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09876.4 (22)申请日 2018.06.13 (71)申请人 广西陆川县兰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37799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 县温泉镇风淳村上高屋队17号 (72)发明人 陈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牙斐颖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C 21/00(2006.01) A01G 9/029(2018.01) A01G 22/00(2018.01)
2、A01G 22/25(2018.01) A01G 24/25(2018.01) A01G 31/0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涉及果 树种植技术领域。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园 地选择; (2)开坑定植; (3)在龙眼树中套种田七、 薄荷和金钗石斛; (4)水肥管理; (5)疏花疏果; (6)适时采收。 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抑制龙眼病害 的发生, 优于传统化学防治, 病害控制效果显著, 同时, 龙眼套种田七、 薄荷和金钗石斛, 兼具提高 土地利用率和龙眼病害防治,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 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9105109 A 2019.01.01 CN 109105109 A 1.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园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排水好, 保水保肥力强的山地土坡进行种植; (2)开坑定植: 将园地土壤进行深耕后, 挖长宽深均为0.5-1m的种植坑, 向种植坑中放 10-15cm厚的腐熟农家肥, 并将根系发达且健康的小苗放入种植坑中覆土压实, 浇足定根 水, 所述小苗行间距为4-6m; (3)套种: 龙眼定植1年后, 在行间依次套种田七和薄荷, 所述田七与薄荷行间距为25- 40cm, 所述田七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20-
4、30m, 所述薄荷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30-40cm, 种植后对田七和薄荷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待田七和薄荷收获后互换位置继续种植; 龙眼定 植4年后, 在通风性好的树枝上种植金钗石斛; (4)水肥管理: 每年3月施复合肥, 挂果50kg的树放2-3kg复合肥加0.5-1kg尿素; 第二次 生理落果后施壮果肥, 挂果50kg的树施粪水50-100kg加氧化钾0.5-0.70kg、 过磷酸钙0.5- 0.70kg; 每年冬季施基肥, 挂果50kg的树施50-80kg腐熟农家肥; 夏季在地势低洼处开沟排 水, 防止内涝; (5)疏花疏果: 将病穗、 弱穗、 生长不良和过多的花穗疏掉, 保留生长健壮的
5、花穗; 将坐 果稀少、 坐果过多过密的果穗疏掉, 保留坐果较多且紧凑的果穗; (6)适时采收: 选择阴天、 晴天露水干后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 采果时保持断口整齐, 防 止撕裂, 采下的龙眼轻拿轻放, 避免机械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田七种植是: 选择10- 15cm高的健壮小苗进行移栽, 移栽前用1.5多抗霉素200倍液浸泡根部10-15min, 移栽株 行距为10-15cm, 移栽后浇足水并用稻草覆盖表土, 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荷种植是: 选择薄 荷第二年长出的粗壮、 节间短、 无病害的根茎作
6、种根, 将种根截成5-10cm长的小段, 按行距 15-20cm开5-10cm深的沟, 将所述小段按10-15cm株距斜摆在沟内, 覆土、 压实、 浇水, 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钗石斛种植方法 为: 将金钗石斛种苗顺根系倾斜方向贴在龙眼树皮上, 将泡水撕成绒状的椰子壳轻轻盖在 金钗石斛的根系上, 并用薄膜固定, 每隔3-5天补水一次, 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肥管理步骤中, 复 合肥和基肥的施肥方式是: 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7、补水方式为全株喷 雾。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05109 A 2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龙眼是深受大众喜爱的热带水果之一, 随着市场上龙眼需求量不断扩大, 龙眼种 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加上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 龙眼病害发病率高、 发病种类多, 其中, 主 要病害为霜疫霉病、 叶枯病、 鬼帚病、 毛毡病、 藻斑病等, 严重影响龙眼的产量。 现阶段龙眼 病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 效果明显但不持久, 容易反复, 导致用药量增多, 污染增大。 【发明内容】 000
