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3 ,大小:1.75MB ,
资源ID:5086019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50860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压训练装置、加压训练系统以及控制方法.pdf)为本站会员(r5)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压训练装置、加压训练系统以及控制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38569.3 (22)申请日 2007.12.26 2007-001011 2007.01.09 JP 200780052023.5 2007.12.26 A63B 24/00(2006.01) A63B 21/008(2006.01) A63B 21/065(2006.01) A63B 69/00(2006.01) A63B 71/06(2006.01) (71)申请人 佐藤体育广场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佐藤义昭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 司 31100 代理人 马淑香 (54)

2、 发明名称 加压训练装置、 加压训练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可提高加压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加 压训练系统卷绕于手臂或腿部的扎紧部位, 包括 : 具有气袋的收紧件 (100)、 通过对收紧件 (100) 的气袋供给空气或从气袋排出空气来控制收紧 件 (100) 对扎紧部位的加压力的压力调整装置 (200)、 测定装置 (300)、 以及控制装置 (400)。测 定装置 (300) 测定加压训练执行过程中实施者的 搏动数、 脉搏值、 氧饱和度值中的任一个测定对象 值。当测定装置 (300) 测定得到的测定对象值表 示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装置 (400) 将其通 知压力调整装置

3、 (200), 中止加压训练。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365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36553 A 1/5 页 2 1.一种加压训练装置, 将收紧件和测定单元组合使用, 所述收紧件包括 : 带子, 该带子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个的 规定部位上的长度 ; 气袋, 该气袋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 ; 以及固定单元, 该固定单 元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将所述带

4、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固定 于该规定部位, 所述收紧件通过对所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所述四肢的所述规定部位施加阻 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安装有所述收紧件的所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 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 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加压训练装置进行所述加压力的控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压力调整单元, 该压力调整单元能通过规定的管朝所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

5、所述气袋 排出气体 ; 以及 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为了使所述加压力变化而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 中的至少一个,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所述压力调整单元,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从 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 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所述控制 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

6、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使所述气袋内的气体的压力从 此时的压力下降此时的压力与常压间的差值的 80以上。 3.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 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所述 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使所述气袋内的气体的压 力下降至大致常压。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 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所述控制 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7、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 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并且, 一旦从此时经过一定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 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为重新开始加压训练而朝所述气袋送入气体。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 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所述控 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 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并且, 当曾表示不应继续加压训练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 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不表示不应继续加压训练

8、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 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为重新开始加压训练而朝所述气袋送入气体。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来生成与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6553 A 2 2/5 页 3 当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表示所述实施者的搏动数低于规定的搏动 数即基准搏动数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 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7.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输入与所述基准

9、搏动数 相关的数据的输入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数据来确定所述基准搏 动数。 8.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用平时的所述实施 者的搏动数的 85 95的范围来确定所述基准搏动数。 9.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来生成与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当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表示搏动数在 60 秒以内从某时刻的搏动数 上升或下降地变化了 10以上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 压力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1

10、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来生成与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当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脉搏数据表示所述实施者的脉搏值低于规定的脉搏 大小即基准脉搏值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 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11.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输入与所述基准脉搏 值相关的数据的输入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数据来确定所述基准 脉搏值。 12.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用平时

11、的所述实 施者的脉搏值的 85 95的范围来确定所述基准脉搏值。 1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来生成与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当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脉搏数据表示脉搏值在 60 秒以内从某时刻的脉搏值 上升或下降地变化了 10以上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 压力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1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来生成与氧饱和度值相关的 氧饱和度数据, 当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

12、所述氧饱和度数据表示所述实施者的氧饱和度值低于规 定的氧饱和度大小即基准氧饱和度值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 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15.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输入与所述基准氧饱 和度值相关的数据的输入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数据来确定所述 基准氧饱和度值。 16.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用平时的所述实 施者的氧饱和度值的 95 99的范围来确定所述基准氧饱和度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6553 A 3 3/

