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183409.1 (22)申请日 2014.04.3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2220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30)优先权数据 2013-125753 2013.06.14 JP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野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72)发明人 原口仁志 片山阳介 田岛俊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 栗涛 (51)Int.Cl. A01
2、K 89/017(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856013 A,2010.10.13, JP 特開2001-224288 A,2001.08.21, JP 特開平7-336879 A,1995.12.22, JP 特開平2013-48593 A,2013.03.14, CN 101496508 A,2009.08.05, 审查员 金李静芳 (54)发明名称 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 置。 在电动渔线轮中, 即使曳力机构动作, 也能够 抑制电动渔线轮的发热。 控制系统是控制电动渔 线轮的电机的装置。 控制系统具有渔线轮控制
3、部, 该渔线轮控制部具有卷线筒速度检测部、 制 动动作检测部、 第1控制部。 卷线筒速度检测部用 于检测卷线筒的转动速度。 制动动作检测部用于 检测在调整后的转动负荷以上的向放线方向作 用的转动负荷作用于卷线筒时曳力机构的动作。 当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曳力机构时, 第1控制 部控制电机, 以使相对于电机的转动速度被毫无 疑义地确定的卷线筒的规定转动速度比由卷线 筒速度检测部检测出来的检测转动速度快对应 于规定的差的数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16页 CN 104222036 B 2018.02.13 CN 104222036 B 1.一种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用于控制电动渔
4、线轮的所述电机, 所述电动渔线轮具有: 渔线轮主体; 卷线筒, 其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 电机, 其用于驱动所述卷线筒; 曳力机构, 其对所述卷线筒在放线方向上的转动进行制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具有卷线筒速度检测部、 制动动作检测部、 第1控制部, 其中, 所述卷线筒速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卷线筒的转动速度, 所述制动动作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曳力机构的动作, 当所述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曳力机构的动作时, 所述第1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机, 以使相对于所述电机的转动速度而被确定的规定转动速度比由所述卷线筒速度检测部检 测出的检测转动速度快对应于规定的差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
5、求1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速度比较部, 所述速度比较部用于比较所述规定转动速度和所述检测转动速度, 当所述检测转动速度比所述规定转动速度慢时, 所述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曳力 机构已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机速度检测部, 所述电机速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电机的转动速度, 所述第1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电机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所述规定转动速度 来控制所述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机速度检测部, 所述电机速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电机的转动速度, 所述第
