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42611.3 (22)申请日 2016.09.08 (73)专利权人 姚鹿健 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罗城路700弄56 号501室 (72)发明人 姚鹿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235 代理人 周志宏 (51)Int.Cl. A47G 9/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层透气型枕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透气型枕芯, 它具 有由海绵或乳胶制成的上层和下层、 和呈立体网 状弹性结构的
2、中间层, 所述立体网状弹性结构中 间层由若干条相互卷曲缠绕的热可塑性聚烯烃 弹性体空心管构成, 所述上层、 中间层、 下层叠合 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 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叠合使用, 叠合的枕芯既 有好的承托性、 又有触感柔软、 透气好的特点, 满 足了市场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333681 U 2017.07.18 CN 206333681 U 1.一种多层透气型枕芯, 其特征在于, 它具有由海绵或乳胶制成的上层和下层、 和呈立 体网状弹性结构的中间层, 所述立体网状弹性结构中间层由若干条相互卷曲缠绕的热可塑 性聚烯烃弹性体空心管
3、构成, 所述上层、 中间层、 下层叠合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透气型枕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合成一体为中间层上、 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凸块, 对应的上层下表面、 及下层上表面设有与凸块相吻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透气型枕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枕芯 厚度的1/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透气型枕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和下层均设有若 干通气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33681 U 2 多层透气型枕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物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透气型枕芯。 背景技术
4、 0002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 断增长,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期望能睡一个好觉。 当前使用的枕头多是一体成型的, 依据人体 工学设计了各种式样形状的保健枕, 其中, 一种所采用的材料为海绵枕芯和乳胶枕芯, 该类 材料虽柔软, 但透气性差; 另一种所采用的材料为高分子弹性材料 虽具备透气性, 但变形 过大、 触感不好。 市场中缺少一种既触感柔软又透气型的枕芯。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触感柔软又透气的多 层透气型枕芯。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多层透气型枕芯, 其特征在于
5、, 它具 有由海绵或乳胶制成的上层和下层、 和呈立体网状弹性结构的中间层, 所述立体网状弹性 结构中间层由若干条相互卷曲缠绕的热可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空心管构成, 所述上层、 中间 层、 下层叠合成一体。 0005 所述叠合成一体为中间层上、 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凸块, 对应的上层下表面、 及 下层上表面设有与凸块相吻合的凹槽。 0006 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枕芯厚度的1/53/5。 0007 所述上层和下层均设有若干通气孔。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层透气型枕芯, 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 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叠合使用, 叠合的枕芯既有好的承托性、 又有触感柔软、 透气好的
6、特 点, 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 拆分示意图。 图中, 一种多层透气型枕芯, 它具有由海绵或乳胶制成的上层1和下层3、 呈立 体网状弹性结构的中间层2, 所述立体网状弹性结构中间层由若干条相互卷曲缠绕的热可 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空心管构成, 所述上层、 中间层、 下层叠合成一体。 0011 本发明也可采用如下措施: 所述叠合成一体为中间层上、 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 凸块, 对应的上层下表面、 及下层上表面设有与凸块相吻合的凹槽。 凸块和凹槽相结合可防 止错位移动, 本实施例采取的是这种形式。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33681 U 3 0012 本实施例中, 还采取了中间层的厚度为枕芯厚度的1/53/5。 所述上层和下层均设 有若干通气孔, 透气效果更好。 0013 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 在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33681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333681 U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