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7 ,大小:658.40KB ,
资源ID:5693722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56937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pdf)为本站会员(62****3)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42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30 CN 102264231 A *CN102264231A* (21)申请号 200980152445.9 (22)申请日 2009.12.28 2008-334151 2008.12.26 JP A01N 59/20(2006.01) A01N 25/10(2006.01) A01N 25/34(2006.01) A01N 55/00(2006.01) A01N 55/02(2006.01) A01N 61/00(2006.01) A01P 1/00(2006.01) A61L 9/01(2006.01

2、) C07F 7/04(2006.01) D06M 11/07(2006.01) D06M 11/46(2006.01) D06M 13/513(2006.01) D06M 23/08(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 NBC 纱纲技术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72)发明人 藤森良枝 中山鹤雄 福井阳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00 代理人 刘昕 (54) 发明名称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病毒灭活的具有抗 病毒性的部件。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 件的特征在于, 包括 : 基体 ;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 以及通过

3、化学键在表面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 粒的组, 该无机微粒的组用于将一价铜化合物微 粒保持在基体上 ; 无机微粒之间通过表面的硅烷 单体间的化学键结合, 并且无机微粒的组与基体 通过硅烷单体与基体间的化学键结合, 由此无机 微粒的组形成用于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 空间。 与现有的粘合剂固定法相比, 本发明的具有 抗病毒性的部件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性, 并且能够 应用于各种材料或其应用产品。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06.23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9/007364 2009.12.2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

4、073738 JA 2010.07.01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1 页 CN 102264237 A1/1 页 2 1. 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基体 ; 一价铜 化合物微粒 ; 以及通过化学键在表面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的组, 该无机微粒的 组用于将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保持在基体上 ; 所述在表面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之间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间的化学 键结合, 并且所述无机微粒的组与基体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与所述基体间的化学 键结合, 由此所述无

5、机微粒的组形成用于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空间。 2. 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将分散有无机微粒和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浆料涂布在基体上, 其中所述无机微粒在表 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 所述硅烷单体具有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 ; 所述在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之间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间的 化学键结合, 并且所述在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的组与所述基体通过硅烷单 体的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与所述基体表面间的化学键结合, 从而形成用于保持所 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空间, 并利用该空间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抗病

6、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 无机微粒间的化学键为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所述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为通过自 由基聚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并且, 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基体间的化学键为通过接枝聚合而 形成的共价键。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聚合为放射 线自由基聚合, 所述接枝聚合为放射线接枝聚合。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价 铜化合物微粒通过粘合剂成分与所述无机微粒结合, 所述粘合剂成分为单体、 低聚物、 或其 混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

7、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价 铜化合物微粒为氯化物、 乙酸盐、 硫化物、 碘化物、 溴化物、 过氧化物、 氧化物、 氢氧化物、 氰 化物、 硫氰酸盐或其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价 铜化合物微粒选自由 CuCl、 CuCH3COO、 CuI、 CuBr、 Cu2O、 CuOH、 Cu2S、 CuCN、 以及 CuSCN 组成的 组中的至少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 述基体上的总固体成分量, 所述部件含有 0.1 质量至 60 质量的所述一价铜

8、化合物微 粒。 9.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 为纤维结构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1/14 页 3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各种有无包膜 (envelope) 的病毒均表现出很强的灭活效果的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有关于源于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或诺沃克病毒、 禽流感等病 毒感染的死者的报道。而且现在由于交通的发达和病毒的突变, 导致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围 内蔓延, 我们面对这样的 “感染爆发” 危机, 有必

9、要制定紧急对策。为了应对这样的事态, 基 于疫苗的抗病毒剂的开发也正在急速进行, 但是疫苗由于具有特异性, 因此只能防止特定 病毒的感染。 另外, 在医院或诊所中, 由患者直接或者通过医务工作者或者通过环境对其他 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产生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感染的医院感染也正成为 社会上的一大问题, 该 MRSA 由带菌者或感染者携入医院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由黄色葡萄球 菌变异而成, 所述环境包括医用白大衣或睡衣、 床单等使用物品 ; 墙壁或空调等设备。 因此, 强烈希望开发一种对各种病毒或细菌有效的能够发挥抗菌、 抗病毒效果的具有抗病毒性的 部件。 0003 在此, 病毒可以分类

