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 ,大小:932.47KB ,
资源ID:7058793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0587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pdf)为本站会员(le****a)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80924.5 (22)申请日 2017.05.03 (73)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 材街59号 (72)发明人 刘宏新 改广伟 安晶玉 苏航 (51)Int.Cl. A01C 5/04(2006.01) A01C 7/00(2006.01) A01C 7/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57)摘要 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2、属于农 业机械, 包括行走架、 免耕成穴机构、 种箱、 种管 及后梁; 行走架为整机提供支撑和动力输出; 免 耕成穴机构包括左支撑传动机构、 滚筒、 鸭嘴滚 轮排种装置、 挡孔板和右支撑机构, 左支撑传动 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为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提供支撑和动力传递, 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为内相切关系, 挡孔板封闭滚筒上工作时不使用 的出嘴孔; 种箱放置在右支撑机构上; 种管连接 种箱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该机构可在不对秸秆 残茬进行任何处理的前提下, 实现滚筒直接碾压 秸秆残茬, 鸭嘴伸出滚筒穿透秸秆成穴投种的免 耕播种过程, 避免了现有免耕播种机在使用剪 切、 移除两种方式播种时存在的

3、功耗大, 环境污 染严重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06977974 U 2018.02.09 CN 206977974 U 1.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包括行走架、 左支撑传动机构、 滚筒、 鸭嘴滚轮 排种装置(25)、 挡孔板(26)、 右支撑机构、 种箱(32)、 种管(33)及后梁(34); 行走架为整机提 供支撑和动力输出, 左支撑传动机构为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提供支撑和动力传 递, 右支撑机构为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提供支撑, 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 处于内相切关系, 转动的滚筒将秸秆残茬碾压为一薄层, 鸭嘴滚轮排种装

4、置(25)的鸭嘴伸 出滚筒穿透秸秆进行成穴投种, 挡孔板(26)封闭滚筒上工作时不使用的出嘴孔, 种箱(32) 通过种管(33)将种子送入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的种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撑传 动机构包括第二链轮(7)、 主传动轴(12)、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 左支撑梁(11)、 第一齿轮 (8)、 第二齿轮(9)、 第三齿轮(16)、 第四齿轮(15)、 齿轮传动轴(10)、 齿轮传动轴套(13)、 连 接轮毂(17)、 第一轴承座(20)、 第一支撑板(21)、 第五齿轮(22)、 第六齿轮(24)以及第七齿 轮(23)

5、; 其中主传动轴(12)通过一对轴承内插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内, 主传动轴(12) 两端裸露在外;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内部为圆柱中空结构, 外部右端为六棱轴结构, 中端 和左端为圆柱结构, 左端焊接一块空心矩形板,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向内穿过左支撑梁 (11)下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空心矩形板与左支撑梁(11)连接实现固定, 左支撑梁 (11)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架的主梁架(2)上; 第二链轮(7)和第一齿轮(8)通过键固定 在主传动轴(12)左端, 第五齿轮(22)通过键固定在主传动轴(12)右端, 第一齿轮(8)与第二 齿轮(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齿轮传动轴(

6、10)通过轴承内插在齿轮传动轴套(13)内, 齿轮传动轴(10)两端裸露在外, 齿轮传动轴套(13)内部为圆柱中空结构, 外部为圆柱结构, 其一侧焊接一块中空矩形板, 齿轮传动轴套(13)向内穿过左支撑梁(11)中端设置的圆孔并 通过螺栓将中空矩形板与左支撑梁(11)连接实现固定, 齿轮传动轴套(13)与第一空心支撑 轴套(1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6)通过键固定在齿轮传动轴 (10)两端, 第三齿轮(16)和第四齿轮(1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第一齿轮(8)、 第二齿 轮(9)、 第三齿轮(16)和第四齿轮(15)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皆相同, 第四齿轮(15)

7、通过键固定 在连接轮毂(17)上, 连接轮毂(17)空套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外, 连接轮毂(17)和第一 轴承座(20)以及左滚筒盖(18)通过螺栓固联, 第一轴承座(20)通过轴承外套在第一空心支 撑轴套(14)上, 起到支撑滚筒左侧作用; 第一支撑板(21)顶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配合固定在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六棱轴端, 末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用以支撑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 左侧, 中部位置垂直第一支撑板(21)法向方向焊接一六棱轴; 第五齿轮(22)与第六齿轮 (24)位于同一竖直平 面内啮合, 且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皆相同, 第六齿轮(24)通过轴承连接 在第一支撑板(21)中

