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0 ,大小:4.04MB ,
资源ID:7243601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2436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联合收割机.pdf)为本站会员(奻奴)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联合收割机.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205028.8 (22)申请日 2011.08.2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8306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8.10 (30)优先权数据 2010-209873 2010.09.17 JP 2010-209868 2010.09.17 JP 2010-239952 2010.10.26 JP 2010-253189 2010.11.11 JP 2010-273828 2010.12.08 JP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 201180031160.7 2011.08.25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久保田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三井孝文 奥田史郎 堀内真幸 田中祐二 水本雅也 大利公彦 木目修 甲斐裕一 伊藤阳子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朱美红 李婷 (51)Int.Cl. A01D 41/02(2006.01) A01D 41/12(2006.01) A01D 67/00(2006.01) A01D 69/06(2006.01) A01F 12/44(2006.01) A01F 12/18(2006.01) A01F 12/56(2006.01)

3、 (56)对比文件 CN 101253830 A,2008.09.03,说明书第4页 第1行-第9页最后1行、 附图1-10. JP 2010154795 A,2010.07.15,说明书第 11-40段、 附图1-12. CN 101253830 A,2008.09.03,全文. JP S5931836 U,1984.02.28,全文. JP 2008104388 A,2008.05.08,全文. JP 2003325023 A,2003.11.18,全文. 审查员 李增贝 (54)发明名称 联合收割机 (57)摘要 公开了一种避免驾驶座席前方侧的驾驶舱 下方侧的视野被操纵操作件或用来设置操

4、纵操 作件的构造遮挡而使视觉辨认性变好的联合收 割机。 在该联合收割机中, 将前玻璃设在遍及从 驾驶舱 (5) 的车棚部 (53) 到比驾驶座席 (50) 的座 面 (50a) 靠下方的范围中, 将转向杠杆 (61) 配设 在从驾驶座席 (50) 的正前方位置向左右方向上 的横一侧方偏移的位置的驾驶舱 (5) 内, 使驾驶 座席 (50) 与其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 够瞭望驾驶舱 (5) 的前方侧下方的空间部 (S0) , 并且将转向杠杆 (61) 的握持部设在比驾驶座席 (50) 的座面 (50a) 高的位置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3页 附图34页 CN 105830629 B

5、2018.08.31 CN 105830629 B 1.一种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具备收割前处理部 (C1) 、 供料器 (308) 、 驾驶部 (B1) 、 脱谷处理部 (D1) 和粮箱 (E) ; 上述收割前处理部 (C1) 设在自行进机体 (A1) 的前部, 将植立谷秆收割; 上述供料器 (308) 与上述收割前处理部 (C1) 的后部连结, 将收割谷秆的全秆输送; 上述驾驶部 (B1) 在上述收割前处理部 (C1) 的后方以与上述供料器 (308) 横排列的状态 设置;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设在上述供料器 (308) 的后方, 由上述供料器 (308) 输送来的收割 谷秆的全秆

6、被投入, 将收割谷秆捋脱处理; 上述粮箱 (E) 在上述驾驶部 (B1) 的后方以与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横排列的状态设置, 积存来自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谷粒; 上述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在机体前后方向上, 在上述自行进机体 (A1) 的后端部中的上述粮箱 (E) 的后方位置, 燃 料箱 (304) 和将上述粮箱 (E) 的谷粒排出的卸料器 (F) 以在后视中与上述粮箱 (E) 重复的状 态装备; 在机体左右方向上, 上述燃料箱 (304) 位于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与上述卸料器 (F) 之 间, 并且, 在上述燃料箱 (304) 的横内侧面接近上述脱谷处理部 (D

7、1) 的横内侧面的状态下, 上述燃料箱 (304) 与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 上述粮箱 (E) 和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被上述自行进机体 (A1) 的机体 框架 (350) 支承; 在后视中, 上述燃料箱 (304) 从与上述粮箱 (E) 重复的区域朝向不与上述粮箱 (E) 重复 的上述脱谷处理部的横侧方区域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粮箱 (E) 能够绕纵向姿势的纵轴心 (Y) 旋绕, 以向收纳在上述自行进机体 (A1) 中的 作业姿势、 和从上述