10、为利用含有脂质的被称作包膜的膜包裹着的病毒和不具有包 膜的病毒。 由于大部分包膜由脂质形成, 因此, 利用乙醇、 有机溶剂、 肥皂等进行处理时容易 破坏包膜。 因此, 可以说一般具有包膜的病毒容易被灭活, 不具有包膜的病毒对上述处理剂 具有强的耐受性。 0004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抗病毒剂, 公开了具有比有机系更广的效果的无机系抗病毒 剂。例如, 作为具有使流感病毒灭活 ( 病毒的感染力下降乃至失活 ) 的效果的抗病毒剂, 公 开了含有抗菌性色素剂和二价铜离子的布 ( 专利文献 1)。另外, 还公开了在含羧基的纤维 中含有铜化合物的抗病毒性纤维 ( 专利文献 2)。而且, 作为具有使禽流感病毒

11、灭活的效果 的抗病毒剂, 公开了在冷加工中制作的铜极细纤维 ( 专利文献 3)。 0005 专利文献 1 : 特开 2006-188499 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 2 : 国际公开第 2005/083171 号小册子 0007 专利文献 3 : 特开 2008-13832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但是, 在使用二价铜离子的方法中, 需要通过使该铜离子与其它物质混合而使之 稳定, 因此, 该组合物中所含的铜离子的比例受到限制。换言之, 该组合物中必须含有二价 铜离子的稳定剂。因此,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的设计自由度小。另外, 在含羧基的纤维中含 有铜化合物时, 除羧基以外, 盐也是必须的

12、, 因此, 铜化合物的负载量受限, 不能发挥充分的 抗病毒性能。而且, 在使用金属铜时, 在金属铜表面附着有自然氧化覆膜等污垢, 抗病毒性 效果显著下降, 因此, 为了维持抗病毒性, 必须经常进行特殊的清洗, 在维护上费事。 0009 因此,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病毒灭活的具有抗病毒性的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2/14 页 4 部件以及使用了该部件的产品。 0010 即, 第一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该部件包括 : 基体 ; 一价铜化合物微 粒 ; 以及在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的组, 该无机微粒的组用于将

13、所述一价铜 化合物微粒保持在基体上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表面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之间通过 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结合, 并且所述无机微粒的组与基体通过无机微粒表 面的硅烷单体与所述基体间的化学键结合, 由此所述无机微粒的组形成用于保持所述一价 铜化合物微粒的空间。 0011 另外, 第二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该部件通过下述方法 制得 : 将分散有无机微粒和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浆料涂布在基体上, 其中所述无机微粒在 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 所述硅烷单体具有不饱和键位点 (unsaturated bonding site) 或反应性官能团 ; 所述在表面

14、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之间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 烷单体间的化学键结合, 并且所述无机微粒的组与所述基体通过硅烷单体的不饱和键位点 或反应性官能团与所述基体表面间的化学键结合, 从而形成用于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 粒的空间, 并利用该空间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0012 并且, 第三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发 明中, 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无机微粒间的化学键为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所述硅 烷单体间的化学键为通过自由基聚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并且, 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基体间 的化学键为通过接枝聚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0013 而且, 第四发明提供一

15、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三发明中, 所述自由基聚合为放射线自由基聚合, 所述接枝聚合为放射线接枝聚合。 0014 而且, 第五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所 述的发明中, 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通过粘合剂成分与所述无机微粒结合, 所述粘合剂成 分为单体、 低聚物、 或其混合物。 0015 而且, 第六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发 明中, 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为氯化物、 乙酸盐、 硫化物、 碘化物、 溴化物、 过氧化物、 氧化 物、 氢氧化物、 氰化物、 硫氰酸盐或其混合物。 0016 而且, 第七发明

16、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六发明中, 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选自由 CuCl、 CuCH3COO、 CuI、 CuBr、 Cu2O、 CuOH、 Cu2S、 CuCN、 CuSCN 组 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17 而且, 第八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发 明中, 相对于所述基体上的总固体成分量, 所述部件含有 0.1 质量至 60 质量的所述一 价铜化合物微粒。 0018 而且, 第九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至第八发 明中, 所述基体为纤维结构体。纤维结构体可以使用公知的纤维结构体, 例如, 可

