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952.62KB ,
资源ID:6873929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8739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pdf)为本站会员(000****221)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74141.8 (22)申请日 2015.12.22 A61K 36/16(2006.01) A61P 3/10(2006.01) A61P 3/06(2006.01) A61P 13/12(2006.01) A61K 36/185(2006.01) (71)申请人 桂林双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 施家园路 38 号东江花园 1 栋 -1-4-2 (72)发明人 程忠泉 徐宝敏 温宇 吴丽文 孙显屏 杨丹 (74)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2、石晓玲 (54) 发明名称 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 制备方法, 将甜茶和银杏按 1 2:1 10 重量比 混合, 加入6075v的乙醇, 在超声波条件下提 取, 往提取液加入石灰水调节 pH 至 7.6 7.8, 离 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冻干燥, 即为复合原 茶。本发明制得的复合原茶不仅在糖尿病降糖方 面具有协同作用, 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症脂代谢 异常和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412168 A

3、 2016.03.23 CN 105412168 A 1/1 页 2 1.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甜茶和银杏按 1 2:1 10 重 量比混合, 加入 60 75v的乙醇, 在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往提取液加入石灰水调节 pH 至 7.6 7.8, 离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冻干燥, 即为复合原茶。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超声波 条件 1 3 次, 每次 1 2h ; 所述超声波条件为 : 温度 40 50、 频率为 250 400Hz。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

4、征在于 : 所述超声 波频率为 300 400Hz。 4.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乙醇的加入量为甜茶和银杏总重的 4 10 倍。 5.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甜茶与银杏的重量比为 1 : 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412168 A 2 1/6 页 3 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5、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 势。 为了控制血糖, 长期的限糖饮食和药物治疗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甜茶(Rubus Suavissmus S Lee) 是广西特有的天然甜味植物的叶子, 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甜、 低热、 安 全无毒性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甜味植物。甜茶中约含有 4.1的生物类黄酮、 18.04的甜茶 多酚和 5的甜茶甙 (Rubusoside)。研究发现甜茶甙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 对小鼠糖 异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用甜茶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大鼠灌胃, 3周后测血 糖、 果糖胺、 胰岛素和 SOD 等指标, 发现甜茶提取物能显著地降低大鼠血糖, 增强其抗氧化 能力, 同

6、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 0003 现有技术虽然公开了甜茶可单独用于治疗糖尿病, 但其作用的靶点相对局限, 无 法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该复合 原茶不仅在糖尿病降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症脂代谢异常和肾脏损伤 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将甜茶和银杏按 1 2:1 10 重量比混合, 加入 60 75v的乙醇, 在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往提取液加入石 灰水调节 pH 至 7.6 7.8, 离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

7、冻干燥, 即为复合原茶。 0006 上述银杏为银杏科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新鲜或干燥叶, 具有活 血化瘀、 通络止痛、 化浊降脂的功效。 0007 步骤 1) 中, 用体积浓度为 60 75的乙醇提取甜茶和银杏中的多糖、 多酚等成 分。石灰水调节 pH 至 7.6 7.8, 可将提取液中的多酚类物质络合沉淀。甜茶多酚分子中 有多个邻位酚羟基, 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a2+络合, 形成环状的螯合物而产生沉淀, 在pH值为 7.6 7.8 时, 甜茶多酚以一个离子态的氧负离子及一个酚羟基与 Ca2+络合, 或以二个离子 态的氧负离子与 Ca2+络合, 形成的是一配基络合物沉

8、淀。同时, 在该 pH 值条件下, 甜茶多酚 还与银杏多糖分子也形成了一配基络合物沉淀。 0008 在超声波条件 1 3 次, 每次 1 2h ; 超声波条件为 : 温度 40 50、 频率为 250 400Hz。优选超声波频率为 300 400Hz。每次提取时, 乙醇的加入量为甜茶和银杏 总重的 4 10 倍。 0009 甜茶与银杏的优选重量比为 1:1。 0010 本发明的原茶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以调配成复合茶, 以供糖尿病人饮用。 说 明 书 CN 105412168 A 3 2/6 页 4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将甜茶和银杏多酚分子与 Ca2+络合形成一配基络合物, 以及甜茶

9、和银杏多酚分子与银杏多糖分子络合形成一配基络合物, 上述一配基络合物的混 合物能起到协同降糖效果, 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症脂代谢异常和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 作用。经验证, 该混合络合物的降糖效果远远优于甜茶和银杏的常规提取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0013 将甜茶叶和银杏叶按 1:1 重量比混合粉碎, 加入 60v的乙醇, 乙醇的加入量为甜 茶和银杏总重的 4 倍, 在温度 40、 频率为 250Hz 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1h, 往提取液中加入 石灰水调节 pH 至 7.6, 离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冻干燥, 即为复合原茶。 0014 对照例 1 0015 将银杏叶粉碎

