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447.78KB ,
资源ID:664713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6471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为本站会员(111****11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41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34130 A (21)申请号 201310700933.7 (22)申请日 2013.12.18 A01N 37/06(2006.01) A01P 19/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 (72)发明人 潘洪生 陆宴辉 吴孔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54) 发明名称 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

2、领域, 具体提供了一种 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为 : 1) 质量比为 3:1 的丙烯酸丁酯和丙酸丁酯 ; 或 2)质量比为 1:1 的丙烯酸丁酯和丁酸丁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绿盲蝽成虫的植物 源引诱剂组合物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本发明提 供的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 其制备 和应用方法简单, 具有廉价、 无公害诱杀的优越效 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4130 A C

3、N 103734130 A 1/1 页 2 1. 一种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为 : 1) 质量比为 3:1 的丙烯酸丁酯和丙酸丁酯 ; 或 2) 质量比为 1:1 的丙烯酸丁酯和丁酸丁酯。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在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其为所述的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 合物在诱捕绿盲蝽成虫中的应用。 4. 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绿盲蝽成虫的具体步骤为 : 将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混配好后, 加入到琼脂中, 制备总浓度为 100g/ l 诱芯,

4、并将诱芯放在桶型诱捕器内, 然后将它们悬挂在底部与作物顶端平齐的位置, 用 于诱捕绿盲蝽成虫。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34130 A 2 1/4 页 3 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 特别是涉及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过去, 绿盲蝽 Apolygus lucorum(Meyer-Dr) 一直被视为棉花等农作物上的次要 害虫, 发生危害程度较轻, 几乎不需要专门防控。然而, 自从 1997 年, 随着转 Bt 基因棉花 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 棉田广谱性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 使得原来

5、在防治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 时被兼治的刺吸式害虫绿盲蝽在棉田种群暴发, 造成严重 的产量损失, 并波及向日葵等农作物以及枣树、 葡萄、 苹果、 桃、 梨等果树, 成为当前影响我 国多种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绿盲蝽的若虫和成虫均能为害寄主植物, 主要通过口 针刺吸寄主植物的幼嫩部位和繁殖器官, 从而造成叶片破损、 落蕾、 落花、 果实畸形和棉铃 形成僵瓣等。 0003 植物挥发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食性昆虫可以 利用寄主植物所释放的挥发物来指导其寄主定位行为, 从而准确地找到其寄主植物。如夜 来香 Cestrum noc

6、turnum L. 所产生的挥发物对粉纹夜蛾 Trichoplusia ni(Hbner) 有着 明显的引诱作用。胡萝卜花的气味对 1-2 日龄棉铃虫成虫有明显的取食引诱作用。植物挥 发物也可引诱抱卵雌蛾在寄主植物上着落, 如棉花、 番茄等散发出的一些挥发性物质, 可以 吸引己交配的美洲棉铃虫 Helicoverpa zea(Boddie) 雌蛾产生寄主定向行为, 并刺激雌蛾 在这些寄主上产卵。 0004 绿盲蝽偏好花期植物, 会跟随田间植物开花顺序而有序地季节性寄主转换。如河 南安阳地区, 5 月份绿盲蝽成虫开始向开花的豌豆和马铃薯等植物迁移 ; 6 月转向开花的草 木樨等植物 ; 7 月份

7、大麻、 葎草等进入花期, 成为绿盲蝽的为害寄主 ; 8 月份则趋向于向日 葵、 蓖麻、 大麻和葎草等植物 ; 9、 10 月份荞麦、 艾蒿、 白蒿及一些其他菊科植物进入花期, 成 为绿盲蝽的集中场所。 0005 研究发现, 植物花期挥发物组分中的 4 种芳香类化合物间二甲苯、 丙烯酸丁酯、 丙 酸丁酯和丁酸丁酯对绿盲蝽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捕效果, 本发明在田间多年应用不同类型的 诱捕方式对比评价了它们对绿盲蝽成虫的诱捕效果, 同时, 对这 4 种芳香类化合物按不同 比例两两混配后对绿盲蝽成虫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8、。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 其为 : 0008 1) 质量比为 3:1 的丙烯酸丁酯和丙酸丁酯 ; 0009 或 2) 质量比为 1:1 的丙烯酸丁酯和丁酸丁酯。 0010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在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说 明 书 CN 103734130 A 3 2/4 页 4 0011 所述应用具体是指所述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在诱捕绿盲蝽成虫中 的应用。 0012 其中, 所述诱捕绿盲蝽成虫的具体步骤为 : 0013 将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组合物混配好后, 加入到琼脂中, 制备总浓度为 100g/l 诱芯, 并将诱

