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573705.7 (22)申请日 2015.09.0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8321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8.10 (73)专利权人 廖忠民 地址 528459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新兴大 道2号4楼A5 (72)发明人 廖忠民 (51)Int.Cl. A47J 43/044(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4520411 U,2015.08.05, US 6345572 B1,2002.02.12,
2、CN 201019545 Y,2008.02.13, CN 205083319 U,2016.03.16, KR 10-1453120 B1,2014.10.23, CN 203016754 U,2013.06.26, 审查员 冯莹 (54)发明名称 聚能物料精磨器 (57)摘要 一种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 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精磨器; 所述的 聚能精磨器包括: 聚能导流器、 或者精磨器、 或者 任意个聚能导流器与任意个精磨器的组合; 聚能 导流器, 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主切削刀具速度方 向大致相同的速度引导为与主切削刀具速度方 向大致相反的速度, 把减弱切削效
3、果的负能量引 导为加强切削效果的正能量; 精磨器的固定刀具 刀刃迎面正对物料流预计流出的方向, 使一部分 离开切削区的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实现再次切削, 使一部分做无用功的能量转化为 做有用功的能量; 取得节约能量, 提高效率和质 量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3页 CN 105832193 B 2018.10.19 CN 105832193 B 1.一种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精磨 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 聚能导流器、 精磨器; 聚能导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聚能 导流器单元,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单元
4、设置有通道型导流面,所述通道型导流面是包括一个 进口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出口的通道型曲面, 进口靠近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或者包含主切 削刀具的粉碎区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出口指向期望物料流流向的位置和方向, 把物料流引 导流向某一特定位置和方向;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构成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 精磨 器以及连接固定结构, 聚能导流器的导流面是一个包围主切削刀具的圆环式通道型曲面, 在预计物料流流向的出口方向的圆环一侧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构成精磨器,精磨器的固定 刀具刀刃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 当预计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 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时, 所述的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
5、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 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 2.一种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精磨 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 聚能导流器、 精磨器; 聚能导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聚能 导流器单元,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单元设置有通道型导流面,所述通道型导流面是包括一个 进口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出口的通道型曲面, 进口靠近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或者包含主切 削刀具的粉碎区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出口指向期望物料流流向的位置和方向, 把物料流引 导流向某一特定位置和方向;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聚能导流器、 精磨器, 当整个装置按照 主切削刀具的旋转轴线顺竖
6、直方向的方式放置,且主切削刀具在其平行于主切削刀具旋转 轴线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聚能导流器是一个下端低于主切削刀具最低点, 上端 不高于主切削刀具最高点1mm的圆环, 精磨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固定刀,固定刀的刀刃分布 位置包括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或者分布在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 的倾斜平面上或者分布在其它形状的曲面上, 而且所述的固定刀的刀刃的切削方向指向切 削区, 所述的固定刀的刀刃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而且刀刃切削方 向指向切削区, 包括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 所述的固定刀在水平 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 包括在水平面的截
7、面的刃口尖角的中心线、 和主切削刀 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通过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 角的顶点的切线共线, 固定刀刃口尖角的切削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 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在所述切线的正方向, 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 是指主切削刀具刀刃上从刀尖至距离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为0.8倍旋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 一点包括刀尖, 固定刀实体由所述的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 直平面上的直线或者光滑曲线扫描形成。 3.一种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还包括聚能精磨 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聚能精