10、, 加入 60v的乙醇, 乙醇的加入量银杏重量的 4 倍, 在温度 40、 频率为 250Hz 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1h, 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溶剂, 冷冻干燥, 即为银杏原 茶。 0016 对照例 2 0017 将甜茶叶粉碎, 加入甜茶重量 4 倍的水, 在温度 40、 频率为 250Hz 的超声波条件 下提取 1h, 将提取液浓缩至浸膏, 冷冻干燥, 即为甜茶原茶。 0018 实施例 2 0019 将甜茶叶和银杏叶按 1:10 重量比混合粉碎, 加入 75v的乙醇, 乙醇的加入量为 甜茶和银杏总重的 10 倍, 在温度 50、 频率为 400Hz 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h,

11、 合 并提取液, 往提取液中加入石灰水调节 pH 至 7.8, 离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冻干燥, 即 为复合原茶。 0020 实施例 3 0021 将甜茶叶和银杏叶按 2:1 重量比混合粉碎, 加入 70v的乙醇, 乙醇的加入量为甜 茶和银杏总重的 6 倍, 在温度 45、 频率为 300Hz 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2 次, 每次 1.5h, 合 并提取液, 往提取液中加入石灰水调节 pH 至 7.8, 离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冻干燥, 即 为复合原茶。 0022 实施例 4 0023 将甜茶叶和银杏叶按 2:10 重量比混合粉碎, 加入 60v的乙醇, 乙醇的加入量为 甜茶和银

12、杏总重的 10 倍, 在温度 40、 频率为 400Hz 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 2h, 合并提取液, 往提取液中加入石灰水调节 pH 至 7.7, 离心, 滤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冷冻干燥, 即为复合原 茶。 0024 实验例 0025 1、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0026 将体重在 18 22g 的健康昆明小鼠 100 只, 雌雄各半, 进行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 机抽取 20 只为空白对照组, 除空白对照组小鼠喂养正常饲料外其余 80 只小鼠均喂养高脂 饲料, 喂养 4 周后均禁食过夜, 称取每只小鼠体重, 并根据每只小鼠体重, 给除空白组外的 80 只小鼠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13、 柠檬酸 - 柠檬酸钠注射液 200mg/kg, 空白 对照组只注射相等体积的柠檬酸 - 柠檬酸钠缓冲溶液。注射 STZ 3 天后, 禁食 12h, 尾静脉 说 明 书 CN 105412168 A 4 3/6 页 5 取血测其空腹血糖, 以空腹血糖 11.1mmol/L 的为实验性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成功 的标准。 0027 高脂饲料配方 : 基础饲料 78.8、 蛋黄粉 10、 猪油 10、 胆固醇 1、 胆酸钠 0.2。 0028 将模型建立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1、 对照组 2, 每组 20 只。模型对照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 用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在给予高脂

14、饲料的同时, 分别 按剂量 350mg/kg 给予实施例 1、 对照例 1 以及对照例 2 的原茶灌胃。每天早上 9 点灌胃, 每 天 1 次, 连续灌胃 12 周, 第 12 周给药后禁食 12h, 对每只小鼠按剂量 2g/kg 葡萄糖灌胃后 在其相应时间尾静脉取血测定的糖耐量, 之后, 称量每只小鼠的体重, 采取摘眼球方法取血 1.5ml, 于3500r/min离心10分钟后吸取上层血清, 取摘取小鼠的肝、 脾、 肾、 胰腺, 用生理盐 水洗净并用干净滤纸吸干后称重和血清一起立即放在 -80冰箱中保存, 备用。 0029 2、 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实验 0030 灌胃处理12周

15、后, 各组小鼠均禁食8h, 采取小鼠尾静脉取血测得的血糖值作为0h 的血糖值, 接着按剂量 2g/kg 灌胃葡萄糖溶液, 然后在灌胃后 0.5、 1、 1.5、 2h 尾静脉取血测 定血糖值。观察各组在各时间点上血糖浓度的变化。 0031 3、 各项指标的测定 0032 在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 如毛发色泽、 活动频率、 进食进水量、 体重等。 在灌胃给药12周内每周五早上称量各组小鼠的体重, 并且在禁食12h 后采用尾静脉取血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 0033 3.1 血液标本指标 0034 去眼球取血, 3500r/min 离心 10min, 分离血清, 用全自