9、芯放在桶型诱捕器内, 然后将它们悬挂在底部与作物顶端平齐的 位置, 用于诱捕绿盲蝽成虫。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提出的 2 种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的配方, 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 具有廉价、 无公害诱杀的优越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实施例 1 中 4 种芳香类化合物在粘板上对绿盲蝽的田间诱捕效果 ; 0016 图 2 是实施例 1 中 4 种芳香类化合物在桶型诱捕器内对绿盲蝽的田间诱捕效果 ; 0017 其中, 1 为间二甲苯, 2 为丙烯酸丁酯, 3 为丙酸丁酯, 4 为丁酸丁酯, CK 为琼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

10、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 实施例 1 不同类型的诱捕方式对绿盲蝽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 0020 2010-2012 年, 应用粘板研究 4 种芳香类化合物 (间二甲苯、 丙烯酸丁酯、 丙酸丁酯 和丁酸丁酯) 对绿盲蝽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首先将 2.5m 长的竹竿插入土中并保持垂直, 然后将白色粘板 (1825cm, 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 用订书器钉在 2525cm 的塑料卡 板上, 用铁丝将塑料卡板固定在竹竿上, 使其底部与作物顶端平齐。 相邻的竹竿两两之间的 距离为 15m, 且粘板有粘胶面朝南。粘板中心挂有 1ml

11、 被琼脂稀释的植物挥发物 (100g/ l) 或对照, 3d 后对粘板上诱捕到的绿盲蝽进行鉴定和统计。每个植物挥发物组分重复 16 次。结果如图 1 所示 (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误 ; 不同字母显示不同活性物质间差异显著, P0.05) 。 0021 2012-2013 年, 使用桶型诱捕器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 4 种芳香 类化合物对绿盲蝽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 田间实验方法及活性物质浓度同上。3d 后对桶型 诱捕器内诱捕到的绿盲蝽进行鉴定和统计。每个植物挥发物组分重复 16 次。结果如图 2 所示 (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误 ; 不同字母显示不同活性物质间差异显著, P0.05)

12、 。 0022 田间粘板和桶型诱捕器试验结果表明, 与 4 种芳香类化合物在粘板上对绿盲蝽的 诱捕效果相比, 在桶型诱捕器内这 4 种芳香类化合物对绿盲蝽的诱捕效果与对照相比均差 异显著。本实施例的两种诱捕方式对比研究表明桶型诱捕器更加适用于绿盲蝽的田间诱 捕。 0023 实施例 2 绿盲蝽成虫的植物源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24 2013 年, 使用桶型诱捕器对 4 种芳香类化合物按不同比例两两混配后对绿盲蝽成 虫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 共设置5个比例, 依次为质量比1:0、 3:1、 1:1、 1:3和0:1, 田 间实验方法同 “实施例 1” 。3d 后对桶型诱捕器内诱捕到的绿盲

13、蝽进行鉴定和统计。每个处 理重复 6 次。结果如表 1 所示。 说 明 书 CN 103734130 A 4 3/4 页 5 0025 表 14 种芳香类化合物不同比例混配后对绿盲蝽成虫的诱捕效果 0026 组合比例绿盲蝽成虫数量 (头) 1+21:01.000.41ab 3:11.750.48ab 1:12.000.41ab 1:32.500.65ab 0:12.750.63ab 1+31:00.750.48ab 3:11.000.41ab 1:12.000.91ab 1:32.500.65ab 0:12.500.29ab 1+41:01.000.41ab 3:11.750.48ab 1:1

14、2.000.41ab 1:32.000.91ab 0:12.500.65ab 2+31:02.750.48ab 3:13.000.41a 1:12.750.63ab 1:32.500.65ab 0:12.250.63ab 2+41:02.750.48ab 3:12.750.63ab 说 明 书 CN 103734130 A 5 4/4 页 6 1:13.000.41a 1:32.250.48ab 0:12.000.41ab 3+41:02.250.48ab 3:12.000.41ab 1:12.250.48ab 1:32.000.41ab 0:12.000.41ab CK 0.170.17b

15、0027 0028 注 : 1 为间二甲苯, 2 为丙烯酸丁酯, 3 为丙酸丁酯, 4 为丁酸丁酯, CK 为琼脂。数据 为平均数 标准误 ; 不同字母显示不同活性物质间差异显著 (P0.05) 。 0029 试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 4 种芳香类化合物按不同比例两两混配后对绿盲蝽成虫均 有较好的诱捕效果, 尤其丙烯酸丁酯和丙酸丁酯按质量比 3:1, 或丙烯酸丁酯和丁酸丁酯按 质量比 1:1 混配后对绿盲蝽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对照, 这 2 种配方可以作为绿盲蝽的植物 源引诱剂用于绿盲蝽的综合防治。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734130 A 6 1/1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4130 A 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