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1 ,大小:1.14MB ,
资源ID:6872706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8727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pdf)为本站会员(a3)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65229.2 (22)申请日 2017.10.17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 究所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 号, 中科院寒旱所 (72)发明人 冯起 郭瑞 贾冰 席海洋 刘蔚 尹振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代理人 范国锋 谈俊 (51)Int.Cl. A01H 4/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 的方法 (57)摘

2、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 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 首先提前在室内培植紫花 苜蓿的幼苗; 然后在定植的当年选地整地, 并在 土壤中施加土壤改良剂和除草剂; 在降雨后及时 定植经炼苗处理后的幼苗, 并在块地边缘设置防 风固沙装置; 最后对定植的紫花苜蓿进行除草、 刈割和追肥等田间管理。 本发明利用组织培养的 方法提前培植紫花苜蓿, 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 的成活率和越冬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4页 CN 108935096 A 2018.12.07 CN 108935096 A 1.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定植前, 提前培植 紫花苜

3、蓿的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前培植紫花苜蓿幼苗包括以下步 骤: 1-1, 选取紫花苜蓿的叶片, 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1-2, 将步骤1-1得到的愈伤组织接种至分化培养基, 进行分化培养, 直至得到丛生苗; 1-3, 将步骤1-2得到的丛生苗置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直至长出幼根; 1-4, 将步骤1-3长出幼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土基质中继续培养, 直至长成成品幼苗; 1-5, 将步骤1-4中的成品幼苗进行炼苗, 以备定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定植前还包括选地整地, 在整地的过程 中加入土壤改良剂和除草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4、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有机土壤改良剂, 包括 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一), 将有机肥与秸秆按照比例混合, 并堆积发酵后, 于2030下静置23天; (二), 向上述发酵后的混合料中加入草炭、 蛭石粉、 微生物菌液和含藻载体, 搅拌混匀 后摊铺至2530的环境下25小时; (三), 向上述搅拌混匀的混合料中加入保水剂, 即得到土壤改良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选地整地后, 于雨季第一场透雨后定 植提前培植的紫花苜蓿幼苗, 在定植2025天后, 对种植块地进行

5、追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紫花苜蓿定植后, 在种植块地的边缘设 置防风固沙装置, 所述防风固沙装置将种植块地包围, 所述防风固沙装置包括固定桩(1)和滤网组件(2), 其中, 所述滤网组件(2)包括滤网主 体(3)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滤网主体(3)两端的连接柱(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桩(1)上, 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柱的安装孔(5), 在所述安装 孔(5)的壁面上开设有供滤网主体(3)通过的豁槽(6)。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桩(1)上还设置有喷头, 用 权 利 要 求 书

6、1/2 页 2 CN 108935096 A 2 于向种植块地喷施除草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定植的紫花苜 蓿进行田间管理, 在紫花苜蓿越冬之前和次年返青后喷施除草剂。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935096 A 3 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牧草栽培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祁连山脉是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交汇点, 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和半干 旱区的过渡带, 高寒草地是祁连山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随着气候的

7、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 响, 草原荒漠化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0003 退耕还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一项重要生态经济措施, 目前, 通 过引种一些具有较高生产能力和经济附加值的植物品种, 建植人工草地恢复退耕地植被的 工程措施成为一种普遍模式。 000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退化以后可以自然过渡演化为地带性的天 然草地, 因此种植紫花苜蓿也是通过人为措施加速天然植被恢复的好方法。 紫花苜蓿是豆 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 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 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 土壤环境下, 其产 草量高、 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生物固氮能力强、 适应性广,