8、自行进机体 (A1) 向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切换自如; 上述纵轴心 (Y) 位于上述粮箱 (E) 的后方位置且上述燃料箱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粮箱 (E) 能够绕纵向姿势的纵轴心 (Y) 旋绕, 以向收纳在上述自行进机体 (A1) 中的 作业姿势、 和从上述自行进机体 (A1) 向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切换自如; 上述纵轴心 (Y) 位于上述粮箱 (E) 的后方位置且上述燃料箱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被以比上述纵轴心 (Y) 向后方突出的状态配设。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投入

9、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被以比上述纵轴心 (Y) 向后方突出的状态配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部比上述粮箱 (E) 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侧方位置; 上述燃料箱 (304) 的后端在机体前后方向上与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对齐。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830629 B 2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部比上述粮箱 (E) 的

10、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侧方位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部比上述粮箱 (E) 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侧方位置。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部比上述粮箱 (E) 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侧方位置。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11、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部比上述粮箱 (E) 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侧方位置。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后端部比上述粮箱 (E) 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脱谷处理部 (D1) 的侧方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的供油口位于该燃料箱 (304) 的上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

12、于, 上述供油口装备在上述燃料箱 (304) 的上表面中的偏位于机体横向外方的位置上。 15.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卸料器 (F) 在上述粮箱 (E) 的后方侧具备由排出螺杆 (342) 将上述粮箱 (E) 的谷粒 排出的排出筒 (341) ; 上述排出筒 (341) 在机体左右方向上装备在上述燃料箱 (304) 的侧方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筒 (341) 在侧视中与上述燃料箱 (304) 重复。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筒 (341) 在

13、机体左右方向上与上述燃料箱 (304) 相邻。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筒 (341) 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与上述燃料箱 (304) 相邻。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筒 (341) 从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粮箱 (E) 的中心位置向外方位置偏位而装 备;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排出筒 (341) 的内方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排出筒 (341) 的内方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7所

14、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排出筒 (341) 的内方位置。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箱 (304) 装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上述排出筒 (341) 的内方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830629 B 3 联合收割机 0001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 “联合收割机” 、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2年12月24日并 且国家申请号为201180031160.7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3 1 以往,

15、作为在驾驶舱内具备驾驶座席及操纵操作件的联合收割机, 存在下述 (1) 及 (2) 中记载的结构。 0004 (1) 在驾驶座席的前方位置具备转向手柄的联合收割机 (参照专利文献1 (段落 “0010” , 图2、 图4) ) 。 0005 (2) 在驾驶座席的前方侧具备仪表面板、 在该仪表面板上具备作为操纵操作件的 动力转向杠杆的联合收割机 (参照专利文献2 (段落 “0007” , 图1、 图4) ) 。 0006 2 此外, 以往, 作为在驾驶舱内在驾驶座席的横侧部设有侧面板箱的联合收割 机, 存在下述 (3) 及 (4) 中记载的结构。 0007 (3) 为了达到从驾驶舱的内部侧目视设

16、有侧面板箱的一侧的横侧方的下方的要 求, 使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一部分重合到供料器的上方而构成的结构 (参照专 利文献3 (段落 “0011” , 图1、 图2) ) 。 0008 (4) 通过使侧箱的前后长度变短并在驾驶舱内位于靠从前端远离的后方侧、 以使 驾驶座席的横侧部存在的侧面板箱的前端侧位于从驾驶舱的前端缘远离的部位, 使得从驾 驶舱的前端与侧箱的前端之间目视驾驶舱的侧部下方、 此外从形成在驾驶舱的地板面上的 窗部目视驾驶舱的正下方的结构 (参照专利文献1 (段落 “0009” 、“0011” , 图3、 图4) ) 。 0009 3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 有下述结构: 在

