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21392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04 CN 101213921 B *CN101213921B* (21)申请号 200810052071.0 (22)申请日 2008.01.15 A01G 16/00(2006.01) A01M 21/04(2006.01) A01M 1/20(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市原种场 地址 301505 天津市宁河县廉庄乡大于村北 (72)发明人 于福安 刘文政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刘英兰 (54) 发明名称 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的方
2、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 秧的方法, 步骤如下 : (1) 密封保温期, 10-15 天 ; (2) 炼苗期, 15-20 天 ; (3) 成苗期, 5-8 天。炼苗 期进行打孔通风炼苗 : 播种 10-15 天, 秧苗达到 1 叶 1 心至 2 叶期, 开始由拱棚顶端打孔, 用直径 5-7cm 的木棍每隔 1.5-2m 的位置打一孔, 随着秧 苗生长, 所打孔洞从拱棚顶端及两侧自上而下、 由 疏变密、 由小变大, 逐步增多、 增大, 插秧前 5-8 天 揭膜, 揭膜时, 薄膜的 50-70面积被打破。本发 明是简便易行的通风炼苗新方法, 采用该方法拱 棚内温
3、度均匀一致, 秧苗生长正常, 不徒长, 不僵 苗, 晚揭膜不伤苗, 秧苗矮壮墩实。其通风效率提 高 4-5 倍, 直接减少了用工投入, 有效解决了拱棚 育秧炼苗的难题。 (51)Int.Cl. 审查员 刘二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CN 101213921 B1/1 页 2 1. 一种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的方法, 该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 (1) 密封保温期, 10-15 天 ; 从播种到秧苗长到 1 叶 1 心, 需要 10-15 天, 此阶段以保温、 足湿为主, 其湿度掌握 床面不现白皮又不水浸为好 ; 确保种子发芽
4、、 出苗, 达到苗齐、 苗全 ; 此阶段棚内温度为 25-30, 在棚内温度达到 35以上应注意降温, 预防烤芽、 烤苗 ; 降温方法采用灌水降温 ; 灌水操作 : 播种上水后, 及时检查床面, 见床面起白皮、 种子不露芽, 要及时补第二次水 或第三次水, 灌水后及时将水扒干 ; 土壤渗水差的秧田或遇连续阴天寡照, 床面容易出现假 湿现象, 即床面表层好像湿度较大, 甚至能看到青苔, 但实际下面湿度不足, 不能满足发芽、 出苗的水分需要, 及时补水是决定出苗的关键 ; (2) 炼苗期, 15-20 天 ; 打孔通风炼苗 : 播种 15-20 天, 秧苗达到 1 叶 1 心至 2 叶期, 开始由
5、拱棚顶端打孔, 用直 径 5-7cm 粗的木棍每隔 1.5-2m 打一孔, 随着秧苗生长, 所打孔洞从拱棚顶端及两侧由上往 下、 由疏变密、 由小变大, 逐步增多增大, 插秧前 5-8 天揭膜, 揭膜时, 薄膜的 50-70左右面 积被打破 ; 灌水 : 1 叶 1 心后直至移栽, 2-3 天灌水一次, 遇大风或高温天气每天灌一次水, 灌水后 排干, 不存水 ; 预防立枯病 : 秧苗 2 叶 1 心至 4 叶期, 由通风孔给秧苗喷施甲霜灵 2 次, 预防立枯病, 每 667m2每次用 25甲霜灵 150g ; 治虫 : 在每次喷施甲霜灵的同时, 每 667m2喷施 20氯杀威 100ml 和