13、5 页 4 1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压训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来生成与氧饱和度值相关的 氧饱和度数据, 当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氧饱和度数据表示氧饱和度值的大小在 60 秒以内从 某时刻的氧饱和度值上升或下降地变化了 3以上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 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18.一种控制方法, 是由加压训练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的方法, 所述加压训练装置将收 紧件和测定装置组合使用, 所述收紧件包括 : 带子, 该带子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个的 规定

14、部位上的长度 ; 气袋, 该气袋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 ; 以及固定单元, 该固定单 元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将所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固定 于该规定部位, 所述收紧件通过对所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所述四肢的所述规定部位施加阻 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所述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安装有所述收紧件的所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 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 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加压训练

15、装置包括 : 压力调整单元, 该压力调整单元能通过规定的管朝所述气袋 送入气体, 并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 ; 以及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为了使所述加压力变化而对 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 :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测定装置接收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 中的至少一个的过程 ; 以及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述 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 调整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的过程。 19.一种加压训练系统, 其特征在于,

16、 包括 : 收紧件, 该收紧件包括 : 带子, 该带子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 个的规定部位上的长度 ; 气袋, 该气袋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 ; 以及固定单元, 该固 定单元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将所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 固定于该规定部位, 所述收紧件通过对所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所述四肢的所述规定部位施 加阻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 压力调整单元, 该压力调整单元能通过规定的管朝所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所述气袋 排出气体 ; 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为了使所述加压力变化而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 以及 测定单元, 该测

17、定单元通过测定安装有所述收紧件的所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 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 与搏动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 大小即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6553 A 4 4/5 页 5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 中的至少一个,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所述压力

18、调整 单元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20.一种加压训练装置, 将收紧件和测定单元组合使用, 所述收紧件包括 : 带子, 该带子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个的 规定部位上的长度 ; 气袋, 该气袋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 ; 以及固定单元, 该固定单 元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将所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固定 于该规定部位, 所述收紧件通过对所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所述四肢的所述规定部位施加阻 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所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安装有所述收紧件的所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

19、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 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 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加压训练装置进行所述加压力的控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压力调整单元, 该压力调整单元能通过规定的管朝所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所述气袋 排出气体 ; 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为了使所述加压力变化而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 以及 通知单元, 该通知单元通过动作来发出人能通过五感感知的通知,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 中的至少一个, 当接收到的所

20、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使所述通知单元动作。 21.一种控制方法, 是由加压训练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的方法, 所述加压训练装置将收 紧件和测定装置组合使用, 所述收紧件包括 : 带子, 该带子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个的 规定部位上的长度 ; 气袋, 该气袋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 ; 以及固定单元, 该固定单 元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将所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固定 于该规定部位, 所述收紧件通过对所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所述四肢的所述规定部位施加阻 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

21、规定加压力, 所述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安装有所述收紧件的所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 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 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加压训练装置包括 : 压力调整单元, 该压力调整单元能通过规定的管朝所述气袋 送入气体, 并从所述气袋排出气体 ; 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为了使所述加压力变化而对所述 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 以及通知单元, 该通知单元通过动作来发出人能通过五感感知的 通知, 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

22、: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测定装置接收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6553 A 5 5/5 页 6 中的至少一个的过程 ; 以及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述 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通知单元动作的过程。 22.一种加压训练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收紧件, 该收紧件包括 : 带子, 该带子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 个的规定部位上的长度 ; 气袋, 该气袋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 ; 以及固定单元, 该固 定单元设置于所述带子, 并将所述带子

23、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 固定于该规定部位, 所述收紧件通过对所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所述四肢的所述规定部位施 加阻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 压力调整单元, 该压力调整单元能通过规定的管朝所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所述气袋 排出气体 ; 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为了使所述加压力变化而对所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 测定单元, 该测定单元通过测定安装有所述收紧件的所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 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 与搏动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 大

