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310.84KB ,
资源ID:705320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7053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pdf)为本站会员(b***)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14657.7 (22)申请日 2017.03.07 (73)专利权人 河南省郑州水利学校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 136号院 (72)发明人 王建军 陈红中 惠筠 张翼 侯广贤 李芳亭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移位喷气扬水 式鱼池增氧机, 包括混气管、 通气管和空气压缩

2、机, 在混气管竖段的下部内腔壁安装有多喷孔供 气环, 分布有轴向喷孔和中心向喷孔, 多喷孔供 气环与通气管连通, 通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 在混气管竖段外侧套装有浮台; 在混气管横段出 口设置有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 本实用新能够自 行移动位置, 喷口喷射反作用力推动增氧机自行 移动。 利用气动原理进行增氧和扬水工作; 多喷 孔在管内向水中喷气, 受管壁约束使空气和水体 充分接触混合, 能够达到三重增氧效果; 实现增 氧、 曝气、 上下水体交换、 均衡鱼池水温和营养等 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576095 U 2017.10.24 CN 206576095 U

3、1.一种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包括混气管、 通气管和空气压缩机, 其特征 是: 所述混气管为 “7” 型结构, 包括混气管竖段和混气管横段; 在混气管竖段的下部内腔壁 上匹配安装有多喷孔供气环; 所述多喷孔供气环的上侧壁分布有轴向喷孔和中心向喷孔, 所述轴向喷孔的喷气方向竖直向上, 所述中心向喷孔的喷气方向汇聚于轴心; 所述多喷孔 供气环与通气管连通, 通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 在所述混气管竖段的上部位于混气管横 段下侧的区域设置有支撑耳, 在支撑耳下侧连接有浮台确保整机漂浮于水面; 在所述混气 管横段出口设置有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 该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的出水口为横向扁平口。 2.根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管包括 固定通气管和带浮标的通气软管, 固定通气管与混合管竖段侧壁贴合固定, 带浮标的通气 软管外侧均布有浮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76095 U 2 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增氧机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 池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我国水产养殖常用增氧机有多种类型, 这几类增氧机虽能满足渔业生产要 求, 但其增氧功能单一, 效果欠佳, 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增氧机存在的

5、问题和不足, 设计了一种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 鱼池增氧机。 0004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包括混气管、 通气管和空 气压缩机, 所述混气管为 “7” 型结构, 包括混气管竖段和混气管横段; 在混气管竖段的下部 内腔壁上匹配安装有多喷孔供气环; 所述多喷孔供气环的上侧壁分布有轴向喷孔和中心向 喷孔, 所述轴向喷孔的喷气方向竖直向上, 所述中心向喷孔的喷气方向汇聚于轴心; 所述多 喷孔供气环与通气管连通, 通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 在所述混气管竖段的上部位于混气 管横段下侧的区域设置有支撑耳, 在支撑耳下侧连接有浮台确保整机漂浮于水面; 在所述 混气管横段出口设置有

6、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 该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的出水口为横向扁平 口。 0005 所述通气管包括固定通气管和带浮标的通气软管, 固定通气管与混合管竖段侧壁 贴合固定, 带浮标的通气软管外侧均布有浮标。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能够自行移动位置, 喷口喷射反作用力推动增氧机自 行移动。 2.利用气动原理进行增氧和扬水工作; 3.多喷孔(嘴)在管内向水中喷气, 受管壁约 束使空气和水体充分接触混合, 增氧效果好; 4.能够达到水中、 空中和水面三重增氧效果; 5.集充气式、 射流式、 喷水式、 叶轮式增氧机的功能于一体, 同时实现增氧、 曝气、 上下水体 交换、 均衡鱼池水温和营养等功能

7、。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鱼池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图1中多喷孔供气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0 图4是图1的鱼池增氧机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1 图中标号, 1为混气管竖段, 2为混气管横段, 3为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 4为进水口, 5为多喷孔供气环, 6为固定通气管, 7为带浮标的通气软管, 8为圆形浮台, 9为中心孔, 10为 支撑耳, 11为轴向喷孔, 12为中心向喷孔, 13为空气压缩机, 14为鱼塘一, 15为鱼塘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576095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所示

8、,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包括扩散喷口、“7” 形 混合管、 供气管、 多喷孔(嘴)供气环和支撑板等组成部分。 将所述增氧机安装在鱼池内带有 中孔的圆形浮台8上(在所述混气管竖段1的上部位于混气管横段2下侧的区域设置有支撑 耳, 在支撑耳下侧连接有圆形浮台8确保整机漂浮于水面), 用软质通气管与机身的供气管 连接, 由岸上的空气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即可工作(系统组成如图4)。“7” 形混气管为所述 增氧机的混合掺气及水气混合体流通的管道, 其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断面形状、 尺寸、 管 长及管壁厚度根据生产要求决定。 0013 圆形中孔浮台是为所述增氧机配套使用的工作承台,

9、 中间设置圆孔满足混气管竖 段1通过, 外边轮廓设为圆形方便其碰到鱼池池壁时能够随机转向。 浮台的尺寸、 浮力及稳 定性以满足增氧机安装使用为宜, 其材料可因地制宜采用金属、 塑料、 木材等。 0014 空气压缩机是整个掺气增氧系统的动力装置, 其供气能力决定的增氧机的工作状 态, 供气压力和供气流量要满足增氧机正常工作要求, 宜选用市场上性能稳定, 质量可靠, 能耗低的机型。 0015 参见图2, 在混气管竖段1的下部内腔壁上匹配安装有多喷孔供气环5; 所述多喷孔 供气环5的上侧壁分布有轴向喷孔和中心向喷孔, 所述轴向喷孔的喷气方向竖直向上, 所述 中心向喷孔的喷气方向汇聚于轴心。 多喷孔供

