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979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4.04 CN 202179792 U *CN202179792U* (21)申请号 201120224264.7 (22)申请日 2011.06.29 A62B 1/06(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地址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 1 号 (72)发明人 韩春霞 付以武 陈志军 赖俊池 丁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李晓兵 李玉盛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轻轨的高
2、空逃生 器, 它包括减速壳体、 绳索和前盖板, 在减速壳体 的表面固定有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 所述左定位 块和右定位块呈 V 字形分布, 且在左定位块和右 定位块之间留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通道 ; 在左定 位块和右定位块的斜面上分别设有左滑块和右 滑块, 绳索分别从两端绕过左滑块和右滑块后再 穿过通道形成循环回路 ; 左滑块和右滑块在受力 时可沿对应的定位块滑动以对中间的绳索产生挤 压。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器利用左、 右两侧的滑块滑 动后对中间的绳索产生挤压, 来增大绳索受到的 摩擦力, 达到使绳索匀速运动的目的, 这样在高空 救险时, 栓在绳索上下落的人就可以以匀速运动 的方式安全下落到地面上。
3、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202179793 U1/1 页 2 1. 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包括减速壳体 (1) 、 绳索 (2) 和前盖板 (3) , 其特征在于, 在 减速壳体 (1) 的表面固定有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 所述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呈 V 字形分布, 且在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之间留有用于供绳索 (2) 穿过的 通道 (6) ; 在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的斜面上分别设有左滑块
4、(51) 和右滑块 (52) , 绳索 (2) 分别从两端绕过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后再穿过通道 (6) 形成循环回路 ; 左滑 块 (51) 和右滑块 (52) 在受力时可沿对应的定位块滑动以对中间的绳索 (2) 产生挤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 位块 (42) 相对于减速壳体 (1) 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 (2) 为闭 合的 “” 形状, 绳索 (2) 两端分别套在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上, 绳索 (2
5、) 的相交部分 从通道 (6) 穿过。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 (2) 是由 两条分别套在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上的绳环组成, 所述的两条绳环的中间部分重合 且从通道 (6) 穿过。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在减速壳体 (1) 上 端还设有上盖 (7)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79792 U CN 202179793 U1/3 页 3 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背景技术
6、 0002 在经济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 城市交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城市轨道 交通具有运量大、 速度快、 安全、 准点、 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然而轨道车辆的 日益增多也随之带来了轨道车辆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由于轨道车辆运行地段的特殊性, 所 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 如何保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0003 由于轻轨通常是运行在十多米高的轨道上, 因此如果轻轨出现故障很可能是 悬停在高空上, 如何对车厢内的数百人进行有效、 快速的救援或疏散, 是值得有关部门研究 的问题。 如果等待外面的救援力量, 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许这样 的时间车内
7、乘客都无法等待 ; 另一方面还需要外面的地理环境便于施救, 如便于救援设备 搭建、 安装等。因此, 在寄希望外部力量进行救援的同时, 轻轨自身也应当配备必要的救生 装置, 以备出现险情时可以自救和逃生。 但是到目前为止, 在国内外还尚无专门针对轻轨车 辆的有效的高空逃生装置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轻轨列车在出现 事故时, 如何保证乘客安全逃生的问题, 而提供一种方便、 快捷的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 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包括减速壳体、 绳索和前盖板, 其特征在于, 在减速壳体的表面固定有左