16、动生化仪测定血糖 (GLU)、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血肌酐 (SCr) ; 用酶标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GHbA1c)、 生物 转化因子 1(TGF-1)。 0035 3.2 尿液标本指标 0036 实验结束前一天收集 24h 尿, 计量后取 4ml, 3000r/min 离心 10min 去除沉渣, 取 2ml 测定 24h 尿微量蛋白 (mALB) 和尿肌酐 (UCr)。 0037 4、 实验结果 : 0038 4.1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见表 1 : 0039 表 1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n 20) 0040

17、 说 明 书 CN 105412168 A 5 4/6 页 6 0041 注 : 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 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0.05, p 0.01。 0042 4.2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见表 2 : 0043 表 2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0044 0045 0046 由表 1 和表 2 可知, 实验组的原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改善其糖耐量, 有效的 调节了糖尿病小鼠体内的糖代谢。 0047 4.3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 TCTG 的影响见表 3 : 0048 表 3 复合原茶对 S

18、TZ 致糖尿病小鼠 TCTG 的影响 (n 20) 0049 组别TC(mmol/l)TG(mmol/l) 空白对照组3.000.61 1.150.33 说 明 书 CN 105412168 A 6 5/6 页 7 模型对照组4.723.221.360.72 实验组3.701.43 1.160.53 对照组 14.291.37 1.220.65 对照组 24.181.73 1.240.85 0050 注 : 给药 12 周后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0.05, p 0.01。 0051 由表 3 可知, 实验组的复合原茶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过高的胆固醇 TC, 三 酰甘油 TG, 增强机

19、体脂质代谢的能力, 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2 4.4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 TGF-1、 mALB、 GHbA1c 的影响见表 4 : 0053 表4复合原茶对STZ致糖尿病小鼠TGF-1、 mALB、 GHbA1c的影响(n20) 0054 组别TGF-1(pg/ml)mALB(g/ml)GHbA1c(ng/ml) 空白对照组6.671.21 1.461.02 4.771.09 模型对照组17.111.3019.913.6113.771.02 实验组7.281.04 7.602.70 5.651.80 对照组 110.041.23 11.602.15 7.890.88 对

20、照组 210.911.06 10.602.70 7.651.80 0055 注 : 给药 12 周后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0.05, p 0.01。 0056 由表5可知, 生物转化因子1是导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的重要因子, 实验组的 复合原茶能够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生物转化因子 1 的含量, 且效果强于对照组。 表明实验组对糖尿病小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并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 预防作用。 0057 实验组的复合原茶能明显降低小鼠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由 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引起的组织缺氧, 减轻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导致的尤其是发 生在肾脏末梢微

21、血管丰富的部位微血管病变, 进而减轻由此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和组织 损伤, 进而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也显著降低。实验组的复合原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体 内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 对预防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作用, 且效果明显优 于对照组。 0058 5.5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血肌酐 (SCr) 和尿肌酐 (UCr) 的影响见表 5 : 0059 表 5 复合原茶对 STZ 致糖尿病小鼠血肌酐 (SCr) 和尿肌酐 (UCr) 的影响 ( n 20) 0060 说 明 书 CN 105412168 A 7 6/6 页 8 组别SCr(mol/l)UCr(mol/l) 空白对照

22、组9.431.41 425.771.23 模型对照组16.911.02*103.321.04* 实验组9.611.70* 221.781.20* 对照组 110.601.15* 161.890.98* 对照组 210.731.64* 158.651.36* 0061 注 : 给药 12 周后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0.05, *p 0.01 ; 各组与模型对 照组比较, p 0.05, p 0.01。 0062 由表 5 可知, 血肌酐和尿肌酐都是反映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实验组复合原茶能 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血肌酐的含量, 并且可以显著地提高糖尿病小鼠体内尿肌酐的 含量, 说明实验组复合原茶原茶可以有效调节二者在糖尿病小鼠体内的浓度, 从而达到保 护肾脏的作用, 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63 由表 1 表 5 可知, 实验组的复合原茶能够通过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过高的胆固 醇、 三酰甘油, 增强机体脂质代谢的能力, 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的血糖水平, 改善其糖 耐量, 同时还能够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液、 尿液中的尿肌酐的含量, 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液、 尿 液中血肌酐、 转化生长因子 -1、 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功效, 减轻糖尿病肾 病小鼠的肾脏损伤, 对预防糖尿病小鼠肾脏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说 明 书 CN 105412168 A 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