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79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30 CN 103947914 A (21)申请号 201410202609.7 (22)申请日 2014.05.14 A23L 1/03(2006.01) (71)申请人 王和绥 地址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城关镇禹 王路 236 号 (72)发明人 王和绥 (54) 发明名称 一种食品膨松剂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食品膨松剂, 包括 : 碳酸氢钠、 磷酸氢钙、 柠檬酸、 苹果酸、 甘油三酯、 普鲁兰多糖。本发明提供的膨 松剂所有原料均复合国家标准, 无毒副作用
2、, 产 生气体多, 膨胀效果好, 适用于各种面食的蒸制 品、 烘焙品等, 而且加入量为普通膨胀剂加入量的 60% 即可达到原有的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7914 A CN 103947914 A 1/1 页 2 1. 一种食品膨松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计, 包括 : 碳酸氢钠 15-25 份、 磷酸氢钙 6-12 份、 柠檬酸 10-20 份、 苹果酸 8-22 份、 甘油三酯 6-12 份、 普鲁兰多糖 35-55 份。
3、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7914 A 2 1/2 页 3 一种食品膨松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膨松剂。 背景技术 0002 膨松剂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 并在加工过程中 受热分解, 产生气体, 使面胚起发, 形成致密多孔组织, 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 柔软或酥脆的 一类物质。复合膨松剂的配方很多, 且依具体食品生产需要而有所不同。在油条等生产过 程中, 往往使用明矾和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 明矾中含有很多的铝元素, 但是明矾的使用往 往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儿童的肾脏造成影响, 现在有很多的复合膨松剂,
4、但是 膨松效果不好, 需要增加膨松剂的量。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膨松剂, 使用对身体没有副作 用的材料制备, 具有很好的膨松作用。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食品膨松剂, 按重量计, 包括 : 碳酸氢钠 15-25 份、 磷酸氢钙 6-12 份、 柠檬酸 10-20 份、 苹果酸 8-22 份、 甘油三酯 6-12 份、 普鲁兰多糖 35-55 份。 0005 优选地, 一种食品膨松剂, 按重量计, 包括 : 碳酸氢钠 18 份、 磷酸氢钙 8 份、 柠檬酸 16 份、 苹果酸 10 份、 甘油三酯 8 份、 普鲁兰多糖 40
5、份。 0006 普鲁兰多糖结构上富有弹性, 溶解度比较大。普鲁兰多糖的成膜性、 阻气性、 可塑 性、 粘性均较强, 并且具有易溶于水、 无毒无害、 无色无味等优良特性。 0007 本发明使用无铝的膨松剂, 对身体没有副作用, 本膨松剂以碳酸氢钠作为碱剂, 以 磷酸氢钙、 柠檬酸、 苹果酸作为酸剂, 以甘油三酯作为稀释剂, 普鲁兰多糖作为成膜剂, 包裹 碱剂与酸剂, 使其分散均匀, 在受高温时, 酸剂与碱剂在普鲁兰多糖膜内产生气体, 气体在 膜内膨胀, 使食物膨胀, 而不是直接在食物内发散出去, 因而本品具有更好的膨胀效果。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提供的膨松剂所有原料均复合国家标
6、准, 无毒副作用, 产生气体多, 膨胀效果好, 适用于各种面食的蒸制品、 烘焙品等, 而且加入量为普通膨胀剂 加入量的 60% 即可达到原有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施例 1 一种食品膨松剂, 按重量计, 包括 : 碳酸氢钠18份、 磷酸氢钙6份、 柠檬酸10份、 苹果酸 12 份、 甘油三酯 10 份、 普鲁兰多糖 44 份。 0010 实施例 2 一种食品膨松剂, 按重量计, 包括 : 碳酸氢钠18份、 磷酸氢钙8份、 柠檬酸16份、 苹果酸 10 份、 甘油三酯 8 份、 普鲁兰多糖 40 份。 说 明 书 CN 103947914 A 3 2/2 页 4 0011 将该食品膨松剂与面包粉制作面包, 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制备的膨胀剂作为对比 例, 加入量相同, 面包粉质量相同, 其他条件一致, 面包加工好之后, 本实施例制成的面包体 积为对比例的 1.3 倍, 面包剖面切开, 统计切面上的气孔数量, 结果显示, 使用本发明的食 品膨松剂的气孔数量比对比例多 35%。 0012 实施例 3 一种食品膨松剂, 按重量计, 包括 : 碳酸氢钠22份、 磷酸氢钙8份、 柠檬酸18份、 苹果酸 8 份、 甘油三酯 7 份、 普鲁兰多糖 37 份。 说 明 书 CN 103947914 A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