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348.33KB ,
资源ID:715287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1528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pdf)为本站会员(Y0****01)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6902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1 CN 202169028 U *CN202169028U* (21)申请号 201120229939.7 (22)申请日 2011.06.30 A62B 99/00(2009.01) (73)专利权人 北京诚志北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东路 15 号 (72)发明人 张靖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 所 11303 代理人 吴景曾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57) 摘要 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它包括 井

2、上控制部分和井下操作部分 ; 井上控制部分包 括电源、 控制箱、 支架和气瓶 ; 井下操作部分包括 一救援吊舱 ; 救援吊舱为一个吊装在井上支架上 并伸入井下的舱体, 吊舱内设有抓取装置和提升 装置, 还设有摄像机、 通风、 照明灯、 通话器等装 置, 这些装置均由井上控制设备控制, 是具有多功 能的救援装置, 可实现迅速有效的救援。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202169029 U1/1 页 2 1. 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井上控制部分和井下操作

3、 部分 ; 所述的井上控制部分包括电源、 控制箱、 支架和气瓶 ; 所述的井下操作部分包括一救 援吊舱 ; 所述的井上控制部分中的气瓶通过导气管道将通风口送入井下, 支架竖立在竖井 口上方 ; 所述的救援吊舱为一个吊装在井上支架上并伸入井下的舱体, 吊舱内设有抓取装 置和提升装置, 该抓取装置为能抓取待救人员手臂的机械手 ; 该提升装置为吊索, 吊索的下 端与吊舱内的抓取装置相连 ; 吊索的上端与安装在井上支架上的提升机构相连 ; 所述抓取 装置的控制装置和开关均集成于井上的控制箱内, 并与抓取装置进行线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在所

4、述的井下 吊舱内还设有侦察通风探头, 该探头为一摄像机, 该摄像机的控制装置和液晶显示屏均设 在井上控制箱内, 并与摄像机进行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井下 吊舱内还设有照明灯、 通话装置, 该照明灯的开关设在井上控制箱内, 并进行电连接 ; 该通 话装置与井上控制箱内的通话器进行线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井下 吊舱内还设有扶正装置和安全带 ; 该扶正装置为一气囊, 气囊的控制装置设在井上的控制 箱内并进行线路连接 ; 所述的安全带设有上、 下两根, 均依次

5、设在扶正装置的下方, 该安全 带与设在井上控制箱内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并驱动安全带系紧。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救援 吊舱内的上部设有固定支架, 中部设有行走机构支架, 顶部周围设有弧形护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69028 U CN 202169029 U1/3 页 3 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小口径竖井救助是当前消防部队担负的一种特殊类型社会抢险救援任务。 随着城 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这类救援任

6、务呈现出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 从统计情况来看, 近年来仅 报道的该类型救助就多达数百起。从报道看国外这类救援很少, 国内这类救援也多发生在 郊区或者偏远的农村, 对小口径竖井的管理是造成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这类事故 的救援目前基本上是空白, 国内有的单位在试验使用铁钩实施救援。 0003 这类事故发生后, 由于其入口或内部通道直径较小, 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救援方 法 : 0004 一是由救援人员下到井中实施救助。由于井的口径较小, 救援人员多采用头朝下 脚朝上的倒挂方式进入到井下。 采用这种救助方法, 救援人员处于倒吊作业状态, 要承受大 脑充血引起的昏涨, 而且狭小的内部空间也不允许随身

7、携带空气呼吸器, 这使得救援作业 的难度和危险性较大。特别是如果井口过于狭小, 救援人员则根本无法进入实施救助 ; 0005 二是通过向井下施放绳索, 指导井下待救人员实施自救。由于这类落井者多为年 龄较小的幼童, 缺乏自救自缚的行为能力, 有时可能又处于受伤昏迷状态, 无法配合井上的 救援行动 ; 0006 三是在井的一侧或周边利用机械和人力实施挖掘, 打出一条通道, 再横向打通井 壁来实施救援。 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较多人力和较长时间, 挖掘土方量较大, 救援过程有的长 达十几或几十个小时, 此外, 如果救援现场的土质十分疏松, 还有可能引发井口坍塌, 这些 情况都有可能会对救援效果产生不利影

