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0843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29 CN 203408433 U (21)申请号 201320413064.5 (22)申请日 2013.07.11 A63B 22/20(2006.01) (73)专利权人 长车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区民权路 222 号 12 楼 专利权人 林长佑 (72)发明人 林长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11274 代理人 王晶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 器, 包括 : 二轮体, 二轮体之间
2、设置有连动曲柄 ; 连动曲柄包括二连接端、 二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 一、 第二曲柄部, 衔接第一、 第二曲柄部的衔接段 ; 第一、 第二曲柄部的弯曲凸伸方向彼此相反, 且第 一、 第二曲柄部外侧面与轮体的轮周面之间须保 持有一握持用避让间距 ; 且连动曲柄的二连接端 与二轮体中心轴设部之间相互固定同动 ; 二握持 转筒, 分别套组于第一、 第二曲柄部, 且二握持转 筒与第一、 第二曲柄部之间能够相对旋转 ; 用户 双手握持握持转筒以推拉控制连动曲柄转动, 进 而驱使二轮体转动进退, 可获得二手部具有前后、 高低差异的较佳运动健身效果, 且能够利用二间 隔轮体获得平稳的支撑作用。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08433 U CN 203408433 U 1/1 页 2 1. 一种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 : 二轮体, 呈立置向同中心间隔配置形态, 二轮体均包括中心轴设部以及轮周面 ; 一连动曲柄, 横置向连设于二轮体之间, 该连动曲柄包括连接于二轮体中心轴设部的 二连接端、 形成于二连接端之间的一第一曲柄部及第二曲柄部、 以及衔接第一曲柄部、 第二 曲柄部的衔接段, 其中第一曲柄部、 第二曲柄部的
4、弯曲凸伸方向彼此相反, 且第一曲柄部、 第二曲柄部的外侧面与轮体的轮周面之间须保持有一握持用避让间距 ; 且其中, 该连动曲柄的二连接端与二轮体中心轴设部之间为相互固定同动的连接关 系 ; 二握持转筒, 分别套组于第一曲柄部及第二曲柄部, 且该二握持转筒与第一曲柄部、 第 二曲柄部之间为相对旋转的枢套关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轮体的轮周面 周长介于 35 公分至 75 公分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曲柄中的衔 接段与第一曲柄部、 第二曲柄部之间为相互垂直的配置关系或倾斜角度配置关系
5、。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曲柄整体为 单一管体或实心杆体弯曲成型 ; 又该二轮体的轮周面并设有摩擦纹路。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曲柄的二连 接端与二轮体中心轴设部之间为可拆组形态 ; 又所述轮体包括有不同轮径规格者可供用户 选择组装, 当二轮体组装不同轮径规格形态时, 能够令滚轮健身器产生弧形动作路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08433 U 2 1/3 页 3 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健身器, 特别涉及一种双轮曲柄式的创新滚轮健身器。
6、背景技术 0002 滚轮健身器发展至今, 可说是一种相当普遍常见的运动健身器材, 且其结构简单、 不占空间且锻炼效果佳的优异特点, 长期以来广受健身者以及健身房的喜爱。 0003 传统滚轮健身器形态为相关用户所熟知, 由一轮体的中心二侧相对横伸出二握持 杆部 ; 藉此, 使用者双手握持于该二握持杆部推拉控制该轮体进退, 以达到锻炼手臂、 腰背 以及腿部等多处部位肌肉的健身功效 ; 由于此形态传统滚轮健身器于使用过程中, 双手的 手部握持位置会保持在相同高度位置处, 如此造成其使用状态过于单调呆板且锻炼效益无 法再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与缺弊。 0004 有鉴于前段所述传统滚轮健身器的问题与缺弊, 后
