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846.31KB ,
资源ID:521508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52150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pdf)为本站会员(狗**)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pdf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02709.X (22)申请日 2015.01.05 A61B 17/00(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 37 号 (72)发明人 甘涛 朱林林 杨锦林 吴俊超 杨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 全学荣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57) 摘要 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包 括气囊、 管道、 负压管、 导丝管、 充气管, 所述负压 管、 导丝管、

2、充气管位于管道中, 所述气囊位于管 道前端, 气囊上、 下壁的两侧沿纵向设置有负压吸 管, 所述气囊上、 下壁两侧设置的负压吸管上均布 向外的负压吸孔, 负压吸孔穿透囊壁与外面相通, 所述充气管与气囊相通, 负压管与负压产生器相 连。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靠, 在剥离术中 可对隧道进行有效支撑, 减少穿孔、 固有肌层损伤 等并发症的发生, 可大幅减少手术难度, 提高切除 效率, 同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0430 A (43)申

3、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0430 A 1/1 页 2 1.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气囊 (5)、 管道 (4)、 负压 管 (3)、 导丝管 (2)、 充气管 (1), 所述负压管 (3)、 导丝管 (2)、 充气管 (1) 位于管道 (4) 中, 所述气囊 (5) 位于管道 (4) 前端, 气囊 (5) 上、 下壁的两侧沿纵向设置有负压吸管 (6), 所 述气囊上、 下壁两侧设置的负压吸管 (6) 上均布向外的负压吸孔 (7), 负压吸孔 (7) 穿透气 囊 (5) 壁与外面相通, 负压吸管 (6) 与负压管 (3) 相通, 负压管

4、(3) 与负压产生器相连, 所 述充气管 (1) 与气囊 (5) 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负压 吸孔 (7) 上设置有可开启的盖子 (8), 盖子 (8) 有系带与气囊 (5) 外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囊 (5) 沿轴向有隔层 (9) 将气囊 (5) 分为上气囊 (51) 和下气囊 (52), 所述充气管 (1) 分别与 上气囊 (51) 和下气囊 (52) 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充气 管

5、(1) 与上气囊 (51) 相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 经充气管 (1) 充气后, 上气囊 (51) 内的 气压低于下气囊 (52)。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囊 (5) 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方形硬质颗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0430 A 2 1/3 页 3 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背景技术 0002 内镜粘膜下剥离技术是通过胃、 肠镜完整切除胃肠、 食管早期癌变的重要技术, 其 技术基本原理是在胃肠镜引导下, 通过注射针

6、在粘膜下层注入液体, 使粘膜和肌层分开, 再 通过多种电刀逐步分离粘膜下层, 使表面的粘膜从肌层上完整剥离下来。其中隧道技术是 剥离中常用的技术, 其方法是在病变的肛侧和口侧分别建立隧道口, 再从口侧向肛侧用电 刀逐步分离粘膜下层, 并最后和肛侧开口贯通形成隧道, 最后再逐步剥离切除两侧的隧道 壁, 该技术的难点是当最后切除两侧的隧道壁时, 隧道壁因切除而塌陷, 同时隧道顶上的表 层粘膜收缩, 加重隧道的塌陷, 导致手术视野受限而影响切除效率, 部分患者甚至导致肌层 损伤而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在剥离术中, 当隧道壁 被切除

7、时, 可以对隧道进行有效支撑, 减少穿孔、 固有肌层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切除 效率。 0004 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包括气囊、 管道、 负压管、 导丝管、 充气 管, 所述负压管、 导丝管、 充气管位于管道中, 所述气囊位于管道前端, 气囊上、 下壁的两侧 沿纵向设置有负压吸管, 所述气囊上、 下壁两侧设置的负压吸管上均布向外的负压吸孔, 负 压吸孔穿透气囊壁与外面相通, 负压吸管与负压管相通, 负压管与负压产生器相连, 所述充 气管与气囊相通。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负压吸孔上设置有可开启的盖子, 盖子有系带与气囊外壁相连。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气囊沿轴向有

