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0 ,大小:4.89MB ,
资源ID:6875136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8751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病人运输系统以及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pdf)为本站会员(a3)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病人运输系统以及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pdf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80044871.1 (22)申请日 2014.06.13 61/834,511 2013.06.13 US A61G 1/02(2006.01) A61G 13/00(2006.01) A61G 13/02(2006.01) A61G 13/12(2006.01) (71)申请人 伊利诺伊大学董事会 地址 美国伊利诺伊州 (72)发明人 P基利安洛迪 A维托 A沃格勒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66 代理人 蔡继清 翁霞 (54) 发明名称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病人运输系统以及病人 运输和生命支

2、持系统 (57) 摘要 描述了一种病人保持医院单元。该病人保持 医院单元具有配置成接纳病人的支撑面和生命支 持系统。 支撑面具有约束至该支撑面的容器, 该容 器包含麻醉机、 储气库及相关管道、 输液装置、 自 动控制系统、 电源装置以及电源线。 该容器还具有 布置在容器外表面的分配阀以及控制界面, 以及 供应阀和电源线的电连接器布置在适于安装在基 座构件的连接件上, 基座构件配置成向所述储气 库供应加压气体以及向所述控制系统供应电力。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6.02.06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4/042277 2014.

3、06.1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201334 EN 2014.12.18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13页 CN 105451704 A 2016.03.30 CN 105451704 A 1.一种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包括: 支撑面, 所述支撑面配置成接纳病人; 以及 生命支持系统,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被约束至所述支撑面, 所述系统包括: -麻醉机; -适于容纳加压气体的多个储气库; -第一组气体供应管道, 所述第一组气体供应管道分别连接到所述

4、储气库的各出口端 口, 所述气体供应管道的各自由端设置有对应的分配阀; -第二组气体供应管道, 所述第二组气体供应管道分别连接到所述储气库的各入口端 口, 所述气体供应管道的各自由端设置有对应的供应阀; -一个或多个输液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麻醉机、 分配阀以及输液装置 并设置有控制界面; -电源装置, 所述电源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以及 -电源线, 所述电源线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并与所述电源装置并联, 所述 电源线具有电连接器, 其中, 所述麻醉机、 储气库以及相关管道、 输液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电源装置以及电源 线布置在容

5、器内, 该容器被约束至所述病人支撑面, 以及 其中所述分配阀与所述控制界面布置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上, 以及所述供应阀和所述 电源线的电连接器布置在连接件上, 该连接件适于安装在基座构件上, 从而向所述储气库 供应加压气体以及向所述控制系统供应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进一步装 配有计算机系统, 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来监测、 控制和调整由所述生命支持系统的各器械 执行的功能, 从而维护病人的生命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还包括保护性茧状 容器, 所述容器配置成容纳所述病人支撑面和生命支持系统。

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茧状容器为实质上圆筒 形壳体, 包括: -下壳体, 所述下壳体具有实质上半圆筒形并具有中心纵向开口; -上壳体, 所述上壳体具有实质上半圆筒形并同轴铰接到所述下壳体, 从而通过绕它们 的共同轴线旋转来在所述下壳体外滑动, 所述上壳体适于与所述下壳体形成管状空间, 该 管状空间仅在一端具有开口, 其上躺有病人的支撑面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插入; 基-部支撑件, 所述基部支撑件适于支撑所述下壳体, 以及 -至少一个门, 所述至少一个门铰接到所述基部支撑件上并适于关闭所述管状空间的 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

7、在于, 所述病人保持医院单元还包 括推车, 所述茧状容器被约束在所述推车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车包括实质上水平叉 形框架, 该实质上水平叉形框架具有两条实质上平行的悬臂梁, 该两条实质上平行的悬臂 梁由间隙隔开, 所述茧状容器安装于所述悬臂梁上以及所述下壳体的中心纵向开口布置于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5451704 A 2 所述梁之间的所述间隙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车包括机器人移 动系统, 所述机器人移动系统配置成自动驱动所述推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

