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91898.6 (22)申请日 2016.10.27 (73)专利权人 石忠伟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蓁山屯 路 (72)发明人 石忠伟 马金玉 张升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7225 代理人 梁翠荣 (51)Int.Cl. A01G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及基于该接头的悬 空式微滴灌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空式微滴灌多孔 接头及基于该接头的悬空式
2、微滴灌系统。 所述悬 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包括本体 (1-1) 和支部 (1- 2) , 各支部 (1-2) 的顶端与本体 (1-1) 底部相接且 与本体 (1-1) 之间呈钝角; 各支部 (1-2) 相对于本 体 (1-1) 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本体 (1-1) 顶 部开设有入水口, 各支部 (1-2) 的底端开设有出 水口, 所述入水口与各出水口相通。 所述悬空式 微滴灌系统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 微滴灌管路。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灌溉成本, 避 免灌溉管路对除草、 机械耕作等操作造成障碍, 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
3、6118661 U 2017.04.26 CN 206118661 U 1.一种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其特征在于: 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的本体 (1-1) , 还 包括若干圆柱状的支部 (1-2) , 各支部 (1-2) 的顶端与本体 (1-1) 底部相接且各支部 (1-2) 与 本体 (1-1) 之间呈钝角; 各支部 (1-2) 相对于本体 (1-1) 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本体 (1-1) 顶部开设有入水口, 各支部 (1-2) 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入水口与 各出水口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部 (1-2) 的数量为 四支。 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口和各入水口处 均设有管螺纹。 4.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悬空式微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空式微滴灌系统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微滴灌管路, 所述 微滴灌管路由若干水管通过三通接头 (2) 依次连接而成; 所述三通接头 (2) 具有相互连通的接口一、 接口二和接口三; 所述接口一和接口二的轴 线共线且为水平设置, 所述接口三轴线为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 所述接口一和接口二分别 与微滴灌管路中的前一水管和后一水管相连接; 所述接口三与所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的入水口相接; 所述微滴灌管
5、路的进水口通过上行管路连接有水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空式微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 出水口处分别连接有滴管或者分别连接有喷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18661 U 2 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及基于该接头的悬空式微滴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还涉及一种基于该接头的悬空式微 滴灌系统, 属于灌溉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农作物灌溉的主要方式为: 在地面铺设管路, 在管路的相应位置上开设出水 孔, 当水流流经管路时, 由出水孔喷出实现对作物的灌溉。 其缺陷在于:(1) 为实现全面灌
6、溉, 需要在各田垄处均布置管路, 成本高;(2) 铺设在地面的管路有碍于除草、 机械耕作等农 间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降低灌溉成本, 避免灌溉管路对除草、 机械耕作等操作造成障碍, 本实用新型提 出了一种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及基于该接头的悬空式微滴灌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的本体, 还包括若干圆柱状 的支部, 各支部的顶端与本体底部相接且各支部与本体之间呈钝角; 各支部相对于本体的 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0006 所述本体顶部开设有入水口, 各支部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入水口与各出水 口相通。 0007
7、 进一步地: 所述支部的数量为四支。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出水口和各入水口处均设有管螺纹。 0009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悬空式微滴灌系统, 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微滴灌管路, 所述微滴灌管路由若干水管通过三通接头 依次连接而成; 0010 所述三通接头具有相互连通的接口一、 接口二和接口三; 所述接口一和接口二的 轴线共线且为水平设置, 所述接口三轴线为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 所述接口一和接口二分 别与微滴灌管路中的前一水管和后一水管相连接; 所述接口三与所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 头的入水口相接; 0011 所述微滴灌管路的进水口通过上行管路连接有水
8、泵。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出水口处分别连接有滴管或者分别连接 有喷管。 0013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 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结构 简单、 体积小巧, 且可以将水流直接分流, 灌溉时可以通过悬挂、 架空等方式直接将该接头 灵活地设置于农作物的上方, 也可以采用悬空式微滴灌系统的结构、 与三通接头一同构成 微滴灌管路并安装在支撑架上, 从而实现了悬空式微滴灌, 灌溉辐射面积大, 减少了铺设管 路的长度, 降低了灌溉成本, 同时也避免了灌溉管路对除草、 机械耕作等操作造成障碍;(2)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18661 U
9、 3 悬空式微滴灌系统的微滴灌管路通过水管和三通接头连接而成, 一方面实现了结构的模块 化, 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根据灌溉需要通过调换水管、 调整水管长度的方式改变悬空式微 滴灌多孔接头的位置, 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微滴灌管路中三通接头与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以及水管相连接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7 如图1, 一种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 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的本体1-1, 还包括4 支圆柱状的支部1-2, 各支部1-2的顶端与本体1-1底部相接且各支部1-2与本
10、体1-1之间均 呈钝角; 各支部1-2相对于本体1-1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0018 所述本体1-1顶部开设有入水口, 各支部1-2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入水口与 各出水口相通; 0019 所述出水口和各入水口处均设有管螺纹, 用于连接喷灌或者滴管。 0020 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加工方法为: 先通过铸造方式加工出毛坯, 然后通过钻、 绞的方式加工出入水口与各出水口。 0021 使用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灌溉时, 可以通过悬挂、 架空等方式直接将该接头灵 活地设置于农作物的上方, 水流入入水口后由各出水口流出完成灌溉, 从而实现了悬空式 微滴灌, 灌溉辐射面积大, 减少了铺设管路的长度,
11、降低了灌溉成本, 同时也避免了灌溉管 路对除草、 机械耕作等操作造成障碍。 0022 如图2,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悬空式微滴灌 系统, 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微滴灌管路, 所述微滴灌管路由若干水管通过三 通接头2依次连接而成; 0023 所述三通接头2具有相互连通的接口一、 接口二和接口三; 所述接口一和接口二的 轴线共线且为水平设置, 所述接口三轴线为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 所述接口一和接口二分 别与微滴灌管路中的前一水管和后一水管相连接; 所述接口三与所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 头的入水口相接; 所述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出水口处分别连接有滴管或者分别连接有 喷管; 0024 所述微滴灌管路的进水口通过上行管路连接有水泵。 0025 所述悬空式微滴灌系统安装时, 可根据灌溉需要通过调换水管、 调整水管长度的 方式改变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的位置; 灌溉时, 水流由水泵通过上行管路进入处于半空 中的微滴灌管路中, 然后经过各悬空式微滴灌多孔接头流出实现灌溉。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18661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18661 U 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