17、以为空调 用过滤器、 网、 防虫网、 蚊帐、 寝具、 服装、 面具。 另外, 在本发明中, 基体例如还可以为薄膜或 薄板。而且, 在本发明中, 基体例如还可以为控制板、 建筑材料、 室内装饰材料等成形体。 0019 根据本发明, 能够提供一种即使附着有利用含有脂质的被称作包膜的膜包裹着的 病毒或不具有包膜的病毒等各种病毒, 也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容易地使该附着的病毒灭活的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以及使用具有该抗病毒性的部件而构成的产品。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3/14 页 5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发明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的示意图。 002

18、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00 :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0023 1 : 基体 0024 2 :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0025 3 : 无机微粒 0026 4 : 硅烷单体 0027 5 : 基体与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 0028 6 : 粘合剂成分 0029 7 : 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 0030 8 : 利用无机微粒与硅烷单体的脱水缩合得到的化学键 0031 9 : 用于保持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空间 0032 10 : 无机微粒 3 的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0034 图 1 为本发明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的部分截面放大示意

19、图。在本实施方式 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中, 显示出抗病毒性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通过无机微粒 3 的 组 10 被保持在基体 1 上, 其中硅烷单体 4 通过由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学键 8( 共价键 ) 与所述无机微粒 3 结合。 0035 关于病毒的灭活机理现在还不完全明确, 但是可以认为, 如果一价铜化合物与空 气中的水分接触, 则部分一价铜化合物成为更稳定的二价铜离子, 因此放出电子, 该放出的 电子影响附着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上的病毒表面的电荷和 DNA 等, 使 所述病毒灭活。 0036 即使作为有效成分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不与稳定剂等混合, 本

20、实施方式的具有 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也显示出抗病毒性。即, 与使用二价铜离子等现有的抗病毒组合物相 比,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可以进行更自由的设计。 0037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中, 作为有效成分的一价铜化合 物微粒 2 被保持在由固定在基体 1 上的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形成的空间 9 中, 而不被粘合剂 等包覆。因此, 可以增大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在基体 1 上的粒子密度, 可以提高附着在具有 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表面的病毒与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接触的概率。另外, 与包埋在粘合 剂中的抗病毒剂不能充分发挥活性的现有的抗病毒

21、性部件相比,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 性的部件 100 的抗病毒性的表达效率非常高。而且, 与如果不进行特殊的清洗则由于表面 形成氧化覆膜等而导致活性降低的金属铜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即 使不进行特殊的清洗等, 也可以更长时间地维持病毒的灭活。 0038 作为有效成分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 但是优选为氯化 物、 乙酸盐、 硫化物、 碘化物、 溴化物、 过氧化物、 氧化物、 氢氧化物、 氰化物、 硫氰酸盐或其混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4/14 页 6 合物。其中, 更优选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为选自

22、由 CuCl、 CuCH3COO、 CuI、 CuBr、 Cu2O、 CuOH、 Cu2S、 CuCN、 以及 CuSCN 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9 另外, 所含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定, 但是优选平均粒径为 500m 以下。平均粒径大于 500m 时, 每单位质量的粒子表面积变小, 因此, 抗病毒效果 比平均粒径为 500m 以下时差。另外, 与平均粒径为 500m 以下时相比, 损害基体 1 表面 本来的质感, 而且, 与基体1的粘着强度变弱, 变得容易因摩擦力等从基体1上剥离并脱落。 尤其是所述基体 1 为过滤器或网、 或者服装等纤维结构体或薄板或者薄膜等时,

23、 由于其使 用环境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等, 固定在纤维或薄板等基体 1 表面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有时会剥离, 因此, 考虑到膜的粘附强度, 特别优选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平均粒径为 10nm 以上 1m 以下。 0040 为了增强强度, 还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通过作为增强剂而起作用 的粘合剂成分 6 与无机微粒 3 结合, 其中所述粘合剂成分 6 由单体、 低聚物或其混合物组 成。 0041 换言之, 在维持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抗病毒性的状态 (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 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外部的状态 ) 下,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还可以包括 用于

24、结合该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与无机微粒 3 的、 由单体、 低聚物、 或其混合物组成的粘合 剂成分 6。 0042 另外, 如图1所示, 除在通过将无机微粒3的组10固定在基体1上而形成的空间9 中保持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以外, 所述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还可以包括通过粘合剂 成分 6 与无机微粒 3 结合从而被固定在部件 100 表面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0043 而且, 如图 1 所示, 粘合剂成分 6 不仅使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与无机微粒 3 结合, 还可以使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与基体 1 结合, 使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之间、 以及无机微粒 3 之间结合。 0044