24、小即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 以及 通知单元, 该通知单元通过动作来发出人能通过五感感知的通知,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测定单元接收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 中的至少一个, 当接收到的所述搏动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 所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表示所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使所述通知单元动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6553 A 6 1/20 页 7 加压训练装置、 加压训练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0001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7/075387, 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12月 26 日,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

25、为 200780052023.5, 名称为 “加压训练装置、 加压训练系 统以及控制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强肌肉的训练装置, 尤其涉及特征在于不仅是运动机能没 有异常的人、 即使是运动机能存在异常的人也能有效地增强肌力的适合执行加压训练的加 压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本申请发明人即佐藤义昭为了开发能容易、 安全且有效地增强肌肉的肌力增强方 法而早已进行了研究, 作为其成果, 提出了平成5年特许第313949号专利申请, 并获得了特 许第 2670421 号。 0004 上述特许的肌力增强方法通过加压来进行, 具有以往没有的特征。该肌

26、力增强方 法 ( 下面称作 “加压训练 (TM) 方法” ) 基于如下理论。 0005 肌肉中有慢肌和快肌, 由于慢肌几乎不会增大, 因此, 为了增强肌肉, 需要使慢肌 和快肌中的快肌活动。 因快肌的活动所产生的乳酸在肌肉中积聚而从脑垂体分泌出的生长 激素具有形成肌肉、 分解体脂肪等效果, 因此, 若使快肌活动来使其疲劳, 则可增强快肌, 进 而增强肌肉。 0006 然而, 慢肌和快肌在以下方面不同 : 前者通过消耗氧气来活动, 进行小负荷的运动 便会开始活动, 而后者在没有氧气时也可活动, 在受到相当大的负荷时, 在慢肌之后开始活 动。因此, 要使快肌活动, 就必须使先开始活动的慢肌快速疲劳

27、。 0007 在以往的肌力增强方法中, 通过使用杠铃等进行剧烈运动来先使慢肌疲劳, 再使 快肌活动。 由于像这样使快肌活动需要较大的运动量, 因此所需的时间长, 且很容易增加肌 肉和关节的负担。 0008 另一方面, 若将肌肉的四肢的根部附近的规定部位扎紧来进行加压, 并在限制了 朝其下游侧流动的血流的状态下使肌肉运动, 则朝该处的肌肉供给的氧气减少, 因此, 为了 活动而需要氧气的慢肌很快便产生疲劳。因此, 若在通过加压而限制了血流的状态下使肌 肉运动, 则无需较大的运动量就可使快肌活动。 更详细而言, 若将四肢的根部附近的规定部 位扎紧来进行加压, 则在其加压力适当时, 存在于四肢的皮肤附

28、近、 与动脉相比壁较薄且硬 度(抵抗加压所产生的力的性能)较差的静脉关闭, 存在于四肢的更深处、 与静脉相比壁较 厚且硬度较好的动脉接近通常状态。若使该状态保持一定时间, 则在根部附近被扎紧的四 肢中, 从动脉供给来的无法从静脉流出的血液会积存。此状态非常接近四肢剧烈运动的状 态, 因此肌肉剧烈疲劳。 另外, 因静脉关闭而在肌肉内产生的乳酸很难跑到肌肉外等也会导 致肌肉的疲劳。 0009 通过执行加压训练方法, 能模拟地形成与进行运动时同样的上述状态。 由此, 在实 说 明 书 CN 104436553 A 7 2/20 页 8 施加压训练方法时, 可产生肌力训练的效果, 并促使生长激素的分泌

29、。 0010 根据这样的机制, 通过阻碍肌肉中的血流, 能实现肌肉的大幅度增强。 0011 加压训练方法应用了该通过血流阻碍来增强肌力的理论。更详细而言, 加压训练 方法是在四肢中的至少一个的基端附近的规定位置上施加阻碍朝其下游侧流动的血流的 适当的加压力, 利用该加压力将血流阻碍所产生的适当负荷赋予肌肉, 由此使肌肉产生疲 劳, 从而有效地增强肌肉。 0012 由于加压训练方法通过将血流阻碍所产生的负荷赋予肌肉来增强肌肉, 因此具有 在增强肌肉时不进行运动也可以的显著特征。由于该特征, 加压训练方法对于恢复诸如老 人、 伤者等运动机能存在异常的人的运动机能有很好的效果。 0013 另外, 加