17、其脱谷分选构造中, 将通过以捋脱滚 筒轴为中心旋转而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的收割谷秆实施捋脱处理的捋脱滚筒装备在捋脱 室中, 将通过前后摆动而将从覆盖上述捋脱滚筒的下部侧的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一边向后 方移送一边摆动分选的摆动分选机构配备在上述承接网的下方, 将通过以左右朝向的风车 轴为中心旋转来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分选风的风车配备在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下 方。 0010 在上述那样的脱谷分选构造中, 有下述结构: 将捋脱滚筒通过多个棒状部件和多 个捋脱齿构成, 所述多个棒状部件以沿着支轴 (捋脱滚筒轴) 的前后朝向的姿势以在捋脱滚 筒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配备, 所述多个捋脱齿在这些各棒

18、状部件上, 以在前 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从棒状部件朝向捋脱滚筒的外方突出而装备, 构成为, 对通过该捋脱滚筒的捋脱处理而从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 实施通过摆动分选机构进行的摆 动分选处理和通过来自风车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分选处理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4 (段落号 00340037、 0042、 0043, 图15) ) 。 0011 4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 有下述结构: 其传动构造具备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 说 明 书 1/43 页 4 CN 105830629 B 4 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传递、 从上述风车轴向收割输送装置和捋脱滚筒传递的传动机构。 0012 作为上述那样的传动构造,

19、有下述构造: 构成为, 将传递给风车驱动轴 (风车轴) 的 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带传动机构向箱输入轴传递, 从箱输入轴经由锥齿轮机构及脱谷输 出轴向捋脱滚筒传递, 并且从箱输入轴经由正旋转离合器向收割部 (收割输送装置) 传递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5 (段落号0029, 图3) ) 。 0013 5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 有下述结构: 在自行进机体上具备粮箱, 在上述粮箱 的后方侧具备将该粮箱的谷粒通过排出螺杆排出的卸料器, 上述粮箱在比上述粮箱靠后方 侧绕纵向姿势的纵轴心旋绕自如地被支承, 以向收纳在自行进机体中的作业姿势、 和从自 行进机体在横向上伸出的检修姿势切换自如, 上述卸料器绕

20、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心摆动 自如地装备, 以向使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存姿势、 和使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方的排出 姿势切换自如。 0014 作为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联合收割机, 在专利文献6中, 表示了对于机体框架通过上 侧安装轴旋绕自如地支承粮箱、 并且在该粮箱的后面连结卸料器 (在文献中, 是排出用纵螺 旋推运器) 的结构。 在该专利文献1中, 具有连结在粮箱的后面侧的箱侧金属部、 中间金属 部、 和螺旋推运器侧金属部, 对于螺旋推运器侧金属部连结着卸料器。 另外, 在专利文献6 中, 卸料器伸缩自如地构成。 0015 在专利文献6的联合收割机中, 中间金属部连结固定在机体框架上, 通过对该中间

21、 金属部横轴转动自如地连结螺旋推运器侧金属部, 摆动自如地连结卸料器 (排出用螺旋推 运器) 。 0016 此外, 箱侧金属部和中间金属部通过下侧纵安装轴轴接, 通过将该下侧纵安装轴 与上侧安装轴同轴心地配置, 在粮箱的旋绕时, 箱侧金属部相对于中间金属分离。 另外, 在 该专利文献6中, 构成为, 将装备在粮箱的底部的排出螺旋的驱动力向卸料器的螺旋推运器 螺旋传递的传动系统能够在中间金属部与箱侧金属部之间分离。 0017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0075634号公报 (JP 10075634 A) 0018 专利文献2: 特开平10004749号公报 (JP 10004749 A) 0019

