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4 ,大小:682.45KB ,
资源ID:7267138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267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pdf)为本站会员(a3)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48786.1 (22)申请日 2017.08.01 (71)申请人 济南得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 168号二建融基大厦502-2室 (72)发明人 王公利 李尚英 杨成秋 (51)Int.Cl. A01G 3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包 括上盖、 培育桶、 基座、 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 还 包括上限长盘、 培育盘、 下储水限长盘

2、、 第一电动 调节阀、 第二电动调节阀、 压簧、 第一上水管、 密 封圈、 第二上水管、 进水管以及出水管; 本申请利 用豆芽苗抵抗外力自然生长的天性、 豆芽苗的芽 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通过调节第一电动调节 阀的开度逐渐变小且调节第二电动调节阀的开 度逐渐变大控制下储水限长盘上所存水的重量 逐渐变大, 推动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 使得豆 芽苗的下部以及芽根穿过培育盘上的栅格孔, 豆 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的外盘底面之外, 从而可以轻而易举、 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 掉, 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107211875 A 2017.09.2

3、9 CN 107211875 A 1.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包括上盖、 培育桶、 基座、 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 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上限长盘、 培育盘、 下储水限长盘、 第一电动调节阀、 第二电动调节阀、 压簧、 第一 上水管、 密封圈、 第二上水管、 进水管以及出水管; 所述上盖封盖在所述培育桶的上开口处, 所述培育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基座中 设置有用于安装机电装置的空腔; 所述上盖的内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包括上槽壁与下槽壁, 所述上槽 壁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 所述上限长盘搭设在所述环形槽中, 且所述上限长盘 的盘面为无孔面;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

4、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水管的内螺纹孔, 且所述下储 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外排水的排水管; 所述培育盘用于最开始时盛装豆粒, 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面为栅格状镂空结构, 且所 述培育盘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培育盘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培育桶的内 桶壁上, 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上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第一上水管插入的第一通孔; 所述上限长盘、 培育盘、 下储水限长盘从上到下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上水管穿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 所述第二上水管穿透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 且所 述第二上水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培育桶的桶底密封连接,

5、 所述第二上水管的顶端口处套设 有所述密封圈, 所述第二上水管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上水管可 沿所述第二上水管上下往复密封滑动, 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且位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 底面之上的且紧贴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仅向所述下储水限 长盘上供水的出水孔, 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上端口密封; 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部的内径以允许所述 培育盘的盘内腔部可以插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中, 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腔 高大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的腔高以使得所述培育盘的外盘底面可以与所述下储 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所述上限长

6、盘与下储水限长盘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的 平均长度; 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设置有出水口, 且所述培育桶的下部的内桶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限 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下行的下限位置的限位凸台, 所述限位凸台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力传感 器; 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外底面连接且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培育桶 的内桶底连接以支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 且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与第二上水管 上, 所述压簧的原始空载高度满足当豆芽机最开始工作所述压簧承受且仅承受所述下储水 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 所述压簧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 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排

7、水管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 大小控制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流出的水的流量大小; 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水管的底端口连通且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自 来水龙头连通;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的出水口连通且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211875 A 2 与废水槽连通; 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大小控制流入所述 下储水限长盘的进水流量大小;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空腔中, 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 述第二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上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接, 所述

8、下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 基座、 培育桶、 上限长盘、 培育 盘、 下储水限长盘、 第一上水管以及第二上水管为塑料材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211875 A 3 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豆芽机, 使得人们可以方便

