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5 ,大小:3.78MB ,
资源ID:7831203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8312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气囊自动气控结构.pdf)为本站会员(Y94****206)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气囊自动气控结构.pdf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43515.5 (22)申请日 2015.11.24 A47C 27/08(2006.01) (73)专利权人 郑美丽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区基隆路一段 432 号 7 楼之 7 (72)发明人 郑美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57) 摘要 一种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可应用于枕体、 垫体 等, 包含数阀体、 至少一气囊、 至少一气管, 其中气 囊内部具有弹性件, 阀体具有阀门构造, 利用该阀 体使空气可自由进出气囊, 并调

2、节气囊压力, 气管 连通气囊、 阀体 ; 以应用阀体、 大气压力调节平衡 气囊的正负压力, 使气囊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降低气囊 反作用力, 使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 适地支撑 ; 且气囊所受压力消失后, 可自动再充 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弹性疲乏变形。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7页 CN 205410542 U 2016.08.03 CN 205410542 U 1.一种气

3、囊自动气控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含: 一第一阀体, 包含第一通孔、 一第二通孔、 一作动杆、 一第一弹性体, 该第一通孔、 该第 二通孔相连通, 该作动杆一侧穿设该第一通孔, 该第一弹性体弹性的作用于该作动杆, 使该 作动杆以活动状封闭该第一通孔; 一第二阀体, 包含一第三通孔、 一第四通孔、 一气密件、 一第二弹性体, 该第三通孔、 该 第四通孔相连通, 该第二弹性体弹性的作用于该气密件, 使该气密件以活动状封闭该第三 通孔; 至少一气囊, 内部包含一弹性件; 至少一气管, 连通该气囊、 该第一阀体第二通孔、 该第二阀体第四通孔。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其特征在于:

4、 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包含一 阶部, 该阶部外径大于该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一侧穿 设该第一通孔并结合一按压部。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气管结合一多通接头。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气管结合一第三阀体、 一 调压阀, 该第三阀体包含一第五通孔、 一第六通孔、 一第七通孔、 一第八通孔及两单向阀片 组, 该其中之一单向阀片组用以使气体仅能单向地由第七通孔进入第五通孔, 该另一单向 阀片组用以使气体仅能单向地经由第五通孔、 第八通孔进入第六通孔, 该调压阀

5、为单向阀, 该气管达预定的气压时, 气体仅能经由该调压阀单向地排出。 6.如权利要求 1 、 4或5所述的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更包含一为可活动状 的压掣件, 压掣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向下移动使该第一通孔维持常开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10542 U 2 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气控结构, 特别是指其为一种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按; 目前所见内部具有弹性泡棉的气囊, 其借由弹性泡棉的受力可压缩性及弹性 回复性, 以及借一阀体其阀口的开启、 关闭, 来控制气囊内气体的进气 (使气囊内产生正压) 及泄气

6、(使气囊内产生负压) , 达到辅助调整气囊高度、 形状的作用。 0003 现有的阀体除了在与气囊结合之处设置阀口之外, 仅具备另一个阀口来进行进气 及泄气, 因此, 使用者要借由操作控制该阀体的进气、 泄气及借由施压于气囊, 达到个人所 需的气囊高度、 形状, 特别是在调低气囊高度时必须同时按压住可控制阀体阀口的按钮及 施压于气囊, 方能达到调低气囊高度及形状, 如此, 使用者的操作相当不便。 0004 另外, 若要再继续调低气囊高度, 也必须重新同时按压控制阀体阀口的按钮及施 压于气囊, 方能达到调低气囊高度及形状, 使用者的操作相当不便; 同时, 此举等于将原先 调整后的气囊高度、 形状完