6、1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电机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所述规定转动速度 来控制所述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渔线轮具有减速机构, 所述减速机构用于使所述电机的转动减速, 并进行传递, 所述规定转动速度是将所述减速机构的减速比和所述电机的转动速度相乘后得到的 转动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具有第1太阳轮、 第1齿圈、 多个第1行星齿轮、 第1行星架, 其中, 所述第1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 与所述转轴一起转动, 所述第1齿圈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内周面上, 所述多个第
7、1行星齿轮与所述第1太阳轮和所述第1齿圈相卡合, 所述第1行星架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第1行星齿轮能够转动, 且以能相对于所述电机的转 轴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1行星架与所述曳力机构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4222036 B 2 所述减速机构具有第1太阳轮、 第1齿圈、 多个第1行星齿轮、 第1行星架、 第2太阳轮、 第2 齿圈、 多个第2行星齿轮、 第2行星架, 其中 所述第1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 与所述转轴一起转动, 所述第1齿圈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内周面上, 所述多个第1行星齿轮与所述第
8、1太阳轮和所述第1齿圈相卡合, 所述第1行星架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第1行星齿轮能够转动, 且以能相对于所述电机的转 轴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太阳轮与所述第1行星架一起转动, 所述第2齿圈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内周面上, 所述多个第2行星齿轮与所述第2太阳轮和所述第2齿圈相卡合, 所述第2行星架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第2行星齿轮能够转动, 且以能相对于所述电机的转 轴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行星架与所述曳力机构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能将所述规定转动速度设定为多个档位的速度设定部, 当所述检测转动速度比所述规定转动速度慢时, 所述
9、第1控制部控制电机, 以达到比对 应于所述检测转动速度的档位至少高一档的档位规定转动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控制部, 当所述规定转动速度和所述检测转动速度大致相同时, 所述第2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机, 以使所述检测转动速度达到由所述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规定转动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由所述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档位至少低一档的档位的规 定转动速度时, 所述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曳力机构已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
10、述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由所述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档位低两档的档位的规定转 动速度时, 所述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曳力机构已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检测转动速度比所述规定转动速度慢的状态返回至所述检测转动速度与所述 规定转动速度相同的状态的时候起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 当所述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对应 于所述检测转动速度的所述规定转动速度档位低一档的档位的所述规定转动速度时, 所述 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曳力机构已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转动速度在规定速度以下时, 所述第1控制部控