25、另外, 粘合剂成分 6 的量, 可以在发挥作为粘合剂的功能、 且维持一价铜化合物微 粒 2 的抗病毒性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0045 而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 关于以下示例的粘合剂成分 6, 用于形成由脱水缩合反应 得到的共价键 8, 并与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无机微粒 3、 以及基体 1 结合, 但是并不限定于 此, 粘合剂成分 6 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结合或吸附。 0046 作为粘合剂成分 6 的上述单体,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乙烯基、 丙烯酰基、 氨基、 酰胺 基、 异氰酸酯基、 环氧基、 羧基、 羰基、 羟基、 硅烷醇基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 ; 单官能度、 二 官能度、 多官能度乙烯基系

26、单体, 例如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正丙 酯、 丙烯酸 2- 羟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2- 羟基乙酯、 丙烯酸酰胺、 甲基丙烯酸酰 胺、 丙烯腈、 乙酸乙烯酯、 乙烯、 苯乙烯、 丙烯、 丁二烯、 氯乙烯、 甲醛、 衣康酸、 丙烯酸甲酯、 三 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这些单体, 可以仅使用一种, 也可以混合 两种以上使用。 0047 另外, 作为粘合剂成分 6 的上述低聚物, 可以使用不饱和聚酯、 不饱和丙烯酸、 环 氧丙烯酸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 聚酯丙烯酸酯、 聚醚丙烯酸酯、 聚丁二烯丙烯酸酯、 有机硅丙 烯酸酯、 马来酰亚胺、

27、多烯 / 多硫醇、 烷氧基低聚物等。粘合剂成分 6 为低聚物时, 也可以只 使用一种, 另外, 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5/14 页 7 0048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赋予部件 100 以所希望的功能, 除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以外, 还可以将任意使用的功能性材料固定或保持在基体 1 上。作为该功能性材料, 可以 列举出其它的抗病毒组合物、 抗菌组合物、 防霉组合物、 抗过敏组合物、 催化剂、 防止反射材 料、 具有隔热特性的材料等。 0049 在此, 保持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上的一价铜化合

28、物微粒 2 的 量, 可以考虑部件的使用目的和用途及微粒 2 的大小而任意设定, 但是, 相对于基体 1 上的 总固体成分量, 优选为 0.1 质量至 60 质量。如果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量不足 0.1 质 量, 则抗病毒作用比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量为上述范围内时小。另一方面, 如果一价铜 化合物微粒 2 的量大于 60 质量, 则尽管与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量为 60 质量时相比 抗病毒性的效果也没有差别, 但是, 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相对于基体 1 的粘附强度可能比一 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量为上述范围内时低。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用于将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保持在

29、基体 1 表面的无机微粒 3 的 组 10 被固定在基体 1 上。硅烷单体 4 通过脱水缩合反应与形成该无机微粒的组 10 的无机 微粒3的表面形成化学键8(共价键), 从而与所述无机微粒3的表面结合, 无机微粒3之间 通过在结合在各无机微粒3表面的硅烷单体4的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之间形成的 化学键 7( 共价键 ) 而结合。 0051 另外, 该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通过硅烷单体 4 与基体 1 间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 )5 而被固定在基体 1 表面。并且, 通过无机微粒 3 之间的键、 以及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与基体 1 间的键, 在基体 1 上形成用于保持一价铜化合物

30、微粒 2 的空间 9,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以 嵌入该空间 9 的状态而被保持。该空间 9 与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的外部相连通, 因此一价铜 化合物微粒 2 以抗病毒性被维持的状态而被保持在基体 1 上。 0052 换言之,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以抗病毒性被维持的状态至少被 无机微粒 3 和与该无机微粒 3 结合的硅烷单体 4 包围在基体 1 上。 0053 即,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使用具有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 团的反应性能良好的硅烷单体4, 该硅烷单体4所具有的硅烷醇基与无机微粒3表面通过脱 水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 8( 共价键 ) 并由此

31、结合。 0054 另外, 无机微粒 3 之间通过由结合在各无机微粒 3 表面的硅烷单体 4 之间的自由 基聚合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 )7 而结合。 0055 进而, 例如, 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通过由纤维或薄膜、 或薄板等基体 1 表面与该硅烷 单体 4 所具有的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之间的接枝聚合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 )5 被固定在基体 1 上。 0056 这样, 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通过化学键被坚固地固定在基体 1 上。因此, 与利用粘 合剂等成分来包覆并固定微粒的现有技术相比, 保持在空间 9 中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从 基体 1 上脱落的情况被大大抑制, 其中

