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288.56KB ,
资源ID:687195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8719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池塘海参养殖方法.pdf)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15655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10.05 CN 101156556 B *CN101156556B* (21)申请号 200710114606.8 (22)申请日 2007.11.22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成林 地址 266002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贵州路 47 号 (72)发明人 李成林 胡炜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杨秉利 CN 2582376 Y,2003.10.29, 全文 . 林培振 . 池塘编织布造礁海参养殖技术 . 中 国水产 第 10 期

2、 .2007,( 第 10 期 ), 第 49 页 . 李金锋 等.虾池造礁养参试验总结.科学养 鱼 第 2 期 .2006,( 第 2 期 ), 第 35-36 页 . (54) 发明名称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包括在 养参池内放人工海参礁、 参苗的投放、 养成期管 理, 其特征在于 : 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 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制成, 制作方法是 将扇贝笼逐一连接, 然后伸展、 绷紧, 固定在养参 池底。固定在养参池底的扇贝笼呈纵向或横向铺 设, 扇贝笼铺设行间距为3 5 米。 充分利用重量 轻、 成本低的材料作为人工海参礁, 降低

3、了成本和 劳动强度, 便于日常检查, 操作管理方便, 有利于 海泥的粘附和底栖生物饵料的生长以及海参的收 获采捕。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喻江霞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1156556 B1/1 页 2 1. 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包括在养参池内放人工海参礁、 参苗的投放、 养成期管理, 其特征在于 : 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制成, 制作方法 是将扇贝笼逐一连接, 然后伸展、 绷紧, 固定在养参池底 ; 固定在养参池底的扇贝笼呈纵向 或横向铺设, 扇贝笼铺设

4、行间距为 3 5 米 ; 养参池设在中潮带或低潮带或近岸虾池, 选择 岩礁底质或沙质底或硬沙泥底, 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池塘 ; 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 1.5 米, 且不渗漏 ; 盐度不低于 28, 无河流注入 ; 养殖池各留一进、 排水闸门, 池内海水的更换 依靠自然纳潮, 每天换水量不低于 30, 池内平均水深 1.5 米以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参苗的投放 : 采用直接 投放法或网袋投放法 ; 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 按大苗少投放, 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 300 500 头 /500 克的苗种投放密度控制在 10

5、30 头 / 平方 米 ; 规格在 30 50 头 /500 克的参苗, 控制在 5 10 头 / 平方米。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养成期管理中的饵料 投喂 : 在春天 3 5 月份和秋季 10 月下旬以后, 要满足海参的生长需要, 必须进行人工投 喂, 以弥补饵料不足, 多采用海藻加工成藻粉并与海泥混合稀释均匀后撒入参池 ; 养成期管 理中的水质交换 : 池塘水日交换量要大于池水总量的 30, 在换水时要带网以防水中敌害 生物进入 ; 养成期管理中的日常监测 : 养殖期间应注意加强水质、 盐度、 水温、 海参生长情 况、 安全措施的监控 ;

6、 每天应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 摄食情况, 调节投饵量, 确保海参保持较 好的生活状态, 每隔1015天下水探摸, 测量海参, 观察海参生长情况 ; 养成期管理中的清 除敌害 : 在放苗前用漂白粉彻底清塘, 清除敌害, 进水时用至少 80 目网过滤, 以防鱼虾蟹卵 及其幼体、 水蚤敌害进入 ; 养成期内进水时选用 40 50 目网过滤 ; 海星要检出池外晒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156556 B1/3 页 3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 涉及海参的养殖方法, 具体说是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普遍采用建

7、造人工海参礁的方法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 并繁殖大量的海藻、 水草供刺参栖息、 摄食和夏眠。 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大部分以瓦片、 砖头、 碎石和水泥制品, 甚至稍大、 形状不等的石块为主, 这些材料成本高, 使用过程中操作管理 极为不方便, 尤其是池塘每用 3 年左右就要进行一次清池, 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因此, 人们 迫切地希望研究一种能利用成本低、 易清理的材料建造人工海参礁, 进行海参养殖的方法, 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供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充分利用重量轻、 成本低的材料作为人工海参礁, 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 便于日常检查,

8、操作管理方便, 有利于海泥的粘附和底栖生物饵料的生长以及海参的收获采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包括在养参 池内放人工海参礁、 参苗的投放、 养成期管理, 其特征在于 : 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 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制成, 制作方法是将扇贝笼逐一连接, 然后伸展、 绷紧, 固定 在养参池底。 0005 对上述方法的改进 : 固定在养参池底的扇贝笼呈纵向或横向铺设, 扇贝笼铺设行 间距为 3 5 米。 0006 对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 养参池设在中潮带或低潮带, 选择岩礁底质, 用混凝土 和石块围城池塘或虾池改造的池塘 ; 小潮

