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57373.2 (22)申请日 2016.12.28 (73)专利权人 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4022 广东省湛江市开发区平乐工 业区永平南路 (72)发明人 李忠 何秋菊 曾凤仙 谢燕 曹洛丁 李志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张月光 林伟斌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用叶轮
2、式鱼塘 增氧机, 包括防水罩、 第一转动盘、 转动叶片、 搅 拌桨和浮球, 所述防水罩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第一转动盘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转动盘相互 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 且 支撑板上固定有接水盘, 所述转动叶位于第二转 动盘的外侧, 所述搅拌桨通过固定套筒与转动杆 相互连接, 且固定套筒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环, 所 述浮球通过固定接头与转动杆的一端相互连接。 该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倾斜向下结构的转 动叶片形成锥形漩涡, 延长搅动的深度, 并且旋 转结构的搅拌桨在转动杆旋转时, 受阻力的影响 进行自转, 从而加大了搅动水面的面积, 大大提 升了增氧的速度, 整体的防水性
3、能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324054 U 2017.07.14 CN 206324054 U 1.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包括防水罩 (1) 、 第一转动盘 (5) 、 转动叶片 (10) 、 搅 拌桨 (12) 和浮球 (15)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罩 (1) 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 (2) , 且其内侧固定 有电动机 (3) , 所述防水罩 (1) 的下端安装有排水板 (4) , 所述第一转动盘 (5) 位于电动机 (3) 的下方, 且其外侧连接有转动杆 (11) , 所述第一转动盘 (5) 通过转动轴 (6) 与第二转动盘 (9) 相互连接, 所
4、述第二转动盘 (9) 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 (8) , 且支撑板 (8) 上固定有接水盘 (7) , 所述接水盘 (7) 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孔 (71) , 所述转动叶片 (10) 位于第二转动盘 (9) 的外侧, 所述搅拌桨 (12) 通过固定套筒 (17) 与转动杆 (11) 相互连接, 且固定套筒 (17) 的两侧设置有 固定环 (16) , 所述浮球 (15) 通过固定接头 (13) 与转动杆 (11) 的一端相互连接, 且浮球 (15) 的上端固定有密封圈 (1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 (71) 的个数为四个, 且其对称分布
5、在接水盘 (7) 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叶片 (10) 以第二转动盘 (9) 的中心为倾斜向下对称安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杆 (11) 由可拆卸安装的左右两个部分组成, 且均与固定套筒 (17) 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筒 (17) 分为内外两层, 且搅拌桨 (12) 在外层固定套筒 (17) 上为可旋转结构, 其旋转角度为0 360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24054 U
6、 2 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塘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 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 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 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 生存环境。 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 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 量的目的。 0003 随着渔业的不断发展, 增氧机成为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设备。 而一般所用的增氧 机为叶轮式增氧机, 主要依靠浮球搅动水面扩大氧在水中的浓度梯度, 提升空气中的氧向 水中转移扩散的速度。 但是单
7、一依靠浮球搅动水面的增氧方式存在着搅动水面面积小, 增 氧速度慢的缺点。 针对上述问题, 在原有叶轮式增氧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搅动水面面积小, 增氧速度慢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包括防水罩、 第一转动盘、 转动叶片、 搅拌桨和浮球, 所述防水罩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 且其 内侧固定有电动机, 所述防水罩的下端安装有排水板, 所述第一转动盘位于电动机的下方, 且其外侧连接有转动杆, 所述第一转动盘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转动
