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43287.2 (22)申请日 2017.02.16 (30)优先权数据 2016-250206 2016.12.23 JP (73)专利权人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爱媛县 (72)发明人 饭泉清 北川智志 石贺和平 内山龙介 斋藤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3 代理人 金成哲 宋春华 (51)Int.Cl. A01D 41/02(2006.01) A01D 41/12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联合收割机
2、 (57)摘要 以往的联合收割机存在链的绕挂不充分, 传 动损失大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合收割 机, 在行驶装置的前方, 设置具备收割谷杆的收 割刀和进谷螺旋的收割装置, 在行驶装置的上 方, 设置经由收割谷杆搬送用的搬送传送带而与 收割装置连接的脱粒装置, 在搬送传送带的后端 部, 设置传递发动机的旋转动力的收割输入轴, 在搬送传送带的前部或收割装置的后部设置第 一中间轴, 在安装于收割输入轴的第一锁齿轮和 安装于第一中间轴的第二锁齿轮挂绕传动用的 链, 在第一中间轴的下侧设置第二中间轴, 使安 装于该第二中间轴的第二齿轮啮合于安装在第 一中间轴的第一齿轮, 使第一中间轴与进谷螺旋 的
3、旋转轴连动, 使设置于第二中间轴的输出部与 收割刀的驱动力输入部连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2页 CN 206575842 U 2017.10.24 CN 206575842 U 1.一种联合收割机, 在行驶装置(2)的前方, 设置有具备收割农田的谷杆的收割刀(13) 和收割谷杆扒搂用的进谷螺旋(8)的收割装置(4), 在行驶装置(2)的上方, 设置有经由收割 谷杆搬送用的搬送传送带(14)而与所述收割装置(4)连接的脱粒装置(3), 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搬送传送带(14)的后端部, 设置有传递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的收割输入轴 (22), 在所述搬送传送带(14
4、)的前部或收割装置(4)的后部设置有第一中间轴(27), 在安装 于所述收割输入轴(22)的第一锁齿轮(25)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第二锁齿轮 (28)挂绕传动用的链(29), 在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下侧设置有第二中间轴(30), 使安装 于该第二中间轴(30)的第二齿轮(32)啮合于安装在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第一齿轮(31), 使所述第一中间轴(27)与所述进谷螺旋(8)的旋转轴(34)连动, 使设置于所述第二中间轴 (30)的输出部(40)与收割刀(13)的驱动力输入部(41)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将利用所述链(29)的动力传递机构和
5、由所述第一齿轮(31)以及所述第二齿轮(32)构 成的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所述搬送传送带(14)的左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中间轴(27)和所述第二中间轴(30)轴安装于设置在所述收割装置(4)的外 侧支撑部件(45)和内侧支撑部件(46), 将所述外侧支撑部件(45)和所述内侧支撑部件(46) 在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轴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地设置, 将安装于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第 一齿轮(31)和安装于第二中间轴(30)的第二齿轮(32)配置在所述外侧支撑部件(45)与所 述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
6、在于, 设置有将所述外侧支撑部件(45)与所述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包围的罩(5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75842 U 2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已知有如下的结构, 在行驶装置的前方, 设置收割农田的谷杆的收割装置, 在行驶装置的上方设置通过收割装置和搬送传送带而连接的脱粒装置, 将搬送传送带的驱 动轴兼用作向收割装置的收割输入轴来传递发动机的旋转动力而构成, 在搬送传送带的侧 方设置具有齿轮的中间轴和具有齿轮的中间轴, 在齿轮和齿轮上挂绕一根链, 一方的中间 轴向收割谷杆扒搂用的进谷螺旋旋转