8、部六棱轴上; 第七齿轮(23)与第六齿轮(2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 合, 二者模数相同但分度圆直径不同, 即可以实现速比变化, 第七齿轮(23)通过螺栓与鸭嘴 滚轮排种装置(25)外壳相连, 可以驱动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支撑机 构包括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 右支撑梁(28)、 第二轴承座(30)以及第二支撑板(31); 其中 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与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基本结构相同, 唯一不同在于第二空心支 撑轴套(29)外壁开有一圆孔与内部相通, 以方便种管(33)伸入, 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

9、9)向 内穿过右支撑梁(28)下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空心矩形板与右支撑梁(28)连接实现 固定, 右支撑梁(28)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架的主梁架(2)上; 第二轴承座(30)通过轴承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977974 U 2 外套在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上, 第二轴承座(30)与右滚筒盖(27)通过螺栓固联, 起到支 撑滚筒右侧作用; 第二支撑板(31)顶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配合固定在第二空心支撑轴套 (29)六棱轴端, 末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用以支撑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右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

10、筒包括 左滚筒盖(18)、 刚性滚筒(19)以及右滚筒盖(27); 左滚筒盖(18)和右滚筒盖(27)通过螺栓 与刚性滚筒(19)同心连接, 左滚筒盖(18)和右滚筒盖(27)盖均为中空结构, 以便第一空心 支撑轴套(14)和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伸入, 从而实现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的传动与支 撑; 左滚筒盖(18)和右滚筒盖(27)除中心外还在盖面四周均匀开有四个通孔以减轻整机质 量, 并方便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安装; 刚性滚筒(19)为碾压秸秆部件,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25)安装在刚性滚筒(19)内部, 与刚性滚筒内相切, 刚性滚筒(19)上均匀设置若干出嘴孔, 以方便刚性滚筒

11、(19)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相对转动时鸭嘴顺利伸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孔板 (26)为扇形结构, 其顶端为封闭矩形板弯曲形成, 两侧壁为扇形板, 开有圆孔以减轻质量, 一侧中心位置为六棱形孔套, 可以固定在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的六棱轴端, 另一侧中心 位置可以卡在第一支撑板(21)上。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977974 U 3 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涉及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为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

12、护性耕作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 保护性耕作采 用免耕、 少耕及残留秸秆覆盖地表的方式对农田进行播种, 不仅可以降耗, 减少作业成本, 还有利于保水保墒,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免耕播种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四大内容之一, 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 为此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免耕播种技术研发了一系列的免 耕播种机, 现有的免耕播种机主要采用将秸秆残茬进行剪切、 移除两种方式保证播种的顺 利进行, 剪切是采用圆盘切刀切断秸秆(根茬), 切开覆盖层, 开出缝隙, 使开沟器顺利通过, 这种方式明显增加了功耗, 且对切割部件性能要求高, 对垂直载荷要求较大, 当破茬不完全 时, 可能从土壤中带出整个残茬,

13、影响播种质量。 移除是将秸秆层清除, 清理出无覆盖层的 播种条带, 这种方式当秸秆覆盖量大时会发生缠绕堵塞, 且会增加功耗, 带来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 穴机构, 避免现有免耕播种机在使用剪切、 移除两种方式播种时存在的功耗消耗大, 环境污 染严重, 秸秆量大时易造成缠绕堵塞等问题, 实现滚筒直接碾压秸秆残茬, 鸭嘴穿透秸秆成 穴投种的免耕播种过程, 同时达到简化工序, 降低功耗, 保护环境的目的。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14、 包括行走架、 左支撑传动机构、 滚筒、 鸭嘴滚 轮排种装置、 挡孔板、 右支撑机构、 种箱、 种管及后梁; 行走架为整机提供支撑和动力输出, 左支撑传动机构为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提供支撑和动力传递, 右支撑机构为滚筒和鸭 嘴滚轮排种装置提供支撑, 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处于内相切关系, 转动的滚筒将秸秆 残茬碾压为一薄层,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的鸭嘴伸出滚筒穿透秸秆进行成穴投种, 挡孔板封 闭滚筒上工作时不使用的出嘴孔, 种箱通过种管将种子送入鸭嘴滚轮排种装置的种盒。 0006 所述行走架包括左、 右地轮、 主梁架、 上悬挂和下悬挂, 其中上、 下悬挂按照特定位 置焊接在主梁架上, 左、 右地