8、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移动系统包括电 动马达、 蓄电池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电动马达可操作地连接到推车车轮, 所述蓄电池连连接 成为所述电动马达供电以及所述控制系统配置成命令所述电动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人保持医院单元还包 括激光导向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是 “T” 形连接件, 所述 “T” 形连接件具有: -顶部, 所述顶部具有第二组紧固件, 该第二组紧固件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组紧 固件配合, 从而将所述手术台牢固保持; -底部, 所述底部具有第三组紧固件和连接器, 所述第三组

9、紧固件和连接器以可拆卸的 方式与外科站底座的上紧固件和连接器配合并将所述 “T” 形连接件牢固保持到所述底座; -至少一个侧部, 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具有第四组紧固件和连接器; -内部管道和与对应的第三和第四组连接器连接的至少一根电缆; 以及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具有: -保持紧固件, 所述保持紧固件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四组紧固件配合并将所 述生命支持系统牢固保持到所述 “T” 形连接件; -入口气体连接器和至少一个输入电连接器, 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电连接器配置成以可 拆卸的方式与相应的所述第四组连接器连接; -出口气体连接器, 所述出口气体连接器适于与所述外部管道连接, 从而输送氧气和/ 或麻醉

10、气体; 以及 -电动装置, 所述电动装置用来支持躺于手术台上的病人的生命, 配置成通过所述输入 电连接器供电并具有入口气体管道和出口气体管道, 所述入口气体管道与所述入口气体连 接器连接以及所述出口气体管道与所述出口气体连接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 “T” 形连接件还包括 第二侧部, 该第二侧部具有第五组紧固件和连接器以及内部管道和至少一根电缆, 所述至 少一根电缆与对应的所述第三组和第五组连接器连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面由多个相互铰 接在一起的刚性部件组成。 13.一种病人运输和生命

11、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包括: 机器人移动系统, 所述机器人移动系统包括电动推车和实质上水平的叉形支撑件, 该 叉形支撑件具有两条实质上平行的悬臂梁, 该两条悬臂梁由一间隙隔开; 以及 保护性茧状件, 所述保护茧性状件具有实质上圆筒形并限定出封闭的管状空间, 该封 闭的管状空间适于容纳躺在支撑面上的病人, 所述茧状件包括: -下壳体, 所述下壳体具有实质上半圆筒形并设有与所述叉形支撑件的所述间隙对应 的开口; -上壳体, 所述上壳体具有实质上半圆筒形并同轴铰接到所述下壳体, 从而通过环绕它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5451704 A 3 们的共

12、同轴线旋转来在所述下壳体外滑动, 所述上壳体适于与所述下壳体形成管状空间, 该管状空间仅在一端具有开口, 其上躺有病人的支撑面能够通过该开口插入; -基部支撑件, 所述基部支撑件适于搁置在所述叉形支撑件上并支撑所述下壳体, 所述 基部支撑件限定出实质上圆柱面, 并具有与所述叉形支撑件的所述间隙对应的底部舱门; -至少一个门, 该至少一个门铰接于所述基部支撑件上并适于关闭所述管状空间的所 述开口, 以及 -权利要求1-12之一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人运输和生 命支持系统包括两个半圆形门, 所述两个半圆形门铰接到所述基部支撑

13、件上并适于关闭所 述管状空间的所述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人运输和生 命支持系统还包括夹持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所述管状空间内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 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机械 地连接到电子直线致动器, 所述电子直线致动器固定于所述叉形支撑件上并配置成抬升连 接到所述夹持装置的病人支撑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移动系 统包括电动马达、 蓄电池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电动马达用来移动所述病人运输系统, 所述蓄 电池连接成为

14、所述电动马达供电, 所述控制系统配置来命令所述电动马达。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人运输和生 命支持系统还包括激光导向系统。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支撑件包 括机动臂, 所述机动臂配置成侧向支撑所述下壳体并通过将所述下壳体在所述基座外滑动 绕其轴线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支撑件包 括电动变速箱, 所述电动变速箱配置成通过在基座外滑动将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绕它 们的共同轴线旋转。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545