7、传递, 另一方的中间轴向收割刀旋转传递(参照专利 文献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51814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所述已知例在分别设置于从动侧的二个中间轴的齿轮上挂绕有链, 但这两个齿轮 接近配置, 因此双方的齿轮的链卷绕长度短, 另外, 由于组装误差、 经年老化, 存在链的绕挂 不充分, 传动损失大的课题。 0007 另外, 向该收割装置的传动机构部分的维修保养需要拆装二个中间轴和各个齿 轮, 存在麻烦的课题。 0008 本申请致力于面向收割装置的传动结构, 实现传动损失的抑制以及维修保养的容 易化。 0009 方案
8、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中, 设置有具备收割农田的谷杆的收割刀13和收割谷杆 扒搂用的进谷螺旋8的收割装置4, 在行驶装置2的上方, 设置有经由收割谷杆搬送用的搬送 传送带14而与所述收割装置4连接的脱粒装置3, 在所述搬送传送带14的后端部, 设置有传 递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的收割输入轴22, 在所述搬送传送带14的前部或收割装置4的后部 设置有第一中间轴27, 在安装于所述收割输入轴22的第一锁齿轮25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中间 轴27的第二锁齿轮28挂绕传动用的链29, 在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下侧设置有第二中间轴 30, 使安装于该第二中间轴30的第二齿轮32啮合于安装在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第一齿轮
9、 31, 使所述第一中间轴27与所述进谷螺旋8的旋转轴34连动, 使设置于所述第二中间轴30的 输出部40与收割刀13的驱动力输入部41连动。 0010 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的基础上, 将利用所述链29的动力传递机构和由 所述第一齿轮31以及所述第二齿轮32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所述搬送传送带14的左 侧部。 0011 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2的基础上, 将所述第一中间轴27和所述第二中间 轴30轴安装于设置在所述收割装置4的外侧支撑部件45和内侧支撑部件46, 将所述外侧支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6575842 U 3 撑部件45和所述内侧支撑部件46在所述
10、第一中间轴27的轴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地设置, 将安 装于所述第一中间轴27的第一齿轮31和安装于第二中间轴30的第二齿轮32配置在所述外 侧支撑部件45与所述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 0012 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3的基础上, 设置有将所述外侧支撑部件45与所述 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包围的罩53。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效果。 0014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 使第一中间轴27与进谷螺旋8的旋转轴34连动, 使 设置于所述第二中间轴30的输出部40与收割刀13的驱动力输入部41连动, 所以能够延长链 29向传递齿轮28的卷绕长度, 能够将链29相对于齿轮的啮合(挂绕程度)状态
11、保持良好, 抑 制旋转传递效率的低下。 0015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 将由利用链29的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一齿轮31 以及第二齿轮32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搬送传送带14的左侧部, 所以通过这些动力传 递机构, 能够将收割装置4的驱动机构配置在机体的左侧。 0016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 将安装于第一中间轴27的第一齿轮31和安装于第 二中间轴30的第二齿轮32配置在所述外侧支撑部件45与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 所以第一齿 轮31和第二齿轮32被外侧支撑部件45以及内侧支撑部件46夹着, 通过外侧支撑部件45以及 内侧支撑部件46, 能够防止与机外的障碍物或链29等的干涉,