22、专利文献3: 特开2004313118号公报 (JP 2004313118 A) 0020 专利文献4: 特开2007020450号公报 (JP 2007020450 A) 0021 专利文献5: 特开2008263865号公报 (JP 2008263865 A) 0022 专利文献6: 特开2010098966号公报 (JP 2010098966 A) 。 发明内容 0023 1 与上述背景技术 1 对应的课题如下。 0024 在具有上述 (1) 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 在驾驶座席的正前方具备转向手 柄及其支承台, 驾驶座席的前方侧的视野被遮挡。 因此, 在驾驶中操纵者在确认驾驶舱前侧

23、 下方的视野、 例如收割部的驱动状况或收割痕迹时, 该收割部或收割痕迹的一部分被转向 手柄及其支承台遮挡而成为死角。 操纵者为了确认作为上述死角的部分, 需要将身体前后 左右移动来窥视前方下方, 从驾驶座席的驾驶舱的前侧下方的视觉辨认性有可能下降。 0025 在具有上述 (2) 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 作为操纵操作件的动力转向杠杆 虽然不是在驾驶座席的前方位置、 而设在右侧方, 但该动力转向杠杆装备在存在于驾驶座 说 明 书 2/43 页 5 CN 105830629 B 5 席的前方的横宽较宽的仪表面板上。 因此, 有将驾驶座席的前方侧用仪表面板堵塞的闭塞 感, 并且有在搭乘在驾驶座席

24、上的姿势下不能视觉辨认驾驶舱的前侧下方的不便。 002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通过操纵操作件或用来设置操纵操作件的构造将 驾驶座席前方侧的驾驶舱下方侧的视野遮挡、 从驾驶座席的驾驶舱的前侧下方的视觉辨认 性较好的联合收割机。 0027 2 与上述背景技术 2 对应的课题如下。 0028 在具有上述 (3) 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 为使驾驶舱及驾驶座席某种程度 靠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的状态。 由此, 对于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供料器存在部位 的前方侧, 某种程度上是容易目视的, 但由于驾驶舱的侧部侧因侧面板箱的存在而被遮挡, 所以难以目视该侧部下方侧, 希望进一步的改善。 0029

25、 此外, 由于使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一部分重合在供料器的上方而构 成, 所以在设在侧面板箱上的操作杠杆类的配设中受到制约, 有可能导致构造上的复杂化。 0030 在具有上述 (4) 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 不是如在上述 (3) 中记载那样使侧 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一部分重合在供料器的上方, 而是使侧面板箱的前端侧从驾 驶舱的前端缘向后方侧离开, 在前玻璃与侧面板箱之间设有前后方向的间隔。 0031 由此, 不会导致在设在侧面板箱上的操作杠杆类的配设中受到制约那样的构造的 复杂化, 在容易通过上述间隔目视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这一点上是有 用的。 但是, 由于为

26、了设置上述间隔而使侧面板箱的前端侧后退, 所以在配设在侧面板箱上 的机器的数量及位置上受到制约, 特别是, 不能将想要一边目视前方而进行驾驶一边监视 的仪表类配设在前方侧, 有侧面板箱自身受到功能上的制约的问题。 0032 本发明的目的是不导致侧面板箱自身的功能降低及构造的复杂化而能够提供一 种容易从驾驶舱内进行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位置的视觉辨认的联合 收割机。 0033 3 与上述背景技术 3 对应的课题如下。 0034 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结构中, 由于将捋脱滚筒构成为在其内部具备连通到捋脱 室的空间的所谓棒型捋脱滚筒, 所以即使是将大量的谷秆作为脱谷处理物供给到捋脱室中

27、的情况, 也能够将捋脱滚筒的内部空间作为捋脱处理用的处理空间有效利用, 由此, 能够不 导致处理空间中的脱谷处理物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而对供给到捋脱室中的大量的脱 谷处理物实施捋脱处理, 能够将捋脱处理后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 0035 并且, 虽然对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处理物实施由摆动分选机构进行的摆动分选 处理和由来自风车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分选处理, 但由于分选风只是从配备在摆动分选机 构的前下方的风车供给, 所以在将大量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情况下分选风量不 足, 风力分选处理的分选精度下降, 由此, 滞留在摆动分选机构中的处理物量也增加, 有可 能导致摆动分选处理的分选精