15、1704 A 4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病人运输系统以及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 系统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834,511的优先权, 该申 请以全文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公开涉及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其装配有对躺于该单元上的病人的生命进行支持 的器械, 这些器械可以装入由机器人运动系统支撑的保护性茧状件内, 该机器人运动系统 用来将手术病人运出和运离手术室。 背景技术 0004 手术病人从其医院病房到麻醉、 手术台的移动和返回涉及大量人员和复杂设备的 移动, 以及对于越来越多的肥胖病人会尤其麻烦。 可能需

16、要多达6人来将病人从一个手术台 抬到另一个手术台。 涉及1至2人来搬运医院内的病人和生命支持设备。 0005 PCT公开WO 00/00152公开了一种具有病人支撑面的床, 该病人支撑面可活动地放 置于支撑组件的支撑臂上, 该支撑臂又连接到带有轮子的基座。 这种床对于运输医院内的 病人是有用的, 然而病人支撑面必须从支撑组件脱开并由至少两个人来抬起以将病人放置 于手术台或床上。 0006 手术室外无菌环境的质量常常难以控制。 0007 日本专利申请JP2007175266公开了一种具有床和茧状件的病人运输装置, 病人躺 于床上以及茧状件覆盖该床, 其可用于用飞机运输病人, 从而将病人保持在受保

17、护空间内, 同时防止污染的空气泄漏。 0008 文件WO 92/18084和JP2006280534公开一种腔室, 该腔室适于围住床上的病人并 具有入口和出口, 该入口和出口用于将气体运输到腔室内并运至或运离腔室内的病人。 0009 因此, 仍然有利用现代机器人技术来使麻醉下的患者受益同时提高舒适度和安全 性的未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0010 上述需要由一种病人保持医院单元来满足, 所述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包括: 0011 支撑面, 所述支撑面配置成接纳病人; 以及 0012 生命支持系统,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被约束至所述支撑面, 所述系统包括: 0013 -麻醉机; 0014 -适于容纳加压气体的

18、多个储气库; 0015 -第一组气体供应管道, 所述第一组气体供应管道分别连接到所述储气库的各出 口端口, 所述气体供应管道的各自由端设置有对应的分配阀; 0016 -第二组气体供应管道, 所述第二组气体供应管道分别连接到所述储气库的各入 说 明 书 1/13 页 5 CN 105451704 A 5 口端口, 所述气体供应管道的各自由端设置有对应的供应阀; 0017 -一个或多个输液装置; 0018 -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麻醉机、 分配阀以及输液 装置并设置有控制界面; 0019 -电源装置, 所述电源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以及 0020 -电源

19、线, 所述电源线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并与所述电源装置并联, 所述电源线具有电连接器, 0021 其中, 所述麻醉机、 储气库以及相关管道、 输液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电源装置以及 电源线布置在容器内, 该容器约束所述病人支撑面, 以及 0022 其中所述分配阀与所述控制界面布置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 以及所述供应阀和所 述电源线的电连接器布置在连接件上, 该连接件适于安装在基座构件上, 从而向所述储气 库供应加压气体以及向所述控制系统供应电力。 0023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可以装配计算机系统, 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来监视、 控制和调 整由所述生命支持系统的器械执行的功能, 从而维护病人的

20、生命功能。 0024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 该实施列提供了一种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包括: 0025 机器人移动系统, 所述机器人移动系统包括电动推车和实质上水平的叉形支撑 件, 该叉形支撑件具有两条实质上平行的悬臂梁, 该两条悬臂梁由一间隙隔开; 以及 0026 保护性茧状件, 所述保护性茧状件具有实质上圆筒形并限定出封闭的管状空间, 该封闭的管状空间适于容纳躺在支撑面上的病人, 所述茧状件包括: 0027 -下壳体, 所述下壳体具有实质上半圆筒形并设有与所述叉形支撑件的所述间隙 对应的开口; 0028 -上壳体, 所述上壳体具有实质上半圆筒形并同轴铰接到所述下壳体, 从而通过环 绕