11、制所述电机, 以达到比对应 于所述检测转动速度的档位至少高一档的档位的一定的规定转动速度。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4222036 B 3 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的电机控制装 置, 该电动渔线轮利用电机来驱动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的卷线筒。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防止渔线的断裂, 在电动渔线轮等钓鱼用渔线轮上设置有曳力机构, 在卷线 筒(渔线)受到过度负荷时, 该曳力机构使驱动齿轮(电动渔线轮的情况下为电机)等向卷线 方向驱动卷线筒的转动失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曳力机构对卷线筒
12、向放线方向的转动 进行摩擦制动。 0003 在电动渔线轮中, 设置多个档位的速度目标值, 对电机进行控制, 以达到由调整部 件所选择的速度目标值。 0004 另外, 在电动渔线轮的情况下, 在曳力机构动作, 使电机驱动卷线筒的转动失效的 状态下, 尤其是在电机向驱动方向转动, 而卷线筒却向放线方向转动的状态下, 可能会出现 如下问题: 因曳力机构的曳力所引起的摩擦, 导致发热现象的产生, 使电机和曳力机构的温 度增高, 进而使整个渔线轮的温度增高。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048593号 0006 在像这样的现有的电动渔线轮中, 控制电机的转动, 以使, 无论
13、曳力机构的动作如 何, 都能达到所选择的速度目标值, 因此, 在曳力机构动作的状态下, 由曳力所引起的摩擦 变大, 不仅可能会导致曳力机构的温度增高, 还有可能会导致渔线轮自身温度的增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 在电动渔线轮中, 即使曳力机构动作, 也能够抑制由曳力所引起 的发热, 进而抑制电动渔线轮的发热。 0008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是用于控制电动渔线轮的电机的装 置, 该电动渔线轮具有: 渔线轮主体; 卷线筒, 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 电机, 其 用于驱动卷线筒; 曳力机构, 其对卷线筒在放线方向上的转动进行制动。 电机控制装置具有 卷线筒速
14、度检测部、 制动动作检测部、 第1控制部, 其中, 卷线筒速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卷 线筒的转动速度, 制动动作检测部用于检测曳力机构的动作。 当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曳 力机构的动作时, 第1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机, 以使相对于电机的转动速度而被毫无疑义地确 定的规定转动速度比由卷线筒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检测转动速度快对应于规定的差的数 值。 0009 在该电机控制装置中, 当曳力机构动作, 使所检测出来卷线筒的实际的转动速度 慢于卷线筒的规定转动速度时, 控制电机, 以使规定转动速度比实际检测出来的检测转动 速度快对应于规定的差的数值, 卷线筒的规定转动速度是通过卷线筒例如以减速比相对于 电机的转动
15、速度减速后所得到的。 从而, 在转动负荷作用于卷线筒, 曳力机构动作时, 不是 控制电机, 以维持制动动作时的规定转动速度, 而是控制电机, 以达到比检测转动速度快对 说 明 书 1/19 页 4 CN 104222036 B 4 应于规定的差的数值的规定转动速度。 这里, 当曳力机构动作时, 控制电机, 以达到比卷线 筒的检测转动速度快对应于规定的差的数值的规定转动速度。 因此, 能够降低电机的转动 速度, 使因曳力机构的摩擦滑动而引起的转动速度差变小, 减少曳力机构和电机的发热, 抑 制电动渔线轮的发热。 0010 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速度比较部, 该速度比较部用于比较所述
16、规定转动速度和所述检测转动速度。 当检测转动速度比规定转动速度慢时, 制动动作检测 部检测出曳力机构已动作。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比较电机的转动速度和卷线筒转动速度, 检 测出曳力机构的动作状态, 从而能够精确地检测出曳力机构的动作状态。 0011 另外, 在本技术方案中, 曳力机构的动作(状态)是表示曳力机构的摩擦板等相互 摩擦时的动作(状态)。 0012 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电机速度检测部, 该电机速度检测部用于 检测所述电机的转动速度。 第1控制部根据基于电机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规定 转动速度来控制电机。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能够检测出电机的转动速度, 因而能够根据