8、 被誉为 “牧草之王” 。 0005 典型草原是温带内陆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草地类型, 年降水量约为250至450 毫米, 全年降水短暂而集中, 多在6月至9月。 由于典型草原区的水资源较为紧张, 在建植人 工草地时多利用天然降水, 采取无灌溉种植的方式。 0006 目前, 在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遇到的问题是: 1)种植地土壤保水 性差, 种子发芽率低; 0007 2)播种的种子容易被风吹走, 难以实现定植; 0008 3)定植初期, 杂草蔓延, 严重阻碍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发育, 导致幼苗成活率低; 0009 4)高寒及干旱环境下, 紫花苜蓿生长缓慢, 往往根系尚未发育健全之前就

9、已经进 入冻土季节, 幼苗的越冬率低。 0010 基于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典型草原区天然降水利用率高、 幼苗成活率和越冬率高 的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1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 结果发现: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 法提前在室内培育紫花苜蓿的幼苗, 然后在降雨后及时定植, 并在种植地设置防风固沙装 置和喷施除草剂, 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成活率和越冬率, 且提高了天然降水利用率, 从 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2 具体来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0013 (1)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 其中, 在定植前,

10、提前培植 紫花苜蓿的幼苗。 0014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提前培植紫花苜蓿幼苗包括以下步骤: 说 明 书 1/14 页 4 CN 108935096 A 4 0015 1-1, 选取紫花苜蓿的叶片, 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0016 1-2, 将步骤1-1得到的愈伤组织接种至分化培养基, 进行分化培养, 直至得到丛生 苗; 0017 1-3, 将步骤1-2得到的丛生苗置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直至长出幼根; 0018 1-4, 将步骤1-3长出幼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土基质中继续培养, 直至长成成品幼 苗; 0019 1-5, 将步骤1-4中的成品幼苗进行炼苗, 以备定植。

11、 0020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定植前还包括选地整地, 在整地的过程中加 入土壤改良剂和除草剂。 0021 (4)根据上述(3)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有机土壤改良剂, 包括以下 重量配比的组分: 0022 0023 (5)根据上述(3)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一), 将有机肥与秸秆按照比例混合, 并堆积发酵后, 于2030下静置23天; 0025 (二), 向上述发酵后的混合料中加入草炭、 蛭石粉、 微生物菌液和含藻载体, 搅拌 混匀后摊铺至2530的环境下25小时; 0026 (三), 向上述搅拌混匀的

12、混合料中加入保水剂, 即得到土壤改良剂。 0027 (6)根据上述(1)或(3)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选地整地后, 于雨季第一场透雨后定 植提前培植的紫花苜蓿幼苗, 在定植2025天后, 对种植块地进行追肥处理。 0028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紫花苜蓿定植后, 在种植块地的边缘设置防 风固沙装置, 所述防风固沙装置将种植块地包围, 0029 所述防风固沙装置包括固定桩1和滤网组件2, 其中, 所述滤网组件2包括滤网主体 3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滤网主体3两端的连接柱4。 0030 (8)根据上述(7)所述的方法, 其中, 0031 在所述固定桩1上, 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容纳

13、所述连接柱的安装孔5, 在所述安装 孔5的壁面上开设有供滤网主体3通过的豁槽6。 0032 (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所述固定桩1上还设置有喷头, 用于向 种植块地喷施除草剂。 0033 (10)根据上述(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定植的紫花苜 蓿进行田间管理, 在紫花苜蓿越冬之前和次年返青后喷施除草剂。 说 明 书 2/14 页 5 CN 108935096 A 5 0034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5 (1)本发明在室内提前培育紫花苜蓿幼苗, 不受高寒及干旱地区的恶劣环境影响, 能够在雨季来临之前培育出大量的幼苗, 降雨后及

14、时定植, 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成活率; 0036 (2)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 在冬季来临前紫花苜蓿幼苗已经成长为根系发达、 植 株丰满的壮苗植株, 提高了越冬率; 0037 (3)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 缩短了紫花苜蓿在高寒和干旱环境中生长的时间, 提 高了雨养条件下的产量; 0038 (4)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 在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 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 和对雨水的保持力, 且利用微生物菌液来抑菌抗虫, 安全性高; 0039 (5)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 在定植前和定植后均采取除草措施, 有效减少了杂草 与紫花苜蓿的竞争, 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 0040 (6)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