21、它们的共同轴线旋转来在所述下壳体外滑动, 所述上壳体适于与所述下壳体形成管状空 间, 该管状空间仅在一端具有开口, 其上躺有病人的支撑面能够通过该开口插入; 0029 -基部支撑件, 所述基部支撑件适于搁置在所述叉形支撑件上并支撑所述下壳体, 限定出实质上圆柱面, 并具有与所述叉形支撑件的所述间隙对应的底部舱门; 0030 -至少一个门, 该至少一个门铰接于所述基部支撑件上并适于关闭所述管状空间 的所述开口。 0031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机器人移动系统装配电动马达、 蓄电池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电 动马达用来移动所述病人运输系统, 所述蓄电池连接到所述电动马达, 所述控制系统配置 来命令所述电

22、动马达。 0032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人保持医院系统, 该系统可以容 易地连接到诸如接地柱和从接地柱脱开, 该接地柱更具体地为手术室或病房内的对接柱, 该病人保持医院系统包括: 0033 手术台, 该手术台限定出病人支撑面, 并具有第一组紧固件, 该第一组紧固件安装 于所述病人支撑面的反面; 0034 “T” 形连接件或对接柱具有: 0035 -顶部, 所述顶部具有第二组紧固件, 该第二组紧固件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 第一组紧固件配合, 从而将所述手术台牢固保持; 说 明 书 2/13 页 6 CN 105451704 A 6 0036 -底部, 所述底部具有第三组

23、紧固件和连接器, 所述第三组紧固件和连接器适于以 可拆卸的方式与手术室或病房内的柱、 座或类似接地元件的上紧固件机连接器配合, 诸如 外壳站的接地元件, 并将所述 “T” 形连接件牢固保持到底座, 0037 -至少一个侧部, 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具有第四组紧固件和连接器; 0038 -内部管道和至少一根与对应的第三和第四组连接器连接的电缆; 以及 0039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具有: 0040 -保持紧固件, 所述保持紧固件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四组紧固件配合并 将所述生命支持系统牢固保持到所述 “T” 形连接件; 0041 -入口气体连接器和至少一个输入电连接器, 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电连接器配置成

24、 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四组的相应连接器连接; 0042 -出口气体连接器, 所述出口气体连接器适于与所述外部管道连接, 从而分配氧气 和/或麻醉气体; 以及 0043 -电动装置, 所述电动装置用来支持躺于手术台上的病人的生命, 配置成通过所述 输入电连接器供电并具有入口气体管道和出口气体管道, 所述入口气体管道与所述入口气 体连接器连接以及所述出口气体管道与所述出口气体连接器连接。 0044 本公开的其它非限制性特征、 实施例和各方面在后续的说明中描述。 0045 提交的权利要求书是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其纳入本文作为参考。 0046 附图简要说明 0047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构造

25、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的立体图。 0048 图2-4分别示出图1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的俯视图、 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0049 图5-7示出由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约束至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的支撑面的生命支持系 统。 0050 图8-11示出 “T” 形连接件, 其用来支撑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的手术台。 0051 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构造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的从病人右侧察 看的立体图。 0052 图13-1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机器人驱动运输系统的实施例, 其包含病人 保持医院单元。 0053 图17示出图13-16的机器人驱动运输系统, 其前门开启且底部舱门关闭。 0054

26、图18示出图16的机器人驱动运输系统, 其前门和底部舱门开启。 0055 图19示出接地柱700, 其用作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的静态固 定件。 0056 图20A和20B是图13-16示出的机器人驱动运输系统的封闭茧状件的支撑件的视 图。 0057 图21A和21B是图13至16的机器人驱动运输系统的封闭茧状件的视图。 0058 图22示出: A)配置成椅子的接地柱上的手术台; B)配置成床的接地柱上的手术台; C)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 D)麻醉病人躺于安装在接地柱上的病人保持医 院单元上; E)麻醉病人躺于容纳在运输系统内的病人保持医院单元上。 0059 图2