7、全解除, 而无法记忆到原先所调整后的气囊高度、 形状, 也就是 使用者必须重新慢慢操作调整到最新所需的气囊高度、 形状。 0005 因此, 目前气囊的气控结构皆无法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而不便于操作, 且 无法精确、 微调气囊高度、 形状。 0006 另外, 常见的记忆泡棉枕或记忆泡棉坐垫, 当头、 颈部抵靠时, 因为, 记忆泡棉除了 抵靠部之外, 大气压力大面积地直接渗入记忆泡棉中, 造成记忆泡棉抵靠部会产生持续地 反作用力顶撑头、 颈部, 形成睡姿不良, 所以, 睡觉后, 常发生肩颈酸痛情形。 0007 再者, 将前述气囊调低高度且使用后, 若没有立即将气囊充气恢复原状,

8、 气囊内的 弹性泡棉持续地被压缩, 长期下来, 会造成弹性疲乏变形。 0008 爰是, 现有气囊的气控结构实有改善的必要, 本设计人基于产品不断创新改善的 理念, 乃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 开发的实务经验, 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 经由无数次的 实际设计实验, 致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提供一种可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的气囊自动气控结 构。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反作用力的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 在提供一种可避免弹性件弹性疲乏变形的气囊自动气控 结构。 0012 为达上述的目的,

9、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13 一种气囊自动气控结构, 包含: 0014 一第一阀体, 包含第一通孔、 一第二通孔、 一作动杆、 一第一弹性体, 该第一通孔、 该第二通孔相连通, 该作动杆一侧穿设该第一通孔, 该第一弹性体弹性的作用于该作动杆,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5410542 U 3 使该作动杆以活动状封闭该第一通孔; 0015 一第二阀体, 包含一第三通孔、 一第四通孔、 一气密件、 一第二弹性体, 该第三通 孔、 该第四通孔相连通, 该第二弹性体弹性的作用于该气密件, 使该气密件以活动状封闭该 第三通孔; 0016 至少一气囊, 内部包含一弹性件; 0017 至

10、少一气管, 连通该气囊、 该第一阀体第二通孔、 该第二阀体第四通孔。 0018 进一步, 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包含一阶部, 该阶部外径大于该第一通孔, 用以封闭 或脱离该第一通孔。 0019 进一步, 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一侧穿设该第一通孔并结合一按压部。 0020 进一步, 该气管结合一多通接头。 0021 进一步, 该气管结合一第三阀体、 一调压阀, 该第三阀体包含一第五通孔、 一第六 通孔、 一第七通孔、 一第八通孔及两单向阀片组, 该其中之一单向阀片组用以使气体仅能单 向地由第七通孔进入第五通孔, 该另一单向阀片组用以使气体仅能单向地经由第五通孔、 第八通孔进入第六通孔, 该调压阀为单向阀

11、, 用以使该气管达预定的气压时, 气体仅能经由 该调压阀单向地排出。 0022 进一步, 更包含一压掣件, 该压掣件为可活动状, 用以压掣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向 下移动使该第一通孔维持常开状。 0023 采用上述结构后, 本实用新型以应用第一阀体、 第二阀体、 大气压力调节平衡气囊 的正负压力, 使气囊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降低 气囊反作用力, 使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且气囊所受压力消失后, 可 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弹性疲乏变形。 0024 以下仅借由具体实施例, 且佐以图式作详细的说明,

12、俾使贵审查委员能对于本实 用新型的各项功能、 特点, 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阀体及第二阀体的立体分解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一;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二;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三;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四; 003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压掣件的立体图; 0033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压掣件的使用实施例图; 003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阀体、 第二阀体结合一体的实施例图; 0035 图11为本实用新

13、型第二构造实施例剖面图; 0036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一; 0037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二; 0038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三;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5410542 U 4 0039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四; 0040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五; 0041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六; 0042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阀体的立体分解图; 0043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实施例剖面图; 0044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一; 0045 图21

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二; 0046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三; 0047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四; 0048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五; 0049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六; 0050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七; 0051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八; 0052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构造的使用实施例图九。 0053 【符号说明】 0054 第一阀体10 第一通孔11 0055 第二通孔12 作动杆13 0056 阶部131 第一弹性体14 0057 按压部15 压掣件16