8、磨器包括: 聚能导流器、 精磨器; 聚能导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聚能 导流器单元,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单元设置有通道型导流面,所述通道型导流面是包括一个 进口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出口的通道型曲面, 进口靠近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或者包含主切 削刀具的粉碎区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出口指向期望物料流流向的位置和方向, 把物料流引 导流向某一特定位置和方向;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构成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 精磨 器和连接固定结构,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的旋转轴线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主 切削刀具在其平行于轴线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聚能导流器的导流面为一个包括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
9、N 105832193 B 2 包围主切削刀具的下方进料端大圆环, 上方出料端小圆环, 中段圆台面的通道型曲面, 聚能 精磨器包括出料端小圆环内侧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 其精磨器的固定刀具的刀刃垂直于主 切削刀具旋转轴线, 当预计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 的夹角为 时, 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 为- , 所述的连接固定结构把聚能导流器、 精磨器和容器盖连接为一体, 容器和容器盖之间 设置有防转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832193 B 3 聚能物料精磨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物料加工技
10、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精磨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家用物料粉碎装置, 一种常用的形式是以一个旋转式刀具为主配合一个容 器完成物料粉碎,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 可以满足一些实际需求, 但是不能实现较细粒度的粉 碎。 对于较细粒度的粉碎, 人们采取了配置精密网、 内粉碎杯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 提高 了粉碎效果, 但是精密网清洗困难, 内粉碎杯结构比较复杂, 清洗工作量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 清洗工作量比较小, 能够实现较细粒度 的粉碎效果的物料粉碎装置。 0004 一种聚能物料精磨器, 包括: 动力装置、 旋转式主切削刀具、 容器
11、, 还包括聚能精磨 器;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包括: 聚能导流器、 或者精磨器、 或者任意个聚能导流器与任意个精 磨器的组合; 0005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聚能导流器单元,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单元设置有 导流面, 所述的导流面几何形状包括平面、 旋转面、 或者其它空间曲面; 所述的导流面类型 包括, 开放型导流面、 通道型导流面、 复合型导流面; 所述的开放型导流面, 或者设置在离主 切削刀具的切削区较近的位置, 其法线正方向指向与刀具旋转轨迹的切线正方向相反的方 向(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两射线方向针锋相对 “针尖对麦芒” , ), 其功能包括把物料 颗粒获得的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
12、同的速度(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 “物料颗粒 在前面跑、 切削刀具在后面追” )引导为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这种情况可 以形象地描述为 “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切削刀具” ), 或者设置在离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较远 的容器边缘位置, 其法线正方向指向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 其功能包括把远离切削区的物 料颗粒引导回粉碎区; 所述的通道型导流面, 是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出口的 通道型曲面, 进口靠近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 或者包含主切削刀具的粉碎区的一部分或者 全部, 出口指向我们期望物料流流向的位置和方向, 其功能包括把物料流引导流向某一特 定位置和方向; 所述的复合型导流面是兼具有
13、上述导流面的2种以上结构特征的导流面, 因 而兼具有上述导流面的2种以上的功能。 0006 所述的精磨器包括至少一个精磨器单元, 所述的精磨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刀 具, 所述的精磨器单元或者固定在贴近主切削刀具的切削区的位置, 或者固定在贴近聚能 导流器引导物料流流向的出口位置, 或者其刀刃固定在聚能导流器引导物料流流向的出口 内, 所述的固定刀具刀刃指向切削区、 包括迎面正对物料流预期流出的方向(这种情况可以 形象地描述为 “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 0007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通过与动力装置的非运动结构部件、 或者容器进行连接固定, 其连接包括不可拆卸的连接、 或者可拆卸的连接