17、基于 被检测出的电机的转动速度而得到的规定转动速度来控制电机。 0013 电动渔线轮还可以具有减速机构, 该减速机构用于使所述电机的转动减速, 并进 行传递。 规定转动速度是将减速机构的减速比和电机的转动速度相乘后得到的转动速度。 0014 减速机构可以具有第1太阳轮、 第1齿圈、 多个第1行星齿轮、 第1行星架。 第1太阳轮 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 与转轴一起转动。 第1齿圈设置在卷线筒的内周面上。 多个第1行星齿 轮与第1太阳轮和所述第1齿圈相卡合。 第1行星架分别保持各第1行星齿轮能够转动, 且以 能相对于电机的转轴转动的方式设置。 第1行星架与曳力机构相连接。 0015 在这种情况下,
18、第1行星架与曳力机构相连接, 例如, 被该曳力机构限制向放线方 向转动。 当曳力机构未动作时, 第1行星架不转动, 电机的转动力经第1太阳轮、 第1行星齿轮 及第1齿圈被传递给卷线筒, 使该卷线筒以相对于电机的转动速度被毫无疑义地确定的规 定转动速度转动。 另外, 当曳力机构动作时, 第1行星架转动, 电机的转动力被传递给卷线 筒, 使该卷线筒以比规定转动速度慢第1行星架的相对转动量的速度。 这里, 通过行星齿轮 机构将电机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 能够得到较大的减速比, 另外, 即使在曳力机构动作时, 通过使第1行星架转动, 也能够使电机的转动速度减小该第1行星架的相对转动量后进行传 递。 00
19、16 减速机构还可以具有第1太阳轮、 第1齿圈、 多个第1行星齿轮、 第1行星架、 第2太阳 轮、 第2齿圈、 多个第2行星齿轮、 第2行星架。 第1太阳轮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 与所述转轴一 起转动。 第1齿圈设置在卷线筒的内周面上。 多个第1行星齿轮与第1太阳轮和所述第1齿圈 相卡合。 第1行星架分别保持各第1行星齿轮能够转动, 且以能相对于电机的转轴转动的方 式设置。 第2太阳轮与第1行星架一起转动。 第2齿圈设置在卷线筒的内周面上。 多个第2行星 齿轮与第2太阳轮和第2齿圈相卡合。 第2行星架分别保持各第2行星齿轮能够转动, 且以能 相对于电机的转轴转动的方式设置。 第2行星架与曳力机构
20、相连接。 0017 在这种情况下, 第2行星架与曳力机构相连接, 例如, 被该曳力机构限制向放线方 向转动。 当曳力机构未动作时, 第2行星架不转动, 电机的转动力经第1太阳轮、 第1行星齿 轮、 第1行星架、 第2太阳轮、 第2行星齿轮、 第2轮圈被传递给卷线筒, 使该卷线筒以相对于电 机的转动速度被毫无疑义地确定的规定转动速度转动。 另外, 当曳力机构动作时, 第1行星 说 明 书 2/19 页 5 CN 104222036 B 5 架转动, 电机的转动力被传递给卷线筒, 使该卷线筒以比规定转动速度慢第1行星架的相对 转动量的速度。 这里, 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将电机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 能够
21、得到较大的减速 比, 另外, 即使在曳力机构动作时, 通过使第1行星架转动, 也能够使电机的转动速度减小该 第1行星架的相对转动量后进行传递。 0018 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用于能将规定转动速度设定为多个档位的速度设定部。 当检测转动速度比规定转动速度慢时, 第1控制部控制电机, 以达到比对应于检测转动速度 的档位至少高一档档位的规定转动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 当曳力机构动作, 使卷线筒的检测 转动速度变慢时, 控制电机, 以达到比对应于检测转动速度的档位至少高一档档位的规定 转动速度, 而不是达到由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档位的规定转动速度。 因此使电机的转动速 度在曳力机构动作之前变慢。 另外
22、, 因曳力机构的摩擦滑动而引起的转动速度差变小。 从而 能够减少曳力机构和电机的发热, 抑制电动渔线轮的发热。 0019 电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第2控制部。 当规定转动速度和检测转动速度大致相同 时, 第2控制部控制电机, 以使检测转动速度达到由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规定转动速度。 在 这种情况下, 第2控制部以多个档位进行速度恒定控制, 以使卷线筒的转动速度达到多个档 位的规定转动速度。 0020 当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由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档位至少低一档的档位的规定转 动速度时, 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曳力机构已动作。 在这种情况下, 当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 由设定部设定的档位至少低一档的档位的规定转