10、气环5由其向管内供给有压气流, 掺气增氧, 提供动力。 其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喷孔(嘴)直径、 喷孔(嘴)数量、 环管壁厚和长度根据生 产要求决定; 喷孔(嘴)均匀分布在供气环上, 喷气方向有区别, 一部分竖直向上, 一部分稍 微倾向中心, 以实现向上携带水体和充分掺气的双重作用。 0016 多喷孔(嘴)供气环在 “7” 形混气管竖管下部水中喷气, 在管内形成水气混合体, 在 连同管作用和喷射气流的携带作用下, 水气混合体向前流动, 经括扩散喷口扬洒入池, 以水 流扰动鱼池表层水体, 达到水中增氧、 空中增氧和水面增氧的多重增氧效果; 喷口喷射反作 用力推动增氧机自行移动, 使鱼池不同位置水

11、体都能得到增氧, 并进行深层和表层水体交 流互换, 发挥一定的曝气作用。 0017 参见图3, 在混气管横段2出口设置有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3, 该扁平鸭嘴状扩散喷 口3的出水口为横向扁平口。 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3为所述增氧机的扬洒出流部件, 沿出流 方向其断面由圆形渐变为扁矩形, 可以使出口水流以较大的面积与空气接触, 实现掺气增 氧; 喷出的水流扬洒入池冲击鱼池水面, 对表层水体进行扰动, 增大水体与空气接触, 把一 部分空气混入水中实现掺气增氧。 扩散喷口的喷射反作用力推动增氧机连同圆形浮台8移 动, 实现增氧机的自行移位。 其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喷口尺寸、 管壁厚和长度根据生产要 求决

12、定。 0018 供气管为所述增氧机的一段引入管, 其固定在竖管外部, 一端与供气环相连, 另一 端接空气压缩机软管。 其材料与直径和供气环相同, 以便于制造安装。 0019 连接增氧机和空气压缩机的通气管采用软管, 每隔一段距离绑扎一个浮标, 使其 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轻松移动。 通气管在浮台上的固定位置影响增氧机的移动方向, 可以利 用通气管控制增氧机的移动方向和工作区域。 通气软管的承压能力、 过气能力要满足增氧 机工作要求, 宜选用市场上抗腐抗老化能力好的的优质通气软管。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576095 U 4 0020 图4可以看出, 将所述增氧机安装于鱼池内, 混气

13、管竖段1大部分淹没于水中, 水面 上保持约30厘米的扬水高度(喷口低于鱼池壁顶, 防止把水扬洒到池外), 混合管底部进口 距鱼池底留有一定高度。 压缩空气由混气管竖段1下部的多喷孔供气环5供气, 多个喷孔(正 向和斜向)喷出, 与管中水体迅速混合形成水气混合体, 其比重比管外池水的比重小(掺气 越多其比重越小)。 由于连通管作用, 管内水气混合体要上升一定高度(高于管外水面), 管 内底部压力才能与管外水压力平衡, 向上及斜向上喷出的有压气流对管内水气混合体的上 升有携带作用, 使混合体沿混合管向前流动, 经水平混合管, 最后经扁平鸭嘴状扩散喷口3 喷出, 扬洒入池。 只要连续向增氧机提供压缩

14、空气, 增氧机就可以不断地把空气混入管内水 中形成流动的水气混合体(掺气增氧), 持续把鱼池深层水体提升到水面一定高度, 经扩散 喷口扬洒入池, 扰动表层池水(掺气增氧), 达到对鱼池内水体(表层和深层)增氧的目的。 在 喷口喷水(气)反力作用下, 增氧机连同圆形浮台8在水面自行移动(不需外力), 改变其在鱼 池中的平面位置, 使鱼池不同区域的水体都能得到增氧。 水从增氧机底部进入到扬洒落入 鱼池的过程中, 有三处增氧作用: (1)混合管内多孔喷气, 在管壁约束下大量小气泡与水接 触混合, 使氧气(空气)溶于水中; (2)水气混合体从喷口成辐射状(扇面)喷出, 大面积与空 气接触, 使氧气溶于

15、水中; (3)水气混合体从喷口扬洒入池, 将池水扰动, 增加池水与空气接 触, 使氧气溶于水中。 0021 所述增氧机结构简单, 制造安装容易, 使用方便, 工作可靠, 功能多样, 运行灵活, 增氧效果好, 适用范围广(鱼池水深不小于0.8米都可以用), 还可以避免对鱼类的机械创伤 和电击伤害。 所述增氧机本身没有动力, 单独无法实施增氧工作, 需要与空气压缩机、 通气 软管、 圆形中孔浮台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增氧系统。 增氧机工作时, 为了防止杂物堵塞管道和 小鱼小虾进入增氧机受到创伤, 增氧机混合管进口要绑扎小孔筛网(焊接、 螺丝固定也可)。 在输气软管上间隔绑扎浮漂, 使其浮在水面上, 满足

16、增氧机轻松自行移位。 增氧机运行方式 灵活多样, 可以采用一台空气压缩机带动一台增氧机工作, 也可以采用一台大容量空气压 缩机带动多台增氧机工作, 实现多台增氧机的并联运行。 0022 所述增氧机除了能够向池中水体掺气增氧外还有其它作用, 它还能够把深层池水 提升到表层, 实现不同位置水体的交流互换, 发挥一定的曝气作用, 减少池中有害气体, 使 池水的营养、 水温均衡。 0023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质(增氧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如增减某些功能、 改变结构材料、 形状、 尺寸、 数量、 位置、 连接方式等),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576095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576095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576095 U 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