9、快捷地发豆芽, 安全卫生高效环保。 0003 在豆芽生长的过程中, 会有芽根吸收水分, 供给豆芽生长所需的营养, 但是芽根不 好吃, 略苦涩, 所以人们在正常食用之前都会把豆芽的芽根给去掉。 0004 目前, 市场上有多种结构的豆芽机, 有的根本不具有去芽根的功能, 有的只能去掉 芽根的末梢那一小部分, 芽根的大部分仍然存留, 有的因为芽根长得长短不一、 参差不齐, 只能去掉一部分豆芽的芽根, 剩余豆芽的芽根仍然存留, 均不能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 去掉。 0005 因此, 如何改进豆芽机的结构, 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 提高 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10、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通过改进豆芽机的结构, 使得 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 提高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0007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 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包括上盖、 培育桶、 基座、 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 还包括 上限长盘、 培育盘、 下储水限长盘、 第一电动调节阀、 第二电动调节阀、 压簧、 第一上水管、 密 封圈、 第二上水管、 进水管以及出水管; 0009 所述上盖封盖在所述培育桶的上开口处, 所述培育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基 座中设置有用于安装机电装置的空腔; 00

11、10 所述上盖的内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包括上槽壁与下槽壁, 所述 上槽壁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 所述上限长盘搭设在所述环形槽中, 且所述上限 长盘的盘面为无孔面; 0011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水管的内螺纹孔, 且所述 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外排水的排水管; 0012 所述培育盘用于最开始时盛装豆粒, 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面为栅格状镂空结构, 且所述培育盘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培育盘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培育桶 的内桶壁上, 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上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第一上水管插入的第一通孔; 0013 所述上限长盘、 培育盘、

12、 下储水限长盘从上到下依次布置; 0014 所述第一上水管穿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下储水限长 盘上, 所述第二上水管穿透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培育桶的桶底 上, 且所述第二上水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培育桶的桶底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上水管的顶端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107211875 A 4 口处套设有所述密封圈, 所述第二上水管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 上水管可沿所述第二上水管上下往复密封滑动, 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且位于所述下储水限长 盘的内盘底面之上的且紧贴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仅向所述 下储水限长盘上供水

13、的出水孔, 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上端口密封; 0015 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部的内径以允许 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可以插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中, 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 的腔高大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的腔高以使得所述培育盘的外盘底面可以与所述 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0016 所述上限长盘与下储水限长盘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件 下的平均长度; 0017 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设置有出水口, 且所述培育桶的下部的内桶壁面上设置有用 于限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下行的下限位置的限位凸台, 所述限位凸台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力 传感器; 0018 所

14、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外底面连接且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培 育桶的内桶底连接以支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 且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与第二上 水管上, 所述压簧的原始空载高度满足当豆芽机最开始工作所述压簧承受且仅承受所述下 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 所述压簧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 0019 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排水管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 开度大小控制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流出的水的流量大小; 0020 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水管的底端口连通且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用于 与自来水龙头连通; 0021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的出水口连通

15、且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 用于与废水槽连通; 0022 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大小控制流入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进水流量大小; 0023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空腔中, 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接, 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上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 电连接, 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 连接。 0024 优选的, 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0025 优选的, 所述上盖、 基座、 培育桶、 上限长盘、 培育盘、 下储水限长盘、 第一上水管以 及第二上水管为塑料材质。 0026 本

16、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包括上盖、 培育桶、 基座、 控制器以及控 制面板, 还包括上限长盘、 培育盘、 下储水限长盘、 第一电动调节阀、 第二电动调节阀、 压簧、 第一上水管、 密封圈、 第二上水管、 进水管以及出水管; 本申请利用豆芽苗抵抗外力自然生 长的天性、 豆芽苗的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通过调节第一电动调节阀的开度逐渐变小且 调节第二电动调节阀的开度逐渐变大控制下储水限长盘上所存水的重量逐渐变大, 推动下 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 使得豆芽苗的下部以及芽根穿过培育盘上的栅格孔, 豆芽苗的芽根 整齐地露在培育盘的外盘底面之外, 从而可以轻而易举、 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

17、提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107211875 A 5 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豆芽机最开始工作压簧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 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下储水限长盘被限位凸台限位后的结构示意 图; 0029 图3为图1与图2中的培育盘的俯视图。 0030 图中: 1基座, 2上盖, 201上槽壁, 202下槽壁, 3培育桶, 301限位凸台, 302出水口, 4 上限长盘, 5培育盘, 501第一通孔, 6下储水限长盘, 601排水管, 7压簧, 8第一上水管, 9第一