27、3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安装于病人运输系统内的驱动器/器械的图示方 说 明 书 3/13 页 7 CN 105451704 A 7 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分别在图1的立体图以及图2-4的俯视 图、 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示出。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包括支撑面500和生命支持系统, 支撑面500 也可以构成手术台, 生命支持系统在图示实施例中由两个盒体300A和300B模块化组成并约 束至支撑面500。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具有模块化结构, 以及该模块(诸如支撑面500和盒体 300A和300B)可以相互连接/拆卸并可单独使用, 这将在下文更清楚地解释。 0061

28、 支撑面500优选由多个铰接在一起并可相互移动的可移动部分组成, 从而限定出 椅子或床或将躺着的病人放置在众多可能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上。 例如, 支撑面500包括可单 独移动的臂部和腿部, 该臂部和腿部可相对于床架绕各自的水平轴线以及与水平轴线垂直 的竖直轴线枢转, 该臂部和腿部的水平轴线平行于床架。 支撑面500优选地设置有集成驱动 器, 该集成驱动器允许选择性地移动这些部分。 这些驱动器例如可以是机电或液压驱动器。 0062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的支撑面500由 “T” 形连接件400支撑, 生命支持系统300连接到 “T” 形连接件400。 生命支持系统具有模块化结构并可由两个盒体300A和3

29、00B(例如图1-4示 例性所示)、 或单个盒体或甚至3个或更多盒体组成, 盒体300A和300B包含支持病人生命的 不同器械。 生命支持系统是模块化的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添加/移除一个或多个盒体来改 适从而仅仅提供支持病人生命真正需要的器械。 0063 生命支持系统的全面综合盒体300A的一个实施例在图5-7中以示例性的方式示 出, 其中参考标号具有以下含义: 0064 30 2主盒 0065 304 后门盒 0066 306 侧门盒 0067 308 底座连接器 0068 310 法兰连接器 0069 311A、 B、 C 支撑连接器 0070 312A 氧气输入连接器A 0071 312B

30、 氧气输出连接器B 0072 314A, B, C 输液连接器输出口 0073 316 监视器 0074 324 输液机 0075 326A、 B、 C 输液注射器A 0076 328 麻醉机 0077 330A 氧气气罐 0078 330B 真空气罐 0079 330C 亚硝酸气罐 0080 330D 医疗气罐 0081 330E 氮气气罐 0082 332A 氧气气罐连接器 说 明 书 4/13 页 8 CN 105451704 A 8 0083 332B 真空气罐连接器 0084 332C 亚硝酸气罐连接器 0085 332D 医疗气罐连接器 0086 332E 氮气气罐连接器 0087

31、 324 电连接器 0088 当然, 不是必须在单个盒体包括所有生命支持器械。 例如, 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盒 体可以仅包含麻醉气体罐而另一个盒体可以仅包含氧气罐。 通过这种布置, 当麻醉病人不 用再保持麻醉但是仍然需要呼吸支持时, 能够通过移出包含麻醉气体罐的盒体和保留包含 氧气罐的盒体来调整生命支持系统。 0089 在图示实施例中, 盒体具有连接到 “T” 形连接件400的支撑连接器311、 气体输入和 输出连接器312A和312B、 322A、 322B、 322C、 322D、 322E以及至少一个电连接器324。 实践中, 盒体(或多个盒体)300构成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 该便携式生命

32、支持系统预定来跟随躺在 支撑面上的病人以保持病人活着。 0090 通常, 生命支持系统的盒体可以包括用来支持病人生命的多个器械, 诸如麻醉机、 适于包含加压气体的多个库、 分别连接到储气库的各出口端的第一组气体供应管道、 设置 有相应分配阀的各气体供应管道的各自由端、 分别连接到储气库的各入口端的第二组气体 供应管道、 设置有各供应阀的各气体供应管道的各自由端、 一个或多个输液设备、 可操作地 连接到麻醉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分配阀、 设置有控制界面的输液设备、 可操作地连接到自动 控制系统的电源装置、 可操作地连接到自动控制系统并与电源装置并联的电源线、 具有电 连接器的电源线。 麻醉机、 储

