伸的, 考虑到电磁感应的距离范围, 因此, 将第 二绕线部322的高度设置成高于第一绕线部321
20、。 相应的, 位于第二绕线部322内的电磁感应 线圈的绕置的高度H2也要高于第一绕线部321内的电磁感应线圈的高度H1。 0038 为了适应食物料理机100本身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容置槽311的侧壁的高 度值H的范围20mmH30mm, 所述第二绕线部322的于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的范围为20mm H250mm, 所述第一绕线部321的高度H2的范围为10mmH120mm。 如此设置的第一绕线 部321和第二绕线部322可更好地对容置槽311的槽壁进行加热, 提升加热效果。 0039 请再次参照图3, 所述容置槽311厚度H3的范围为1mmH33mm。 0040 应当知悉的是, 所述
21、容置槽311的槽壁厚度太小, 导磁盘31的结构强度不够, 导磁 盘31容易产生变形。 而容置槽311的槽壁太厚, 则会使得容置槽311的底部容易过热, 影响电 磁发热, 并且温度传导较慢。 容置槽311的槽壁温度太高也容易导致把食物料理机100烧坏。 因此将槽壁厚度H3设置为1mmH33mm。 可有效兼顾导磁盘31的结构强度和温度传导。 优选 地, 所述容置槽311厚度H3为2mm。 0041 参照图1和图2, 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搅拌杯20上另一端套设在主机 10上的和杯座21, 该搅拌杯20的下端的外壁面设有第一螺纹段(未标示), 所述杯座21设有 第二螺纹段(未标示), 所述第
22、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接, 所述杯座21套设固定于所 述搅拌杯20的下端。 0042 该杯座21主要起到固定安装搅拌杯20的作用, 一般的, 搅拌杯20呈圆筒状设置, 相 应的该杯座21也呈套筒状设置。 通过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配合, 使得该杯座21与搅 拌杯20螺接, 杯座21套设于搅拌杯20的外壁面, 使得搅拌杯20和杯座21的安装和拆卸都较 为快捷方便。 0043 进一步地, 参照图2, 所述杯座21内设有承载部211, 所述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上 端延伸设有安装部312, 该安装部312一般与所述容置槽311的侧壁311b一体成型。 0044 该安装部312安装于该承载部
23、211, 所述安装部312的上侧还设有密封圈212, 该搅 拌杯20的下端壁抵接该密封圈212。 0045 安装时, 将搅拌杯20与杯座21旋紧, 该搅拌杯20的下端被压紧密封圈212, 该密封 圈212压紧安装部312, 使得搅拌杯20被密封, 防止液体从导磁盘31与杯座21之间的缝隙流 出。 004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搅拌杯20的材质可为玻璃、 不锈钢或塑料。 采用玻璃可使得使 用者清晰地观擦到食物料理机100的运行工作状态, 同时, 玻璃杯也方便清洗。 当然, 该搅拌 杯20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以增强搅拌杯20的结构强度, 使得搅拌杯20不易损坏。 采用塑料制 成的搅拌杯20在加工和成型时较为方便。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 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239231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6239231 U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6239231 U 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