18、电动调节阀, 10第二上水管, 12控制器, 13上压力传感器, 14下压力传感器, 15电线, 16电插 头, 17电插座, 18第二电动调节阀, 19进水管, 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19、、“轴向” 、“径向” 、“纵向” 、“横向” 、 “长度” 、“宽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顶” 、“底” 、“内” 、“外” 、“顺时针” 、“逆 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 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3 参照图1-3,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豆芽机最开始工作压簧承受且仅 承受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豆芽机在下储水限长

20、盘被限位凸台限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与图2中的培育盘的俯 视图。 003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包括上盖2、 培育桶3、 基座1、 控制器12以 及控制面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限长盘4、 培育盘5、 下储水限长盘6、 第一电动调节阀9、 第二电动调节阀18、 压簧7、 第一上水管8、 密封圈、 第二上水管10、 进水管19以及出水管20; 0035 所述上盖2封盖在所述培育桶3的上开口处, 所述培育桶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 所 述基座1中设置有用于安装机电装置的空腔; 0036 所述上盖2的内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包括上槽壁201与下槽壁 202,

21、 所述上槽壁20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13, 所述上限长盘4搭设在所述环形槽 中, 且所述上限长盘4的盘面为无孔面; 0037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水管8的内螺纹孔, 且所 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外排水的排水管601; 0038 所述培育盘5用于最开始时盛装豆粒, 且所述培育盘5的盘底面为栅格状镂空结 构, 且所述培育盘5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培育盘5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107211875 A 6 培育桶3的内桶壁上, 且所述培育盘5的盘底上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第一上水管8插入的第 一通孔501;

22、 0039 所述上限长盘4、 培育盘5、 下储水限长盘6从上到下依次布置; 0040 所述第一上水管8穿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下储水限 长盘6上, 所述第二上水管10穿透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培育桶3 的桶底上, 且所述第二上水管10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上水 管10的顶端口处套设有所述密封圈, 所述第二上水管10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8内 以使得所述第一上水管8可沿所述第二上水管10上下往复密封滑动, 所述第一上水管8的且 位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之上的且紧贴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的部分 上设置有用于仅向

23、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上供水的出水孔, 所述第一上水管8的上端口密封; 0041 所述培育盘5的盘内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内腔部的内径以允 许所述培育盘5的盘内腔部可以插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内腔中, 且所述培育盘5的盘 内腔部的腔高大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内腔的腔高以使得所述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可 以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0042 所述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 件下的平均长度; 0043 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上设置有出水口302, 且所述培育桶3的下部的内桶壁面上设 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下行的下限位置的限位凸台

24、301, 所述限位凸台301上设 置有所述下压力传感器14; 0044 所述压簧7的上端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外底面连接且所述压簧7的下端与所述 培育桶3的内桶底连接以支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 且所述压簧7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8与 第二上水管10上, 所述压簧7的原始空载高度满足当豆芽机最开始工作所述压簧7承受且仅 承受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 所述压簧7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 301的高度; 0045 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9设置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排水管601上以用于通过调 节其开度大小控制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流出的水的流量大小; 0046 所述进水管19的一端与所述第

25、二上水管10的底端口连通且所述进水管19的另一 端用于与自来水龙头连通; 0047 所述出水管20的一端与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上的出水口302连通且所述出水管20 的另一端用于与废水槽连通; 0048 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18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9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大小控制 流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进水流量大小; 0049 所述控制器12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空腔中, 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9与所述控制器12 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18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 所述上压力传感器13通过电线与 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 所述下压力传感器14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 所述控制面 板与所述控制器1

26、2电连接。 0050 上述的上限长盘4有限制生长的功能; 上述的下储水限长盘6有储存水以及限制生 长的功能; 0051 上压力传感器13通过电线与控制器12电连接, 下压力传感器14通过电线15与控制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107211875 A 7 器12电连接, 本申请中, 如图1以及图2所示, 连接上压力传感器13与控制器12的电线15采用 外走线方式, 连接下压力传感器14与控制器12的电线15也采用外走线方式, 与上压力传感 器13连接的电线15从上盖2的腔壁上的通孔中穿出露出在外, 与下压力传感器14连接的电 线15从培育桶3的桶壁上的通孔中穿出露出在外, 与上压力传感