33、气库及相关管道、 输液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电源装置和电源线 都布置在约束至患者支撑表面的盒体300A(或300B)内。 分配阀与控制界面一起布置在盒体 的外表面上, 且供应阀和电源线的电连接器布置在适于安装到基座构件的连接件上, 基座 构件配置成提供加压气体至储气库和为控制系统提供电力。 0091 根据一实施例, 包含于盒体300A(B)的器械具有配置来确定 “T” 形连接件400是否 连接到手术室的接地柱的控制电路, 从而确定是应该通过盒体300A(B)内的各罐体提供氧 气和/或麻醉气体给躺在支撑面500上的病人, 还是因为病人位于手术室内且通过其它方式 提供生命支持而绕过各罐体。 00

34、92 图8-11示出 “T” 形连接件400的一示例实施例, 其中, 参考编号具有以下含义: 0093 402 中部 0094 404 顶部 0095 406A、 B、 C、 D 驱动器四分之一转挂钩 0096 408A、 B、 C、 D 十六分之一转挂钩 0097 409A, B, C, D 十六分之一转挂钩 0098 410A、 B、 C、 D、 E、 F 柱 0099 412 顶部法兰 0100 414A、 B 横向法兰 0101 416A、 B、 C、 D 板连接器 0102 418A、 B、 C、 D 电连接器 0103 420A、 B、 C 氧连接器 说 明 书 5/13 页 9

35、CN 105451704 A 9 0104 422A、 B、 C 真空连接器 0105 424A、 B、 C 一氧化二氮连接器 0106 426A、 B、 C 医用空气连接器 0107 428A、 B、 C氮 连接器 0108 430 法兰底部抬升件 0109 “T” 形连接件400允许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支撑面500和生命支持系统的盒体(多 个盒体), 以及允许将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安装于接地柱、 底座或更通常地安装到位于手术室 或病房中的对接柱或对接件。 实质上,“T” 形连接件400包括顶部、 底部、 至少一个侧部和内 部导管以及至少一个电缆, 顶部具有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组紧固件配合从而

36、将手术 台牢固固定的第二组紧固件, 底部具有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外科站的底座的上部紧固件 和连接器配合并将 “T” 形连接件牢固保持到底座的第三组紧固件和连接器, 至少一个侧部 具有第四组紧固件和连接器, 内部导管和至少一个电缆将第三组和第四组对应连接器相互 连接。 如果连接一个以上生命支持系统的盒体, 则 “T” 连接件400将配备至少两个或更多具 有紧固件和连接器的相同侧部。 0110 当病人在手术室中时, 病人保持医院单元固定在接地柱上, 接地柱可以是图19中 所示的示例性类型。 当病人保持医院单元上躺着的病人从手术室转移到医院其它房间时, 病人保持医院系统从接地柱700脱开并连接到运输

37、系统, 诸如图13-18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 的运输系统, 从而形成图12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图示的病人运输系统实质上包括 机器人移动系统和保护性茧状件100, 机器人移动系统包括机动推车200和实质上水平的叉 形支撑件, 该叉形支撑件具有两条实质上平行并由一间隙分隔开的悬臂梁, 保护性茧状件 100呈实质上圆柱形并限定出封闭的管状空间, 该管状空间适于围住躺在支撑面上的病人。 保护性茧状件包括下壳体104、 上壳体106、 基部支撑件102以及至少一个门, 下壳体104呈实 质上半圆柱形并设有与叉形支撑件的间隙对应的开口, 上壳体106呈实质上半圆柱形并同 轴铰接到所述下壳体104,

38、从而通过绕其共同的轴线旋转而在下壳体104外滑动, 上壳体106 适于与下壳体104形成仅在一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空间, 其上躺有病人的支撑面可以通过开 口插入管状空间, 基部支撑件102适于置于叉形支撑件上并支撑所述下壳体104, 基部支撑 件102限定出实质上圆柱面, 该实质上圆柱面具有与叉形支撑件的间隙对应的底部舱门, 以 及至少一个门铰接到基部支撑件102并适于关闭管状空间的所述开口。 0111 病人运输系统方便地包括夹持装置, 该夹持装置安装于管状空间内从而将有病人 躺在上面的支撑面固定。 0112 可以理解的是,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运输系统还具有模块化结构, 这是因为在 需要将病人保