6、10吡虫啉 30g, 预防多种害虫 ; (3) 成苗期, 5-8 天 ; 揭膜 : 秧苗进入 3.5-4 叶已接近成苗, 选择晴朗天气揭膜 ; 灌水 : 揭膜后遇大风或高温天气, 要保持水层, 预防青枯病发生 ; 除草 : 揭膜后稗草多, 用神锄 40g/667m2除治 ; 稗草少, 人工拔除 ; 防治病虫 : 揭膜当天及移栽前, 每 667m2各喷施 20氯杀威 100ml 加 10吡虫啉 30g, 预防各种害虫及条纹叶枯病 ; 补肥 : 揭膜后, 每 667m2追施硫酸铵 15-20k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213921 B1/4 页 3 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的方法 技
7、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旱育秧的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北方地区采用的旱育秧是塑料拱棚保温条件下形成的育秧方式, 它具有插秧 早、 分蘖快、 成穗多、 产量高、 省肥、 省种等优点。 其存在缺点是拱棚保温育秧炼苗难度大, 易 坏秧。各地采取的通风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启闭式双层薄膜、 中间通风, 另一种是采用 单幅薄膜、 底端通风。 两种方法都存在着工作量大、 通风口大小、 通风时间、 揭膜时机不易掌 握, 造成棚内温度不均匀、 通风不理想、 炼苗效果差等问题, 极容易造成徒长苗或受寒老僵 苗, 最终导致秧苗立枯病的发生。
8、 因此, 炼苗难是造成旱育秧在生产上推广受到限制的主要 因素, 如何有效保证秧苗的质量, 简化生产过程, 降低生产成本, 同样也是该领域当前急待 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工艺简单、 有效保证水稻生产的 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的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 的方法, 该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 0005 (1) 密封保温期, 需 10-15 天 ; 0006 从播种到秧苗长到 1 叶 1 心, 大约需要 10-15 天, 此阶段以保温、 足湿为主, 其湿度 掌握床面不现白皮、
9、 又不水浸为好 ; 确保种子发芽、 出苗, 达到苗齐、 苗全 ; 此时期棚内温度 以 25-30为宜, 如棚内温度达到 35以上应注意降温, 预防烤芽、 烤苗 ; 降温方法采用灌 水降温 ; 0007 灌水操作 : 床面失水快是旱育秧最明显的特点, 因此, 播种上水后, 及时检查床面, 见床面起白皮、 种子不露芽, 要及时补第二次水或第三次水, 灌水后及时将水扒干 ; 土壤渗 水差的秧田或遇连续阴天寡照, 床面容易出现假湿现象, 即床面表层好像湿度较大, 甚至能 看到青苔, 但实际下面湿度不足, 不能满足发芽、 出苗的水分需要, 及时补水是决定出苗的 关键 ; 0008 (2) 炼苗期, 需
10、15-20 天 ; 0009 打孔通风炼苗 : 播种 15-20 天, 秧苗达到 1 叶 1 心至 2 叶期, 根据外界温度开始通 风炼苗, 开始由拱棚顶端打孔, 用直径5-7cm粗的木棍每隔1.5-2m的位置打一孔, 随着秧苗 生长, 拱棚顶端及两侧自上而下、 由稀变密、 由小变大, 逐步增多增大, 插秧前 5-8 天揭膜, 揭膜时, 薄膜的 50-70左右面积被打破 ; 0010 灌水 : 1 叶 1 心后直至移栽, 2-3 天灌水一次, 遇风大或高温天气每天灌一次水, 灌 水后排干, 不存水 ; 说 明 书 CN 101213921 B2/4 页 4 0011 预防立枯病 : 秧苗 2