15、 在种植地边缘设置防风固沙装置, 为紫花苜蓿提供了 稳定的生长环境, 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 能够快速提升紫花苜蓿的覆盖率。 附图说明 0041 图1示出本发明种植紫花苜蓿所用防风固沙装置中固定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示出所述防风固沙装置中滤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示出所述防风固沙装置上支架组件展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示出所述防风固沙装置上支架锁紧机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5示出所述防风固沙装置上支架锁紧机构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6示出所述防风固沙装置上连接柱锁紧机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示出所述防风固沙装

16、置上连接柱锁紧机构的控制杆被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8 附图标号说明: 0049 1-固定桩; 0050 2-滤网组件; 0051 3-滤网主体; 0052 4-连接柱; 0053 41-杆身; 0054 42-圆台; 0055 43-孔洞; 0056 5-安装孔; 0057 6-豁槽; 0058 7-支架组件; 0059 71-长臂杆; 0060 72-短臂杆; 0061 73-中长杆; 0062 81-套筒; 0063 82-固定限位桩 0064 83-活动限位桩; 说 明 书 3/14 页 6 CN 108935096 A 6 0065 84-第一弹簧; 0066 91-销杆; 00

17、67 92-第二弹簧; 0068 93-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通过这些说明, 本发明的特 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其中, 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 但是除非特 别指出, 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7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71 步骤1, 培植紫花苜蓿的幼苗; 0072 步骤2, 选地整地; 0073 步骤3, 定植紫花苜蓿幼苗, 然后在种植地边缘设置防风固沙装置; 0074 步骤4, 对定植的紫花苜蓿进行田间管理。 0075 其中, 在本发明

18、中, 所述培植紫花苜蓿的幼苗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法, 在人工气 候室中进行, 可以人工调控所需温度与光照等条件。 0076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步骤1包括以下子步骤: 0077 步骤1-1, 选取紫花苜蓿的叶片, 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0078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步骤1-1中, 选取生长良好的紫花苜蓿的幼 叶, 灭菌后接种至诱导培养基, 诱导愈伤组织。 0079 其中, 所述灭菌为除去叶片外表灰尘后, 选用8双氧水浸泡1020min, 再用无菌 的双蒸水洗涤, 0080 沿紫花苜蓿的幼叶垂直叶片主脉方向剪开13个切口, 置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 养。 0081 在进

19、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包括MS和生长调节剂。 0082 其中, 所述MS培养基是指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 其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 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 它的硝酸盐含量高, 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 能满足植物细胞 的营养和生理需要。 0083 优选地, 所述生长调节剂包括2,4-二氯苯氧乙酸、 6-苄氨基腺嘌呤和激动素, 浓度 分别为37mg/L、 0.52mg/L和0.010.10mg/L, 优选为46mg/L、 0.52mg/L和0.01 0.10mg/L。 0084 本发明人发现, 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褐化, 需要6-苄氨基腺 嘌呤和激动

20、素配合使用来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008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为暗培养, 培养温度为 2427。 0086 其中, 暗培养有利于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 0087 在本发明中, 为了保证愈伤组织的质量, 选择每隔57天就更换新的诱导培养基。 0088 步骤1-2, 将步骤1-1得到的愈伤组织接种至分化培养基, 进行分化培养, 直至得到 说 明 书 4/14 页 7 CN 108935096 A 7 丛生苗。 0089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将步骤1-1中得到的愈伤组织从紫花苜蓿的叶 片上剥离, 接种至分化培养基上。 0090 在本发明中, 一般在愈伤组