8、隔层将气囊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 所述充气管分别 与上气囊和下气囊相通。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充气管与上气囊相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 经充气管充气后, 上 气囊内的气压低于下气囊。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气囊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方形硬质颗粒。 0009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靠, 在剥离术中可对隧道进行有效支撑, 减少穿孔、 固有肌层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可大幅减少手术难度, 提高切除效率, 同时提高手术的安全 性。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2 为图 1 所示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0012 图中 : 1- 充气管, 2- 导丝管, 3-

9、负压管, 4- 管道, 5- 气囊, 6负压吸管, 7- 负压吸 说 明 书 CN 104490430 A 3 2/3 页 4 孔, 8- 盖子, 9- 隔层, 10- 减压阀, 51- 上气囊, 52- 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如图 1、 2 所示, 本发明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 包括气囊 5、 管道 4、 负压管 3、 导丝管 2、 充气管 1, 所述负压管 3、 导丝管 2、 充气管 1 位于管道 4 中, 所述气囊 5 位于管道 4 前端, 气囊 5 上、 下壁的两侧沿纵向设置有负压吸管 6, 所述气囊上、 下壁

10、两侧 设置的负压吸管 6 上均布向外的负压吸孔 7, 负压吸孔 7 穿透气囊 5 壁与外面相通, 负压吸 管 (6) 与负压管 (3) 相通, 负压管 3 与负压产生器相连, 所述充气管 1 与气囊 5 相通。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负压吸孔 7 上设置有可开启的盖子 8, 盖子 8 有系带与气囊 5 外壁 相连。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气囊 5 沿轴向有隔层 9 将气囊 5 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 所述充气管 分别与上气囊和下气囊相通。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充气管 1 与上气囊 51 相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 10, 经充气管 1 充气后, 上气囊 51 内的气压低于下气囊 52

11、。由于隧道顶壁 ( 粘膜层 ) 较薄, 易被损伤, 上气 囊 51 内的气压低于下气囊 52 内的气压, 气囊 5 支撑隧道时, 既可以有效支撑隧道, 又可以 避免撑破或损伤粘膜层。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气囊 5 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方形硬质颗粒。 0019 本发明隧道支撑器的使用包括 : 0020 (1) 支撑器导入 : 手术建立好隧道后, 通过内镜活检孔送入导丝, 直到导丝从内镜 头端出来, 通过肛侧隧道口进入胃肠腔内后, 继续送入导丝, 并逐步退出内镜到体外, 直到 将导丝从内镜内取出 ; 再次将内镜插入体内, 直到隧道口侧开口处 ; 用润滑剂将支撑器前 端润滑, 并去除支撑器口侧负

12、压吸孔表面的帽子, 将吸引孔暴露, 将导丝插入支撑器导丝管 道前端的开口, 沿导丝送入支撑器, 通过内镜观察到支撑器前端通过隧道口口侧的开口进 入隧道, 再从隧道口肛侧开口出来。 0021 (2) 术中吸附支撑 : 当隧道支撑器上端到达隧道口口侧后, 用负压产生器吸取负 压管内的气体, 负压吸孔吸附住隧道顶壁 ( 粘膜层 ) 和底部 ( 肌层 ), 保持负压管中的负压 存在, 从而将支撑器固定在隧道内, 然后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注气, 使隧道侧壁处于绷直状 态。由于隧道顶壁 ( 粘膜层 ) 较薄, 易被损伤, 上气囊内的气压低于下气囊内的气压, 气囊 支撑隧道时, 既可以有效支撑隧道, 又可以避

13、免撑破或损伤粘膜层。 0022 (3) 表层粘膜剥离 : 内镜进入胃肠或食管管腔内, 找到隧道口侧开口, 向肛侧方向 分别剥离隧道两侧的侧壁, 剥离过程中两侧隧道壁虽然逐步被破坏, 表层粘膜收缩, 但由于 表层粘膜底壁的负压吸孔和气囊的固定作用, 只有靠近隧道侧壁的表层粘膜能部分收缩, 而隧道顶部的粘膜无法收缩, 术中可能持较清晰的视野, 顺利切除隧道壁, 直到视野中出现 支撑器的气囊侧壁的方形颗粒, 继续向肛侧方向切除隧道侧壁, 直到整个隧道侧壁被完全 切开, 则停止手术。 0023 显然,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 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 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申出 说 明 书 CN 104490430 A 4 3/3 页 5 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 明 书 CN 104490430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90430 A 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