15、轮分别与主梁架相连为整机提供支撑, 左地轮输出轴通过键连 接第一链轮, 作为整机的动力输出源。 0007 所述左支撑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轮、 主传动轴、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 左支撑梁、 第 一齿轮、 第二齿轮、 第三齿轮、 第四齿轮、 齿轮传动轴、 齿轮传动轴套、 连接轮毂、 第一轴承 座、 第一支撑板、 第五齿轮、 第六齿轮以及第七齿轮; 其中主传动轴通过一对轴承内插在第 一空心支撑轴套内, 主传动轴两端裸露在外;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内部为圆柱中空结构, 外部 右端为六棱轴结构, 中端和左端为圆柱结构, 左端焊接一块空心矩形板,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 向内穿过左支撑梁下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空心矩

16、形板与左支撑梁连接实现固定, 左 支撑梁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架的主梁架上; 第二链轮和第一齿轮通过键固定在主传动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6977974 U 4 轴左端, 第五齿轮通过键固定在主传动轴右端, 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啮合, 齿轮传动轴通过轴承内插在齿轮传动轴套内, 齿轮传动轴两端裸露在外, 齿轮传动轴 套内部为圆柱中空结构, 外部为圆柱结构, 其一侧焊接一块中空矩形板, 齿轮传动轴套向内 穿过左支撑梁中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中空矩形板与左支撑梁连接实现固定, 齿轮传 动轴套与第一空心支撑轴套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键固定在齿轮

17、 传动轴两端, 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 第三齿 轮和第四齿轮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皆相同, 第四齿轮通过键固定在连接轮毂上, 连接轮毂空 套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外, 连接轮毂和第一轴承座以及左滚筒盖通过螺栓固联, 第一轴承 座通过轴承外套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上, 起到支撑滚筒左侧作用; 第一支撑板顶端为内六 棱孔结构, 配合固定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六棱轴端, 末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用以支撑鸭嘴滚 轮排种装置左侧, 中部位置垂直第一支撑板法向方向焊接一六棱轴; 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 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且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皆相同, 第六齿轮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支

18、撑板中部六棱轴上; 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二者模数相同但分度 圆直径不同, 即可以实现速比变化, 第七齿轮通过螺栓与鸭嘴滚轮排种装置外壳相连, 可以 驱动鸭嘴滚轮排种装置旋转。 0008 所述右支撑机构包括第二空心支撑轴套、 右支撑梁、 第二轴承座以及第二支撑板; 其中第二空心支撑轴套与第一空心支撑轴套基本结构相同, 唯一不同在于第二空心支撑轴 套外壁开有一圆孔与内部相通, 以方便种管伸入, 第二空心支撑轴套向内穿过右支撑梁下 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空心矩形板与右支撑梁连接实现固定, 右支撑梁前端通过螺栓 固定在行走架的主梁架上; 第二轴承座通过轴承外套在第二空心支撑轴

19、套上, 第二轴承座 与右滚筒盖通过螺栓固联, 起到支撑滚筒右侧作用; 第二支撑板顶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配合 固定在第二 空心支撑轴套六棱轴端, 末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用以支撑鸭嘴滚轮排种装置右 侧。 0009 所述滚筒包括左滚筒盖、 刚性滚筒以及右滚筒盖; 左、 右滚筒盖通过螺栓与刚性滚 筒同心连接, 左、 右滚筒盖均为中空结构, 以便第一空心支撑轴套和第二空心支撑轴套伸 入, 从而实现鸭嘴滚轮排种装置的传动与支撑; 左、 右滚筒盖除中心外还在盖面四周均匀开 有四个通孔以减轻整机质量, 并方便鸭嘴滚轮排种装置安装; 刚性滚筒为碾压秸秆部件, 鸭 嘴滚轮排种装置安装在刚性滚筒内部, 与刚性滚筒内

20、相切, 刚性滚筒上均匀设置若干出嘴 孔, 以方便刚性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相对转动时鸭嘴顺利伸出。 0010 所述鸭嘴滚筒排种装置为现有产品, 仅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了适应性修改, 以适应 免耕成穴机构;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外壳与第七齿轮相连, 可以在第七齿轮的驱动下旋转打 穴,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两侧突出六棱轴结构, 可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末端内六棱孔 配合, 实现固定。 0011 所述挡孔板为扇形结构, 其顶端为封闭矩形板弯曲形成, 两侧壁为扇形板, 开有圆 孔以减轻质量, 一侧中心位置为六棱形孔套, 可以固定在第二空心支撑轴套的六棱轴端, 另 一侧中心位置可以卡在第一支撑板上。 0012 所