21、织长到直径23cm时才将其与外植体分离, 选择生长 旺盛、 颜色淡黄及结构紧密的愈伤组织剥离。 0091 其中, 转入分化培养基5天左右后, 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出绿色芽点, 20天左右后生 长成丛生苗, 所述丛生苗为无根幼苗。 009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分化培养基包括MS、 0.10.3mg/L的萘乙酸、 0.52.0mg/L的6-苄基腺嘌呤和1.03.0mg/L的激动素。 0093 优选地, 所述萘乙酸的浓度为0.10.2mg/L、 6-苄基腺嘌呤的浓度为0.52.0mg/ L, 所述激动素的浓度为1.03.0mg/L。 0094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分化培养的培

22、养条件为光照与黑暗交替培 养, 光照强度为1000lux, 时间为12h/天。 0095 步骤1-3, 将步骤1-2中得到的丛生苗置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直至长出幼根。 0096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将步骤1-2中分化培养得到的大量丛生苗转入 生根培养基中培养, 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1/2MS、 0.51.5mg/L的吲哚乙酸、 0.10.4mg/L 的萘乙酸和0.10.3g/L的活性炭。 0097 其中, 活性炭在丛生苗生根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因为其提供了根系生长的 暗环境, 同时也可以吸附培养基中的杂质。 0098 所述培养为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 光照强度为2000lux,

23、 时间为16h/天。 0099 步骤1-4, 将步骤1-3中长出幼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土基质中继续培养, 直至长成 成品幼苗。 010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将步骤1-3中长出幼根且株高为58cm的幼苗 转移至装有培养土基质的培养杯中。 0101 其中, 需将幼苗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后移栽至培养土中, 所述培养杯底部开设 有通气孔, 以保证根系的透气性。 010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培养土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0103 0104 调节培养土基质含水量为5060。 0105 其中, 为了防止幼苗发生病虫害, 配好的培养土基质需经高温高压灭菌后使用, 通 常在115

24、125下灭菌70100min。 0106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将移栽入培养土中的幼苗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继续 培养, 调节昼夜温度至1522, 光照时间为8h/天, 光照强度为2000lux, 并每隔1015天 说 明 书 5/14 页 8 CN 108935096 A 8 在幼苗叶面喷施生长素稀释液, 直至长成成品幼苗。 0107 其中, 所述幼苗叶面喷施的生长素稀释液为吲哚乙酸稀释液, 浓度为5080mg/L。 0108 在本发明中, 所述成品幼苗是指经过生根培养34个月后, 所得根系发达、 长势旺 盛的植株。 0109 步骤1-5, 将步骤1-4中的成品幼苗进行炼苗, 以备定植。

25、011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步骤1-5中的炼苗在紫花苜蓿雨季定植前 进行。 0111 其中, 在本发明中, 所述炼苗是指: 在保护培育苗的前提下, 采取放风、 降温、 适当 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 使其定植后能够迅速适应陆地的不良环境条件, 缩短 缓苗时间, 增强对低温、 大风等的抵抗力。 011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将人工气候室中的成品苗移入温室, 对温室进行放 风降温处理, 并在定植前23天, 减少浇水量。 0113 在本发明中, 可以提前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培育紫花苜蓿的成品幼苗, 留待降雨后 定植。 0114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步骤2中

26、, 选择地形平坦、 土层厚度大于30cm 的块地; 所述整地包括灭茬、 翻耕和精细整地。 0115 其中, 整地时要深翻草皮, 反复切割, 交错爬犁, 将草皮彻底粉碎。 0116 为了提高种植地力水平, 可以在整地结束后的当年种植一季燕麦、 油菜等农作物, 以保证种植地土壤完全熟化。 0117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整地的过程中加入土壤改良剂, 优选为有机 土壤改良剂, 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0118 在本发明中, 土壤改良剂兼具基肥、 改良土壤保水性及杀菌性的功能, 其需要在整 地的同时与土壤混合均匀。 0119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