8、盘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转 动盘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 且支撑板上固定有接水盘, 所述接水盘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孔, 所 述转动叶片位于第二转动盘的外侧, 所述搅拌桨通过固定套筒与转动杆相互连接, 且固定 套筒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环, 所述浮球通过固定接头与转动杆的一端相互连接, 且浮球的上 端固定有密封圈。 0006 优选的, 所述排水孔的个数为四个, 且其对称分布在接水盘的下端。 0007 优选的, 所述转动叶片以第二转动盘的中心为倾斜向下对称安装结构。 0008 优选的, 所述转动杆由可拆卸安装的左右两个部分组成, 且均与固定套筒螺纹连 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固定套筒分为内外两层, 且搅拌桨
9、在外层固定套筒上为可旋转结构, 其旋转角度为0360 。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与现有 的叶轮式增氧机相比较之下, 转动杆带动浮球转动的同时, 支撑板下端的转动叶片在水底 也进行旋转, 倾斜向下结构的转动叶片形成锥形漩涡, 延长搅动的深度, 并且旋转结构的搅 拌桨在转动杆旋转时, 受阻力的影响进行自转, 从而加大了搅动水面的面积, 大大提升了增 氧的速度, 接水盘下端的排水孔可及时进行排水, 配合防水罩, 整体的防水性能好。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24054 U 3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
10、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放大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接水盘俯视示意图。 0014 图中: 1、 防水罩, 2、 散热孔, 3、 电动机, 4、 排水板, 5、 第一转动盘, 6、 转动轴, 7、 接水 盘, 71、 排水孔, 8、 支撑板, 9、 第二转动盘, 10、 转动叶片, 11、 转动杆, 12、 搅拌桨, 13、 固定接 头, 14、 密封圈, 15、 浮球, 16、 固定环, 17、 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
11、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包 括防水罩1、 散热孔2、 电动机3、 排水板4、 第一转动盘5、 转动轴6、 接水盘7、 排水孔71、 支撑板 8、 第二转动盘9、 转动叶片10、 转动杆11、 搅拌桨12、 固定接头13、 密封圈14、 浮球15、 固定环 16和固定套筒17, 防水罩1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2, 且其内侧固定有电动机3, 防水罩1的下端 安装有排水
12、板4, 第一转动盘5位于电动机3的下方, 且其外侧连接有转动杆11, 第一转动盘5 通过转动轴6与第二转动盘9相互连接, 第二转动盘9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8, 且支撑板8上固 定有接水盘7, 接水盘7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孔71, 排水孔71的个数为四个, 且其对称分布在接 水盘7的下端, 转动叶片10位于第二转动盘9的外侧, 转动叶片10以第二转动盘9的中心为倾 斜向下对称安装结构, 形成锥形漩涡, 延长搅动的深度, 搅拌桨12通过固定套筒17与转动杆 11相互连接, 转动杆11由可拆卸安装的左右两个部分组成, 且均与固定套筒17螺纹连接, 便 于安装搅拌桨12, 且固定套筒17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环1
13、6, 固定套筒17分为内外两层, 且搅拌 桨12在外层固定套筒17上为可旋转结构, 其旋转角度为0360 , 受阻力的影响进行自转, 从而加大了搅动水面的面积, 大大提升了增氧的速度, 浮球15通过固定接头13与转动杆11 的一端相互连接, 且浮球15的上端固定有密封圈14。 0017 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时, 先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的 了解, 当电动机3运行时通过转动轴6同时带动第一转动盘5和第二转动盘9的旋转, 此时第 一转动盘5上的转动杆11跟着一起转动, 带着浮球15在水面不断地进行搅动, 在搅动的过程 中, 搅拌桨12受水面阻力的影响在固定套筒17上进行自转,
14、 从而进一步的对水面进行搅动, 而第二转动盘9上的转动叶片10在水面下方旋转时产生锥形漩涡, 从水底不断的进行波动, 全方位的进行搅动, 大大的提升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扩散的速度; 带有散热孔2的防水罩 1, 在进行防水的同时可有效地对电动机3进行散热, 溅起的水顺着防水罩1经过排水板4流 至接水盘7中, 最后从排水孔71排回至水中, 这就是该养殖用叶轮式鱼塘增氧机的工作原 理。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24054 U 4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2405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324054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324054 U 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