32、所述空间 9 通过无机微粒 3 之间的键、 以及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与基体 1 之间的键而被形成在基体 1 上。因此,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 件 100 能够比现有技术更长时间地维持抗病毒性。 0057 另外,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可以以不结合粘合剂成分等的状态、 或者以一价铜化 合物微粒2的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外部的状态被保持在基体1上。 因此, 与抗病毒性成分整 个表面被粘合剂包覆的现有的粘合剂固定法相比,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6/14 页 8 能够发挥更强的抗病毒性。 0058 另外,

33、 通过固定在基体1上的无机微粒3的组10, 在部件100的表面形成凹凸(比 尘埃小的凹凸 ), 以抑制尘埃等的附着。因此, 可以抑制部件 100 的表面被尘埃等覆盖, 因 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 可以更长时间地维持抗病毒性。 0059 无机微粒 3 除可以为一价铜化合物微粒以外, 还可以为与该一价铜化合物微粒不 同的无机化合物的微粒。 具体地, 可以为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金属复合氧化物、 或其 混合物。 0060 另外, 无机微粒 3 可以为非晶态或结晶性。作为非金属氧化物, 可列举出氧化硅。 另外, 作为金属氧化物, 可列举出氧化镁、 氧化钡、 过氧化钡、 氧化铝、 氧化锡、 氧化

34、钛、 氧化 锌、 过氧化钛、 氧化锆、 氧化铁、 氢氧化铁、 氧化钨、 氧化铋、 氧化铟等。另外, 作为金属复合 氧化物, 可列举出氧化钛钡、 氧化钴铝、 氧化锆铅、 氧化铌铅、 TiO2-WO3、 AlO3-SiO2、 WO3-ZrO2、 WO3-SnO2等。 0061 无机微粒 3 的粒径 ( 体积平均粒径 ) 可以考虑部件的用途和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粒径进行任意设定, 但是, 考虑到与基体 1 的结合强度, 优选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粒径 为 300nm 以下, 更优选为 100nm 以下。 0062 作为与上述无机微粒 3 表面结合的硅烷单体 4, 可列举出具有乙烯基、 环氧基、

35、 苯 乙烯基、 异丁烯酰基、 丙烯酰氧基、 异氰酸酯基、 巯基等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的硅 烷单体。 0063 具体地, 可列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酰氧基 硅烷、 N-(N- 乙烯基苄基氨乙基 )-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或 N-( 乙烯基苄基 )-2- 氨 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盐酸盐 ; 2-(3, 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环 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 乙氧基硅烷、 对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 甲 基丙烯酰氧基丙

36、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 甲基丙烯 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 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 用 Si(OR1)4( 式中, R1 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 表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 ( 例如四 甲氧基硅烷、 四乙氧基硅烷 )、 或用 R2XSi(OR3)n( 式中, R2 表示碳原子数为 1-6 的烃基、 R3 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X 表示 (4-n), n 表示 1-3 的整数 ) 表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 ( 例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

37、硅烷、 己 基三甲氧基硅烷、 六甲基二硅氨烷等 )。 0064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中, 对能够灭活的病毒没有特别的限 定, 不受基因组的种类和有无包膜等的限制, 可以灭活各种病毒。 0065 例如包括鼻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轮状病毒、 诺罗病毒、 肠道病毒、 肝炎病毒、 星 状病毒、 沙波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甲型和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腮腺炎病毒 ( 传染性腮腺炎 )、 麻疹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尼帕病毒、 亨德拉病毒、 黄热 病毒、 登革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西尼罗病毒、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 东方和西方马脑炎病 毒、 奥绒

38、绒病毒、 风疹病毒、 拉沙病毒、 胡宁病毒、 马丘波病毒、 瓜纳瑞托病毒、 萨比亚病毒、 克里米亚 - 刚果出血热病毒、 白蛉热、 汉坦病毒、 辛诺柏病毒、 狂犬病病毒、 埃博拉病毒、 马 尔堡病毒、 蝙蝠狂犬病病毒、 人类 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冠状病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7/14 页 9 毒、 SARS 冠状病毒、 人类细小病毒、 虎皮鹦鹉掉羽症、 人乳头瘤病毒、 腺病毒、 疱疹病毒、 水 痘 - 带状疱疹病毒、 EB 病毒、 巨细胞病毒、 天花病毒、 猴痘病毒、 牛痘病毒、 软疣痘病毒属、 副 痘病毒属等。 0