23、动速度时, 制动动作检测部可以检测出曳 力机构的动作, 因此, 与当检测转动速度比规定转动速度慢时检测出曳力机构的动作的情 况相比, 能够减少检测失误的次数。 0021 当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由速度设定部所设定的档位低两档的档位的规定转动速 度时, 制动动作检测部检测出曳力机构已动作。 在这种情况下, 与对应于低一档档位的规定 转动速度的情况下相比, 检测时间有可能会推迟, 但是, 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出曳力机构的动 作。 0022 从检测转动速度比规定转动速度慢的状态返回至检测转动速度与规定转动速度 相同的状态的时候起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 当检测转动速度慢于比对应于检测转动速度的 规定转动速度的档
24、位低一档的档位的规定转动速度时, 制动动作检测部可以检测出曳力机 构已动作。 在鱼上钩的状态下等, 在曳力机构动作之后, 到该动作逐渐停止的情况下, 卷线 筒的检测转动速度稍微降低, 便能够判断出曳力机构已动作, 由第1控制部对电机进行控 制。 从而, 在曳力机构动作之后, 仍存在发热的状态下, 能够迅速对应曳力机构动作之后的 动作, 进一步抑制电动渔线轮的发热。 0023 当检测转动速度在规定速度以下时, 第1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机, 以达到比对应于检 测转动速度的档位至少高一档的档位的一定的规定转动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 当曳力机构 正在动作时, 即使检测转动速度在规定速度以下, 也能够将电机
25、控制在一定的规定转动速 度, 因此, 当曳力机构的制动动作状态被解除时, 能够顺利地对电机进行控制。 另外, 即使在 卷线筒向放线方向转动时, 同样也能够顺利地对电机进行控制, 促使曳力机构的动作状态 的被解除。 0024 【发明效果】 0025 根据本发明, 当曳力机构动作时, 控制电机, 以达到比检测转动速度快对应于规定 说 明 书 3/19 页 6 CN 104222036 B 6 的差的数值的规定转动速度。 因此能够降低电机的转动速度, 使因曳力机构的摩擦滑动而 引起的转动速度差变小, 减少曳力机构和电机的发热, 抑制电动渔线轮的发热。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
26、采用的电动渔线轮的立体图。 0027 图2是表示该电动渔线轮的背面剖视图。 0028 图3是表示该电动渔线轮的侧面剖视图。 0029 图4是计数器盒的俯视图。 0030 图5是电机安装部分的剖视图。 0031 图6是控制系统结构的框图。 0032 图7是表示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框图。 0033 图8是表示渔线轮控制部的主程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34 图9是开关输入的处理内容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35 图10是卷线筒速度控制的处理内容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36 图11是制动动作控制的处理内容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37 图12是电机电流控制的处理内容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38
27、图13是各动作模式处理的处理内容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39 图14是制动动作控制时的SC档的变化的第1例的图。 0040 图15是制动动作控制时的SC档的变化的第2例的图。 0041 图16是制动动作控制时的SC档的变化的第3例的图。 0042 图17是制动动作控制时的SC档的变化的第4例的图。 0043 图1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0的图。 0044 【附图标记说明】 0045 1: 渔线轮主体; 5: 调整柄(速度设定部的一个例子); 10: 卷线筒; 12: 电机; 43: 行星 齿轮机构(减速机构的一个例子); 44: 曳力机构; 62: 电机速度检测部; 62a: 转动相位检
28、测 部; 64a: 第1控制部; 64b: 第2控制部; 66: 制动动作检测部; 67: 速度比较部; 68: 卷线筒速度 检测部; 71a: 太阳轮; 71b: 第1齿圈; 71c: 第1行星齿轮; 71d: 行星架; 72a: 第2太阳轮; 72b: 第 2齿圈; 72c: 第1行星齿轮; 72d: 第2行星架; 90: 控制系统(电动渔线轮的电机控制装置的一 个例子); 100: 电动渔线轮; Vd: 转动速度(检测转动速度的一个例子); Vsc: 上限速度(规定 转动速度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0047 在图1和图2中, 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渔线轮100是利
29、用由外部电源 提供的电力进行电机驱动的渔线轮。 另外, 电动渔线轮100是具有水深显示功能的渔线轮, 该水深显示功能为, 根据放线长度或卷线长度来显示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 0048 电动渔线轮100具有: 渔线轮主体1, 其能够安装在钓竿上; 卷线筒10转动用的手柄 2, 其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的侧方; 曳力调整用的星形钓力阀曳力机构3, 其配置在手柄2的渔 线轮主体1一侧。 说 明 书 4/19 页 7 CN 104222036 B 7 0049 渔线轮主体1具有框架7、 用于盖住框架7的左右的第1侧盖8a和第2侧盖8b。 框架7 例如由铝合金等轻金属制成, 或者由玻璃纤维强化后得到的聚酰胺
