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66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66628 A (21)申请号 201310555726.7 (22)申请日 2013.11.09 B01D 17/028(2006.01) (71)申请人 七台河宝泰隆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 公司 地址 1546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宝泰 隆路 16 号 (72)发明人 郭鲁军 周军 韩月礼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代理人 马洪发 (54) 发明名称 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减 压塔顶高效油水
2、分离回流罐, 包括罐体、 折流板和 集水器, 卧式罐体一端的上壁设有原料入口、 另一 端的上壁设有气体出口, 罐体从另一端的下壁上 依次间隔径向设有至少一块折流板以及集水器和 油出口。 本发明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结 构合理、 分离效果显著。经过实际生产验证, 其油 水分离率达到 98% 以上, 分离的污水送至水处理 厂 ; 减顶油进入反应原料罐, 再经泵加压入反应 器内加氢脱除杂质, 从而避免反应进料因水含量 高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造成催化剂粉碎, 缩短使用 寿命, 彻底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6628 A CN 103566628 A 1/1 页 2 1. 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包括罐体 (1) 、 折流板 (2) 和集水器 (6) , 其特征在于 卧式罐体 (1) 一端的上壁设有原料入口 (4) 、 另一端的上壁设有气体出口 (5) , 罐体 (1) 内底 部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径向设有至少一块折流板 (2) 以及集水器 (6) 和油出口 (7)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板 (2) 为半圆形、 下底有疏水口
4、 (8) 、 其弧形的外缘与罐体 (1) 内壁下部弧面相结合。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其特征是设于罐体 (1) 底部后 端的集水器 (6) 和油出口 (7) 的上口均有凸显于罐体 (1) 底面的溢流堰 (3) 和溢流堰 (9)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其特征在于集水器 (6) 溢流堰 (3) 高于疏水口 (8) 的上沿、 油出口 (7) 溢流堰 (9) 高于集水器 (6) 的溢流堰 (3) 。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其特征是设于罐体 (1) 底部的 集水器 (6) 其上口溢流堰 (3)
5、 置于罐体 (1) 内壁, 集水器 (6) 的筒体部分置于罐体 (1) 的 下底外部。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其特征是设于罐体 (1) 下部的 折流板 (2) 为等间隔的 1 3 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6628 A 2 1/2 页 3 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背景技术 0002 在煤化工领域, 高温煤焦油在加氢生产的过程中, 由于原料焦油密度为 1.138g/ cm3, 其轻组分较少, 且水含量小于 4%。在进行减压蒸馏时, 所产减顶油密度一般在
6、0.85-0.96g/cm3之间, 与水的密度比较贴近。在回流装置中, 油水的流速都比较快, 且界位 模糊很难彻底分离, 进而容易造成轻质油损失, 增加了成本消耗。另外, 若在分离的过程中 操作控制不当, 会造成塔顶回流带水, 影响整个工艺流程的正常操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0004 本发明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包括罐体、 折流板和集水器, 卧式罐体一 端的上壁设有原料入口、 另一端的上壁设有气体出口, 罐体内底部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径向 设有至少一块折流板以及集水器和油出口。 00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的折流板为半圆形、 下底有疏水口、 其弧形的外缘 与罐体内壁下部弧面相结合。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设于罐体底部后端的集水器和油出口的上口均有凸显 于罐体底面的溢流堰和溢流堰。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集水器溢流堰高于疏水口的上沿、 油出口溢流堰 高于集水器的溢流堰。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设于罐体底部的集水器其上口溢流堰置于罐体内 壁, 集水器的筒体部分置于罐体的下底外部。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设于罐体下部的折流板为等间隔的 1 3 块。 0010 本发明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结构设计合理、 分离效果显著, 其油水分离 率达
8、到 98% 以上, 分离的污水送至水处理厂 ; 减顶油进入反应原料罐, 再经泵加压入反应器 内加氢脱除杂质, 从而避免反应进料因水含量高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造成催化剂粉碎, 缩短 使用寿命, 彻底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A-A 向的剖视图 ; 图 3 为图 1 B-B 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减压塔顶高效油水分离回流罐, 包括罐体1、 折流板2和集水 说 明 书 CN 103566628 A 3 2/2 页 4 器 6, 在卧式罐体 1 一端的上壁设有原料入口 4、 另一端的上壁设有气体出口
9、 5, 罐体 1 内底 部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径向设有两块折流板 2 以及集水器 6 和油出口 7。所述的折流板 2 为 半圆形、 下底有疏水口 8、 其弧形的外缘与罐体 1 内壁下部弧面相结合, 前端隔板弧高为回 流罐直径的 2/5, 后端隔板弧高为回流罐直径的 1/2, 设于罐体 1 底部后端的集水器 6 和油出口 7 的上口均有凸显于罐体 1 底面的溢流堰 3 和溢流堰 9。集水器 6 溢流堰 3 高于疏水口 8 的上沿、 油出口 7 溢流堰 9 高于集 水器 6 的溢流堰 3。 0013 本装置中, 设于罐体 1 底部的集水器 6 其上口溢流堰 3 置于罐体 1 内壁, 集水器 6 的筒体
10、部分置于罐体 1 的下底外部。 0014 分离时, 混合减顶油料从原料入口进入罐体, 流入折流板与原料入口端罐壁之间 的区域。 由于减顶油和水密度不同, 低密度的减顶油浮在上层, 通过折流板溢流至减顶油流 入折流板与附加折流板之间的区域, 水在下层, 通过折流板底部的疏水孔流入此区域。 经过 折流板的初步缓冲预分离, 减顶油通过附加折流板继续分离, 分离出的水通过附加折流板 的疏水孔进入集水器, 减顶油从油出口排出。 为提高分离效果, 集水器和油出口均设有溢流 堰, 而且集水器溢流堰高于疏水孔的上沿, 油出口溢流堰高于集水器的溢流堰。 此设计主要 因为, 当混合减顶油料进入罐体时, 尤其是空罐时, 混合油料无法经过折流板进行缓冲, 直 接通过疏水孔流入集水器或油出口。 由于水在下层, 减顶油在上层, 所以设定的高度为是为 集水器溢流堰高于疏水孔的上沿, 油出口溢流堰高于集水器的溢流堰。此设计能够使油水 分离更加充分, 防止分离不够充分的混合液体流入集水器和油出口。集水器内的水和减顶 油由管路外接的泵抽出, 这样经过二次缓冲分离就能达到较佳的分离效果, 保证生产连续 进行。 说 明 书 CN 103566628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6628 A 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