30、压训练方法通过将血流阻碍所产生的负荷赋予肌肉, 能补偿赋予肌肉的 负荷总量, 因此, 还具有与运动组合时可使运动所产生的负荷比以往小的特征。 该特征使增 强肌肉时肌肉的运动量减少, 因此, 具有可减少关节和肌肉受伤的可能性、 可缩短训练时间 的效果。 0014 然而, 为了执行加压训练方法, 可阻碍在欲增强的肌肉中流动的血流并可准确调 节血流的阻碍程度的器具、 装置不可或缺。 0015 本申请发明人在加压训练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发明了特愿2003294014所记载的 加压训练装置。 该发明涉及一种加压训练系统, 其包括 : 在中空的带子的内部配置有橡胶制 气袋的收紧件、 对送入气袋的空气的压力自动

31、调整的加压训练装置。 0016 然而, 这样的加压训练系统也不是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0017 在使用加压训练系统执行加压训练时, 有时会发生进行加压训练者的身体条件不 适合继续加压训练的某种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某种安全措施 ( 例如自动地在可能的 范围内快速结束加压训练 ), 但目前尚不存在能实现这种功能的加压训练系统。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使利用气体将加压力赋予四肢中的至少一个的 基端附近的加压训练系统在发生加压训练者的身体条件不适合继续加压训练的某种情况 时执行安全措施的技术。 001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下面的发明。本发明作为加压

32、训练 装置、 控制方法和加压训练系统而得到具体实现。 0020 本申请的加压训练装置将收紧件和测定单元组合使用, 上述收紧件包括 : 做成能 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个的规定部位上的长度的带子 ; 设置于上述带子 并做成气密的气袋 ; 以及设置于上述带子、 并将上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上述 规定部位上的状态固定于该规定部位的固定单元, 上述收紧件通过对上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上述四肢的上述规定部位施加阻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上述测定 单元通过测定安装有上述收紧件的上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 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的物理

33、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数量即搏动数 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氧饱和度值相 关的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加压训练装置进行上述加压力的控制。 0021 该加压训练装置包括 : 能通过规定的管朝上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上述气袋排出 说 明 书 CN 104436553 A 8 3/20 页 9 气体的压力调整单元 ; 以及为了使上述加压力变化而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 单元。 0022 该加压训练装置的上述控制单元从上述测定单元接收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 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

34、据、 上述氧饱 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上述压力调整单元, 以 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0023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得知, 不应继续加压训练的状况中的至少一种如下产 生。如上所述, 在加压训练的执行过程中, 需要是静脉关闭、 动脉接近通常状态的状态。然 而, 当在某种情况下不仅是静脉、 就连动脉也关闭时, 或者动脉过于关闭时, 会成为血流不 流入手臂或腿部的所谓的止血状态。一旦产生此状态, 就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根据本申请 发明人的研究得知, 像这样动脉关闭时, 至少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搏动数量 ( 搏动数 )、

35、脉 搏大小 ( 脉搏值 )、 氧饱和度大小 ( 氧饱和度值 ) 中的某一个会发生变化。 0024 本发明中, 根据与它们相关的搏动数据、 脉搏数据、 氧饱和度数据来间接地监视加 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动脉状态。 在这些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换言之, 在这些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动脉过于关闭时, 加压训练装置的控制 单元控制压力调整单元, 以使压力调整单元从气袋排出气体。 0025 由此, 根据本发明, 当发生加压训练实施者的身体条件不适合继续加压训练的某 种情况时, 能自动采取安全措施。这在提高加压训练的安全性这点上意义较大。加压训练 可应用于医疗、 康复、 护理