7、续遂有相关业界研发出另一种 滚轮健身器结构形态, 其主要是让原本同样伸设于轮体中心二侧相对位置的二握持杆部, 改变成为彼此相互错开而位在不同偏心位置的形态 ; 藉此, 当使用者双手握持于该二握持 杆部推拉控制轮体进退时, 使用者的双手会跟随二握持杆部的错开形态而产生一高一低、 一前一后的变化性, 进而达到动作更具变化性、 锻炼效果更佳的优点 ; 然而, 此种习知滚轮 健身器结构于实际应用中却发现, 由于使用者双手跟随该二握持杆部产生高低、 前后变化 过程中, 左右手的施力自然会有轻重差异, 导致身体会出现摇摆不平衡现象, 且此时其轮体 因介于二握持杆部之间, 根本无法提供平稳的支撑作用力, 如
8、此一来, 使用者必须完全仰赖 手臂与身体的肌力同时进行平衡的控制, 惟此种多元肌力控制相当困难且危险, 容易造成 肌肉拉伤、 扭伤等安全性问题发生, 实有必要再加以思索改进。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7 所述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包括 : 二轮体, 呈立置向同中心间隔配置形态, 二轮体 均包括中心轴设部以及轮周面 ; 一连动曲柄, 横置向连设于二轮体之间, 该连动曲柄包括藉 以连接于二轮体中心轴设部的二连接端、 形成于二连接端之间的一第一曲柄部及第二曲柄 部、 以及藉以衔接第一曲
9、柄部、 第二曲柄部的一衔接段, 其中该第一曲柄部、 第二曲柄部的 弯曲凸伸方向彼此相反, 且第一曲柄部、 第二曲柄部的外侧面与轮体的轮周面之间须保持 有一握持用避让间距 ; 且其中, 该连动曲柄的二连接端与二轮体中心轴设部之间为相互固 定同动的连接关系 ; 二握持转筒, 分别套组于第一曲柄部及第二曲柄部, 且该二握持转筒与 第一曲柄部、 第二曲柄部之间呈能够相对旋转的枢套关系。 0008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 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 该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使用上, 使用者以双手分别握持于该二握持转筒以推拉控制连动曲柄转动, 进而驱使二轮 体转动进退, 俾可获得二手部具有前后、 高低差异
10、的较佳运动健身效果, 且能够利用该二间 说 明 书 CN 203408433 U 3 2/3 页 4 隔轮体获得平稳的支撑作用, 以稳定使用者身体, 有效避免运动伤害发生, 又能兼顾较佳运 动健身效果而特具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0 图 2 为图 1 的平面俯视图。 0011 图 3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握持转筒的延伸向剖视图。 0012 图 4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握持转筒的径向剖视图。 0013 图 5 本实用新型的连动曲柄衔接段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0014 图 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15 图 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
11、意图二。 0016 图 8 本实用新型的轮体可换装不同轮径规格的实施例图。 0017 图 9 本实用新型的二轮体为不同轮径规格时可产生弧形动作路径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参阅图 1、 2、 3、 4, 本实用新型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A 包括下述构成 : 0019 二轮体10, 呈立置向同中心间隔配置形态, 二轮体10均包括中心轴设部11以及轮 周面 12 ; 0020 一连动曲柄 20, 横置向连设于二轮体 10 之间, 该连动曲柄 20 包括藉以连接于二 轮体 10 中心轴设部 11 的二连接端 23、 形成于二连接端 23 之间的一第一曲柄部 21 及第二 曲柄部 22
12、、 以及藉以衔接第一曲柄部 21、 第二曲柄部 22 的一衔接段 24, 其中该第一曲柄部 21、 第二曲柄部 22 的弯曲凸伸方向彼此相反, 且第一曲柄部 21、 第二曲柄部 22 的外侧面与 轮体 10 的轮周面 12 之间须保持有一握持用避让间距 25(仅标注于图 2) ; 0021 且其中, 该连动曲柄 20 的二连接端 23 与二轮体 10 中心轴设部 11 之间为相互固 定 (如紧塞、 嵌卡、 定向插套、 胶合等固定配合形态) 而能同动的连接关系 ; 0022 二握持转筒 30, 分别套组于第一曲柄部 21 及第二曲柄部 22, 且该二握持转筒 30 与第一曲柄部 21、 第二曲柄