39、持在封闭空间时保护性茧状件100可以与推车200分开。 例如当病人清醒并不 存在麻醉气体泄漏风险时, 可以是这种情况。 0113 图20A、 20B和21A、 21B分别示出推车200和保护性茧状件190的实施例的详细视图。 参考标号的含义概述如下表: 0114 102 圆筒1 0115 104 圆筒2 0116 106 圆筒3 0117 108A、 B 底部舱门 说 明 书 6/13 页 10 CN 105451704 A 10 0118 112 圆柱旋转机构 0119 114A、 B 前门 0120 116A、 B 前门支撑件 0121 118A、 B 前致动铰链 0122 120A、 B

40、 激光障碍物传感器 0123 122A、 B、 C、 D、 E、 F 圆柱滚动电机(参见图33) 0124 124 支撑轮 0125 126A、 B 圆筒开口马达 0126 128A、 B 齿轮 0127 130A、 B、 C、 D 支撑圆筒开口马达 0128 132A、 B 圆筒开口马达轴线 0129 134A、 B 蜗轮 0130 136 中心轴线 0131 138 顶部支撑中心轴线 0132 140 支撑中心轴线部件 0133 142 中心轴线轴承 0134 144 O形圈中心圆筒1 0135 146 O形圈中心圆筒3 0136 148A、 B 板圆筒2 0137 150A、 B 板圆筒

41、3 0138 200 推车 0139 202 主罩 0140 203 充电连接 0141 204A、 B 支撑纵向箱 0142 206A、 B 纵向箱 0143 208 前箱 0144 210A、 B 升高 0145 212 结构 0146 214A、 B 主轮 0147 216A、 B 前轮 0148 218A、 B 后轮 0149 220A、 B 轮毂马达 0150 222A、 B 电池 0151 224 CPU 0152 226 基板 0153 图22从A到E的图像序列示出可以由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 执行的不同操作。 如下文所述, 手术台包括相互连接的不同部分, 以便改

42、变支撑面500的配 置, 诸如将其配置成椅子(A)。 当病人在坐立位置接收镇静, 然后支撑面500翻转到平面构型 (B), 然后准备手术(插管及输液)。 然后将模块化生命支持系统固定到 “T” 形连接件(C)并将 说 明 书 7/13 页 11 CN 105451704 A 11 病人连接到模块化生命支持系统(D)。 病人保持医院系统然后被连接到机器人移动系统并 装入保护性茧状件(E), 从而将病人运输到手术室。 0154 一旦位于手术室内, 保护性茧状件的底部舱门开启以及 “T” 形连接件被固定到接 地柱700(图19)。 生命支持系统盒体内的各器械感测到该保持医院系统连接到接地柱700,

43、以及生命支持系统盒体内的器械被绕开以允许病人的生命功能直接通过可在手术室内获 得的器械支持。 然后支撑面从运输系统的夹持装置脱开, 运输系统的夹持装置从接地柱700 移走。 0155 当躺在病人保持医院单元上的病人从手术室运输到医院的其它房间时, 保护性茧 状件100的前门114A、 114B开启(图17), 然后底部翼件108A、 108B也开启(图18), 底部翼件 108A、 108B构成茧状件的底部舱门。 整个病人运输系统朝向病人保持医院系统移动以将支 承面穿入保护性茧状件100内, 然后病人支撑面500被固定到运输系统的夹持装置以及病人 保持医院单元从接地柱700脱开。 通常, 支撑