14、; 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包括螺纹连接、 螺钉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105832193 B 4 连接或者可快速拆卸连接; 所述的可快速拆卸连接包括卡扣或者旋扣; 所述的动力装置的 非运动结构部件包括机座、 机头, 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容器附件, 所述的容器附件 包括容器盖。 0008 当然, 不言而喻的是,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的任何部分, 都必须在主切削刀具旋转轨 迹形成的圆柱体之外, 以确保不发生干涉; 在此前提下, 尽可能靠近切削区。 0009 图1、 图2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正视图, 图中对 容器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并对聚能精磨器1主体部
15、分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 部结构; 图1是撤去容器3后机器其余部分的仰视图; 主切削刀具5通过刀轴4与动力装置2连 接, 刀轴4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 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 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 主 切削刀具5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 而且通过刀刃 的斜度、 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产生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 其合力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形成一个夹角, 该夹角的预计值可以通过理论 计算得出、 实际测试校正;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以后不再详述; 聚能精磨器1是本发明特有 的, 其与主切削刀具5配合工作, 实现加强切
16、削效果之功能;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1包括构成其 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11和精磨器12, 以及连接固定结构13; 聚能导流器11的导流面是一 个包围主切削刀具的圆环式通道型曲面, 在预计物料流流向的出口方向的圆环一侧设置的 多个固定刀具构成精磨器12, 精磨器的固定刀具刀刃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 当预计 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时, 所述的固定 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也即说二者 “针锋相对” 。 0010 图3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
17、5的旋转轴线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主切削刀具5在其平 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20包括聚能导流器22、 精磨器 23,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22是一个下端低于主切削刀具最低点, 上端不高于主切削刀具最高 点1mm的圆环; 所述的精磨器23包括一个以上固定刀21, 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分布位置包 括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 或者分布在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平面上、 或者分布在其它形状的曲面上, 而且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的切削方向指向切削 区; 所述的固定刀21的刀刃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而且刀刃切削方 向指向切削区,
18、包括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指向切削区; (图5是所述的固定 刀21在水平面B-B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B-B的投影 圆之间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投影方向为俯视; )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 指向切削区, 包括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的中心线31、 和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 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通过固定刀21在水平面的截面的刃口尖角的顶点的切线 共线, 固定刀21刃口尖角的切削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 水平面的投影圆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 也即切向线速度的正方向; 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 上某一特定点, 是指
19、主切削刀具刀刃上从刀尖(距离旋转轴线6为1倍旋转半径的点)至距离 旋转轴线6为0.8倍旋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一点, 包括刀尖; 图5中画出了刀尖旋转轨迹在水 平面的投影圆30和距离旋转轴线6为0.8倍旋转半径的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圆35, 固定刀33是固定刀21对应投影圆35的位置, 实际上, 固定刀21也应该如固定刀33那样贴近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105832193 B 5 主切削刀具刀尖旋转轨迹, 为了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其与中心线31、 箭头32, 所以把距离拉 大了; 箭头32表示主切削刀具5旋转时在该切线方向上线速度的方向, 该线速度的方向与固 定刀21刀刃的切削方
20、向相反, 从主切削刀具5获得能量的物料流具有与主切削刀具5速度方 向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线速度, 将会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箭头34表示主切削刀具5旋转 的方向; 固定刀实体由所述的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 上的直线、 或者光滑曲线扫描形成; 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扫描形 成的实例见图3、 图4; 图6、 图7为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竖直平 面上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或固定刀实体组成聚能精磨器40的一个实例图, 图6是图7的C-C剖 视图, 为图面清晰起见, 没有画出主切削刀具5; 聚能精磨器包括聚能导流器41、 精磨器42, 精磨