30、树脂制成, 具有: 第1侧 板7a; 位于手柄2一侧的第2侧板7b; 多个连接部件7c, 其在下部、 后部及前上部3个位置连接 第1侧板7a和第2侧板7b。 第2侧板7b具有: 侧板主体9a; 机构安装板9b, 其被螺丝固定在侧板 主体9a上。 机构安装板9b由铝合金等轻金属制成。 0050 如图2所示, 在渔线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平整卷绕机构13(图3)和转动传递机构 6, 该平整卷绕机构13与卷线筒10联动动作, 该转动传递机构6将手柄2和电机12的转动力传 递给卷线筒10。 0051 另外, 在渔线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卷线用的卷线筒10, 该卷线筒10与电极12和手 柄2相连接。 卷线筒
31、10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 在卷线筒10的内部配置有驱动卷 线筒10向卷线方向转动的电机12。 0052 如图1所示, 手柄2支承在第2侧盖8b的中央下部且能够转动。 另外, 在手柄2的支承 部分的上方前部支承有能够摆动的调整柄5, 该调整柄5用于将电机12的输出功率调整为多 个档位(例如31档)。 调整柄5用于将卷线筒10的转动速度(或者经渔线作用于卷线筒10的转 动负荷)调整为多个档位中的一个。 另外, 调整柄5也具有将作用于渔线的张力设定为多个 档位中的一个的张力设定部的功能。 在调整柄5的后方配置有能够摆动的柄状的离合操作 部件11。 离合操作部件11用于对离合器机构(未图示
32、)进行连接和切断操作, 使手柄2、 电机 12及卷线筒10之间能够进行驱动传递或不能进行驱动传递。 当对离合器机构进行连接操作 时, 在钓钩组件因自身重量被放出的过程中, 能够使该放出动作停止。 在位于与手柄2相反 一侧的第1侧盖8a上向下安装有连接电源线用的电源线连接器14。 在下部的连接部件7c上 形成有用于将电动渔线轮100安装在钓竿上的钓竿安装腿部7d。 0053 如图2所示, 转动传递机构6具有: 驱动轴38, 其安装在该转动传递机构6的顶端部 且能与手柄2一起转动; 驱动齿轮39, 其安装在驱动轴38上且能够转动; 小齿轮40, 其与驱动 齿轮39相啮合。 驱动轴38被滚子式单向离
33、合器42a和爪式单向离合器42b禁止向放线方向转 动。 爪式离合器42b具有: 棘轮42c, 其与驱动轴38c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 止挡爪(未图 示), 其禁止棘轮42c向放线方向转动。 止挡爪支承在机构安装板9b上且能够摆动。 棘轮42c 也构成后述的曳力机构44。 驱动轴38支承在第2侧盖8b和机构安装板9b上且能够转动。 在机 构安装板9b上设置有安装有轴承31的凸起部9c, 该凸起部9c用于支承驱动轴38。 0054 另外, 转动传递机构6具有行星齿轮机构43, 该行星齿轮机构43对电机12的转动进 行减速, 而传递给卷线筒10。 行星齿轮机构43是减速机构的一个例子。 在转动传递
34、机构6的 转动传递通路中间设置有曳力机构44, 该曳力机构44对卷线筒10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 动。 0055 曳力机构44由星形钓力阀3调整制动力。 星形钓力阀3具有与驱动轴38的顶端旋合 的螺母部3a, 该星型钓力阀3通过螺母部3a推压曳力机构44来调整制动力。 曳力机构45具 有: 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1曳力板45a、 至少一个第2曳力板45b(在本实施方 式中为2个)、 至少一个曳力盘45c(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 该曳力板45a与驱动轴38相连接 且能与之一起转动, 该第2曳力板45b与驱动齿轮39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 该曳力盘45c 配置在第1曳力板45a和第
35、2曳力板45b之间。 另外, 曳力机构具有作为第1曳力板发挥作用的 上述棘轮42c, 该棘轮42c与驱动轴38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 位于最靠近手柄2一侧的第 说 明 书 5/19 页 8 CN 104222036 B 8 1曳力板45a隔着多个蝶形弹簧48和单向离合器42a的内圈42d被螺母部3a推压。 经由蝶形弹 簧48的推压力经棘轮42a被设置在驱动轴38上的凸缘部38a承受。 因此, 当有超过被星形钓 力阀3调整的制动力的力作用于渔线时, 曳力机构44开始动作。 当曳力机构44动作时, 驱动 齿轮39和与驱动齿轮39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的第2曳力板45b相对于棘轮42c和第1曳 力