12、 从而进行保护。 0017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 设置包围外侧支撑部件45与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 的罩53, 所以能够将向收割装置4的驱动传递部分由罩53包围, 防止杆屑的缠绕。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0019 图2是其俯视图。 0020 图3是收割装置的一部分与搬送传送带附近的侧视图。 0021 图4是收割装置(省略扒搂轮等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22 图5是搬送传送带的侧视图。 0023 图6是中间轴附近的后视图。 0024 图7是传动路径概要图。 0025 图8是罩设在中间轴周边的后视图。 0026 图9是其侧视图。 0027 图10是谷粒箱的锁定机构
13、的概要立体图。 0028 图11是谷粒箱的一部主视图。 0029 图12是谷粒箱的主视图。 0030 图中: 2行驶装置, 3脱粒装置, 4收割装置, 8进谷螺旋, 13收割刀, 14 搬送传送带, 21发动机, 22收割输入轴, 25中间齿轮(第一锁齿轮), 27第一中间轴, 28从动齿轮(第二锁齿轮), 30第二中间轴, 31上游侧传递齿轮(第一齿轮), 32下游 侧传递齿轮(第二齿轮), 34进谷螺旋轴(旋转轴), 40收割刀输出部(输出部), 41驱动 输入部(驱动力输入部)。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6575842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
14、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标记1为机体框架, 2是设置 在机体框架1的下方位置的行驶装置, 3是设置在机体框架1的上方位置的脱粒装置, 4是设 置在机体框架1的前方的收割装置, 5是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3的侧部, 并暂时贮存被该脱粒 装置3取出的谷物的谷粒箱, 6是操纵部(图1)。 0032 就收割装置4而言, 在由左右侧板7、 位于收割谷杆扒搂用的进谷螺旋8的下方的底 板9、 以及以连结左右的侧板7和底板9的方式设置的后板10所构成的工作台11上, 设置有扒 搂轮12、 收割刀13、 所述进谷螺旋8而成, 并在工作台11安装搬送传送带14的前端, 搬送传送 带14的基部与脱粒装置3的脱粒室连接
15、(图1)。 0033 就收割装置4而言, 做成经由搬送传送带14而传递发动机21的旋转的结构, 将设置 在搬送传送带14的基部(后端部)的驱动轴兼用作向收割装置4的收割输入轴22, 在收割输 入轴22的一端侧(行驶方向右侧)设置收割输入带轮23, 通过挂绕于收割输入带轮23的带 23A来传递发动机21的旋转。 0034 在收割输入轴22的另一端侧(行驶方向左侧)设置中间齿轮25(方案中的 “第一锁 齿轮25” ), 在与搬送传送带14的设置于进料箱26的前侧的第一中间轴(进谷螺旋扒搂轮 驱动轴)27的从动齿轮28(方案中的 “第二锁齿轮28” )之间挂绕圆环状的链29(图5)。 0035 在第
16、一中间轴27的下方设置第二中间轴(收割刀驱动轴)30, 分别设置有通过分别 设置在第一中间轴27和第二中间轴30的平齿轮而形成的上游侧传递齿轮31(方案中的 “第 一齿轮31” )和下游侧传递齿轮32(方案中的 “第二齿轮32” )(图6), 使上游侧传递齿轮31和 下游侧传递齿轮32啮合, 将第一中间轴27的旋转传递至第二中间轴30。 0036 在所述第一中间轴27设置进谷螺旋输出部(输出齿轮)33, 在进谷螺旋输出部33与 进谷螺旋轴34(方案中的 “旋转轴34” )的进谷螺旋齿轮35之间挂绕链36。 在进谷螺旋轴34另 外设置中间输出齿轮37, 在与向所述扒搂轮12旋转传递的中间输入齿轮
17、38之间挂绕链39。 0037 另外, 在所述第二中间轴30设置收割刀输出部(摆动驱动机构)40(方案中的 “输出 部40” ), 将收割刀输出部40与收割刀13的驱动输入部41(方案中的 “驱动力输入部41” )之间 通过传递杆42而连结。 此外, 收割刀输出部40将输入至第二中间轴30的一方向的旋转运动 转换为绕传递杆42的轴心的往复旋转运动。 0038 由此, 将通过链29而传递至第一中间轴27的驱动旋转通过上游侧传递齿轮31和下 游侧传递齿轮32而传递至第二中间轴30, 所以能够延长链29向从动齿轮28的卷绕长度, 将 链29相对于齿轮的啮合(挂绕程度)状态保持良好, 能够抑制旋转传递