21、器42包括多个固定刀43, 固定刀43端面有剖面线的部分是固定刀在水平面C-C的截面。 0011 图8、 图9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是D-D剖视图, 图 8是E-E剖视图, 选择E-E平面剖视, 可以越过导流环52, 看见导流器单元组53的截面; 图10是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通过主切削刀具51某一特定点的水平面E-E的截面图和主切削刀具 51的某一特定点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之间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投影方向为仰 视;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1的旋转轴线56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主切削刀具51 在其平行于轴线5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22、所述的聚能导流器50包括一个置于主切 削刀具下方进料端的导流环52、 导流环上方的导流器单元组53,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组53包 括N个导流器单元54, 以轴线56为中心轴呈环形均布;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靠近主切削刀具 51一侧的曲面为导流面55, 导流面55的法线正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 的旋转轨迹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 所述的导流面55的法线正方向迎面正对主切削刀具刀刃 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该处切线的正方向, 包括所述的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上的截 面图是以主切削刀具51刀刃上某一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的投影圆65为基圆的圆 的渐开线的一段; 所述的旋转轨迹圆6
23、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的确定, 通过理论计算 设计、 实际测试校正; 根据圆的渐开线的定义, 圆的渐开线上任意一点到基圆的切线, 既与 通过该点的发生线共线, 同时也与渐开线上该点的法线共线, 本文中特别定义: 切线指向渐 开线上该点的方向为该切线的正方向, 该点的法线指向切点的方向为法线的正方向, 从该 点到切点的距离为该点发生线长度; 所述的通过理论计算设计, 包括按照主切削刀具刀片 数目为基础参数进行计算设计, 当主切削刀具刀片数目为N时, 选取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 (1-0.05) R/N(1-0.2) R/N的点为一个端点, 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 R/N(1+ 0
24、.1) R/N的点为另一个端点的一段渐开线为导流面55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曲线, 当然, 具 体数值确定之前, 必须校核其与主切削刀具旋转轨迹不得发生干涉; 图10中, 所述的旋转轴 线56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图是一个点, 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水平面E-E上的截面图是一 组头尾依次衔接的曲线组成的水平闭合环包围的平面区域; 图10中, 主切削刀具刀片数目 为4, 渐开线上发生线长度为(1-0.05) R/4(1-0.2) R/4的点61为一个端点, 渐开线上发 生线长度为(1+0.05) R/4(1+0.1) R/4的点62为另一个端点的、 以主切削刀具51的某一 特定点的旋转轨迹在水平
25、面E-E的投影圆65为基圆的圆的渐开线的一段, 为导流面55在水 平面E-E上的截面; 箭头63表示速度方向为在该切线正方向上的物料流迎面撞向导流面55 后、 经导流面55反射后的物料流线速度的方向(与反射前方向相反), 具有此速度方向的物 料流将会迎面撞向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 例如, 当受刀片66刀刃冲击的物料, 运动到导流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105832193 B 6 面, 被反射后运动到原位时, 刀片67刀刃同时到达原刀片66刀刃的位置, 正好与所述的物料 相遇、 碰撞; 箭头64表示主切削刀具51旋转的方向; 所述的主切削刀具刀刃上某一特定点, 是指主切削刀具刀刃上从
26、刀尖至距离旋转轴线56为0.92倍旋转半径的点之间的某一点, 包 括刀尖; 导流器单元实体由所述的导流器单元在水平面的截面沿分布在通过主切削刀具旋 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直线、 或者光滑曲线扫描形成。 0012 图11是所述的聚能精磨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对容器72进行了局部剖 视处理, 对聚能精磨器70主体部分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主切削刀具78 通过刀轴77与动力装置71连接, 刀轴77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 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 也可 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 主切削刀具78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其切线 方向的作用力, 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 或者
27、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料产生 平行于轴线771方向的作用力,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以后不再详述;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70包 括构成其主体部分的聚能导流器75、 精磨器74、 连接固定结构79;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 具78的旋转轴线771顺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主切削刀具78在其平行于轴线771方向的分 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能导流器75的导流面为一个包括包围主切削刀具78的下方 进料端大圆环, 上方出料端小圆环, 中段圆台面的通道型曲面;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74包括出 料端小圆环内侧设置的多个固定刀具, 精磨器74的固定刀具的刀刃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 轴线771, 当预计