8、响。 0007 在救援过程中, 还面临着通风、 照明和通话等诸多问题。井下通风不良, 多氧气稀 薄或聚积各种有毒有害气体, 对待救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 救援力量到场后, 首先要解决井 下的通风问题, 目前多采取释放氧气、 吊放气瓶等措施, 这些方法在通风时间、 通风效果上 还需进一步提高 ; 在照明和对井下通话方面, 如果待救人员坠落较深, 那么地面上照明、 目 视观察、 与其通话和沟通等都较困难, 救援人员无法确切了解待救人员的井下实际状况, 即 使是进入到井下实施救助作业的救援人员, 与地面人员之间的通讯和联系也存在着一定困 难, 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存在,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救援方案的制定和

9、执行过程产生一些负 面作用, 影响救援目标的顺利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为了克服现在缺乏具有多功能的救援设备, 使救援产生困难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 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该专用设备可使救援人员能够进入 到井下, 并且具有侦察、 通风、 照明、 通信等多功能, 能在短时间内, 对落井人员实施有效救 说 明 书 CN 202169028 U CN 202169029 U2/3 页 4 助。 0009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10 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 它包括井上控制部分和井下操作部分 ; 所述 的井上控制部分包括电源

10、、 控制箱、 支架和气瓶 ; 所述的井下操作部分包括一救援吊舱 ; 所 述的井上控制部分中的气瓶通过导气管道将通风口送入井下, 支架竖立在竖井口上方 ; 所 述的救援吊舱为一个吊装在井上支架上并伸入井下的舱体, 吊舱内设有抓取装置和提升装 置, 该抓取装置为能抓取待救人员手臂的机械手 ; 该提升装置为吊索, 吊索的下端与吊舱内 的抓取装置相连 ; 吊索的上端与安装在井上支架上的提升机构相连 ; 所述的抓取装置的控 制装置和开关均集成于井上的控制箱内, 并与抓取装置进行线路连接。 0011 在所述的井下吊舱内还设有侦察通风探头, 该探头为一摄像机, 该摄像机的控制 装置和液晶显示屏均设在井上控制

11、箱内, 并与摄像机进行电连接。 0012 在所述的井下吊舱内还设有照明灯、 通话装置, 该照明灯的开关设在井上控制箱 内, 并进行电连接 ; 该通话装置与井上控制箱内的通话器进行线路连接。 0013 在所述的井下吊舱内还设有扶正装置和安全带 ; 该扶正装置为一气囊, 气囊的控 制装置设在井上的控制箱内并进行线路连接 ; 所述的安全带设有上、 下两根, 均依次设在扶 正装置的下方, 该安全带与设在井上控制箱内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并驱动安全带系紧。 001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15 1、 是具有多功能的救援装置, 可实现迅速有效的救援 00

12、16 本实用新型在吊舱内设有抓取和提升装置这两种可实现救援的基本功能装置, 当 吊舱下到井内后, 对于成年人可自行进入吊舱被机械手抓紧后, 随吊舱升入到井上。 对于幼 童, 救援人员可在吊舱内下到井下, 将幼童带入吊舱内, 一起升到井上。在吊舱内还设有摄 像机、 通风、 照明灯、 通话器等装置, 这些装置均由井上控制设备控制, 可以给待救人员输送 新鲜空气, 探明待救人员所在位置, 与待救人员对话等, 有利于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救援。 0017 2、 可快速进行拆装, 及时地到小口径竖井处进行救援 0018 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可快速进行拆装搬运, 及时运到需救援的小口径竖井处进行 救援, 作为常

13、备的消防救援设备随时待命出发。 0019 3、 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小口径竖井救援急需的设备问题 0020 本实用新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在小口径竖井救援行动中存在的无专用救援 工具, 救援人员无法进入, 营救行动危险性大, 营救作业时间长, 营救行动成功率低等问题, 是当前消防部队在担负社会抢险救援任务中急需的关键性设备。 0021 经试验, 该系统成功提升起重量为 10 公斤的模拟儿童。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的救援系统示意图。 0024 图 2 是图 1 中救援吊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