39、066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100中, 基体1可以为例如纤维结构体、 薄膜 或薄板、 面板等成形体, 因此,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可以被保持在各种形态的表面。 0067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的基体 1 可以为任意的基体, 只要无机微 粒 3 上的硅烷单体 4 能与基体 1 的表面形成化学键 5 即可。作为这样的基体 1, 可列举出至 少基体 1 的表面是由例如各种树脂、 或合成纤维、 或棉、 麻、 丝绸等天然纤维、 或由天然纤维 得到的日本纸等构成的基体。 0068 基体 1 的表面或基体 1 整体由树脂构成时, 可以使用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 0069 作为其

40、中的一个例子, 可列举出聚乙烯树脂、 聚丙烯树脂、 聚苯乙烯树脂、 ABS 树 脂 (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 AS 树脂 ( 丙烯腈 - 苯乙烯共聚物 )、 EVA 树脂 ( 乙 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 )、 聚甲基戊烯树脂、 聚氯乙烯树脂、 聚偏二氯乙烯树脂、 聚丙烯酸甲酯 树脂、 据乙酸乙烯酯树脂、 聚酰胺树脂、 聚酰亚胺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树脂、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聚缩醛树脂、 聚丙烯酸酯树脂、 聚砜树脂、 聚偏氟乙烯 树脂、 Vectran( 注册商标 )、 PTFE( 聚四氟乙烯 ) 等热塑性树脂 ; 聚乳酸树脂、 聚羟基丁酸

41、 酯树脂、 改性淀粉树脂、 聚己内酯树脂、 聚琥珀酸丁酯树脂、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树脂、 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树脂等生物分解性树脂 ; 苯酚 树脂、 脲醛树脂、 三聚氰胺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 环氧树脂、 环 氧丙烯酸酯树脂、 硅树脂、 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 ; 硅树脂、 聚苯 乙烯弹性体、 聚乙烯弹性体、 聚丙烯弹性体、 聚氨酯弹性体等弹性体以及日本漆等天然树脂 等。 0070 另外, 即使基体 1 由铝或不锈钢、 铁等金属材料构成, 或由玻璃或陶瓷等无机材料 构成, 也与基体1为树脂基体时同样地,

42、 例如通过后述的接枝聚合使硅烷单体4的不饱和键 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与金属表面的羟基等反应, 形成化学键 5, 由此可以将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固定在金属基体 1 上。 0071 另一方面, 通过利用硅烷单体或钛单体等将可化学结合在基体 1 表面的官能团导 入到基体 1 表面, 进而能够坚固地固定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0072 作为导入到基体 1 表面的来自于硅烷单体的官能团, 可列举出乙烯基、 环氧基、 苯 乙烯基、 甲基丙烯酰基、 丙烯酰氧基、 异氰酸酯基以及巯基等。 0073 对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中的基体 1 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0074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基

43、体 1 的一个例子的纤维结构体, 可列举出织物和不织布等, 作为这些的具体应用例子, 可列举出面具、 空调用过滤器、 空气净化器用过滤器、 吸尘器用 过滤器、 换气扇用过滤器、 车辆用过滤器、 空调用过滤器、 服装、 寝具、 纱窗用网或鸡舍用网、 或者蚊帐等网类等。 0075 这些纤维结构体由聚酯、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尼龙、 丙烯酸、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醇、 芳纶、 聚丙 烯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造丝、 铜氨、 天丝、 波里诺西克纤维、 乙酸酯、 三醋酸酯、 棉、 麻、 羊毛、 丝绸、 竹等高分子材料

44、纤维构成, 或由铝、 铁、 不锈钢、 黄铜、 铜、 钨、 钛等金属材料纤维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8/14 页 10 构成。 0076 另外,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100中的基体1可以为薄膜或薄板。 作为 薄膜, 可列举出由聚酯、 聚乙烯、 聚酰胺、 聚氯乙烯、 聚偏氟乙烯、 聚乙烯醇、 聚乙酸乙烯酯、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酰亚胺、 聚四氟乙烯、 四氟乙烯 - 乙烯共聚物等树脂形成的薄膜。另外, 作 为薄板, 可列举出聚碳酸酯树脂薄板或薄膜、 氯乙烯薄板、 氟树脂薄板、 聚乙烯薄板、 硅树脂 薄板、 尼龙薄板、 ABS 薄板、 聚氨酯薄板

