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47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14721 A (21)申请号 201410052161.5 (22)申请日 2014.02.13 A01G 1/00(2006.01) A01G 1/04(2006.01) (71)申请人 侯清 地址 067508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卧龙镇小 庙村 (72)发明人 侯清 (54) 发明名称 人工栽培野生天麻技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栽培野生天麻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 采集当地野生新鲜蜜环菌菌丝, 在试管中制一级母种, 转接二级固体种 ; 选择疏 松的壤土、 排水良好的砂
2、壤土或砂土, 土壤 pH 值 5-6 ; 准备制备菌棒和菌枝的薪材 ; 配添充料 ; 培 养菌棒 ; 栽培天麻。其中培养菌棒方法和栽培天 麻的方法更适合天麻的生长, 特别是在栽培天麻 过程中, 利用了苦参粉或烟杆粉, 可防止菌丝被虫 吃, 喷洒了青霉素液, 可防止杂菌和腐烂, 使天麻 的人工栽培技术更加科学合理, 天麻的产量稳定, 其产品经检测, 天麻素含量为 0.38, 完全达到 了产品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4721 A C
3、N 103814721 A 1/1 页 2 1. 一种人工栽培野生天麻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 1、 采集当地野生新鲜蜜环菌菌丝, 在试管中制一级母种, 转接二级固体种 ; 2、 选择疏松的壤土、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 土壤 PH 值 5-6 ; 3、 准备制备菌棒和菌枝的薪材 ; 4、 配添充料 ; 5、 培养菌棒 ; 6、 栽培天麻 ; 其特征在于 : (1)培养菌棒方法 : 将30-60cm长薪材两面顺着砍好鱼鳞口, 地面挖坑穴长宽各100cm, 深 30cm, 坑底铺 3cm 厚添充料, 一根挨一根顺着平摆, 接着将培养好的二级固体菌种均匀地 撒在两薪材中间缝隙中间, 然后用添充料
4、添平, 接着摆第二层, 摆出地面上再摆 4-5 层, 每 层撒二级菌种, 用添充料填平, 最后地面上部分培 18-21cm 厚的土, 保持湿度 50-60, 温度 20-25, 时间为 45 天 ; (2) 栽培天麻的方法 : 挖坑穴长宽各 100cm, 深 30-40cm, 穴底平铺一层细砂, 放添充料 3-5cm 厚, 其上顺着摆放一根菌棒一根薪材, 菌棒和薪材相距 5-6cm, 将天麻种栽在菌棒两 边且紧靠菌棒, 天麻种相距 8-9cm, 菌棒两端各摆一个天麻种, 摆完后用添充料填平, 并遮盖 住第一层, 然后将 500g 苦参粉或烟杆粉均匀撒一层, 之后再喷洒千分之 0.5 1 浓度的
5、青 霉素液, 接着摆放第二层, 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横放两根薪材作为枕木, 摆放方向同第一层 一致, 顺序与第一层错开, 即第二层的菌棒下对着第一层的薪材, 每穴摆 2-3 层, 摆完后上 培 4 寸厚的土, 再铺 4 寸后阔叶树树叶, 在生长过程保持湿度 50, 温度 20-2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4721 A 2 1/3 页 3 人工栽培野生天麻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技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栽培野生天麻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天麻属兰科与蜜环菌共生异养型, 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其块茎。天麻无根无叶, 不能自制造营养, 也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无
6、机盐类。唯一只能靠把钻进体内的蜜环菌消化吸 收作为营养生长繁殖。蜜环菌是兼性真菌, 它能在 100 多种阔叶木上寄生生长, 它的分解 能力很强, 即能寄生于死树上营腐生生活, 也能在活的树根上寄生, 分解木质纤维素, 生长 繁殖。当遇到天麻蜜环菌菌丝就钻进天麻块茎内吃天麻, 但天麻体内 “溶菌酵素” 就把块茎 内蜜环菌消化吸收, 作为天麻的营养, 这就是 “天麻吃蜜环菌” 。当环境条件改变, 湿度过大 ( 涝 ) 过小 ( 干旱 ) 高温等情况, 导致天麻生长衰弱, 它与蜜环菌关系就向反面转化, 天麻 体内蜜环菌转摄取天麻组织作为营养, 这就是蜜环菌吃天麻。 “天麻吃蜜环菌” ,“蜜环菌吃 天
7、麻” , 二者在共生的生化过程中存在着统一而又相互斗争矛盾的两个方面, 天麻是主要方 面。 , 即在穴内有充足新鲜的蜜环菌, 满足天麻养分的需求, 且给予天麻最适宜的生长繁殖 条件, 完成天麻生化过程。天麻的药用价值远在 2100 多年前 神农本草经 中就有记载, 列 为上品,本草纲目 中称 “天麻乃定风草, 故为治风之神药” 。我国古代好多医药文献中对 天麻药效功能给予高度评价, 现为临床常用名贵中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天麻的有效成份 其功能祛风镇痉, 止痛, 抗癫痫, 主治 “眩晕、 头痛、 高血压、 风湿性腰膝痛、 四肢麻木、 小儿癫 痫、 抽风、 神经衰弱, 能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