28、物料流运动速度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时, 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垂直于主切削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的夹角为- ; 所述 的连接固定结构79把聚能导流器75、 精磨器74和容器盖73连接为一体, 容器72和容器盖73 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 0013 图12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对容器3进行了局 部剖视处理, 对主切削刀具82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聚能精磨器84与主切削刀具82配合工 作, 加强切削效果;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84包括圆盘状基体87、 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 成的条形齿组88;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82的旋转轴线81顺
29、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 主切削刀具82在其平行于轴线81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聚能精磨器84配置于主切 削刀具82的上方, 条形齿组88配置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 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 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线轨迹扫描形成;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 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 所述的条形齿组38包括多个精磨器型条形齿, 或 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 或者任意个精磨器型条形齿和任意个聚能导流器型条形齿的 组合; 所述的精磨器型条形齿由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见图17)扫描形成, 所述的聚能导 流器型条形齿由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见图18
30、)扫描形成; ; 所述的精磨器型三角形 截面103, 其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104的正方向与物料流在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 预计线速度分量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 图17中箭头102表示物料流在该切线方向上预计 线速度分量的方向,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朝下的顶角的中心线也即其角平分线; 所述的聚能 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 其朝下的顶角的长边的中心法线107的正方向与物料流在所述的 三角形截面所在的平面上预计线速度的方向共线且方向相反, 图18中箭头105表示物料流 在该切线方向上预计线速度的方向; 0014 图13、 图14、 图15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条形齿组中的条
31、 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105832193 B 7 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91、 放射状92、 磨盘齿状93, 所述的条形齿的扫描轨迹包括 直线或者曲线。 0015 图16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方式示意图, 其正视 图同图12, 图16是撤去容器86后机器其余部分的仰视图, 图17、 图18是条形齿垂直于扫描轨 迹的截面放大图; 形成条形齿101几何形状的扫描轨迹, 是主切削刀具82的主刀刃在圆盘状 基体87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 条形齿的精磨器
32、型三角形截面 103、 或者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106沿此光滑曲线扫描形成条形齿, 多个条形齿以主切 削刀具82的旋转轴线81为中心轴形成环形阵列; 实际设计过程中, 如因为主切削刀具82的 主刀刃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和旋转轴线81的距离比较小, 按照主切削刀具82的主刀 刃在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上的投影线延伸至外圆周形成的光滑曲线扫描, 形成的条形齿 与邻近的条形齿彼此产生干涉, 可以采取调整光滑曲线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的长度 的方法解决, 调整的方法包括等长、 或者阶梯式(图16所示为二阶梯式调节的结果), 因此形 成条形齿组的条形齿靠近旋转轴线81一端的端部和旋转轴线81
33、的距离包括等距离或者阶 梯式距离。 0016 图19、 图20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9是F-F剖视 图, 其中对容器113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但是从有利于清晰表达考虑, 对主切削刀具112和固定刀具116没有剖切; 图20是H-H剖视图, 从有利于清晰区分主切削刀 具112与固定刀具116考虑, 选取当主切削刀具112旋转到与固定刀具116在垂直于主切削刀 具112旋转轴线118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叠比较少的位置时的图形, 形成视图; 主切削刀具112 通过刀轴117与动力装置111连接, 刀轴117可以是通过变速机构, 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
34、也可以直接使用电动机的转轴, 主切削刀具112在旋转切削过程中不仅对物料产生圆周及 其切线方向的作用力, 而且通过刀刃的斜度、 或者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结构方式对物 料产生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力,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以后不再详述; 聚能精磨器是 本发明特有的, 其与主切削刀具112配合工作, 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 所述的聚能精磨 器包括固定刀具116、 连接结构件114; 图21、 图22是所述的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结构要 素、 或者刀片整体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 121为中心轴旋转180 而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