11、叶 1 心至 4 叶期, 由通风孔给秧苗喷施甲霜灵 2 次, 预防立枯 病, 每 667m2每次用 25甲霜灵 150g ; 0012 治虫 : 在喷施甲霜灵同时, 每 667m2每次喷施 20氯杀威 100ml 和 10吡虫啉 30g, 预防多种害虫 ; 0013 (3) 成苗期, 需 5-8 天 ; 0014 揭膜 : 秧苗进入 3.5-4 叶已接近成苗, 选择晴朗天气接膜 ; 0015 灌水 : 揭膜后特别是遇大风或高温天气, 要保持水层, 预防青枯病发生 ; 0016 除草 : 揭膜后稗草多, 用神锄 40g/667m2除治 ; 稗草少, 人工拔除 ; 0017 防治病虫 : 揭膜当天
12、及移栽前, 每 667m2各喷施 20氯杀威 100ml 加 10吡虫啉 30g, 预防各种害虫及条纹叶枯病 ; 0018 补肥 : 揭膜后, 每 667m2追施硫酸铵 15-20kg。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是经多年试验探索出的一套简便易行的通风炼苗 新方法, 即拱棚打孔炼苗法, 采用这种方法拱棚内温度均匀一致, 秧苗生长正常, 不徒长, 不 僵苗, 晚揭膜不伤苗, 秧苗矮壮墩实。结合配套形成的甲霜灵拌种和苗期喷施技术, 基本杜 绝了旱育秧立枯病的发生, 预防了坏秧问题。采用拱棚打孔炼苗法 1 人 1 小时可以通风 1500m2, 是其它通风效率的 4-5 倍, 直接减少了
13、用工投入, 有效地解决了拱棚育秧炼苗的难 题, 是北方地区值得大力推广的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 该方法有效保证秧苗的质量, 简化生 产过程, 降低生产成本, 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 如钵体盘旱育秧, 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步骤详述 如下 : 0021 (1) 播种前准备 0022 (1.1) 种子处理 0023 浸种前晒种一天, 按 4kg 种用浸种灵 1 支浸种 7 天, 预防种传病害发生 ; 种子捞出 滤水后, 按 50kg 干种用 25甲霜灵 150g 拌种, 预防秧苗立枯病。 0024 (1.2) 配制床土 0025 调整土壤酸碱
14、度 : 水稻幼苗适宜生长在 pH 值 5.5-6 的偏酸性土壤, pH 值在 7-7.5 的床土用含酸量 40调酸剂的比例为 7 ; 0026 床土配制比例 : ( 按 100kg 床土计算 ) 0027 肥沃旱田土或稻田表层细土 82kg、 腐熟粉碎猪粪 10kg、 硫酸铵 0.4kg、 磷酸二铵 0.4kg、 硫酸钾 0.2kg、 硫酸锌 50g、 40调酸剂 7kg ; 0028 床土应在播种前 15 天混匀堆闷, 以利调酸剂与土、 肥的充分混合 ; 0029 667m2秧田床土用量 : 5000kg ; 667m2秧田可插本田面积 8hm2, 秧田与本田比例为 1 120。 0030
15、(1.3) 其它主要材料准备 0031 667m2秧田计算 : 育秧盘3000个(折合本田25个/667m2) ; 竹杆 : 长2.2m竹杆1000 根 ; 规格 0.014mm 薄膜 15kg ; 50杀草丹 350ml ; 固定棚用短木棍、 乙烯绳等。 0032 (1.4) 整地做畦 说 明 书 CN 101213921 B3/4 页 5 0033 选用不受水浸、 地势较高地块, 于播种前进行旋耕, 去除稻根, 搂平、 水泥管压实 后, 每 667m2表施硫铵 20 公斤, 磷酸二铵 10-15 公斤。 0034 (2) 播种 0035 (2.1) 品种确定 0036 选用抗病性强、 抗早
16、衰的品种, 如津原 45、 津原 47、 津原 D1 等品种。 0037 (2.2) 播种期 0038 根据各地区正常播种期而定, 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 8以上为适宜。 0039 (2.3) 配种土 0040 不同规格的育秧盘根据盘穴深浅进行种土比例测试, 达到每穴种子 4-5 粒 ; 一般 按湿种与土约 1 13 的比例进行种土混合。 0041 (2.4) 摆盘装种土 0042 将秧盘纵向 4 排摆放整好的畦面上, 秧床长 15-20m, 宽 1.33m, 两床间隔 0.67m, 然 后装混合的种土, 刮平。 0043 (2.5) 插竹杆 0044 种土播好后, 按 50cm 的间距插成拱形,