8、, 治疗失眠症。 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疾病有显著疗效。 达到焕发青春活力, 延长寿命之效果。 ” 目前看,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产天 麻, 靠从中国购进, 天麻不但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 还是传统的出口商品, 由于野生天麻的 产量有限,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 人工栽培天麻技术前景广阔。现有人工栽培天麻技 术主要有适用于山区和平原的, 而在气候干燥、 气温较低的丘陵地区却不适用, 按照现有技 术公开的方法栽培天麻,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 其原因一是菌丝被各种虫子吃掉了, 二 是出现腐烂的现象, 至今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极大的影响了人工栽培天麻的种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
9、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人工栽培野生天麻技术, 该技术可有 效防止虫子吃菌丝和腐烂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栽培天麻的过程中对填 充料进行处理, 以防止虫子吃菌丝和腐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以下 步骤 : 0004 1、 采集当地野生新鲜蜜环菌菌丝, 在试管中制一级母种, 转接二级固体种 ; 0005 2、 选择疏松的壤土、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 土壤 PH 值 5-6。 0006 3、 准备制备菌棒和菌枝的薪材 ; 0007 4、 配添充料 ; 0008 5、 培养菌棒 ; 说 明 书 CN 103814721 A 3 2/3 页 4 0009
10、 6、 栽培天麻 ; 0010 其特征在于 : 0011 (1) 培养菌棒方法 : 将 30-60cm 长薪材两面顺着砍好鱼鳞口, 地面挖坑穴长宽 各 100cm, 深 30cm, 坑底铺 3cm 厚添充料, 一根挨一根顺着平摆, 接着将培养好的二级固体 菌种均匀地撒在两薪材中间缝隙中间, 然后用添充料添平, 接着摆第二层, 摆出地面上再 摆 4-5 层, 每层撒二级菌种, 用添充料填平, 最后地面上部分培 18-21cm 厚的土, 保持湿度 50-60, 温度 20-25, 时间为 45 天 ; 0012 (2) 栽培天麻的方法 : 挖坑穴长宽各 100cm, 深 30-40cm, 穴底平铺
11、一层细砂, 放添 充料 3-5cm 厚, 其上顺着摆放一根菌棒一根薪材, 菌棒和薪材相距 5-6cm, 将天麻种栽在菌 棒两边且紧靠菌棒, 天麻种相距 8-9cm, 菌棒两端各摆一个天麻种, 摆完后用添充料填平, 并 遮盖住第一层, 然后将 500g 苦参粉或烟杆粉均匀撒一层, 可防止菌丝被虫吃, 之后再喷洒 千分之 0.5 1 浓度的青霉素液, 可防止杂菌和腐烂, 接着摆放第二层, 第二层和第一层之 间横放两根薪材作为枕木, 摆放方向同第一层一致, 顺序与第一层错开, 即第二层的菌棒下 对着第一层的薪材, 每穴摆 2-3 层, 摆完后上培 4 寸厚的土, 再铺 4 寸后阔叶树树叶, 在生长
12、过程保持湿度 50, 温度 20-25。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更适合天麻种植, 特别是在气候干燥、 气温较低的丘陵地 区, 且彻底解决了菌丝被各种虫子吃掉和出现腐烂的现象, 用本方法栽培的天麻经检测, 天 麻素含量为 0.38, 完全达到了产品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 0015 1、 采集当地野生新鲜蜜环菌菌丝, 在试管中制一级母种, 转接二级固体种, 培养菌 棒备用。一级试管母种培养基配方 : 土豆 200 克, 葡萄糖 20 克, 琼脂 20 克, 自来水 1000 毫 升, 按常规备制。二级固体种培养基配方 : 阔叶树锯末 2 份, 麦麸
13、1 份, 葡萄糖 2, 高压灭 菌放凉, 取一级种接种培养备用。 0016 2、 选择疏松的壤土、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 土壤 PH 值 5-6。 0017 3、 选用阔叶木作为制备菌棒和菌枝的薪材, 菌棒薪材粗 5-7cm, 长 30-60cm ; 做菌 枝用的薪材粗 4cm, 长 30cm。 0018 4、 配添充料, 细砂土 40, 阔叶树落叶 40, 阔叶树锯末 20, 其中阔叶树落叶、 阔叶树锯末均要求熟料。 0019 5、 培养菌棒, 将 30-60cm 长薪材两面顺着砍好鱼鳞口, 地面挖坑穴长宽各 100cm, 深 30cm, 坑底铺 3cm 厚添充料, 一根挨一根顺着平摆,
14、 接着将培养好的二级固体菌种均匀地 撒在两薪材中间缝隙中间, 然后用添充料添平, 接着摆第二层, 摆出地面上再摆 4-5 层, 每 层撒二级菌种, 用添充料填平, 最后地面上部分培 18-21cm 厚的土, 保持湿度 50-60, 温度 20-25, 时间为 45 天 ; 0020 6、 栽培天麻, 挖坑穴长宽各 100cm, 深 30-40cm, 穴底平铺一层细砂, 放添充料 3-5cm 厚, 其上顺着摆放一根菌棒一根薪材, 菌棒和薪材相距 5-6cm, 将天麻种栽在菌棒两 边且紧靠菌棒, 天麻种相距 8-9cm, 菌棒两端各摆一个天麻种, 摆完后用添充料填平, 并遮盖 住第一层, 然后将
15、500g 苦参粉或烟杆粉均匀撒一层, 可防止菌丝被虫吃, 之后再喷洒千分 说 明 书 CN 103814721 A 4 3/3 页 5 之 0.5 1 浓度的青霉素液, 可防止杂菌和腐烂, 接着摆放第二层, 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横 放两根薪材作为枕木, 摆放方向同第一层一致, 顺序与第一层错开, 即第二层的菌棒下对着 第一层的薪材, 每穴摆 2-3 层, 摆完后上培 4 寸厚的土, 再铺 4 寸厚阔叶树树叶, 在生长过程 保持湿度 50, 温度 20-25。 0021 春栽天麻 :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下种, 9 月中下旬可收获天麻, 冬贮温度为 0-5, 湿度控制在 30-35。 说 明 书 CN 103814721 A 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