14、5 图 3 是图 1 中井上控制部分和井下操作部分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中, 1. 电源, 2. 控制箱, 3. 支架, 4. 气瓶, 5. 吊舱, 6. 吊索, 7. 侦察通风探头, 8. 固定支架, 9. 弧形护板, 10. 行走机构支架, 11. 扶正装置, 13. 抓取装置, 14. 安全带, 说 明 书 CN 202169028 U CN 202169029 U3/3 页 5 16.导气管道, 17.通风口, 18.通话器, 19.通话装置, 20.液晶显示屏, 21.摄像机, 22.照明 灯, 23. 开关 I, 24. 开关 II, 25. 开关 III。 具体实施方式 0

15、027 图 1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口径竖井人员救援专用设备的一个实施例, 它包括 井上控制部分和井下操作部分。井上控制部分包括电源 1、 控制箱 2、 支架 3 和气瓶 4 ; 井下 操作部分包括一救援吊舱5 ; 井上控制部分中的气瓶4通过导气管道16将通风口17送入井 下, 支架 3 竖立在竖井口上方。请参见图 2 和图 3 所示, 救援吊舱 5 为一个吊装在井上支架 3上并伸入井下的舱体, 救援吊舱5内的上部设有固定支架8, 中部设有行走机构支架10, 顶 部周围设有弧形护板 9, 以保障吊舱升降的稳定和人员的安全。吊舱 5 内设有抓取装置 13 和提升装置, 该抓取装置 13 为能抓

16、取待救人员手臂的机械手 ; 该提升装置为吊索 6, 吊索 6 的下端与吊舱内的抓取装置 13 相连 ; 吊索 6 的上端与安装在井上支架上的提升机构相连 ; 抓取装置 13 的控制装置和开关均集成于井上的控制箱 2 内, 并通过开关 24II 与抓取装置 13 进行线路连接。 0028 在井下吊舱 5 内还设有侦察通风探头 7, 该探头为一摄像机 21, 该摄像机 21 的控 制装置和液晶显示屏 20 均设在井上控制箱 2 内, 并与摄像机 21 进行电连接。 0029 在井下吊舱 5 内还设有照明灯 22、 通话装置 19, 该照明灯 22 的开关 I23 设在井上 控制箱 2 内, 并进行

17、电连接 ; 该通话装置 19 与井上控制箱 2 内的通话器 18 进行线路连接。 0030 在井下吊舱5内还设有扶正装置11和安全带14 ; 该扶正装置11为一气囊, 气囊的 控制装置设在井上的控制箱 2 内并通过开关 III25 进行线路连接。安全带 14 设有上、 下两 根, 均依次设在扶正装置 11 的下方, 该安全带 14 与设在井上控制箱 2 内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并驱动安全带 14 系紧。利用两根安全带 14 对人员实施救援, 较好地解决了对人员抓取过 程中的刚性与可靠性问题, 具有结构简单, 易于小型化, 操作方便, 动作柔顺、 平稳等特点。 0031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装置和控制

18、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下 : 0033 实施救援时, 地面救援人员通过监视器进行观察和操作, 对待救援人员进行通风。 然后将救援吊舱 5 施放到到井下待救援人员身体上方。驱动上部固定支架 8 动作, 将救援 吊舱 5 固定。将扶正装置 11 释放到被救人员前胸位置, 气囊充气, 将人员身体扶正。此时 机械手动作, 抓取待救援人员手臂位置, 施加适当压力后, 将人员向上提起, 使人员在吊舱 5 内部上升, 当人员腰部位置处于安全带 14 高度时, 此时驱动两根安全带 14, 将人员身体缚 牢在吊舱5内。 当通过摄像机21、 通话系统确认待救援人员的身体已被两根安全带14稳妥 固定后, 此时即可提升救援吊舱 5, 将待救人员提升到井外。 说 明 书 CN 202169028 U CN 202169029 U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69028 U CN 202169029 U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69028 U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