27、组份: 0120 0121 0122 其中, 所述硅藻载体为负载有共球藻、 假共球藻、 列丝藻、 伪枝藻、 鞘丝藻、 微鞘藻、 鱼腥藻、 粘球藻和念珠藻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0123 鉴于共球藻、 假共球藻、 列丝藻、 伪枝藻、 鞘丝藻以及微鞘藻等具有较强的繁殖能 力以及抗逆性能力, 同时, 多为地衣类共生中, 且该几种藻类的组合还会体现出增效的效 果。 因此, 优选采用上述的几种藻类作为繁殖种。 说 明 书 6/14 页 9 CN 108935096 A 9 0124 除此之外, 所述含藻载体优选具有较好保水能力且易于流动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旨在提高藻类的生存能力以及传播性

28、能。 0125 在本发明中, 蛭石粉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 吸附性、 保水性, 改善根系表面微 环境, 储水透气; 可缓冲根系周围环境的酸碱度, 保持养分缓释, 提供矿质元素, 促进紫花苜 蓿的生长。 0126 优选地,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份: 0127 0128 更优选地,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份: 0129 0130 0131 还优选地, 所述有机肥为干牛粪或干羊粪, 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 钠、 聚丙烯酸钾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和/或 0132 所述微生物菌液为将放线菌、 固氮菌、 枯草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 酵母菌中的一种 或多种培

29、养发酵后的菌液。 0133 其中, 所述保水剂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钾和羧甲基纤维素能够有效 降低雨水渗漏, 控制土壤水分蒸发, 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同时 能够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活性、 减少土壤板结等。 0134 本发明人发现, 在紫花苜蓿生长的过程中, 水分充足是必要条件, 在典型草原区降 水集中的雨季, 生长在低洼积水处的幼苗根系常常发生 “烂根” 现象, 这便需要种植地土壤 具有良好的保水力, 可以根据降雨量的多少调节土壤的湿度。 0135 基于此, 保水剂中的聚丙烯酰胺利用分子亲水特性, 可以在短时间内吸纳较传统 材料吸水量高达几十到上千

30、倍的水分, 当相对湿度较低时, 又可以缓慢释放水分。 将其施放 说 明 书 7/14 页 10 CN 108935096 A 10 于植物根部, 即可根据土壤湿度的变化, 自动调节植物周围的墒情, 有利于提高典型草原区 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0136 在本发明中, 复合微生物菌液与有机肥作用后, 会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 通过对空 间和营养的竞争及产生多种抑菌抗虫类物质, 起到防病抗虫的目的。 0137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8 a), 将有机肥与秸秆按照比例混合, 并堆积发酵后, 于2030下静置23天; 0139 b), 向上述发酵后的混合

31、料中加入草炭、 蛭石粉、 微生物菌液和含藻载体, 搅拌混 匀后摊铺至2530的环境下25小时; 0140 c), 向上述搅拌混匀的混合料中加入保水剂, 即得到土壤改良剂。 0141 其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经过了发酵的过程, 不仅能够杀灭原料中可能混入的寄生 虫和病菌, 还能够通过发酵作用将原料分解为紫花苜蓿易于吸收和利用的矿物质和其他营 养成分。 0142 优选地, 所述土壤改良剂与待改良土壤的重量比为1:(712), 优选为1:(911)。 0143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步骤2中, 在整地的同时还需加入除草剂, 以减 少杂草与紫花苜蓿的竞争。 0144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32、 所述除草剂为广谱性土壤除草剂。 0145 其中, 所述广谱性土壤除草剂包括氟乐灵、 地乐胺、 灭草猛及乙草胺等, 施加量为2 4L/hm2。 0146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步骤3中, 在雨季第一场透雨后定植紫花苜蓿幼 苗, 所述紫花苜蓿幼苗为步骤1中提前培育好并经过炼苗处理的幼苗, 所述定植密度为 6500070000株/hm2。 0147 在本发明中, 所述透雨是指降水浸透地表干土层并与底部湿土层相接。 0148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将紫花苜蓿幼苗与培养土基质一同移栽入块地土壤 中。 0149 其中, 保留培养土基质是为了保护幼苗的根系在移栽的过程中不被破坏, 同时能