15、 0058 第二阀体20 第三通孔21 0059 第四通孔22 气密件23 0060 第二弹性体24 气囊30 0061 弹性件31 气管40 0062 多通接头50 第三阀体60 0063 第五通孔61 第六通孔62 0064 第七通孔63 第八通孔64 0065 单向阀片组65、 66 调压阀70。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请参阅图1、 图2、 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含一第一阀体10、 一第二阀体20、 一气囊 30、 一气管40。 下文将详细说明: 0067 该第一阀体10包含第一通孔11、 一第二通孔12、 一作动杆13、 一第一弹性体14, 该 第一通孔11、 该第二通孔12相连通

16、, 该作动杆13一侧穿设该第一通孔11, 该第一弹性体14弹 性的作用于该作动杆13, 使该作动杆13以活动状封闭该第一通孔11。 0068 该第二阀体20包含一第三通孔21、 一第四通孔22、 一气密件23、 一第二弹性体24, 该第三通孔21、 该第四通孔24相连通, 该第二弹性体24弹性的作用于该气密件23, 使该气密 件23以活动状封闭该第三通孔21。 0069 该气囊30内部包含一弹性件31。 0070 该气管40连通该气囊30、 该第一阀体10第二通孔12、 该第二阀体第四通孔22。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5410542 U 5 0071 于一实施例, 该第一阀体1

17、0的作动杆13包含一阶部131, 该阶部131外径大于该第 一通孔11, 用以封闭或脱离该第一通孔11。 0072 于一实施例, 该第一阀体的作动杆13一侧穿设该第一通孔11并结合一按压部15, 用以便于手部按压该作动杆13。 0073 于一实施例, 该气管40结合一多通接头50, 该多通接头50连通该气囊30、 该第一阀 体10、 该第二阀体20; 于本实施例多通接头50为三通接头。 0074 上述该气囊30可应用于垫体、 枕体、 坐垫等物品。 0075 请参阅图4所示, 使用者可按压该作动杆13向下移动 (此时该第一弹性体14被压缩 以储备复位的弹性力) , 使该阶部131脱离该第一通孔1

18、1, 及该第一通孔11、 第二通孔12相连 通, 外部空气经由该第一通孔11、 该第二通孔12、 该气管40进入该气囊30, 进而便于对气囊 30进行进气, 同时弹性件31也辅助撑开该气囊30。 0076 请参阅图5所示, 当气囊30、 作动杆13同时被下压, 如头、 颈部、 臀部抵靠气囊30, 则 气囊30中的气体即可经由该气管40、 该第二通孔12、 该第一通孔11依据所受压力大小进行 泄气, 以自动调整气囊30高、 低、 软、 硬、 形状。 0077 当该按压部15所受的压力消除时 (图中未示) , 可借该第一弹性体14的弹性力来抵 顶该作动杆13使其移动复于原状, 亦即使该阶部131再

19、次封闭该第一通孔11, 此时的第三通 孔21也被气密件23所封闭, 而保持该气囊30气密塑形的状态。 0078 据此, 本实用新型应用第一阀体10、 第二阀体20及大气压力调节平衡气囊30的正 负压力, 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增进便 于操作及可精确、 微调的功效。 0079 另外, 也因为弹性件31是设于该气囊30内部, 气囊30可对弹性件31有所限制, 缓冲 该弹性件31的反弹, 以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使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 撑。 0080 请参阅图6所示, 如果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如

20、头、 颈、 臀部离开气囊30) , 弹性件 31会弹性回复状地撑开该气囊30, 且气囊30的气压会回吸气密件23以开启第三通孔21, 使 外部空气经由该第三通孔21、 该第四通孔22、 该气管40进入该气囊30, 使气囊30可自动再充 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弹性疲乏变形。 0081 请参阅图7所示, 持续地按压该作动杆13向下移动使第一通孔11维持常开状, 同样 可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降低气囊30反 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气囊30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 免弹性件31弹