8、3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该方法通 过生物方法防治, 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提高产量。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括以下步骤: 0006 (1)园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排水好, 保水保肥力强的山地土坡进行种 植; 0007 (2)开坑定植: 将园地土壤进行深耕后, 挖长宽深均为0.5-1m的种植坑, 向种植坑 中放10-15cm厚的腐熟农家肥, 并将根系发达且健康的小苗放入种植坑中覆土压实, 浇足定 根水, 所述小苗行间距为4-6m; 0008 (3)套种: 龙眼定植1
9、年后, 在行间依次套种田七和薄荷, 所述田七与薄荷行间距为 25-40cm, 所述田七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20-30m, 所述薄荷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30- 40cm, 种植后对田七和薄荷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待田七和薄荷收获后互换位置继续种植; 龙 眼定植4年后, 在通风性好的树枝上种植金钗石斛; 0009 (4)水肥管理: 每年3月施复合肥, 挂果50kg的树放2-3kg复合肥加0.5-1kg尿素; 第 二次生理落果后施壮果肥, 挂果50kg的树施粪水50-100kg加氧化钾0.5-0.70kg、 过磷酸钙 0.5-0.70kg; 每年冬季施基肥, 挂果50kg的树施50-80kg腐熟农家肥
10、; 夏季在地势低洼处开 沟排水, 防止内涝; 0010 (5)疏花疏果: 将病穗、 弱穗、 生长不良和过多的花穗疏掉, 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 将坐果稀少、 坐果过多过密的果穗疏掉, 保留坐果较多且紧凑的果穗; 0011 (6)适时采收: 选择阴天、 晴天露水干后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 采果时保持断口整 齐, 防止撕裂, 采下的龙眼轻拿轻放, 避免机械伤。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田七种植是: 选择10-15cm高的健壮小苗进行移栽, 移栽前用1.5 多抗霉素200倍液浸泡根部10-15min, 移栽株行距为10-15cm, 移栽后浇足水并用稻草覆盖 表土, 即可。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薄
11、荷种植是: 选择薄荷第二年长出的粗壮、 节间短、 无病害的根茎 作种根, 将种根截成5-10cm长的小段, 按行距15-20cm开5-10cm深的沟, 将所述小段按10-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9105109 A 3 15cm株距斜摆在沟内, 覆土、 压实、 浇水, 即可。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金钗石斛种植方法为: 将金钗石斛种苗顺根系倾斜方向贴在龙眼 树皮上, 将泡水撕成绒状的椰子壳轻轻盖在金钗石斛的根系上, 并用薄膜固定, 每隔3-5天 补水一次, 即可。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水肥管理步骤中, 复合肥和基肥的施肥方式是: 在龙眼树四周挖环 状沟施。 0016 进
12、一步地, 所述补水方式为全株喷雾。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 本发明在龙眼树中套种田七和薄荷, 还在树干上种植金钗石斛, 田七、 薄荷、 金 钗石斛的根际微生物均具有抗菌活性成分, 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经检验, 龙眼园中套种 田七、 薄荷、 金钗石斛后霜疫霉病、 鬼帚病和叶枯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至6-10、 8-12、 5- 8, 优于传统化学防治, 病害控制效果显著,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提高了产量。 0019 2、 本发明田七和薄荷收获后互换位置继续种植, 不但能维持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活 性, 还可防止田七和薄荷发生连作障碍, 提高了两者的产
13、量。 0020 3、 本发明龙眼套种田七、 薄荷和金钗石斛, 兼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龙眼病害防治,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本实施例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括以下步骤: 0024 (1)园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排水好, 保水保肥力强的山地土坡进行种 植。 0025 (2)开坑定植: 将园地土壤进行深耕后, 挖长宽深均为0.5m的种植坑, 向种植坑中 放10cm厚的腐熟农家肥, 并将根系发达且健康的小苗放入种植坑中覆土压实, 浇足定根水, 所述小苗行间距为4m。