33、提高幼苗对块地土壤的适应性。 015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紫花苜蓿幼苗定植2025天后, 对块地追肥, 所 述肥料为磷酸二铵, 施加量为100200kg/hm2。 0151 其中, 在定植后幼苗开始恢复生长时, 少量多次的进行追肥处理, 有利于促进幼苗 快速生长。 0152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紫花苜蓿定植后, 在种植块地的边缘设置防 风固沙装置, 所述防风固沙装置将种植块地包围。 0153 其中, 在种植地边缘设置防风固沙装置有利于定植的紫花苜蓿有效抵御风沙, 同 时能减少种苗表面土壤的流失。 0154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防风固沙

34、装置包括固定桩1和 滤网组件2, 其中, 所述滤网组件2包括滤网主体3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滤网主体3两端的连接 柱4。 015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固定桩1上, 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容纳所述 连接柱的安装孔5, 在所述安装孔5的壁面上开设有供滤网主体3通过的豁槽6; 说 明 书 8/14 页 11 CN 108935096 A 11 0156 在所述固定桩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可折叠的支架组件7, 可通过所述支架组件7将 所述固定桩1固定在地面上。 0157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 所述支架组件7包括设置在最外侧 的长臂杆71, 0158 还包括在支架组件7处于收

35、纳状态时夹在长臂杆71与固定桩1之间的短臂杆72和 中长杆73。 0159 其中, 在所述支架组件7处于收纳状态时, 所述短臂杆72、 中长杆73和长臂杆71都 基本竖直设置, 并且彼此紧贴, 或者中长杆73可以嵌入到长臂杆71之中, 所述短臂杆72也可 以嵌入到固定桩1内; 0160 在所述支架组件7处于展开状态时, 短臂杆72和中长杆73基本共线且作为一个直 杆与长臂杆71及固定桩1一同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三角形结构优选为直角三角形。 0161 所述支架组件7从收纳状态到展开状态, 需要外力向外拉拽长臂杆71, 当长臂杆71 被拉拽时, 与之相关的短臂杆72和中长杆73也会随之移动, 其

36、移动过程如图3中所示; 图4及 图5中示出的是拉拽完毕, 进入到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0162 优选地, 所述长臂杆71顶端与固定桩1铰接, 所述长臂杆71底端与所述中长杆73铰 接, 0163 所述短臂杆72一端与固定桩1铰接, 所述短臂杆72另一端与所述中长杆73铰接。 0164 本发明中所述的铰接优选为通过可相对转动的销轴连接的连接方式。 图3、 图4和 图5中长臂杆71短臂杆72和中长杆73之间的圆环即用于表示所述销轴。 0165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支架组件7还包括支架锁紧机构, 通过所述支架 锁紧机构将基本共线的短臂杆72和中长杆73固结为一条直杆。 0166 在更进一

37、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支架锁紧机构包括: 0167 套筒81, 其套设在中长杆73外部, 可沿着中长杆73滑动; 所述套筒的内径尺寸等于 或者略大于中长杆73的外径尺寸; 0168 固定限位桩82, 其设置在短臂杆72上, 用于阻挡套筒81; 0169 活动限位桩83, 其设置在中长杆73内部, 可沿着中长杆73的径向方向滑动; 和 0170 第一弹簧84, 其与活动限位桩83抵接, 用以推动所述活动限位桩83向外滑动。 0171 其中, 固定限位桩82和活动限位桩83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套筒81的长度; 0172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当所述套筒81位于活动限位桩83外部时,