18、效率的低下。 0039 第一中间轴27和第二中间轴30轴安装于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1的外侧支撑部件45 和内侧支撑部件46, 外侧支撑部件45和内侧支撑部件46在第一中间轴27的轴向隔着规定间 隔地设置, 第一中间轴27的上游侧传递齿轮31和第二中间轴30的下游侧传递齿轮32配置在 外侧支撑部件45与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 0040 由此, 上游侧传递齿轮31和下游侧传递齿轮32被外侧支撑部件45以及内侧支撑部 件46夹着, 通过外侧支撑部件45以及内侧支撑部件46, 防止链29与机外的障碍物干涉, 能够 保护链29。 0041 外侧支撑部件45和内侧支撑部件46在固定件47安装轴承48而成。
19、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6575842 U 5 0042 另外, 以内侧支撑部件46为基准在内侧支撑部件46的内侧(右侧)的第一中间轴27 的部分设置从动齿轮28, 在内侧支撑部件46的外侧(左侧)的第一中间轴27设置上游侧传递 齿轮31(图6)。 0043 由此, 能够抑制向上游侧传递齿轮31的杆屑的缠绕。 0044 另外, 轴安装于外侧支撑部件45和内侧支撑部件46的第一中间轴27和第二中间轴 30构成为, 第二中间轴30的内端部(右端)49形成得比第一中间轴27的内端部(右端)50短, 相对于搬送传送带14的进料箱26扩大间隔。 0045 由此, 链29的拆装时难以妨碍第二
20、中间轴30, 能够使维修保养容易。 0046 另外, 设置将内外的外侧支撑部件45与内侧支撑部件46之间包围的罩53。 0047 由此, 能够由罩53包围驱动传递部分, 能够防止杆屑的缠绕。 0048 附图标记54是罩53的外侧侧板, 55是罩53的内侧侧板, 56是顶板, 57是底板, 58是 后板。 0049 在机体规定位置, 设置使收割装置4的驱动反转的反转机构60(图7), 构成通过反 转机构60使收割装置4的驱动反转的反转驱动部G。 0050 反转驱动部G(反转机构60)在进谷螺旋8等产生堵塞时, 使收割装置4反转, 容易进 行维修保养。 所述反转机构60由设置于搬送传送带14的收割
21、输入轴22和与该收割输入轴22 平行的反转输入轴61上分别设置的一对下侧平齿轮62和上侧平齿轮63所构成。 0051 反转机构60输入从反转输入轴61输入的发动机21的驱动旋转, 使通过一对上下侧 平齿轮62、 63而输入的旋转反转。 而且, 向收割输入轴22输出逆旋转, 使搬送传送带14以及 收割装置4反转。 0052 将向反转输入轴61通过带64传动发动机21的动力的中间轴(副轴)65贯通脱粒装 置3的风选机66的前方部分地设置, 在设置于中间轴65的带轮67与设置于反转输入轴61的 反转输入带轮68之间挂绕所述带64, 在带64抵接有由张紧带轮构成的反转传动离合器69, 向反转机构60传
22、递旋转。 0053 此外, 以从发动机21到所述收割输入带轮23的传动路径为正转驱动部S, 在正转驱 动部S设置正转传动离合器70。 0054 图10表示谷粒箱5的锁定机构75。 虽然省略图示, 本例的谷粒箱5以设置于谷粒箱5 的后部外侧的竖轴76为转动中心而外侧开放自如地构成, 设置对位于机体框架1上的收纳 位置的谷粒箱5的外侧开放进行固定的所述锁定机构75。 锁定机构75将从脱粒装置3向谷粒 箱5扬谷供给谷粒的扬谷装置77以固定状态设置于脱粒装置3侧, 做成在该扬谷装置77固定 谷粒箱5的结构。 在扬谷装置77, 将轴棒状的卡合部件78在扬谷装置77的前后设置一对, 将 与一对卡合部件78
23、卡合的一对卡合钩79设置在谷粒箱5侧。 0055 由此, 锁定机构75防止由于机体旋回时的离心力而因谷粒箱5的自重使谷粒箱5外 侧开放。 0056 另外, 在谷粒箱5的前侧下方位置, 上下自如地设置锁定销80(图11), 构成为卡脱 自如地插入设置于机体框架1的卡合部件81的卡合孔, 并且与卡合部件81卡合的状态的锁 定销80在上下方向上与机体框架1的四角筒形状的框体82的侧面整面地抵接。 0057 由此, 锁定销80的卡合负载由机体框架1的框体82的侧面支撑, 能够牢固地锁定 (图11)。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6575842 U 6 0058 设置检测所述谷粒箱5内的横轴心
24、的箱内排出螺旋(省略图示)的螺旋旋转轴83的 转速的旋转传感器84, 若旋转传感器84检测到螺旋旋转轴83的旋转低下, 则向驾驶员发出 警报并使发动机21停止。 0059 由此, 能够使挂绕于设置在螺旋旋转轴83的带轮85的带86的耐久性提高。 0060 在该情况下, 若利用旋转传感器84检测到螺旋旋转轴83的旋转的设定值以下的旋 转低下, 则首先提高发动机21的转速, 接下来, 提高带86的张紧力, 尝试螺旋旋转轴83的转 速的上升(维持), 在即使这样螺旋旋转轴83的旋转也在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 如上所述地 向驾驶员发出警报并使发动机21停止。 0061 由此, 能够避免意外的发动机21的
25、停止的情况, 能够防止作业效率的低下。 0062 附图标记87为张紧带轮, 87A为张紧弹簧, 88是调节张紧带轮87的张紧力的电动 机, 电动机88与旋转传感器84连结来进行上述控制。 0063 在所述谷粒箱5与机体框架1之间, 将外侧开放的谷粒箱5收纳于机体框架1上时, 设置对谷粒箱5的收纳转动进行辅助的辅助机构90(图12)。 辅助机构90由设置于谷粒箱5侧 的引导轮91和对引导轮91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92构成, 引导轮91上下运动自如地设置于谷 粒箱5侧。 0064 引导部件92在谷粒箱5的转动方向的外侧设置外侧诱导面93, 在外侧诱导面93的 内侧设置平坦面94, 在平坦面94的内侧