14、0026 (3)套种: 龙眼定植1年后, 在行间依次套种田七和薄荷, 所述田七与薄荷行间距为 25cm, 所述田七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20m, 所述薄荷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30cm, 种植后 对田七和薄荷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待田七和薄荷收获后互换位置继续种植; 龙眼定植4年 后, 在通风性好的树枝上种植金钗石斛; 所述田七种植是: 选择10cm高的健壮小苗进行移 栽, 移栽前用1.5多抗霉素200倍液浸泡根部10min, 移栽株行距为10cm, 移栽后浇足水并 用稻草覆盖表土, 即可; 所述薄荷种植是: 选择薄荷第二年长出的粗壮、 节间短、 无病害的根 茎作种根, 将种根截成5cm长的小段,
15、按行距15cm开5cm深的沟, 将所述小段按10cm株距斜摆 在沟内, 覆土、 压实、 浇水, 即可; 所述金钗石斛种植方法为: 将金钗石斛种苗顺根系倾斜方 向贴在龙眼树皮上, 将泡水撕成绒状的椰子壳轻轻盖在金钗石斛的根系上, 并用薄膜固定, 每隔3天全株喷雾补水一次, 即可。 0027 (4)水肥管理: 每年3月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复合肥, 挂果50kg的树放2kg复合 肥加0.5kg尿素; 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施壮果肥, 挂果50kg的树施粪水50kg加氧化钾0.5kg、 过 磷酸钙0.5kg; 每年冬季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基肥, 挂果50kg的树施50kg腐熟农家肥; 说 明 书 2/5
16、 页 4 CN 109105109 A 4 夏季在地势低洼处开沟排水, 防止内涝。 0028 (5)疏花疏果: 将病穗、 弱穗、 生长不良和过多的花穗疏掉, 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 将坐果稀少、 坐果过多过密的果穗疏掉, 保留坐果较多且紧凑的果穗。 0029 (6)适时采收: 选择阴天、 晴天露水干后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 采果时保持断口整 齐, 防止撕裂, 采下的龙眼轻拿轻放, 避免机械伤。 0030 实施例2 0031 本实施例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括以下步骤: 0032 (1)园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排水好, 保水保肥力强的山地土坡进行种 植。 0033 (2)开坑定植: 将
17、园地土壤进行深耕后, 挖长宽深均为1m的种植坑, 向种植坑中放 15cm厚的腐熟农家肥, 并将根系发达且健康的小苗放入种植坑中覆土压实, 浇足定根水, 所 述小苗行间距为6m。 0034 (3)套种: 龙眼定植1年后, 在行间依次套种田七和薄荷, 所述田七与薄荷行间距为 40cm, 所述田七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30m, 所述薄荷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40cm, 种植后 对田七和薄荷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待田七和薄荷收获后互换位置继续种植; 龙眼定植4年 后, 在通风性好的树枝上种植金钗石斛; 所述田七种植是: 选择15cm高的健壮小苗进行移 栽, 移栽前用1.5多抗霉素200倍液浸泡根部15min
18、, 移栽株行距为15cm, 移栽后浇足水并 用稻草覆盖表土, 即可; 所述薄荷种植是: 选择薄荷第二年长出的粗壮、 节间短、 无病害的根 茎作种根, 将种根截成10cm长的小段, 按行距20cm开10cm深的沟, 将所述小段按15cm株距斜 摆在沟内, 覆土、 压实、 浇水, 即可; 所述金钗石斛种植方法为: 将金钗石斛种苗顺根系倾斜 方向贴在龙眼树皮上, 将泡水撕成绒状的椰子壳轻轻盖在金钗石斛的根系上, 并用薄膜固 定, 每隔5天全株喷雾补水一次, 即可。 0035 (4)水肥管理: 每年3月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复合肥, 挂果50kg的树放3kg复合 肥加1kg尿素; 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施壮
19、果肥, 挂果50kg的树施粪水100kg加氧化钾0.70kg、 过 磷酸钙0.70kg; 每年冬季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基肥, 挂果50kg的树施80kg腐熟农家肥; 夏季在地势低洼处开沟排水, 防止内涝。 0036 (5)疏花疏果: 将病穗、 弱穗、 生长不良和过多的花穗疏掉, 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 将坐果稀少、 坐果过多过密的果穗疏掉, 保留坐果较多且紧凑的果穗。 0037 (6)适时采收: 选择阴天、 晴天露水干后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 采果时保持断口整 齐, 防止撕裂, 采下的龙眼轻拿轻放, 避免机械伤。 0038 实施例3 0039 本实施例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括以下步骤: 0040