27、器13以及下压力传感器14 连接的电线15的末端同时连接在一个电插头16上, 相应的与控制器12连接的电线15从基座 1的腔壁上的通孔中穿出, 与控制器12连接的电线15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电插座17, 电插头16 插在电插座17中, 从而实现了上压力传感器13通过电线15与控制器12电连接以及下压力传 感器14通过电线15与控制器12电连接; 0052 本申请中, 下槽壁202与上盖2为分体结构, 组装时先把上限长盘4放在倒扣过来的 上盖2的上槽壁201上, 然后将下槽壁202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上盖2上, 以此实现将上限长 盘4嵌置在环形槽中; 0053 现有技术中, 豆芽机大多自带水箱, 水箱

28、中盛有一定量的水, 供豆芽生长所需, 在 豆芽生长的整个周期内, 还要隔几天就把水箱中的水更换, 以满足豆芽生长对水质的要求, 使用干净的水培育豆芽, 保证豆芽的品质, 但显而易见地, 隔几天就换水很麻烦, 不及时换 水就会造成水箱中的水变色变味, 影响豆芽的品质, 因此, 本申请引自来水来培育豆芽, 自 来水是活水, 不用更换, 用第二电动调节阀18来控制自来水的开关以及流量大小, 省时省 力, 且保证了豆芽苗的品质; 0054 本申请中, 上限长盘4以及限位凸台301之间的间距是始终不变的, 当下储水限长 盘6下降到限位凸台301上后, 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之间的竖直间距最大, 且该

29、最大 的竖直间距就是本申请中豆芽机提供的豆芽苗生长的最大长度(高度); 由于短粗的豆芽苗 口感与营养更好, 长得短、 更粗壮、 苗径更粗的豆芽苗能够贮存更多的水分和营养, 为此, 本 申请将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设计得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 件下的平均长度(高度), 对豆芽苗的自由长高进行限制, 防止豆芽苗长得又细又长, 将豆芽 苗中原本用于长高的营养成分用来变粗, 得到短粗的、 口感与营养更好的豆芽苗; 0055 本申请中的豆芽机的体积规格可大可小, 可以做成适合工厂企业规模化生产的大 型豆芽机, 也可以做成适用于家庭内使用的家用小型豆芽机; 0056 鉴于豆芽苗柔软易

30、脆断且芽根的生长是缓慢的, 因此, 本申请中, 需控制下储水限 长盘6的下降速度是缓慢的, 与豆芽苗的生长速度相适应的, 快速下降无法实现本申请的技 术方案。 0057 上述豆芽机的工作过程为: 0058 1)首先将准备好的豆粒放置在培育盘5上, 然后按照上述的豆芽机的结构、 连接关 系以及位置关系与附图1所示的结构将豆芽机组装起来: 首先将培育桶3安装在基座1上, 然 后将第二上水管10旋拧固定在培育桶3的桶底上且同时保证第二上水管10的底端口与进水 管19旋拧螺纹连通, 然后将弹簧套设在第二上水管10上, 然后将第一上水管8旋拧在下储水 限长盘6上, 然后将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第一上水管8套

31、设在第二上水管10的上部, 然后将进 水管19的外端与自来水龙头连通, 将出水管20的外端与废水槽连通, 然后打开第二电动调 节阀18向下储水限长盘6供水, 控制第二电动调节阀18的初始开度大小以及第一电动调节 阀9的初始开度大小保证下储水限长盘6上具有一定高度水位的水, 然后将装有豆粒的培育 盘5旋拧固定在培育桶3上, 通过旋拧调节培育盘5的上下高度使得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与下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107211875 A 8 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且此时下储水限长盘6中的水的上液面高于或齐平于培 育盘5的内盘底面, 然后盖上上盖2, 然后将电插头16插入电插座17完成