35、、 或者刀片整体的示意图, 图 21是正视图、 图22是俯视图; 图23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 在主切削 刀具112的刀片原刀刃1121、 刀刃1122形状的基础上, 反向构建刀刃1161、 刀刃1162, 进而形 成固定刀具116的刀片的示意图; 所述的固定刀具116的结构具有刀刃切削方向与主切削刀 具112的刀刃切削方向相反, 对和主切削刀具112相同方向运动的物料流产生的平行于轴线 118方向的分作用力, 与主切削刀具112对所述物料流产生的平行于轴线118方向的分作用 力方向相反的功能; 所述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固定刀具116的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 所述的固 定刀具11
36、6的刀刃以及刀片的弯曲角度或者其它对切削或者物料流的运动有影响的结构、 或者刀片整体, 是主切削刀具112的相对应的功能结构, 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的旋转 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中心轴旋转180 而形成(参见图21、 图22); 或 者所述的固定刀具的结构在上述方式形成的固定刀具116的刀片形状基础上向周边方向或 者某一个及以上方向缩小、 或者扩充而形成; 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116在主切削刀具112的 刀片原刀刃1121、 刀刃1122形状曲线的基础上, 反向构建刀刃1161、 刀刃1162, 形成固定刀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105832193 B
37、 8 具116的刀片, 其中刀刃1161对应刀刃1121、 刀刃1162对应刀刃1122, 各组刀刃的曲线相同, 但是刀刃的斜面相反, 切削方向相反(参见图23); 或者所述的固定刀具的结构在上述固定 刀具116的刀片形状基础上向周边方向或者某一个及以上方向缩小、 或者扩充而形成; 所述 的固定刀具的刀片形成确定后, 配置适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在固定刀具116的刀片上设置安 装孔、 与连接结构件114连接等等), 就形成聚能精磨器。 0017 本发明聚能物料精磨器, 通过设置聚能导流器, 把物料颗粒获得的与主切削刀具 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这种情况下, 如果主切削刀具刀刃与物料颗粒碰撞时, 主
38、切削刀 具刀刃的速度为V1, 物料颗粒的速度为V2, 则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的绝对值为|V1|-|V2|) 引导为与切削刀具速度方向大致相反的速度(这种情况下, 如果主切削刀具刀刃与物料颗 粒碰撞时, 主切削刀具刀刃的速度为V1, 物料颗粒的速度为V2, 则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的绝 对值为|V1|+|V2|), 把减弱切削效果的负能量引导为加强切削效果的正能量, 提高了能量 的利用效率和切削效率; 通过设置精磨器的固定刀具刀刃迎面正对物料流预期流出的方 向, 使一部分离开切削区的物料颗粒迎面撞向固定刀具刀刃, 实现再次切削, 使一部分做无 用功的能量转化为做有用功的能量; 取得节约能量, 提高效率
39、和质量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 图2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19 图3、 图4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0 图5是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21在水平面B-B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刀尖旋 转轨迹在水平面B-B的投影圆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 0021 图6、 图7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刀在水平面的截面通过主切削刀具旋转轴 线的竖直平面上的光滑曲线扫描形成的固定刀实体组成的聚能精磨器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0022 图8、 图9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3 图10是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导流器单元54在在通
40、过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上某 一特定点的水平面E-E的截面和主切削刀具51的刀刃上某一特定点旋转轨迹在水平面E-E 的投影圆65几何关系的示意图。 0024 图11是所述的聚能精磨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5 图12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6 图13、 图14、 图15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条形齿组中的条 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0027 图16、 图17、 图18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方式示 意图; 图17、 图18是条形齿垂直于扫描轨迹的截面放大图。 0028 图19、 图20是所述的聚
41、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9 图21、 图22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 的结构要素, 围绕垂直于主切削刀具112旋转轴线118而且与旋转轴线118相交的直线121为 中心轴旋转180 而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的示意图。 0030 图23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刀具112的关键的结构 要素, 通过另一种方法形成固定刀具116的关键的结构要素的示意图。 0031 图2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105832193 B 9 0032 图2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33 图26、
42、图27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1, 图1、 图2同时也是本发明聚能物料精磨器应用于豆浆机的示意图。 其余 部件都和现有的豆浆机类似, 因此不再详述; 聚能精磨器1是本发明特有的, 其与主切削刀 具5配合工作, 实现加强切削效果之功能; 当整个装置按照主切削刀具5的旋转轴线6顺竖直 方向的方式放置, 且主切削刀具在其平行于轴线6方向的分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时, 所述的聚 能导流器11是一个包围主切削刀具的圆环, 在主切削刀具5上方的圆环内设置的多个固定 刀具构成精磨器12, 精磨器的刀刃分布在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上, 当预计物料流运动的正 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 所述的