13、部 22 之间为相对旋转的枢套关系。所述握持转筒 30 具体实现 上可为硬质的塑料筒体或金属管体所构成。 0023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 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 : 0024 该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 A 使用上如图 6、 7 所示, 使用者以双手分别握持于该二 握持转筒 30 以推拉控制该连动曲柄 20 转动 (如箭号 L1 所示) , 进而驱使二轮体 10 转动进 退 (如图 7 的箭号 L2 所示) , 俾可获得左、 右二手部具有前后、 高低差异、 灵活度更好的较佳 运动健身效果, 且能够利用该二间隔轮体 10 获得平稳的支撑作用, 让使用者的身体在操作 过程中容易保持平衡
14、, 有效防止运动伤害发生而更具使用安全性。 0025 如图 1、 2 所示, 其中该二轮体 10 的轮周面 12 并可设有摩擦纹路 13 ; 通过所述摩 擦纹路 13 的设置, 以增加轮体 10 着地滚动时的摩擦力与稳定性。 0026 如图 2 所示, 其中该连动曲柄 20 中的衔接段 24 与第一曲柄部 21、 第二曲柄部 22 之间可为相互垂直的配置关系 (即 X1 为 90) 。 0027 如图 5 所示, 其中该连动曲柄 20 中的衔接段 24B 与第一曲柄部 21、 第二曲柄部 22 说 明 书 CN 203408433 U 4 3/3 页 5 之间亦可为相对夹角大于 90且小于 1
15、80的倾斜角度配置关系 (如 X2 所示) 。 0028 其中, 该连动曲柄 20 整体可为单一管体或实心杆体弯曲成型。 0029 其中该二轮体 10 的轮周面 12 周长介于 35 公分至 75 公分之间。此为较佳实施形 态, 概因轮体 10 的轮周面 12 周长若超过 75 公分, 则相对表示轮体 10 的轮径过大, 如此当 使用者操作进退时, 轮体 10 的滚动圈数会太少而达不到应有合理的使用效果。 0030 如图 8、 9 所示, 其中该连动曲柄 20 的二连接端 23B 与二轮体 10 中心轴设部 11B 之间为可拆组形态 (注 : 例如可采用非圆形杆端与非圆形孔槽组合形态) ; 轮
16、体包括有不同 轮径规格的轮体 10、 10B, 可供使用者选择组装, 当二轮体 10、 10B 组装不同轮径规格形态时 (如图 9 所示) , 能够令滚轮健身器产生弧形动作路径 (如 9 图的箭号 L3 所示) ; 藉此可进一 步锻炼使用者的腰部肌肉, 因使用者的左、 右侧腰部肌肉会有伸缩差异变化。 0031 功效说明 : 0032 本实用新型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主要通过所述二轮体、 具二连接端及第一、 第 二曲柄部以及一衔接段的连动曲柄、 二握持转筒等所构成的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 征, 使本实用新型对照 【背景技术】 所提现有技术而言, 该双轮曲柄式滚轮健身器使用上, 使 用者可以双手分
17、别握持于该二握持转筒以推拉控制连动曲柄转动, 进而驱使二轮体转动进 退, 俾可获得二手部具有前后、 高低差异的灵活较佳运动健身效果, 并且能够利用该二间隔 轮体获得平稳的支撑作用, 以稳定使用者身体, 有效避免运动伤害发生, 又能兼顾较佳运动 健身效果而特具实用进步性。 003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203408433 U 5 1/5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8433 U 6 2/5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8433 U 7 3/5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8433 U 8 4/5 页 9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8433 U 9 5/5 页 10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8433 U 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