32、电连接, 至此本申请 中的豆芽机组装完成; 0059 其中, 接通自来水打开第二电动调节阀18后, 水沿第二上水管10与第一上水管8上 行, 最终从第一上水管8上的出水孔流出, 流到下储水限长盘6上, 然后从下储水限长盘6上 的排水管601中流出, 落到培育桶3的桶底, 然后水经过培育桶3的桶底上的出水口302沿出 水管20流进废水槽中; 0060 选择第一电动调节阀9、 第二电动调节阀18、 第二上水管10、 第一上水管8以及排水 管601的规格以使得出水孔的出水流量始终大于排水管601的排水流量, 从而使得下储水限 长盘6上始终储存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水; 0061 由于此时豆粒还没有发芽长大

33、, 此时的压簧7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 及其上的水的重量,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与所述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无缝接触, 使得所述培育盘5的盘面浸没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储存的水中, 从而使得培育盘5上的豆 粒能够接触到水, 为豆粒的发芽以及后续的生长提供水分; 0062 此时的压簧7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 由于下储水 限长盘6的重量不变, 且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的重量也不变, 因此, 此时压簧7的高度保持 恒定不变; 0063 2)培育盘5上的豆粒吸水发芽, 继而不断长大, 不断向上生长, 最终豆芽苗的苗尖 触碰到上限长盘4的下盘面, 由于上限长盘4的盘

34、面为封闭的无孔面, 没有孔洞, 此时豆芽苗 不可能穿过上限长盘4, 即豆芽苗往上方向的长势受到了限制, 上限长盘4限制了豆芽苗继 续向上方向生长, 此时豆芽苗的继续自然生长会对上限长盘4产生一个顶举力, 慢慢地将上 限长盘4顶起; 0064 当上限长盘4慢慢被顶起并最终压迫到上压力传感器13时, 上压力传感器13向控 制器12发出控制信号; 0065 3)控制器12收到控制信号后, 经过运算, 向第一电动调节阀9发出控制信号, 控制 第一电动调节阀9的开度从最开始的开度大小缓慢地逐渐减小, 且向第二电动调节阀18发 出控制信号, 控制第二电动调节阀18的开度从最开始的开度大小缓慢地逐渐增大,

35、第一电 动调节阀9的开度变小以及第二电动调节阀18的开度变大共同作用导致下储水限长盘6上 的水会越积越多、 水的重量越来越大; 0066 4)培育盘5上的豆粒吸水发芽, 继而不断长大, 不断向上生长, 最终豆芽苗的苗尖 触碰到上限长盘4的下盘面, 由于上限长盘4的盘面为封闭的无孔面, 没有孔洞, 此时豆芽苗 不可能穿过上限长盘4, 即豆芽苗往上方向的长势受到了限制, 上限长盘4限制了豆芽苗继 续向上方向生长, 但是, 此时的豆芽苗还没长到最大长度(高度), 其还得继续生长, 还得继 续变长变高, 该豆芽苗所具有的自然生长的天性会对阻挡其自然生长的阻碍物产生一个抵 抗力, 由于上限长盘4在上盖2

36、中的环形槽中只能小幅度升降, 豆芽苗继续变长, 会穿过培育 盘5上的栅格孔, 最终触及下储水限长盘6, 然后豆芽苗继续变长会产生一个推动力推动下 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0067 由于豆芽苗的芽根有逐水而生的天性, 而水始终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 因此豆芽苗 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107211875 A 9 0068 由于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会越积越多、 水的重量越来越大, 会压迫推动下储水限 长盘6向下移动; 0069 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 由于第一上水管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下储 水限长盘6上, 从而带动第一上水管8沿