36、板45a滑动, 向放线方向转动。 由此, 在驱动齿轮39和第2曳力板45b之间、 棘轮42c和第1曳 力板45a之间, 因摩擦而产生热量。 因所产生的热量而引起的曳力机构44的温度由温度传感 器29来测量, 该温度传感器29设置在支承有驱动轴38的基端的凸起部9c上。 温度传感器29 例如可以采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偶, 其是温度测量部的一个例子。 0056 0057 电机12例如为额定输出功率为120瓦左右的无刷电机, 用于电动渔线轮100的电机 则为较大容量的电机。 0058 如图3和图5所示, 电机12具有: 电机壳15; 定子16, 其设置在电机壳15的内周面上; 转子17, 其配置在定子1
37、6的内周侧; 转轴18, 其上固定有转子17。 为了提高电机的耐腐蚀性, 电机壳15由被耐酸铝处理后的铝合金制成。 电机壳15呈有底筒状, 具有: 筒部15a; 底部15b, 其由螺丝固定在筒部15a的一端(图5的纸面右侧)。 电机壳15的开口被电机支架24堵住。 电 机支架24被螺丝固定在第1侧板7a上。 电机壳15的筒部15a的开口端在与电机支架24同轴的 状态下被螺丝固定。 从而使电机12固定在渔线轮主体1上。 0059 定子16具有: 多个(例如3个)叠片铁芯16a, 其固定在电机壳15上; U相、 V相及W相的 3个线圈16b, 其卷绕在叠片铁芯16a上。 叠片铁芯16a例如由无取向
38、硅钢板制成。 叠片铁芯 16a被定位固定在电机壳15的内周面上。 定子16的露出部分通过电镀等的防腐蚀涂层被实 施防腐蚀处理。 转子17包括具有S极和N极2极的磁铁17a和保持该磁铁17a的磁铁支架17b。 磁铁支架17b与转轴18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 转子17的露出部分通过电镀等的防腐蚀 涂层被实施防腐蚀处理。 0060 转轴18例如由不锈钢合金制成, 通过左右一对轴承27制成在电机支架24和电机壳 15的底部15b上且能够转动。 在转轴18的第1端(图5的纸面左端)上安装有用于禁止转轴18 向放线方向转动的单向离合器28。 单向离合器28为滚子式离合器, 其外圈28a安装在形成于 电机
39、支架24上的鼓出部24a内且不能转动。 0061 0062 构成转动传递机构6的行星齿轮机构43设置在转轴18的第2端(图5的纸面右端) 上。 行星齿轮机构43具有第1行星机构71和第2行星机构72。 第1行星机构71具有第1太阳轮 71a、 第1齿圈71b、 多个(例如2个到4个)第1行星齿轮71c、 第1行星架71d。 第1太阳轮71a设置 在电机12的转轴18的第2端上, 与转轴18一起转动。 第1齿圈71b以与卷线筒10的内周面形成 一体或与之分体的方式设置在该卷线筒10的内周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1齿圈71b设置 在卷线筒10的内周面上且与之形成一体。 多个第1行星齿轮71c与
40、第1太阳轮71a和第1齿圈 71b相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1行星齿轮71c设置有3个。 第1行星架71d分别保持各第1行 星齿轮71c转动, 且以能相对于电机12的转轴18转动的方式设置。 0063 第2行星机构72具有第2太阳轮72a、 第2齿圈72b、 多个(例如2个到4个)第2行星齿 轮72c、 第2行星架72d。 第2太阳轮72a与第1行星架71d相连接且能与之一起转动, 第2齿圈 72b以与卷线筒10的内周面形成一体或与之分体的方式设置在该卷线筒10的内周面上。 在 说 明 书 6/19 页 9 CN 104222036 B 9 本实施方式中, 第2齿圈72b与第1齿圈71b在
41、轴向上排列, 以与卷线筒10的内周面形成一体 的方式设置。 多个第2行星齿轮72c与第2太阳轮72a和第2齿圈72b相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2行星齿轮72c设置有3个。 第2行星架72d分别保持各第2行星齿轮72c转动, 且以能相对于 电机12的转轴18转动的方式设置。 第2行星架72d与小齿轮40相连接, 该小齿轮40能与该第2 行星架72d一起转动且能在轴向上移动。 小齿轮40被未图示的离合器控制机构控制, 在离合 器连接位置和离合器切断位置之间移动, 该离合器控制机构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1的操作下 动作, 离合器连接位置为小齿轮40与第2行星架72d相卡合且与之能一起转动时的位置,
42、离 合器切断位置为小齿轮40脱离第2行星架72d时的位置。 当小齿轮40位于离合器连接位置 时, 第2行星架72d通过小齿轮40和驱动齿轮39与曳力机构44相连接。 0064 电机12的转动力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3被传递给卷线筒10。 该行星齿轮机构43例如 以1/500的减速比R使电机12的转动减速。 0065 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渔线轮主体1的第1侧板71a和第2侧板71b的上部固定有计数 器盒4, 该计数器盒4安装在渔线的顶端, 用于显示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 0066 0067 如图3和图4所示, 计数器盒4具有: 盒体主体19, 其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的前上部; 水深显示部22, 其具