28、度也下降的不良状况。 0036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即使是将大量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情况也能够 确保较高的分选精度。 0037 4 与上述背景技术 4 对应的课题如下。 0038 作为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谷物, 不仅是稻或麦等那样比较硬而难以损伤者, 还有 如大豆等那样比较柔软而容易损伤者。 并且, 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稻或麦等的情况下, 为 说 明 书 3/43 页 6 CN 105830629 B 6 了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 一般使捋脱滚筒以比较快的速度旋转, 此外, 在收获大豆等的情况 下, 为了防止因捋脱处理时的损伤造成的品质的下降, 一般使捋脱滚筒以比较慢的速度旋 转。 0039

29、 所以, 在采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传动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 例如在收获稻或麦等 的情况和收获大豆等的情况中, 考虑通过更换带传动机构的传动带轮而变更带传动机构中 的变速比, 来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 但是, 在专利文 献5所记载的传动构造中, 如果为了使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成为大豆用的低速而使带传动 机构的变速比变大, 则随之收割输送装置的驱动速度也成为低速, 导致收割输送装置中的 收割性能或输送速度下降的不良状况。 并且, 在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状况而使捋脱滚筒的 旋转速度成为大豆用的低速的情况下, 不仅需要更换带传动机构的传动带轮而使带传动机 构的变速比变大,

30、还为了补偿起因于使带传动机构的变速比变大的收割输送装置的驱动速 度的下降, 需要将正旋转离合器的传动带轮也更换而使正旋转离合器的变速比变小。 0040 即, 在采用了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传动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 为了不导致收割输送 装置中的收割性能及输送速度的下降而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 豆用的低速, 需要与带传动机构的变速比一起将正旋转离合器的变速比也变更, 所以在实 现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的切换所需要的作业的容易化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0041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联合收割机的传动构造实施简单的改良, 能够不导致收割 输送装置中的收割性能及输送速度的下降而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

31、简单地切换为稻麦用 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 0042 5 与上述背景技术 5 对应的课题如下。 0043 在如专利文献6所记载那样、 通过从粮箱向卸料器输送谷粒的路径分离来容许粮 箱的旋绕的结构中, 在不仅导致构造的复杂化、 而且导致零件件数的增大的方面存在改善 的余地。 0044 此外, 将卸料器的长度限制尺寸, 以使得在设定为收存姿势 (纵向的姿势) 的状态 下, 排出侧的端部不从粮箱向上方较大地突出。 因为这样的理由, 为了将粮箱的谷粒在横向 上排出而使卸料器摆动、 将排出侧的端部朝向横向的情况下的谷粒的排出位置也决定, 但 也有想要使该排出位置尽可能远离自行进机体的要求。 对于这样的要

32、求, 也可以考虑如专 利文献6所示那样将卸料器伸缩自如地构成, 但在该结构中, 在导致构造的复杂化、 导致零 件件数的增大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0045 本发明的目的是合理地构成联合收割机, 所述联合收割机实现能够进行粮箱的旋 绕和卸料器的摆动的结构的简单化, 并且能够不使卸料器的尺寸变长而使从卸料器的谷粒 的排出位置从自行进机体远离。 0046 1 与上述课题 1 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 0047 一种联合收割机, 在驾驶舱内配备有驾驶座席及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 将设在上 述驾驶舱的左右一对前柱之间的前玻璃设在遍及从该驾驶舱的车棚部到比上述驾驶座席 的座面靠下方的范围中; 将上述操纵操作用的