37、着第二上水管10向下密封滑动, 从而使得下储水限 长盘6上始终储存有水; 0070 5)当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直到碰到培育桶3内的限位凸台301上的下压力传感 器14时, 下压力传感器14向控制器12发出控制信号, 然后控制器12控制电动调节阀停止减 小开度; 0071 此时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都是固定的, 二者之间的竖直间距此时最大且就 是本豆芽机提供的豆芽苗生长的最大长度; 0072 豆芽苗继续变长产生的推动力、 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 的重量越来越大, 三者相互作用, 最终造成了这样一个场面: 豆芽苗的苗尖触及上限长盘4 的下底面, 豆芽苗的芽根在下储水限长盘

38、6上, 而培育盘5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接近芽 根), 因此, 当打开上述豆芽机, 拿出培育盘5, 豆芽苗的芽根是全部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 之外的, 整齐划一, 此时用刀顺着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部豆芽苗的芽根 剪掉, 从而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 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0073 由于上限长盘4限制了豆芽苗继续向上方向生长, 但豆芽苗还得继续生长变长, 继 续变长的豆芽苗的芽根会推着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即豆芽 苗生长所需的水分会向下移动, 植物的根都有逐水而生的天性, 水在哪里, 根就往哪里生 长, 所以豆芽苗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

39、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 两相作用, 从而形成 一种良性的相互作用, 从而不断地推着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从而使得芽根不断向下生 长, 由于培育盘5是固定不动的, 从而使得整个豆芽苗穿过培育盘5上的栅格孔的部分越来 越长, 培育盘5最终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接近芽根), 豆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 5的外盘底面之外。 0074 由于豆芽苗继续变长会产生一个推动力推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且豆芽苗 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 二者相互作用, 使得下储水限长盘6 下移一小段距离至限位凸台30113上, 使得培育盘5最终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接近芽 根), 使

40、得豆芽苗的芽根全部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 整齐划一, 因此本申请可以将每 个豆芽的整个芽根都去掉, 一点芽根也不会存留, 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豆芽机只能去掉芽根 的末梢那一小部分, 芽根的大部分仍然存留的问题。 0075 由于豆芽的生长必须需要水分, 而水分始终储存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 所以只要是 活的豆芽苗, 其根部都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 即只要是活的豆芽 苗, 其根部最终都会聚集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 使得全部豆芽的芽根都整齐划一地聚集在在 下储水限长盘6上且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 因此本申请可以将全部豆芽的芽根一次 性都去掉, 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豆芽机只能去掉一

41、部分豆芽的芽根, 剩余豆芽的芽根仍然存 留的技术问题。 0076 所述培育盘5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培育盘5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 述培育桶3的内桶壁上, 从而可以通过旋拧培育盘5进而调节培育盘5在培育桶3的内桶壁上 的具体高度; 由于限位凸台301的高度不变, 当上限长盘4的高度固定好后, 可以通过调节培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107211875 A 10 育盘5的高度来调节露出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的豆芽苗的芽根的长度, 从而实现去掉 的芽根可长可短, 甚至将豆芽的紧邻芽根的芽体下部也去掉一截, 随心所欲, 满足客户的使 用要求。 007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自

42、来水的豆芽机, 包括上盖2、 培育桶3、 基座1、 控制器12以 及控制面板, 还包括上限长盘4、 培育盘5、 下储水限长盘6、 第一电动调节阀9、 第二电动调节 阀18、 压簧7、 第一上水管8、 密封圈、 第二上水管10、 进水管19以及出水管20; 本申请利用豆 芽苗抵抗外力自然生长的天性、 豆芽苗的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通过调节第一电动调节 阀9的开度逐渐变小且调节第二电动调节阀18的开度逐渐变大控制下储水限长盘6上所存 水的重量逐渐变大, 推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使得豆芽苗的下部以及芽根穿过培育盘 5上的栅格孔, 豆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 从而可以轻而易举

43、、 方便 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 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0078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0079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上盖2、 基座1、 培育桶3、 上限长盘4、 培育盘5、 下储 水限长盘6、 第一上水管8以及第二上水管10为塑料材质。 0080 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 不再赘述。 0081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 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 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107211875 A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2 CN 107211875 A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3 CN 107211875 A 13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4 CN 107211875 A 1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