43、有液晶显示器; 渔线轮控制部23。 渔线轮控制部23是电动渔线轮100的 第1控制部和第2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6所示, 电动渔线轮100的控制系统90具有调整柄5 和渔线轮控制部23。 控制系统90是电动渔线轮100的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调整柄5是速度 设定部的一个例子。 0068 如图3和图4所示, 盒主体19固定在渔线轮主体1的第1侧板7a和第2侧板7b上。 盒体 主体19具有: 上表面部33; 上盒部件30, 其露出于外部, 由合成树脂支承; 下盒部件32, 其固 定在上盒部件30上。 0069 上盒部件30例如由经玻璃短纤维强化的聚酰胺树脂制成。 上盒部件30的显示部分 越向前越
44、细。 上盒部件30与下盒部件32在内部形成收装空间。 0070 在上表面部33的显示部分上形成有开口的用于显示的显示框33a, 该显示框33a大 致呈梯形。 显示框33a的开口被与上盒部件30焊接在一起的透明盖37堵住。 0071 另外, 如图4所示, 在显示框33a的后方配置有菜单开关SW1、 确定开关SW2及记录开 关SW3。 菜单开关SW1例如为用于进行选择操作的菜单操作用开关。 确定开关SW2例如为用于 确定由菜单开关SW1所选择的操作的开关。 记录开关SW3例如为鱼层记录开关。 菜单开关SW1 为用于选择水深显示部22内的显示项目的按钮。 例如, 每次操作菜单开关SW1时, 显示模式
45、 被切换为 “从上测量模式” (显示从水面测量到的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的模式)和 “从底测 量模式” (显示从水底测量到的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的模式)。 另外, 当按住菜单开关SW1 三秒以上时, 根据所按时间, 可以将电机12的控制模式切换为 “速度恒定模式” 和 “张力恒定 模式” 。 0072 这里, 速度恒定模式为如下模式, 即, 根据操作柄5的摆动位置, 可以以多档(例如 31档)来对卷线筒10的转动速度的上限速度进行多档速度控制。 张力恒定模式为如下模式, 即, 根据操作柄5的摆动位置, 可以以多档(例如31档)来对作用于渔线的张力(卷线筒的转 动负荷)进行多档张力控制。 另外,
46、在两种模式中, 作为最高档的第31档时的速度为以100 的占空比使电机12动作时的速卷速度, 此时, 对电流进行限制, 但不对速度进行控制。 另外, 说 明 书 7/19 页 10 CN 104222036 B 10 在速度恒定模式中, 第1档的卷线筒转动速度被控制在28rpm(rpm1分钟的转动速度)到 30rpm的范围内。 因此, 电机12的转动速度被控制在1400rpm到1500rpm的范围内。 0073 如图3所示, 下盒部件32例如为由铝合金和锰合金等重量轻且热传导率高的金属 制成的框状部件。 下盒部件32利用多根(例如4根)固定螺钉(未图示)来固定上盒部件30。 用 于水深显示部2
47、2和渔线轮控制部23的2个电路基板20配置在下盒部件32上。 0074 在下侧的电路基板20的下表面上配置有包括多个FET(场效应晶体管)25的用于驱 动电机12的电机驱动电路70。 FET25作为如下开关元件发挥作用, 即, 在对电机12进行PWM (脉冲宽度调制)时, 根据占空比来进行开关操作。 另外, FET25例如作为如下开关元件发挥 作用, 即, 按照电机12的定子16的线圈16b的排列顺序进行励磁和消磁。 另外, 在下侧电路基 板20上连接有电容器21。 电容器21具有使由FET25产生的噪声平滑的功能。 另外, 具有对电 机12的反电动势电流进行整流的功能。 通过对该反电动势电流
48、进行整流来检测电机12的转 动相位。 由该检测出的转动相位来控制FET25, 按照线圈16b的排列顺序进行励磁和消磁, 从 而驱动电机12转动。 另外, 由该转动相位来检测电机12的转动速度。 0075 如图4所示, 水深显示部22例如具有进行段显示的带背景灯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22a。 液晶显示装置22a的显示画面具有: 4位16段显示的水深显示区域22b, 其配置在显示画 面的中央; 3位7段显示的记录水深显示区域22c, 其配置在显示画面的右下方; 2位7段显示 的档位显示区域22d。 在档位区域22d中, 例如由0到30的31档来显示调整柄5的位置(SC档)。 这里, 由于水深显示区域2
49、2b采用16段显示, 因而能够更为容易地确认水深显示。 0076 0077 如图6所示, 渔线轮控制部23作为功能结构具有控制电机12的电机控制部60(制动 动作显示部、 第1控制部及第2控制部的一个例子)和控制水深显示部22的显示控制部61。 电 机控制部60对电机12进行PWM控制, 并且, 控制按照线圈16b的排列顺序进行的励磁和消磁。 在进行该励磁和消磁控制时, 电机控制部60根据由电容器21整流电机12的反电动势电流后 所得到的数据来检测电机12的转动相位, 根据该检测出的转动相位, 按照线圈16b的排列顺 序进行励磁和消磁。 0078 渔线轮控制部23与调整柄5、 菜单开关SW1、 确定开关SW2、 记录开关SW3相连接。 另 外, 该渔线轮控制部23与卷线筒传感器41、 电机驱动电路70、 蜂鸣器47、 水深显示部22、 存储 部46、 其他输入输出部相连接, 该卷线筒传感器41用于检测卷线筒10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 向, 该电机驱动电路70包括: 5个F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