8、定位块和右定位块, 所述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呈 V 字形分布, 且在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之间留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通道 ; 在左定位块和右定 位块的斜面上分别设有左滑块和右滑块, 绳索分别从两端绕过左滑块和右滑块后再穿过通 道形成循环回路 ; 左滑块和右滑块在受力时可沿对应的定位块滑动以对中间的绳索产生挤 压。 0006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器利用左、 右两侧的滑块滑动后对中间的绳索产生挤压, 来增 大绳索受到的摩擦力, 并最终使绳索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一致, 达到使绳索匀速运动的目 的, 这样在高空救险时, 栓在绳索上下落的人就可以以匀速运动的方式安全下落到地面上。 000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左定位
9、块和右定位块相对于减速壳体的中垂线对称设置。这 样能够保证左、 右两侧的滑块能够同步一致的滑动到位, 绳索在滑行时也更加流畅, 避免绳 索被卡住。 00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绳索为闭合的 “” 形状, 绳索两端分别套在左滑块和右 滑块上, 绳索的相交部分从通道穿过。 000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绳索是由两条分别套在左滑块和右滑块上的绳环组成, 所述的两条绳环的中间部分重合且从通道穿过。 001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减速壳体上端还设有上盖。通过上盖可以对减速壳体内的 说 明 书 CN 202179792 U CN 202179793 U2/3 页 4 绳索和滑块起到封闭的效果,
10、 防止灰尘堆积影响绳索的滑行。 0011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12 1、 安全可靠, 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供电, 应用更为广泛, 特别适合在断电条件下操 作。 0013 2、 采用压力滑块调整逃生速度, 仅靠人体的重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自动达到匀 速下降的效果。 0014 3、 当一个人下落到位后, 另一个人就可以马上接着下落, 方便循环使用。 0015 4、 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性好, 使用和检修都很方便, 造价低廉, 还可以用于高楼逃 生以及游乐场的高空游乐设备等。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的结构剖视图 ; 0017 图 2
11、 为图 1 的左视图。 0018 图中, 1减速壳体, 2绳索, 3前盖板, 41左定位块, 42右定位块, 51左滑 块, 52右滑块, 6通道, 7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 实施例 1 : 如图 1 所示, 一种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包括减速壳体 1、 绳索 2 和前盖板 3, 绳索 2 的其中一段设置在减速壳体 1 内, 绳索 2 的两端分别从减速壳体 1 底部 的孔穿出, 前盖板 3 固定在减速壳体 1 的侧面上, 起到防止灰尘进入以及保护绳索的作用, 在减速壳体 1 上端还设有上盖 7。在减速壳体 1 的内表面固
12、定有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所述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呈 V 字形分布且相对于减速壳体 1 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在左定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的斜面上分别设有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这里将左、 右定位 块与所述中垂线的夹角设置为 45, 这样能够使得左、 右滑块在滑行时更加顺畅, 而且滑行 距离和时间能够控制在最佳, 保障人们在逃生时能够匀速运动但速度又不会太快。在左定 位块 41 和右定位块 42 之间还留有用于供绳索 2 穿过的通道 6, 绳索 2 分别向上从两端绕 过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后再向下穿过通道 6 形成循环回路, 这里通道 6 的
13、宽度与绳索 2 的直径相匹配, 能够保证绳索 2 能够正常穿过不被卡住即可。所述绳索 2 为闭合的 “” 形 状, 绳索 2 两端的两个圆环分别套在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上, 绳索 2 中间的两根绳子相交 的部分从通道 6 穿过。左滑块 51 和右滑块 52 在受力时可沿对应的定位块滑动以对中间的 绳索 2 产生挤压。 0021 工作原理 : 在使用时, 先将逃生器固定在轻轨上 (如用挂钩挂起) , 使绳索 2 自 然下垂, 然后用安全带将乘客固定在从通道6下端穿出的绳索2上, 这里必须将两股绳子均 固定在一起, 使其同步滑动 ; 然后人在重力作用下从高空自然下落, 在人体下落过程中,
14、 从 通道 6 穿出的绳索 2 向下移动, 拉动左、 右滑块 51、 52 上端的绳索并对左、 右滑块 51、 52 同 时施加向下的力, 这时两端的滑块将分别沿定位块 41、 42 向中间滑动, 当两个滑块都滑行 到底部时将对绳索 2 产生挤压, 使得绳索 2 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 随着人体继续下落, 两端的 滑块越来越紧, 对绳索的压力逐渐增大, 人体向下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直至绳索受到的 说 明 书 CN 202179792 U CN 202179793 U3/3 页 5 摩擦力与人体向下的拉力大小相同并抵消, 这时人体将按照一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运动, 最终安全落地。 0022 实施例2 : 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将绳索2设计为由两条分别套在左滑块51 和右滑块52上的绳环组成, 两条绳环是独立的, 两条绳环的中间部分重合且从通道6穿过。 在使用时, 仍然是将中间的两股绳子均固定在一起, 这样就是实现了人体的匀速下落, 且由 于绳子是闭合的, 在拉动过程中是循环运动的, 因此当一个人落地后, 第二个人又可以紧接 着以同样的方法逃生, 使用非常方便。 说 明 书 CN 202179792 U CN 202179793 U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79792 U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