9、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 1.5 米, 且不渗漏 ; 盐度不低 于 28, 无河流注入 ; 养殖池各留一进、 排水闸门, 池内海水的更换依靠自然纳潮, 每天换 水量不低于 30, 池内平均水深 1.5 米以上。 0007 对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参苗的投放 : 采用直接投放法或网袋投放法 ; 参 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 按大苗少投放, 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 节, 规格在 300 500 头 /500 克的苗种投放密度控制在 10 30 头 / 平方米 ; 规格在 30 50 头 /500 克的参苗, 控制在 5 10 头 / 平方米。 0008 对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10、: 所述养成期管理中的饵料投喂 : 在春天 3 5 月份和 秋季 10 月下旬以后, 要满足海参的生长需要, 必须进行人工投喂, 以弥补饵料不足, 多采用 海藻加工成藻粉并与海泥混合稀释均匀后撒入参池 ; 养成期管理中的水质交换 : 池塘水日 交换量要大于池水总量的 30, 在换水时要带网以防水中敌害生物进入 ; 养成期管理中的 日常监测 : 养殖期间应注意加强水质、 盐度、 水温、 海参生长情况、 安全措施的监控 ; 每天应 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 摄食情况, 调节投饵量, 确保海参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每隔 10 15 说 明 书 CN 101156556 B2/3 页 4 天下水探摸, 观

11、察测量海参的生长情况 ; 养成期管理中的敌害清除 : 在放苗前用漂白粉彻 底清塘, 清除敌害, 进水时用至少 80 目网过滤, 以防鱼虾蟹卵及其幼体、 水蚤等敌害进入 ; 养成期内进水时选用 40 50 目网过滤 ; 海星要检出池外晒干。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 0010 本发明采用废弃扇贝笼作为人工海参礁每亩可节约成本 600 元左右, 将废弃的扇 贝笼变废为宝, 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扇贝笼更加便于观察, 操作管理 极为方便, 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有利于海泥的粘附和底栖生物饵料的生长以及海参 的收获采捕。本发明材料易得, 实施方便,

12、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的具体方法为 : 0012 (1) 建造养参池 0013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当地地理优势, 最好是岩礁底质, 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 状、 大小不等的池塘, 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 ; 或在岸边建池或利用养虾池的改造池 塘。 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 且不渗漏 ; 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 尤其是油类污染 ; 盐 度不低于 28, 无河流注入 ; 养殖池各留一进、 排水闸门, 该池海水最好依靠自然纳潮, 每 天纳水量不低于 30, 池内平均水深 1.5 米以上。 0014 (2) 投放人工海参礁 0015 将若干扇贝笼逐一连接

13、( 连接的数量视池塘长度或宽度而定 ), 然后伸展、 绷紧, 固定在池底, 呈纵向或横向铺设, 行间距为 3-5 米。 0016 (3) 参苗的投放 0017 参苗的投放有两种方法 : 一是直接投放法, 适合于大规格参苗的投放, 将运回的 参苗均匀的洒放到参礁所在的水域 ; 二是网袋投放法, 适合于体长 1cm 左右的小规格参苗 的投放。将其装进网袋, 让参苗慢慢爬上人工海参礁附着, 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参苗的投 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 按大苗少投放、 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 通常 300 500 头 /500 克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 10 30 头 / 平方米 ; 规格

14、在 30 50 头 /500 克的参苗, 可控制在 5 10 头 / 平方米。 0018 (4) 养成期管理 0019 A、 饵料投喂 : 0020 在池塘中, 养殖海参由于密度较大, 天然饵料的缺少, 尤其在春天 3 5 月份和秋 季 10 月下旬以后, 由于水温较低, 水中微型动植物较少, 水显得很清, 导致饵料严重不足, 而这时又是海参生长的适温期, 因此, 在此期间, 要满足海参的生长需要, 必须进行人工投 喂, 以弥补饵料不足, 多采用一些海藻进行简单的加工或用配合饲料撒入参池。 0021 B、 水质交换 0022 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的清新外, 还可以为海参提供部分天然饵料, 另外

15、还可以 在雨季避免池塘水盐度的变化, 为海参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池塘水日交换量要大于 池水总量的百分之三十, 值得注意的是在换水时要带网以防水中敌害生物进入。 0023 C、 日常监测 0024 养殖期间应注意加强水质、 盐度、 水温、 海参生长情况、 安全措施的监控。 夏季是池 说 明 书 CN 101156556 B3/3 页 5 水变化最大的季节, 如发现水温过高, 水色异常应立即换水, 以免造成海参死亡 ; 每天应注 意观察海参的活动, 摄食情况, 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投饵量)确保海参保持较好的生活 状态, 每隔1015天下水探摸, 测量海参, 观察海参生长情况 ; 池塘堤坝的安

16、全尤其是多雨 季大风浪季节更应注意。 0025 D、 清除敌害 0026 海参由于自身防卫能力很差, 很容易遭到其他水生动物的攻击和捕食, 因此清除 海参敌害工作也是养殖中的关键一环。海参的主要敌害有虾蟹类、 水蚤、 肉食性鱼类、 海星 等。在放苗前可用 20ppm 漂白粉彻底清塘, 清除敌害, 进水时用 80 目网过滤, 以防鱼虾蟹卵 及其幼体、 水蚤等敌害进入。虾蟹类在养成期间可采用 “地笼” 网诱捕 ; 肉食性鱼类可以用 粘网, 钩钓捕杀, 养成期内进水时最好用 40-50 目网过滤 ; 海星要检出池外晒干。 0027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 作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都应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