36、预防的领域, 但这种情况下加压训练的实施者常常很难自己操作 加压训练装置。这种情况下, 有本发明的加压训练装置这样的自动工作的安全措施是非常 理想的。 0026 本发明的测定单元也可生成搏动数据、 脉搏数据、 氧饱和度数据中的多个。这种 情况下,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控制单元接收搏动数据、 脉搏数据、 氧饱和度数据中的多个, 当 这多个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或所有数据均表示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压力调整单 元, 以使压力调整单元从气袋排出气体。 0027 在本发明中, 收紧件既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收紧件为多个时, 压力调整单 元可与收紧件数量相同, 控制单元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控制各压力

37、调整单元。压力调整单 元与收紧件数量相同且同为多个时, 既可以是一个控制单元控制各压力调整单元, 也可以 是与收紧件数量相同的控制单元控制与各收紧件对应的压力调整单元。 0028 上述效果也可由如下的控制方法和加压训练系统实现。 0029 上述控制方法是一种由加压训练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的方法, 上述加压训练装置 将收紧件和测定装置组合使用, 上述收紧件包括 : 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四肢 中的任一个的规定部位上的长度的带子 ; 设置于上述带子并做成气密的气袋 ; 以及设置于 上述带子、 并将上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中的任一个的上述规定部位上的状态固定于该规定 部位的固定单元, 上述收紧件通

38、过对上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上述四肢的上述规定部位施加 阻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上述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安装有上述收紧件 的上述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 行变化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 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和度数据的至少一个, 说 明 书 CN 104436553 A 9 4/20 页 10 上述加压训练装置包括 : 能通过规定的管朝上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的 压力调整单元 ; 以及为了使上述加压力变化而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

39、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 0030 该控制方法包括 : 上述控制单元从上述测定装置接收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 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过程 ; 以及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 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上述压力 调整单元,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的 过程。 0031 本申请的加压训练系统包括 : 收紧件, 该收紧件包括 : 做成能卷绕在加压训练的 实施者的四肢中的任一个的规定部位上的长度的带子 ; 设置于上述带子并做成气密的气 袋 ; 以及设置于上述带子、 并将上述带子以卷绕在四肢

40、中的任一个的上述规定部位上的状 态固定于该规定部位的固定单元, 上述收紧件通过对上述气袋填充气体, 对上述四肢的上 述规定部位施加阻碍该规定部位的下游侧的血流的规定加压力 ; 压力调整单元, 其能通过 规定的管朝上述气袋送入气体, 并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 ; 控制单元, 其为了使上述加压力变 化而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 以及测定单元, 其通过测定安装有上述收紧件的上述 四肢的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理量、 根据氧饱和度进行变化 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 生成与搏动数量即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 与脉搏大小即脉搏值 相关的脉搏数据、 与氧饱和度大小即氧饱和度值相关的氧饱

41、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0032 而且, 该加压训练系统的上述控制单元从上述测定单元接收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 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 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上述压力调整单 元,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0033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 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单元控制压力调整单元, 以使压力调 整单元从气袋排出气体即可。此时, 可根据以怎样的程度降低压力能确保加压训

42、练的实施 者的安全性来适当调整或设定压力调整单元以怎样的程度降低气袋内的气体的压力。 0034 例如, 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和 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上述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整 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使上述气袋内的气体的压力从此时的压力下降此时 的压力与常压间的差值的80以上。 这是因为, 若以这种程度降低气袋内的气体的压力, 则 一般能确保加压训练的实施者的安全性。 0035 或者, 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 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

43、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上述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 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使上述气袋内的气体的压力从此时的压力下降此 时的压力与常压间的差值的 90以上。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上 述控制单元对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使上述气袋内的气体的压力 下降至大致常压。这些方式比上述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0036 另外, 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在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使压力调整单元从气袋排出 气体后, 一旦经过规定时间, 控制单元便使压力调整单元执行再次朝气袋送入气体的处理