17、 拱顶端与盘面约 35cm, 保证棚顶平、 齐, 竹 杆插入点与盘间距 5cm。 0045 (2.6) 灌水、 喷除草剂 0046 灌水, 灌水掌握一慢, 防止将种土冲走 ; 二透, 灌水 10-15cm ; 灌水后按 667m2床面 均匀喷施 50杀草丹 350ml, 水自然渗干。 0047 (2.7) 盖膜 : 选用厚 0.014mm 薄膜, 覆膜后两侧钉木桩拉紧、 系绳, 防风。 0048 (3) 秧田管理 0049 (3.1) 密封保温期 (10-15 天 ) 0050 从播种到秧苗长到 1 叶 1 心, 大约需要 10-15 天, 这段日期以保温、 足湿为主, 其湿 度掌握床面不现白
18、皮、 又不水浸为好 ; 确保种子发芽、 出苗, 达到苗齐、 苗全 ; 此时期棚内温 度以 25-30为宜, 在棚内温度达到 35以上应注意降温, 预防烤芽、 烤苗 ; 降温方法采用 灌水降温。 0051 此期灌水方法 : 床面失水快是旱育秧最明显的特点, 因此, 播种上水后及时检查床 面, 见床面起白皮、 种子不露芽, 要及时补第二次水或第三次水, 灌水后及时将水扒干 ; 土壤 渗水差的秧田或遇连续阴天寡照, 床面容易出现假湿现象, 即床面表层好像湿度较大, 甚至 能看到青苔, 但实际下面湿度不足, 不能满足发芽、 出苗的水分需要, 及时补水是决定出苗 的关键。 0052 (3.2) 炼苗期
19、(15-20 天 ) 0053 打孔通风炼苗 : 播种 15-20 天, 秧苗达到 1 叶 1 心至 2 叶期, 根据外界温度开始通 风炼苗, 开始由拱棚顶端打孔, 用直径 5-7cm 粗的木棍每隔 1.5-2m 打一孔, 随着秧苗生长, 所打孔洞从拱棚顶端及两侧自上而下、 由疏变密、 由小变大, 逐步增多增大, 插秧前 5-8 天 揭膜, 接膜时, 薄膜的 50-70左右面积被打破 ; 0054 灌水 : 1 叶 1 心后直至移栽, 2-3 天灌水一次, 遇风大或高温天气每天灌一次水, 灌 水后排干, 不存水 ; 0055 预防立枯病 : 秧苗 2 叶 1 心至 4 叶期, 由通风孔给秧苗喷
20、施甲霜灵 2 次, 预防立枯 说 明 书 CN 101213921 B4/4 页 6 病, 每 667m2每次用 25甲霜灵 150g ; 0056 治虫 : 在喷施甲霜灵同时, 每 667m2喷施 20氯杀威 100ml 和 10吡虫啉 30g, 预 防多种害虫。 0057 (3.3) 成苗期 (5-8 天 ) 0058 揭膜 : 秧苗进入 3.5-4 叶已接近成苗, 选择晴朗天气揭膜 ; 0059 灌水 : 揭膜后特别是遇大风或高温天气, 要保持水层, 预防青枯病发生 ; 0060 除草 : 揭膜后稗草多, 用神锄 40g/667m2除治 ; 稗草少, 人工拔除 ; 0061 防治病虫 :
21、 揭膜当天及移栽前, 每 667m2各喷施 20氯杀威 100ml 加 10吡虫啉 30g, 预防各种害虫及条纹叶枯病 ; 0062 补肥 : 揭膜后, 亩追施硫酸铵 15-20kg。 0063 同时, 该方法适用所有采用小拱棚薄膜旱育秧, 即钵体盘旱育秧、 机插软盘旱育 秧、 底膜打孔旱育秧、 无隔离层旱育秧,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0064 实验结果如下 : 0065 表 1 是本发明方法与现有育秧方法应用效果比较表 ( 按 667m2秧田计 ) 0066 旱育秧方法类型育秧用工 ( 个 ) 成苗率本田成活率 双层薄膜启闭式通风方法 ck 17 7084 单层薄膜底端支膜通风方法196583 本发明方法109592 0067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拱棚打孔炼苗进行水稻旱育秧的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 是说 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 应属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