38、所述 活动限位桩83的顶部抵接在套筒81的内壁上; 0173 当所述套筒81沿着中长杆73朝向固定限位桩82滑动而使得活动限位桩83裸露在 外时, 所述活动限位桩83在第一弹簧84的作用下向外滑动而阻碍套筒81返回原位。 0174 所述套筒81未滑过中长杆73与短臂杆72之间的销轴时, 所述套筒81一直有一部分 在活动限位桩83外部, 即所述活动限位桩83的顶部一直定在套筒81的内壁上, 活动限位桩 83不会伸出; 0175 优选地, 在所述中长杆73外部还设置有限制套筒81移动的另一个限位桩, 通过该 另一个限位桩使得套筒81在完全套设在中长杆73上时, 套筒81所在位置能够压住活动限位 桩

39、83, 使其不伸出。 0176 更优选地, 所述中长杆73与短臂杆72之间的销轴和所述固定限位桩82之间的距离 说 明 书 9/14 页 12 CN 108935096 A 12 大于所述套筒81的长度。 0177 本发明中的所述支架锁紧机构包括套在杆外的套筒,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该套筒 位于两个拼接短杆之间的销轴外, 能够大大地增强拼接处的机械强度, 一般来说, 带有套筒 的区域在实际安装时都会紧贴地面, 在所述套筒上可以设置多个辅助固定的结构, 如圆环、 通孔、 尖锥等等。 0178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中长杆73上开设有通孔, 可通过所述通孔将 所述中长杆固定在地面上,

40、0179 优选地, 在所述中长杆73与长臂杆71之间铰接区域, 或者在所述长臂杆71的底端 设置有尖锥, 以便于将所述支架组件7固定在地面上。 018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2中所示, 所述连接柱4包括呈圆柱状的杆 身41, 在所述杆身4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圆台42, 所述圆台42的直径尺寸等于 或小于所述安装孔5的内径尺寸; 0181 所述滤网主体3固定在所述杆身41上, 所述滤网主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 圆台42之间的距离。 018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转动连接柱4将滤网主体3缠绕在所述杆身41上 来调整两个连接柱4之间的滤网主体3长度。 018

41、3 其中, 由于杆身41的直径尺寸小于圆台42的直径尺寸, 在所述杆身41上缠绕几圈 滤网主体, 仍然可以将所述连接柱4放置在安装孔内。 0184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杆身41上开设有孔洞43, 在所述固定桩1内 部设置有与所述孔洞43配合用以锁定连接柱4的连接柱锁紧机构。 0185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6和图7所示, 所述连接柱锁紧机构包括销 杆91, 所述销杆91设置在位于固定桩1中的腔体内, 所述腔体与安装孔5连通, 所述销杆91可 沿着所述腔体往复滑动, 0186 所述销杆91从所述腔体中滑出并进入到安装孔5内时, 可插入到连接柱4上开设的 孔洞43中;

42、 每个杆身41上设置的所述孔洞可以有多个, 所述销杆91的数量也可以有多个。 0187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销杆91侧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销杆91弹回腔 体中的第二弹簧92,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所述销杆91会一直停留在腔体内, 不会伸入 到安装孔5内。 0188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连接柱锁紧机构还包括竖直设置的控制杆 93, 所述控制杆93顶端从所述固定桩1顶面伸出, 其底端与所述销杆91接触, 用以推动所述 销杆91从腔体中伸出并插入到孔洞43中。 0189 优选地, 如图6和图7中所示, 在所述控制杆93的底端上设置有斜面, 在所述销杆91 的后端也设置

43、有斜面, 所述控制杆竖直向下移动时, 通过两个斜面之间相互作用推动所述 销杆91沿着腔体向外移动。 0190 更优选地, 在所述圆台42的顶面上设置有标识符号, 该符号与杆身41上开设的孔 洞位于同一个竖直方向上, 与之对应地, 在所述固定桩1上的安装孔6附近也设置有与所述 销杆9位于同一个竖直方向上的标示符号, 以便于调整连接柱在所述安装孔6中的角度方 向, 便于通过销杆9固定连接柱。 0191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所述固定桩1上还设置有喷头, 用于向种植块 说 明 书 10/14 页 13 CN 108935096 A 13 地喷施除草剂。 0192 优选地, 所述喷头为旋转