21、性疲乏变形。 0082 第一阀体10的第一通孔11维持常开状, 通常气囊30为较软状态; 而第一阀体10的 第一通孔11维持常闭状, 通常气囊30为较硬状态。 请参阅图8、 图9所示, 于一实施例, 本实用 新型包含一压掣件16, 该压掣件16为可活动状如可移动状, 用以压掣该第一阀体10的作动 杆13向下移动使该第一通孔11维持常开状。 0083 请参阅图10所示, 于一实施例, 该第一阀体10、 该第二阀体20为结合一体状。 0084 同样地, 当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如头、 颈、 臀部离开气囊30) , 弹性件31会弹性 回复状地撑开该气囊30, 且气囊30的气压会回吸气密件23以开

22、启第三通孔21, 使外部空气 经由该第三通孔21、 该第四通孔22、 该第二通孔12、 该气管40进入该气囊30, 使气囊30可自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5410542 U 6 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弹性疲乏变形。 0085 请参阅图11所示, 于一实施例, 主要气囊30为三个, 气囊30可形成垫体、 枕体等物 品 (如图之假想线) , 该多通接头50为五通接头。 0086 请参阅图12、 图13所示, 第一阀体10的第一通孔11维持常闭状, 所以, 三个气囊30 的内部气压为固定, 当其中的一气囊30受到压力作用, 会将部分气体排到其他气囊30以维 持气压平衡;

23、 可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0087 当其中的一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弹性件31可再撑开气囊30, 气压回充, 气囊30 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弹性疲乏变形。 0088 请参阅图14、 图16所示, 将该压掣件16移动压掣该第一阀体10的作动杆13, 使该第 一通孔11维持常开状, 当其中的一气囊30受到压力作用, 气囊30内部分气体由气管40、 多通 接头50、 第一通孔11排出以维持气压平衡。 0089 据此, 可使气囊30

24、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 状, 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0090 请参阅图15、 图17所示, 当其中的一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弹性件31会弹性回复 状地撑开该气囊30, 且气囊30的气压会回吸气密件23以开启第三通孔21, 使外部空气由该 第一通孔11、 第三通孔21进入该气囊30, 使气囊30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 弹性疲乏变形。 0091 请参阅图18、 图19所示, 于一实施例, 主要该多通接头50为六通接头, 该气管40结 合一第三阀体60、 一调压阀70,

25、 该第三阀体60包含一第五通孔61、 一第六通孔62、 一第七通 孔63、 一第八通孔64及两单向阀片组65、 66, 其中单向阀片组65用以使气体仅能单向地由第 七通孔63进入第五通孔61 (单向阀片组65可为弹簧与阀片的组合) , 该单向阀片组66用以使 气体仅能单向地经由第五通孔61、 第八通孔64进入第六通孔62 (单向阀片组66可为弹簧与 阀片的组合) , 该调压阀70为单向阀, 用以使气管40达预定的气压时, 气体仅能经由调压阀 70单向地排出。 0092 于一构造实施例, 该调压阀70包含有弹性阀口, 该弹性阀口可为弹簧与阀片的组 合, 可借由更换弹簧弹性力而改变阀口被打开所需的

26、气压推力, 因此可预先设定该调压阀 70于气管40达到预定的气压时, 可自动排出、 泄压。 0093 请参阅图20、 图21所示, 第一阀体10的第一通孔11维持常闭状, 所以, 三个气囊30 的内部气压为固定, 当位在中间的气囊30受到压力作用, 使第三阀体60的单向阀片组66打 开第八通孔64, 使部分气体经由第五通孔61、 第八通孔64、 第六通孔62排到其他气囊30以维 持气压平衡。 0094 如果中间的气囊30受到多次的压力作用时, 造成其他气囊30充气过饱, 气体则可 由调压阀70单向地排出。 0095 据此, 可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27、、 软、 硬、 形 状, 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0096 请参阅图22所示, 当位在中间的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弹性件31可再撑开气囊 30, 形成气压回充, 使第三阀体60的单向阀片组65打开第七通孔63, 外部气体经由第七通孔 63、 第五通孔61而进入气囊30, 气囊30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弹性疲乏变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5410542 U 7 形。 0097 请参阅图23、 图24所示, 第一阀体10的第一通孔11维持常闭状, 所以, 三个气囊30 的内部气压为固定, 当位在左右侧其中的一