33、操作件用转向杠杆构成, 将该转向杠杆配设 在从上述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向左右方向上的横一侧方偏移的位置的驾驶舱内, 使上述 驾驶座席与其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够将驾驶舱的前方侧下方瞭望的空间部, 并 且将上述转向杠杆的握持部设在比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高的位置上。 说 明 书 4/43 页 7 CN 105830629 B 7 0048 根据上述结构, 通过前玻璃设在遍及从驾驶舱的车棚部到比驾驶座席的座面靠下 方的范围中、 以及作为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而使用能够单手操作的转向杠杆、 将该转向杠 杆设在从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偏移的横一侧方, 从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将操纵操作件 或用来安装该操纵操

34、作件的构造等遮挡前方视野的部分去除。 0049 由此, 能够使驾驶座席与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够瞭望驾驶舱的前方侧 下方的空间部, 能够使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状态下的驾驶舱的前方下方的视觉辨认性提 高。 0050 此外, 通过将转向杠杆的握持部设在比驾驶座席的座面高的位置上, 能够以转向 杠杆的操作性也良好的状态设置。 0051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转向杠杆支承在上述前柱上。 0052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转向杠杆支承在前柱上, 所以不需要特别设置用来支承转向 杠杆的支承台等, 能够利用前柱作为支承机构, 在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和小型化的方面 是有利的。 0053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

35、式中, 上述前玻璃比上述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向前方侧鼓出 而设置; 位于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与驾驶舱的横侧面的前侧端缘的连接部位的前柱沿着 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的形状、 并且以上部侧位于比向上述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安装部位靠 前方侧的方式设置。 0054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前玻璃比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向前方侧鼓出而设置, 所以 与前玻璃从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垂直地立设的结构、 或者具备上方侧比驾驶舱的地板面 的前缘后倾那样的前玻璃的情况相比, 更容易窥视驾驶舱的前方下方侧, 加上在驾驶座席 的正前方位置上没有操纵操作件或用来安装该操纵操作件的构造等遮挡前方视野的部分, 有能够使驾驶舱的前方下方的

36、视觉辨认性进一步提高的优点。 005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转向杠杆在上述驾驶舱的设有乘降用门的一侧的横 侧方附近部位, 配设在比上述前柱的下端靠前方侧。 0056 通过这样在比前柱的下端靠前方侧配设转向杠杆, 该转向杠杆在驾驶者向驾驶舱 的乘降时成为妨碍的可能较小。 即, 在驾驶者从驾驶舱的设有乘降用门的乘降口乘降的情 况下, 由于是对比前柱的下端靠后方侧部位的驾驶舱的地板面乘降, 所以有位于比前柱的 下端靠前方侧的转向杠杆碰到驾驶者的身体的可能性较小就可以的优点。 0057 另外, 该结构在转向杠杆沿着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的形状、 并且上部侧位于比 向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安装部位靠前方

37、侧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0058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转向杠杆装备在装备有钥匙开关的箱主体的上部 侧; 上述箱主体具备前面和后面, 所述前面在俯视中以越靠上述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 部侧越靠前方、 并且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 所述后面在 俯视中以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 并且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 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 0059 根据上述结构, 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操纵者观察箱主体时的箱主体的水平方向宽 度看起来较短, 能够将操纵者的视野确保得较大。 0060 即, 当从在俯视中作为操纵者的存在位置的驾驶座席侧观察箱主体时, 例如如果 箱

38、主体由前面侧朝向机体前方侧、 后面侧朝向机体后方侧的单纯的矩形的结构构成, 则从 说 明 书 5/43 页 8 CN 105830629 B 8 驾驶座席侧观察的箱主体的水平方向宽度成为相当于将箱主体的前面侧的驾驶舱的左右 方向上的中央侧的角部、 与箱主体的后面侧的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的角部连结的 对角方向的长度的宽度较宽的结构, 但这里由于如上述那样在箱主体的前面侧及后面侧具 备倾斜面, 所以与将箱主体形成为矩形状的情况相比, 从驾驶座席侧观察, 箱主体的水平方 向上的宽度变短, 有能够将操纵者的视野确保得较大的优点。 0061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转向杠杆支承在扶手上, 所述