44、喷头。 0193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旋转喷头具有多个喷嘴, 所述喷嘴孔径大小不 同。 0194 其中, 由于喷嘴的孔径大小不同, 所喷施溶液的距离不同, 可以保证种植块地内的 植物均能喷施到除草剂。 0195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步骤4中, 所述田间管理包括除草、 刈割和追肥。 0196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紫花苜蓿越冬之前和次年返青后喷施除草剂, 以 消除杂草, 促进再生。 0197 其中, 所述除草剂为用于茎叶的除草剂, 如2,4-D丁酯、 草甘膦及烯草酮等, 喷施量 为13L/hm2。 0198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在定植紫花苜蓿的第二年对返

45、青后的紫花苜蓿进 行刈割, 所述刈割留茬高度为710cm。 0199 优选地, 在之后每年的紫花苜蓿返青时节对其进行刈割。 0200 更优选地, 在每次刈割后对种植块地进行追肥, 所述肥料为尿素, 施肥量为70 100kg/hm2。 0201 在本发明中, 利用上述种植方法种植得到的紫花苜蓿, 其幼苗成活率提高了 30.2, 越冬率提高了39.0, 平均产量提高了68.1。 0202 实施例 0203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不过这些实例仅仅是范例性的, 并不对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0204 实施例1 0205 本实施例中, 所述紫花苜蓿幼苗的培育均是在人工气候室进行。

46、 0206 培育步骤: 0207 (一)培育紫花苜蓿的幼苗: 0208 1)选取祁连山典型草原区生长的紫花苜蓿的幼叶, 除去叶片外表灰尘后, 选用8 双氧水浸泡15min, 再用无菌的双蒸水洗涤, 沿紫花苜蓿的幼叶垂直叶片主脉方向剪开2个 切口, 置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0209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 MS、 质量浓度为5m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 1mg/L的6- 苄氨基腺嘌呤、 0.05mg/L的激动素、 25g/L的蔗糖和5g/L的琼脂。 0210 2)选择上述得到的颜色淡黄及结构紧密的直径为23cm的愈伤组织剥离, 接种到 分化培养基上, 进行光照与黑暗交替培养, 光照强

47、度为1000lux, 时间为12h/天, 0211 所述分化培养基的配方为: MS、 0.2mg/L的萘乙酸、 1.0mg/L的6-苄基腺嘌呤、 1.5mg/L的激动素、 20mg/L的蔗糖和5g/L的琼脂; 0212 经25天的分化培养, 愈伤组织表面长出丛生苗。 0213 3)将上述分化得到的大量丛生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 光 照强度为2000lux, 时间为16h/天。 0214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 1/2MS、 1.0mg/L的吲哚乙酸、 0.2mg/L的萘乙酸、 0.2g/L 的活性炭、 25g/L的蔗糖和5g/L的琼脂。 说 明 书 11/14 页 14

48、CN 108935096 A 14 0215 4)按照以下重量配比配置培养土基质: 0216 0217 混合均匀后加水, 调节含水量至60, 然后将培养土装袋, 在120下高压灭菌 90min; 0218 然后将灭菌后的培养土基质自然降温后分装至培养杯, 再将上述长出幼根且株高 为58cm的幼苗转移至装有培养土基质的培养杯中; 0219 将培养杯中的幼苗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继续培养, 调节昼夜温度至1522, 光照 时间为8h/天, 光照强度为2000lux, 并每隔12天在幼苗叶面喷施浓度为60mg/L的吲哚乙酸 稀释液, 经过3个月的培育, 得到成品苗。 0220 5)将上述紫花苜蓿的成品幼苗移入温室, 对温室放风降温, 进行炼苗。 0221 (二)选地整地, 施加土壤改良剂: 0222 选择地形平坦、 土层厚度大于30cm的块地, 依次进行机械灭茬、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