21、述种箱通过U型螺栓连接在右支撑梁上。 0013 所述种管一端接入种箱, 另一端从第二空心支撑轴套外壁的圆孔伸入, 经第二空 心支撑轴套内部并在六棱轴端伸出, 进而接入鸭嘴滚轮排种装置种盒。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6977974 U 5 0014 所述后梁焊接在左、 右支撑梁后端。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不对秸秆残茬做任何处理的前提下, 完成免耕成 穴播种, 且能够提高播种质量, 减少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架轴测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架右视图; 0019 图3为本

22、实用新型的免耕成穴机构轴测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免耕成穴机构分解视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免耕成穴机构主视图和右剖视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24 图中零件号说明: 0025 1-左地轮; 2-主梁架; 3上悬挂; 4-下悬挂; 5-右地轮; 6-第一链轮; 7-第二链轮; 8- 第一齿轮; 9-第二齿轮; 10-齿轮传动轴; 11-左支撑梁; 12-主传动轴; 13-齿轮传动轴套; 14-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 15-第四齿轮; 16-第三齿轮; 17-连接轮毂; 18-左滚筒盖; 19-刚性滚筒; 20-第一轴

23、承座; 21-第一支撑板; 22-第五齿轮; 23-第七齿轮; 24-第六齿轮; 25-鸭嘴滚轮排 种装置; 26-挡孔板; 27-右滚筒盖; 28-右支撑梁; 29-第二空心支撑轴套; 30-第二轴承座; 31-第二支撑板; 32-种箱; 33-种管; 34-后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7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7所示, 一种主动滚筒式免耕播种成穴机构, 包括行走 架、 左支撑传动机构、 滚筒、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 挡孔板26、 右支撑机构、 种箱32、 种管33及 后梁34; 行走架为整机提供支撑和动力输出, 左支撑传

24、动机构为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25提供支撑和动力传递, 右支撑机构为滚筒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提供支撑, 滚筒和鸭嘴 滚轮排种装置25处于内相切关系, 转动的滚筒将秸秆残茬碾压为一薄层, 鸭嘴滚轮排种装 置25的鸭嘴伸出滚筒穿透秸秆进行成穴投种, 挡孔板26封闭滚筒上工作时不使用的出嘴 孔, 种箱32通过种管33将种子送入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的种盒。 0028 如图1、 2所示, 所述行走架包括左地轮1、 右地轮5、 主梁架2、 上悬挂3和下悬挂4, 其 中上悬挂3和下悬挂4按照特定位置焊接在主梁架2上, 左地轮1和右地轮5分别与主梁架2相 连为整机提供支撑, 左地轮1输出轴通过键连接第一链

25、轮6, 作为整机的动力输出源。 0029 如图37所示, 所述左支撑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轮7、 主传动轴12、 第一空心支撑 轴套14、 左支撑梁11、 第一齿轮8、 第二齿轮9、 第三齿轮16、 第四齿轮15、 齿轮传动轴10、 齿轮 传动轴套13、 连接轮毂17、 第一轴承座20、 第一支撑板21、 第五齿轮22、 第六齿轮24以及第七 齿轮23; 其中主传动轴12通过一对轴承内插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内, 主传动轴12两端裸 露在外;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内部为圆柱中空结构, 外部右端为六棱轴结构, 中端和左端为 圆柱结构, 左端焊接一块空心矩形板, 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向内穿过左支撑梁

26、11下端设置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6977974 U 6 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空心矩形板与左支撑梁11连接实现固定, 左支撑梁11前端通过螺栓固 定在行走架的主梁架2上; 第二链轮7和第一齿轮8通过键固定在主传动轴12左端, 第五齿轮 22通过键固定在主传动轴12右端, 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齿轮 传动轴10通过轴承内插在齿轮传动轴套13内, 齿轮传动轴10两端裸露在外, 齿轮传动轴套 13内部为圆柱中空结构, 外部为圆柱结构, 其一侧焊接一块中空矩形板, 齿轮传动轴套13向 内穿过左支撑梁11中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中空矩形板与左支撑梁11连接实现

27、固定, 齿轮传动轴套13与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6通 过键固定在齿轮传动轴10两端, 第三齿轮16和第四齿轮1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第一 齿轮8、 第二齿轮9、 第三齿轮16和第四齿轮15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皆相同, 第四齿轮15通过键 固定在连接轮毂17上, 连接轮毂17空套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外, 连接轮毂17和第一轴承 座20以及左滚筒盖18通过螺栓固联, 第一轴承座20通过轴承外套在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 上, 起到支撑滚筒左侧作用; 第一支撑板21顶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配合固定在第一空心支撑 轴套14六棱轴端, 末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用以支