39、扶手配置于上述驾驶 座席的座面的侧部部位上。 0062 根据上述结构, 通过用从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操纵者的前方视野偏离的位置的扶 手支承转向杠杆, 有能够在将对于驾驶舱的前方下方的视觉辨认性维持为良好的状态的同 时、 在使臂肘稳定地支承在扶手上的状态下操作性良好地把持转向杠杆的优点。 0063 2 与上述课题 2 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 0064 一种联合收割机, 在驾驶舱内在驾驶座席的横侧部配备有侧面板箱, 上述侧面板 箱具备: 箱主部, 配设有行进用的变速杠杆; 电气安装件配置部, 位于上述箱主部的前端侧, 配设有电气安装件; 并且, 通过使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在与驾驶舱的地板面之间隔开间

40、隔取位, 在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下侧, 形成能够从上述驾驶座席侧将上述侧面板箱存 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目视的开放空间。 0065 根据上述结构, 侧面板箱中的、 配设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的箱主部因需要配设对于 行进用的变速装置的连杆机构等而形成为箱状, 但在电气安装件配置部中, 不需要配设连 杆机构等与其他装置的机械性的联系机构, 仅配设电气配线就可以, 所以能够在该电气安 装件配置部的下方形成空间。 0066 所以, 侧面板箱中的配设有电气安装件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位于搭乘在驾驶座席 上的操纵者容易视觉辨认的侧面板箱的前端侧, 并且该电气安装件配置部在与驾驶舱的地 板面之间隔开间隔取位,

41、由此, 在该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下侧形成能够将侧面板箱存在侧 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目视的开放空间。 0067 由此, 不会导致在设在侧面板箱上的变速杠杆等的配设中受到制约那样的构造上 的复杂化, 有从驾驶座席侧能够在维持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视觉辨认性良好的状态的同 时、 通过上述开放空间目视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的优点。 0068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驾驶舱的前玻璃形成为比驾驶舱的地板面前端缘向 前方上方侧鼓出的倾斜面, 上述箱主部的前端缘在侧视中形成为沿着上述前玻璃的倾斜面 的形状。 0069 根据上述结构, 通过沿着朝向前方上方倾斜的前玻璃的倾斜形成箱主部的前端 缘, 箱主部的前端缘也朝向前方

42、上方成为倾斜姿势。 0070 因而, 与是该箱主部的前端缘相对于驾驶舱的地板面单纯垂直地立设的构造的情 况相比, 在箱主部的上方侧尽可能使从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向箱主部的安装部位的突出量 变少而确保支承强度, 并且在箱主部的下方侧尽可能维持与前玻璃的间隔较大的状态, 具 有能够得到驾驶舱的侧部下方侧的良好的视觉辨认性的优点。 0071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箱主部在机体左右方向上, 在距驾驶座席较远的外 侧部分上配设有行进用的变速杠杆, 在距驾驶座席较近的内侧部分上配设有开关操作件, 并且在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距驾驶座席较近的内侧部分的下部, 设有向远离上述驾驶 说 明 书 6/43 页

43、 9 CN 105830629 B 9 座席的方向凹入的凹入空间。 0072 根据上述结构, 配设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的箱主部因需要配设对于行进用的变速装 置的连杆机构等而形成为箱状, 但在配设有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 不需要配设连杆机构 等与其他装置的机械性的联系机构, 仅配设电气配线就可以, 所以能够在配设有上述开关 操作件的内侧部分的下方形成空间。 0073 所以, 通过使配设有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位于比配设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等的箱 主部更接近于驾驶座席的一侧, 在该内侧部分的下部设置向远离驾驶座席的方向凹入的凹 入空间, 具有将驾驶舱内的地板面即便是稍稍也有所扩大、 能够将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

44、操 纵者的脚边尽可能确保得较大的优点。 0074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箱主部中的、 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的 前端部形成在比与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后方侧附近的位置上。 0075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距驾驶座席较近侧的内侧部分的前端形成在比与电气安装件 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后方侧位置上, 所以与该内侧部分的前端部形成在和与电气安装件配 置部的连接部位相同的位置、 或者比与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前方侧附近的位置 上的情况相比, 在容易将从驾驶座席侧对前方侧部下方的视野形成得较大这一点上是有利 的。 0076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设在上述箱主部上的行进用的变速杠杆