44、面500仍然固定到 “T” 形连接件400, 生命支持盒 体连接到 “T” 形连接件400, 以及仅仅 “T” 形连接件的底部固定件和连接件从手术室内的接 地柱700脱开。 因此, 当病人从手术室运走时, 整个病人保持系统被固定到病人运输系统从 而支持生命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 盒体300A(和300B)内的器械配置成感测盒体是否从接地 柱700脱开, 从而具体确定病人生命功能是由这些器械支持还是由于病人在手术室内因此 各器械被绕过。 最后保护性茧状件的前门关闭(图16)以及病人(其生命功能由生命支持系 统300支持)准备好包围在保护空间内移动到医院的任何地方, 且不存在任何气体泄漏到外 部的

45、风险。 0156 茧状件的内部优选保持在轻微过压条件下, 从而当门开启或关闭时防止外部气体 进入。 0157 因为躺在支撑面上的病人总是由接地柱和/或运输系统的夹持装置支撑, 因此所 有这些操作可以由单个人不费力地执行, 即便是肥胖病人。 0158 可选地, 如果病人在手术干预后不需要生命支持, 生命支持系统的盒体300A (300B)甚至可能是 “T” 性连接件400可以从支撑面500脱开, 从而病人运输系统仅仅保持支 撑面500。 0159 在一实施例中, 病人运输系统的夹持装置机械地连接到电动线性驱动器, 该电动 线性驱动器固定到叉形支撑件并配置成将连接到夹持装置的支撑面500抬起。 0

46、160 在一实施例中, 保护性茧状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相互滑动从而在紧急情况下 快速触及病人。 例如, 为了人工干预病人和/或生命支持系统, 茧状件100的上半可体106可 以向任一侧旋转150度。 同时下半壳体104可以绕任一侧旋转30度。 这允许茧状件打开180 度、 朝开口的一侧倾斜30度, 从而允许从两侧触及病人和病床下的救生装置。 0161 在一实施例中, 运输系统的基部支撑件102包括电动齿轮箱, 该电动齿轮箱配置成 使得保护性茧状件的下壳体和/或上壳体通过在基座102外滑动从而绕它们的共同轴线旋 转。 优选地, 齿轮箱配置成将每一个半壳体相互独立旋转。 0162 根据本公开一实

47、施例的安装于机器人病人运输系统内的器械在图23中形象示出。 其包括用来检测障碍的激光扫描仪、 用来将病人运输系统引导到理想位置的激光校准传感 器、 电动马达, 电动马达由蓄电池供电并通过CPU驱动, 该CPU通过wifi/蓝牙通信接口与远 程控制台通信。 可选地, 病人、 运输系统可以装配触摸屏显示器和电插座, 触摸屏显示器用 说 明 书 8/13 页 12 CN 105451704 A 12 来提供指令, 电插座用来为机载电子电路供电和对蓄电池充电。 0163 概言之,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提供的病人运输和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机器人移动系 统、 可拆卸手术台系统、 可拆卸模块化生命支持系统以及可拆卸

48、保护性茧状件。 0164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 该实施例包括4个主要元件: i)机器人移动系统、 (ii)手 术台、 (iii)模块化生命支持系统、 以及(iv)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保护性茧状件。 0165 机器人移动系统包括导向和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模块化生命支持系统和保护性 茧状件, 驱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轮、 一个或多个方向轮以及可逆地连接到手术台的 机械装置, 方向轮用来推动系统和将系统从其目的地转向或转向其目的地。 机器人移动系 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 以为导向和控制系统及驱动系统供电。 该电池可充电。 0166 驱动系统可以包括用来以期望速度旋转驱动轮的电动马达。 机器人移动系统的运 动由导向与控制系统控制。 导向与控制系统可由操作者通过诸如无线电控制的方式远程控 制。 导向与控制系统还可以预编程, 从而允许在医院自动移动。 预编程可以在诸如机器人移 动系统的键盘上进行或在控制一个或多个机器人移动系统的运动的计算机上远程进行。 0167 机器人移动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防碰撞系统、 紧急刹车、 紧急关闭开关等。 机器人移动系统还可包括升高或运输系统, 以将手术台和模块化生命支持系统移动到另外 的移动或静止停靠点。 0168 手术台可调整到麻醉给药和手术需要的多个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