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717.29KB ,
资源ID:718404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18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pdf)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05471A43申请公布日20140827CN104005471A21申请号201410254468322申请日20140610E03F5/0620060171申请人重庆大学地址400044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72发明人古励何强孙通丁昌龙潘龙辉艾海男李莉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代理人唐开平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包括基板凝土基板上的透水孔,基板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引流槽上方布设有引流孔,引流槽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基板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汇水廊道经过水

2、廊道与引流槽通过引流孔连通,汇水廊道与过水廊道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和过水廊道,引流槽前端有一延伸段。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实现道路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流,截留初期雨水并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弃流处理,有利于发挥原有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能力,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05471ACN104005471A1/1页21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包括基板(1)和在基板上的透水孔

3、(2),其特征是基板(1)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7),引流槽(7)上方布设有引流孔(5),引流槽(7)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4),基板(1)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3),汇水廊道(3)经过水廊道(4)与引流槽(7)通过引流孔(5)连通,汇水廊道(3)与过水廊道(4)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7)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3)和过水廊道(4),引流槽(7)前端有一延伸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其特征是汇水廊道(3)和过水廊道(4)中填充有透水填料(11),在过水廊道(4)与中部的引流孔(5)连通处设有多孔填料挡板(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4、的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其特征是透水填料(11)为砾石、卵石或河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其特征是引流孔(5)内置有尺寸外形与引流孔相配合的透水板(8),透水板(8)中间开孔,透水板(8)位于透水板支架(9)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其特征是透水板支架(9)为顶部带边钩的凹陷框,边钩钩挂在引流槽(7)顶面的固定槽(6)中。权利要求书CN104005471A1/2页3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背景技术0002目前随

5、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巨大,不透水路面比重逐渐增加,地面径流系数显著增大,城市降雨径流量陡增。降雨过程中雨水径流冲刷道路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山地城市中,道路坡度大,受到地表径流的冲刷强烈。城市道路交通负荷大,占地面积多,其产生面源污染的强度大于屋面、广场等不透水下垫面,初期降雨径流对道路形成的冲刷包含了大部分的道路污染物,进入水体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中后期的雨水相对清洁。若能将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有效分离,并对初期雨水重点处理,便能有效减弱道路面源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0003我国城市道路两侧大多铺设有雨水篦子,雨水篦子通常被

6、认为是接受雨水的第一环节。降雨形成的道路径流透过雨水篦子进入雨水收集管道,通过雨水收集管道进入水体。在径流的冲刷作用下,初期径流携带大量的地表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了水体的污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获得了诸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包括植草沟、道侧渗流带、雨水花园等,但这些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在降雨中只对径流统一收集和处理,其效率低,若能增添一些措施将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分离,对初期雨水进行强化处理,对后期雨水进行弃流,将极大地提高现有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的处理效率,有效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

7、水径流的雨水篦子,它能有效替代现有的路侧雨水篦子,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道路径流分流至道路一侧的绿化带,实现初期道路雨水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离,充分发挥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效能,有效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0005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实现的,它包括基板和在基板上的透水孔,基板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引流槽上方布设有引流孔,引流槽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基板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汇水廊道经过水廊道与引流槽通过引流孔连通,汇水廊道与过水廊道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和过水廊道,引流槽前端有一延伸段。000

8、6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和过水廊道,初期降雨径流携带大部分道路污染物经汇水廊道、过水廊道进入引流孔,雨水透过引流孔后经引流槽排至相应的面源污染处理设施中,有效截留初期雨水并减少汇入市政管网的雨水量。随着降雨历时增加,雨水径流增大逐渐超过引流孔透水量,过水廊道内水位升高直至漫过过水廊道溢流进说明书CN104005471A2/2页4入市政管道,从而实现了初期雨水径流与中后期雨水径流的分流。0007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实现道路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流,截留初期雨水并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弃流处理,有利于发挥原有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能力,缓解甚至解决了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

9、市面源污染问题。附图说明0008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透水板与透水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中1基板;2透水孔;3汇水廊道;4过水廊道;5引流孔;6固定槽;7引流槽;8透水板;9透水板支架;10多孔填料挡板;11透水填料。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基板1和在基板上的透水孔2,基板1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7,引流槽7上方布设有引流孔5,引流槽7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4,基板1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3,汇水廊道3经过水廊道4与引流槽7通过引流孔5连通,汇水廊道3与过水

10、廊道4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7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3和过水廊道4,引流槽7前端有一延伸段。0011汇水廊道3和过水廊道4中填充有透水填料11,在过水廊道4与中部的引流孔5连通处设有多孔填料挡板10。透水填料11对初期雨水具有过滤作用,多孔填料挡板10用于固定透水填料11,防止透水填料11流失。0012透水填料11可选砾石、卵石和河砂。0013引流孔5内置有尺寸外形与引流孔相配合的透水板8,透水板8中间开孔,开孔的大小可根据需求调整,用于调节进入引流槽7的水量。如图2所示,透水板8位于透水板支架9上,透水板支架9为顶部带边钩的凹陷框,边钩钩挂在引流槽7顶面的固定槽6中。透水板支架

11、9从引流孔5顶部置入,便于维修和更换。001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降雨过程中初期降雨造成了道路的初次冲刷,不透水路面的存在使得包含大部分道路面源污染物的初期降雨径流在道路坡度的作用下形成径流。雨水经过汇水廊道3和过水廊道4中填充的透水填料11初步过滤后,穿过引流孔5进入引流槽7,引流槽7中的雨水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入到周边面源污染控制设施中。随着降雨历时增加,汇水廊道3及过水廊道4中水流逐渐增大,超过引流孔5透水量,汇水廊道3、过水廊道4水位逐渐升高并漫过过水廊道4,透过透水孔2溢流进入市政雨水管道,从而有效实现了初期雨水径流与中后期雨水径流的分流。0015本发明实现了道路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流,截留初期雨水并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弃流处理,有利于发挥原有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能力,缓解甚至解决了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说明书CN104005471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05471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05471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