44、, 说 明 书 CN 104436553 A 10 5/20 页 11 从而使实施者能重新开始加压训练。 或者, 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在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使 压力调整单元从气袋排出气体后, 控制单元也继续接收搏动数据、 脉搏数据、 氧饱和度数据 中的至少一个, 当搏动数据、 脉搏数据、 氧饱和度数据中的任一个都不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 继续加压训练时, 控制单元使压力调整单元执行再次朝气袋送入气体的处理, 从而使实施 者能重新开始加压训练。 0037 例如, 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 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上述

45、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 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 程度, 并且, 一旦从此时经过一定时间, 上述控制单元便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 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为重新开始加压训练而朝上述气袋送入气体。 0038 或者, 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当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 和度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上述实施者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上述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 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 程度, 并且, 当曾表示不应继续加压训练的上述搏动数据、 上述脉搏数据、 上述氧饱和度数

46、 据不表示不应继续加压训练时, 上述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 力调整单元为重新开始加压训练而朝上述气袋送入气体。 0039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得知, 当在加压训练的过程中动脉过于关闭时, 搏动数 会下降。根据这点, 为了检测出动脉过于关闭, 本发明例如可采用如下方案。 0040 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在本发明的上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搏动进行变化的物理 量生成与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的场合, 当从上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据表示上 述实施者的搏动数低于规定的搏动数即基准搏动数时, 上述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 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排出气体直

47、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此时的加压训练装置中也可设置用于输入与上述基准搏动数相关的数据的输入单元, 这种 情况下, 上述控制单元也可根据由上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数据来确定上述基准搏动数。利用 输入单元进行的上述数据的输入例如可由医师、 即与加压训练相关的知识丰富的人进行, 这样一来能提高加压训练的安全性。 或者, 上述控制单元也可自主地确定上述基准搏动数。 这种情况下, 上述控制单元也可用平时的上述实施者的搏动数的 85 95的范围来确 定上述基准搏动数。 该基准搏动数的范围是根据多数情况下当搏动数比平时下降10左右 时并不安全、 同时结合个人差异确定的。上述基准搏动数也可确定为平时的上述实

48、施者的 搏动数的大致 90的值。所谓 “平时” , 不是指实施者日常生活时的平时, 而是指实施者进 行加压训练时的平时。 例如, 平时的例子有 : 在朝气袋供给可达到适合加压训练的压力的气 体后未经过很长时间时 ( 例如 120 秒以内 ) 的状态、 实施者过去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加压 训练时的状态。 “平时” 的定义在本申请的其它地方也一样。 0041 另外, 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在本发明的上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搏动进行变 化的物理量生成与搏动数相关的搏动数据的场合, 当从上述测定单元接收到的上述搏动数 据表示搏动数在60秒以内(例如30秒以内)从某时刻的搏动数上升或下降地变化了10 以

49、上时, 上述控制单元对上述压力调整单元进行控制, 以使上述压力调整单元从上述气袋 排出气体直到能确保实施者的安全的程度。 这是考虑到在这种程度的时间内搏动数变动了 这种程度时, 常常会出现动脉的关闭状态超过安全范围等、 实施者的安全性未得到确保的 说 明 书 CN 104436553 A 11 6/20 页 12 情况。 此时考虑了搏动数的上升, 这是因为虽然很少发生, 但偶尔也能根据搏动数的上升检 测出动脉关闭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危险。 当然, 在加压训练中进行运动时, 即使安全性得到确 保, 也会产生搏动数的上升, 因此, 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执行加压训练时才 能根据搏动数的上升检测出危险。当然, 本申请中所谓的 “安静” 并不是要求手脚完全不动 的严格意义上的安静。 0042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得知, 当加压训练的过程中动脉过于关闭时, 脉搏值会 下降。根据这点, 为了检测出动脉过于关闭, 本发明例如可采用如下方案。 0043 可以是这样的方案 : 在本发明的上述测定单元通过测定根据脉搏进行变化的物 理量生成与脉搏值相关的脉搏数据的场合,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