43、固定刀具刃口中心面的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连 接固定结构13采用旋转卡扣式可快速拆卸连接方式, 因此精磨器12的固定刀具排列注意留 开了装卸时主切削刀具5的刀片通过的通道。 0035 图2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其动力装置8工作原理和图1动力装置2相同、 仅仅外形 略有不同, 容器3、 主切削刀具5工作原理也和图1、 图2相同; 不同的是其配置的是聚能精磨 器50, 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11节所述。 0036 图2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其中聚能精磨器40的结构已经在图7中表示清楚, 为图 面清晰起见, 所以没有进行剖视处理; 其动力装置8工作原理和图24相同, 容器3和主切削刀 具
44、的工作原理和图1、 图2相同; 不同的是其配置的是聚能精磨器40, 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 0010节所述。 0037 实施例4, 图11同时也是本发明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见 本说明书0012节所述; 图中密封圈76用于防止液体渗透; 精磨器74的固定刀具的排列也 不需如实施例1那样考虑主切削刀具78的刀片通过的通道。 0038 实施例5, 图12同时也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5的示意图的正视图, 仰视 图见图16; 所述的聚能精磨器84包括圆盘状基体87、 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齿形成的条 形齿组88; 所述的条形齿三角形截面包括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 聚能导流器
45、型三角形 截面106; 条形齿的几何形状由三角形截面沿分布于圆盘状基体87的下表面的直线或者曲 线扫描形成; 所述的三角形截面的朝下的顶角的边包括直线段或者曲线段; 所述的条形齿 组87包括多个精磨器型三角形截面103形成的条形齿、 或者多个聚能导流器型三角形截面 106形成的条形齿、 或者任意个截面103形成的条形齿、 和任意个截面106形成的条形齿的组 合; 所述的条形齿组中的条形齿在圆盘状基体的下表面的分布方式包括平行状91、 放射状 92、 磨盘齿状93; 其余工作原理见本说明书0013节所述。 。 0039 实施例6, 图19、 图20同时也是所述的聚能物料精磨器实施例6的示意图,
46、其工作原 理见本说明书0016节所述。 0040 图26、 图27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 图26是正视图, 图27是俯视图, 其中对容器160、 容 器盖166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刀轴163下端的孔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轴芯161动配合, 所以 也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 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主切削刀具162通过刀轴163与动力装置168连 接, 刀轴163上端设置有花键孔与动力装置168下端的花键配合传递动力, 动力装置168下端 的花键外部设置有保护罩167, 动力装置2下端的花键通过动力装置2内部的变速机构与电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105832193 B 10 动机连接传递动力,
47、 动力装置2还设置有启动开关、 行程开关和连杆, 启动开关和行程开关 串连, 行程开关和连杆为机械连锁关系, 只有在动力装置2和容器盖配合连接正确到位后, 推动连杆进而推动行程开关接通, 此时按动启动开关才能开始工作, 容器160和容器盖166 通过两对凸耳169的配合定位防止相对转动,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 这里不再详述; 实施例7聚 能精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本说明书0016节所述类似, 但是略有不同的是, 主切削刀具 162是通过刀轴163与上方的动力装置168连接配合传递动力, 所以容器盖166、 固定刀具164 中间部位设置一个与刀轴163为动配合的通孔, 固定刀具的固定装置165设置在
48、固定刀具的 两端; 主切削刀具开始工作后, 被加工的物料不仅被主切削刀具162切削并且获得与主切削 刀具运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速度, 然后以这种速度迎面撞向固定刀具164的刀刃, 实现多一次 切削, 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和切削质量。 0041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说明书举例描述了一些具体结构, 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发 明的原理, 以利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必须明确的是, 这些描述都仅仅是为了说明而非限定;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基本思想范围内所做的各种改 变、 替换和更改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等同物, 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49、105832193 B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3 页 12 CN 105832193 B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13 页 13 CN 105832193 B 13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13 页 14 CN 105832193 B 14 图7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4/13 页 15 CN 105832193 B 15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5/13 页 16 CN 105832193 B 16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6/13 页 17 CN 105832193 B 17 图14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7/13 页 18 CN 105832193 B 18 图16 图17 说 明 书 附 图 8/13 页 19 CN 105832193 B 19 图18 图19 说 明 书 附 图 9/13 页 20 CN 105832193 B 20 图20 图21 说 明 书 附 图 10/13 页 21 CN 105832193 B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