45、等由高分子形成的薄板 ; 或由钛、 铝、 不锈钢、 镁、 黄 铜等金属形成的薄板。 0077 基体 1 为上述薄膜或薄板时, 为了提高用于保持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对于基体 1 的粘附性, 优选预先对这些薄膜或薄板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或常压等离 子体处理、 火焰处理等, 使之亲水化。另外, 在由金属形成的薄板中, 优选利用溶剂或酸、 碱 等除去附着在表面的压延油或腐蚀产物等。另外, 还可以对薄板表面实施涂装或印刷等。 0078 该保持有具有抗病毒性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薄板或薄膜, 可以用于壁纸 ; 窗 户 ; 百叶窗 ; 医院等大厦用室内装饰材料 ; 电车或汽车等

46、室内装饰材料 ; 车辆用薄板 ; 百叶 窗 ; 椅子 ; 沙发 ; 处理病毒的设备 ; 门、 天花板、 地板、 窗户等建筑材料等各个领域。 0079 而且,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还可以为面板、 室内装饰材料、 建筑 材料等成形体。作为一个例子, 可列举出由 ABS 或聚碳酸酯、 尼龙、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甲 醛、 聚酯等高分子形成的成形体 ; 或由铝、 锌、 镁、 黄铜、 不锈钢、 钛等金属形成的成形体。 0080 还可以利用电镀或化学镀等预先对金属表面包覆金属薄膜, 或实施涂装、 印刷等。 如果在书写工具或栏杆、 吊环、 电话机、 玩具、 门把手等的表面固定一价铜

47、化合物微粒 2, 则 能够预防健康人在接触病毒感染者使用后的这些产品或部件后感染病毒。 0081 在此, 对含有作为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一个例子的氯化亚铜的、 本实施方式的 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 100 的制备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在该制备中, 将分散有无机微粒 3 和 氯化亚铜的浆料涂布在基体 1 上, 其中所述无机微粒 3 在表面化学结合有具有不饱和键位 点或反应性官能团的硅烷单体4。 并且, 通过化学键使化学结合在无机微粒3表面的硅烷单 体 4 互相结合, 形成通过硅烷单体 4 而结合的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0082 同时, 通过硅烷单体4的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与基体1表面间的

48、化学键, 使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 4 的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与基体 1 结合, 形成用于保持氯化亚铜 的空间 9, 利用该空间 9 保持氯化亚铜。 0083 氯化亚铜通过气流磨、 锤式粉碎机、 球磨机、 振动磨等粉碎成微米级的粒子。 0084 接着, 将粉碎了的氯化亚铜与粘合剂成分 6 和通过脱水缩合而结合有具有不饱和 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的硅烷单体 4 的无机微粒 3 混合, 并分散在水、 甲醇或乙醇、 MEK( 甲 乙酮)、 丙酮、 二甲苯、 甲苯等溶剂中。 在该工序中, 除了无机微粒3和氯化亚铜以外, 还可以 混合例如粘合剂成分 6 和功能性材料等其它材料。接着, 还可以根据需要

49、添加表面活性剂 等分散剂, 并使用珠磨机、 球磨机、 砂磨机、 辊磨机、 振动磨机、 均质机等装置进行分散和破 碎, 制作分散有氯化亚铜微粒的浆料。 0085 由此,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和无机微粒 3 的粒径变小, 因此, 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和无机微粒 3 被排列在基体 1 的表面, 而不会在这些微粒之间形成多余的间隙, 因此, 能够 增大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2 的粒子密度, 并且能够更坚固地将无机微粒 3 的组 10 固定在基体 1 上。 说 明 书 CN 102264231 A CN 102264237 A9/14 页 11 0086 因此, 能够表达高的抗病毒性, 并且能够比现有技术更长时间地表达该抗病毒性。 另外, 无机微粒 3 和具有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的硅烷单体 4 间的化学键 ( 共价 键 )8 可以利用基于常规方法的脱水缩合反应而形成。 0087 另外, 无机微粒 3 与具有不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