28、撑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左侧, 中部位置垂直 第一支撑板21法向方向焊接一六棱轴; 第五齿轮22与第六齿轮2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 合, 且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皆相同, 第六齿轮24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1中部六棱轴上; 第七齿轮23与第六齿轮2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啮合, 二者模数相同但分度圆直径不同, 即 可以实现速比变化, 第七齿轮23通过螺栓与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外壳相连, 可以驱动鸭嘴 滚轮排种装置25旋转。 0030 如图4、 5、 7所示, 所述右支撑机构包括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 右支撑梁28、 第二轴 承座30以及第二支撑板31; 其中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与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基

29、本结构相 同, 唯一不同在于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外壁开有一圆孔与内部相通, 以方便种管33伸入, 第 二空心支撑轴套29向内穿过右支撑梁28下端设置的圆孔并通过螺栓将空心矩形板与右支 撑梁28连接实现固定, 右支撑梁28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架的主梁架2上; 第二轴承座30 通过轴承外套在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上, 第二轴承座30与右滚筒盖27通过螺栓固联, 起到 支撑滚筒右侧作用; 第二支撑板31顶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配合固定在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 六棱轴端, 末端为内六棱孔结构, 用以支撑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右侧。 0031 如图37所示, 所述滚筒包括左滚筒盖18、 刚性滚筒19以及右滚筒

30、盖27; 左滚筒盖 18和右滚筒盖27通过螺栓与刚性滚筒19同心连接, 左滚筒盖18和右滚筒盖27盖均为中空 结构, 以便第一空心支撑轴套14和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伸入, 从而实现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25的传动与支撑; 左滚筒盖18和右滚筒盖27除中心外还在盖面四周均匀开有四个通孔以减 轻整机质量, 并方便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安装; 刚性滚筒19为碾压秸秆部件, 鸭嘴滚轮排种 装置25安装在刚性滚筒19内部, 与刚性滚筒内相切, 刚性滚筒19上均匀设置若干出嘴孔, 以 方便刚性滚筒19和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相对转动时鸭嘴顺利伸出。 0032 如图4、 5所示, 所述鸭嘴滚筒排种装置25为现有产品

31、, 仅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了适应 性修改, 以适应免耕成穴机构;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外壳与第七齿轮23相连, 可以在第七齿 轮23的驱动下旋转打穴, 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两侧突出六棱轴结构, 可与第一支撑板21和 第二支撑板31末端内六棱孔配合, 实现固定。 0033 如图4、 5所示, 所述挡孔板26为扇形结构, 其顶端为封闭矩形板弯曲形成, 两侧壁 为扇形板, 开有圆孔以减轻质量, 一侧中心位置为六棱形孔套, 可以固定在第二空心支撑轴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6977974 U 7 套29的六棱轴端, 另一侧中心位置可以卡在第一支撑板21上。 0034 如图6、 7所示, 所述

32、种箱32通过U型螺栓连接在右支撑梁28上。 0035 如图5、 7所示, 所述种管33一端接入种箱32, 另一端从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外壁的 圆孔伸入, 经第二空心支撑轴套29内部并在六棱轴端伸出, 进而接入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 种盒, 即种子在重力作用下经种管33进入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 0036 如图6、 7所示, 所述后梁34焊接在左支撑梁11和右支撑梁28后端。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作业时拖拉机牵引整机前进, 左地轮1输出轴上的第一 链轮6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链轮7, 第二链轮7通过主传动轴12带动第一齿轮8和第 五齿轮22转动, 第七齿轮23与鸭嘴滚轮排种装置

33、25外壳固联在一起, 第五齿轮22通过第六 齿轮24将动力传递给第七齿轮23, 从而带动鸭嘴滚轮排种装置25转动; 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 轮9啮合, 第三齿轮16与第四齿轮15啮合, 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6同轴转动, 动力可由第一 齿轮8经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6传递到第四齿轮15, 第四齿轮15与连接轮毂17通过键固 联, 连接轮毂17与第一轴承座20以及左滚筒盖18通过螺栓固联, 左滚筒盖18与刚性滚筒19 通过螺栓固联, 即第一齿轮8的动力可通过上述连接传递到刚性滚筒19上驱动滚筒转动; 转 动的滚筒将秸秆碾压成一薄层, 鸭嘴穿透这一薄层秸秆后进行成穴并投放种子。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6977974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9 CN 206977974 U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0 CN 206977974 U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1 CN 206977974 U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2 CN 206977974 U 1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