26、设置内侧诱导面95而成。 0065 所述引导轮91以始终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被弹簧96施加力。 0066 由此, 在谷粒箱5设置引导轮91, 所以减少谷粒箱5向内外的方向转动时的转动阻 力, 使谷粒箱5的外侧开放以及收纳作业容易。 0067 而且, 若使谷粒箱5外侧开放, 则谷粒箱5的前部因自重而垂下, 但在收纳外侧开放 的谷粒箱5时, 引导轮91从外侧诱导面93向平坦面94进行诱导引导, 使谷粒箱5的收纳容易。 0068 通过平坦面94上面的引导轮91在比平坦面94低的位置的机体框架1上面位于内侧 诱导面95上面。 0069 由此, 就引导轮91而言, 通常收割脱粒作业中, 以与内侧诱导面95抵
27、接并成为机体 旋回时的离心力的谷粒箱5的外侧开放的阻力的方式进行作用, 并且在使谷粒箱5的外侧开 放时对引导轮91的跨过平坦面94进行引导辅助。 0070 引导轮91和支撑引导轮91的所述弹簧96配置在旋转传感器84与带轮85之间。 0071 由此, 能够圆滑地支撑谷粒箱5, 并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地配置引导轮91。 0072 虽然省略图示, 在所述旋转传感器84的上方的谷粒箱5的前侧部分设置下表面大 致水平面的承接部, 在承接部的下方设置与承接部抵接的左右方向的扶手, 将扶手的基部 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脱粒装置3侧, 引导轮91跨过引导部件92的外侧诱导面93时通过扶手抬 起谷粒箱5, 成为辅助引
28、导轮91跨过外侧诱导面93的结构。 0073 由此, 能够使谷粒箱5的收纳变得容易。 0074 另外, 扶手在通常收割作业时保持在谷粒箱5的承接部的下方位置。 0075 另外, 虽然省略图示, 但在所述旋转传感器84的下方位置设置箱侧支撑部件, 在箱 侧支撑部件的下方设置支撑箱侧支撑部件的机体侧支撑部件, 将箱侧支撑部件和机体侧支 撑部件构成为以所述谷粒箱5的转动轴心为中心进行圆弧移动。 0076 因此, 能够防止谷粒箱5的转动时谷粒箱5的前部垂下。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6575842 U 7 0077 (实施方式的作用) 0078 本实用新型为上述结构, 通过行驶装置2使机
29、体行驶, 通过收割装置4的旋转的扒 搂轮12将农田的谷杆扒搂, 将被扒搂的谷杆由收割刀13进行收获, 收获的谷杆由搬送传送 带14搬送供给至脱粒装置3并进行脱粒。 0079 此时, 发动机21的旋转输入兼用作搬送传送带14的基部的驱动轴的收割输入轴 22, 由此, 收割装置4和搬送传送带14被驱动。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6575842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2 页 9 CN 206575842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2 页 10 CN 206575842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2 页 11 CN 206575842 U
30、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2 页 12 CN 206575842 U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12 页 13 CN 206575842 U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12 页 14 CN 206575842 U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12 页 15 CN 206575842 U 15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12 页 16 CN 206575842 U 16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12 页 17 CN 206575842 U 17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10/12 页 18 CN 206575842 U 18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11/12 页 19 CN 206575842 U 19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2/12 页 20 CN 206575842 U 2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