45、以其握持部侧比 基端部侧向驾驶座席存在的一侧接近的方式倾斜。 0077 根据上述结构, 即使使侧面板箱接近于驾驶舱的横侧面部位而配设, 由于以装备 在该侧面板箱上的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的握持部侧比基端部侧更向驾驶座席存在侧接近的 方式倾斜, 所以发生从驾驶座席侧将手较远地伸出而进行杠杆操作那样的不便、 及把持变 速杠杆的操纵者的手或手臂因与驾驶舱的横侧面部位的其他物体的接触而被阻碍那样的 不良状况的可能性较小。 0078 3 与上述课题 3 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 0079 一种联合收割机, 在捋脱室中具备捋脱滚筒, 所述捋脱滚筒通过以捋脱滚筒轴为 中心旋转而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的收割谷秆实施捋脱处理

46、, 承接网覆盖上述捋脱滚筒的下 部侧, 将摆动分选机构配备在上述承接网的下方, 所述摆动分选机构通过前后摆动而一边 将从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向后方移送一边摆动分选, 将风车配备在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 下方, 所述风车通过以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为中心旋转而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分选风, 将上述捋脱滚筒通过多个棒状部件和多个捋脱齿构成, 所述多个棒状部件在其外周部上以 沿着上述捋脱滚筒轴的姿势在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备, 所述多个捋脱齿从各棒状部件朝 向上述捋脱滚筒的外方突出; 在上述风车的上方、 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 配备有副风 车, 所述副风车通过以左右朝向的副风车轴为中心旋转来对上述摆动分选机构

47、供给粗分选 用的分选风。 0080 据此, 由于将捋脱滚筒构成为在其内部具备连通到捋脱室的空间的所谓棒型捋脱 滚筒, 所以即使在将大量的谷秆作为脱谷处理物供给到捋脱室中的情况下, 也能够将捋脱 滚筒的内部空间作为捋脱处理用的处理空间有效利用, 由此, 不会导致处理空间中的脱谷 处理物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 能够对供给到捋脱室中的大量的脱谷处理物实施捋脱处 理, 能够将捋脱处理后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 说 明 书 7/43 页 10 CN 105830629 B 10 0081 并且, 能够对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处理物供给来自风车的分选风和来自副风车 的分选风, 由此, 即使在将大量的处

48、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需要量 的分选风, 结果, 能够防止因分选风量的不足造成的风力分选处理中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 度的下降, 此外, 还能够防止由起因于分选风量的不足而滞留在摆动分选机构中的处理物 量增加造成的摆动分选处理中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度的下降。 0082 因而, 能够确保即使在将大量的谷秆作为脱谷处理物供给到捋脱室中的情况下也 能够对大量的脱谷处理物实施充分的捋脱处理的较高的捋脱处理性能, 此外, 通过该捋脱 处理, 即使在将大量的处理物供给到摆动分选机构中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较高的分选效率 及分选精度。 0083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将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

49、方的摆动极限位置设 定在上述风车的风车轴的正上方位置或正上方附近位置, 并且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 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承接网的前端一致或大致一致, 在形成在上 述风车的前半部的正上方位置上的收容空间中, 以上述风车的前端与上述副风车的前端在 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的状态配备有上述副风车。 0084 根据该结构, 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 风车的风车轴和承 接网的前端排列在铅直线上或大致铅直线上, 由此, 能够防止摆动分选机构不必要地摆动 比承接网的前端位置靠前方, 并且能够在风车的前半部的上方在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确保 较大的收容空间, 通过利用该收容空间装备更大型的副风车, 对于大量的处理物能够确保 充分的分选风。 0085 因而, 能够得到能够确保更高的分选精度的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