20、 (1)园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排水好, 保水保肥力强的山地土坡进行种 植。 0041 (2)开坑定植: 将园地土壤进行深耕后, 挖长宽深均为0.7m的种植坑, 向种植坑中 放13cm厚的腐熟农家肥, 并将根系发达且健康的小苗放入种植坑中覆土压实, 浇足定根水, 所述小苗行间距为5m。 0042 (3)套种: 龙眼定植1年后, 在行间依次套种田七和薄荷, 所述田七与薄荷行间距为 35cm, 所述田七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25m, 所述薄荷与相邻龙眼的行间距为35cm, 种植后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9105109 A 5 对田七和薄荷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待田七和薄
21、荷收获后互换位置继续种植; 龙眼定植4年 后, 在通风性好的树枝上种植金钗石斛; 所述田七种植是: 选择13cm高的健壮小苗进行移 栽, 移栽前用1.5多抗霉素200倍液浸泡根部14min, 移栽株行距为14cm, 移栽后浇足水并 用稻草覆盖表土, 即可; 所述薄荷种植是: 选择薄荷第二年长出的粗壮、 节间短、 无病害的根 茎作种根, 将种根截成7cm长的小段, 按行距18cm开7cm深的沟, 将所述小段按12cm株距斜摆 在沟内, 覆土、 压实、 浇水, 即可; 所述金钗石斛种植方法为: 将金钗石斛种苗顺根系倾斜方 向贴在龙眼树皮上, 将泡水撕成绒状的椰子壳轻轻盖在金钗石斛的根系上, 并用薄
22、膜固定, 每隔4天全株喷雾补水一次, 即可。 0043 (4)水肥管理: 每年3月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复合肥, 挂果50kg的树放2.5kg复 合肥加0.7kg尿素; 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施壮果肥, 挂果50kg的树施粪水80kg加氧化钾0.6kg、 过磷酸钙0.6kg; 每年冬季在龙眼树四周挖环状沟施基肥, 挂果50kg的树施70kg腐熟农家 肥; 夏季在地势低洼处开沟排水, 防止内涝。 0044 (5)疏花疏果: 将病穗、 弱穗、 生长不良和过多的花穗疏掉, 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 将坐果稀少、 坐果过多过密的果穗疏掉, 保留坐果较多且紧凑的果穗。 0045 (6)适时采收: 选择阴天、 晴天
23、露水干后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 采果时保持断口整 齐, 防止撕裂, 采下的龙眼轻拿轻放, 避免机械伤。 0046 对比试验: 0047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种植效果, 申请人做了以下试验, 试验在广西陆川县某龙眼种 植基地进行, 实验分为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对照组1、 对照组2、 对照组3、 对照组4、 对照 组5、 对照组6共9个小组, 每组种植100株龙眼, 品种为石硖龙眼。 其中,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 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种植; 对照组1采用传统方法种植, 即未 套种任何植物, 按常规方法用化学农药防病; 对照组2未在龙眼中套种田七, 其他步骤均
24、与 实施例3相同; 对照组3未在龙眼中套种薄荷, 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照组4未在龙眼 中树干上种植金钗石斛, 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照组5未在龙眼中套种田七和薄荷, 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照组6未在龙眼中套种薄荷和金钗石斛, 其他步骤均与实施 例3相同。 种植1年后, 统计各组发病率, 统计结果见表1: 0048 表1各组发病率 0049 项目/组别霜疫霉病发病率()鬼帚病发病率()叶枯病发病率() 第一组10128 第二组7107 第三组685 对照组1212319 对照组2131512 对照组3121116 对照组4171414 对照组5161817 对照组618
25、1517 0050 从表1可知: 本发明在龙眼树中套种田七和薄荷, 还在树干上种植金钗石斛, 田七、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9105109 A 6 薄荷、 金钗石斛的根际微生物均具有抗菌活性成分, 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经检验, 龙眼 园中套种田七、 薄荷、 金钗石斛后霜疫霉病、 鬼帚病和叶枯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至6-10、 8-12、 5-8, 优于传统化学防治, 病害控制效果显著,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提高了产 量。 0051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的专利申请范围, 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 均应属 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105109 A 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