28、气囊30受到压力作用, 第三阀体60无作用, 使部 分气体排到中间气囊30以外的气囊30, 以维持气压平衡。 0098 据此, 可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 状, 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0099 当位在左右侧其中的一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弹性件31可再撑开气囊30, 气压 回充, 气囊30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弹性疲乏变形。 0100 请参阅图25所示, 将该压掣件16移动压掣该第一阀体10的作动杆13, 使该第一通 孔11维持常开状, 位在左右侧其中的一气

29、囊30受到压力作用, 气囊30内部分气体由气管40、 多通接头50、 第一通孔11排出以维持气压平衡; 可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状, 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 舒适地支撑。 0101 请参阅图26所示, 当位在左右侧其中的一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弹性件31会弹 性回复状地撑开该气囊30, 且气囊30的气压会回吸气密件23以开启第三通孔21, 使外部空 气由该第一通孔11、 第三通孔21进入该气囊30, 使气囊30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 性件31弹性疲乏变形。 0102 请参阅图

30、27所示, 当位在中间的气囊30受到压力作用, 使第三阀体60的单向阀片 组66打开第八通孔64, 使部分气体经由第五通孔61、 第八通孔64、 第六通孔62、 第一通孔11 直接排到外部以维持气压平衡。 0103 据此, 可使气囊30依据所受压力 (如头、 颈、 臀部) 大小自动调整高、 低、 软、 硬、 形 状, 降低气囊30反作用力, 抵靠部 (如头、 颈、 臀部) 受到自然舒适地支撑。 0104 请参阅图28所示, 当位在中间的气囊30所受压力消失后, 弹性件31可再撑开气囊 30, 形成气压回充, 使第三阀体60的单向阀片组65打开第七通孔63, 外部气体经由第七通孔 63、 第五通

31、孔61而进入气囊30, 气囊30可自动再充气恢复原状, 可避免弹性件31弹性疲乏变 形。 0105 以上为本案所举的实施例, 仅为便于说明而设, 当不能以此限制本案的意义, 即大 凡依所列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各种变换设计, 均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5410542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7 页 9 CN 205410542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7 页 10 CN 205410542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27 页 11 CN 205410542 U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27 页 12

32、 CN 205410542 U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27 页 13 CN 205410542 U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27 页 14 CN 205410542 U 14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27 页 15 CN 205410542 U 15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8/27 页 16 CN 205410542 U 16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9/27 页 17 CN 205410542 U 17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10/27 页 18 CN 205410542 U 18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1/27 页 19 CN 2

33、05410542 U 19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12/27 页 20 CN 205410542 U 20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13/27 页 21 CN 205410542 U 21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14/27 页 22 CN 205410542 U 22 图16 说 明 书 附 图 15/27 页 23 CN 205410542 U 23 图17 说 明 书 附 图 16/27 页 24 CN 205410542 U 24 图18 说 明 书 附 图 17/27 页 25 CN 205410542 U 25 图19 说 明 书 附 图 18/27 页 26 CN

34、205410542 U 26 图20 说 明 书 附 图 19/27 页 27 CN 205410542 U 27 图21 说 明 书 附 图 20/27 页 28 CN 205410542 U 28 图22 说 明 书 附 图 21/27 页 29 CN 205410542 U 29 图23 说 明 书 附 图 22/27 页 30 CN 205410542 U 30 图24 说 明 书 附 图 23/27 页 31 CN 205410542 U 31 图25 说 明 书 附 图 24/27 页 32 CN 205410542 U 32 图26 说 明 书 附 图 25/27 页 33 CN 205410542 U 33 图27 说 明 书 附 图 26/27 页 34 CN 205410542 U 34 图28 说 明 书 附 图 27/27 页 35 CN 205410542 U 3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