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09MB ,
资源ID:4927986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49279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pdf)为本站会员(a1)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081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40818 A (21)申请号 201310675470.3 (22)申请日 2013.12.11 B65D 88/54(2006.01) B65D 88/72(2006.01) B65G 65/32(2006.01) B65G 65/40(2006.01) B65G 37/00(2006.01) (71)申请人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地址 110013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安图街 8 号 (72)发明人 鹿方 许文强 刘吉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

2、09 代理人 梁焱 (54) 发明名称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 (57) 摘要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 属 于氧化铝仓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物料仓储部 分和物料输送部分, 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 采用放射状结构, 仓底采用漏斗状, 在仓内增加了 仓内竖向下料管, 能够使仓内的氧化铝在下落后 向周边扩散, 有效减少因下料不均引起的离析现 象, 消除了因氧化铝堆存不均匀导致的仓体受力 不均现象, 提高了仓体的稳定性 ; 通过在仓底增 加供风通道, 供风时可以为底部静态的氧化铝提 供扰动力, 使氧化铝快速流出仓外, 从而解决了 死料区的问题 ; 物料输送部分缩短了物料输送

3、距 离, 增加了输送灵活性 ; 仓体直径更大, 仓储容量 到达 3 5 万吨, 储仓系统整体占地面积小, 且储 仓造价也大幅降低, 能够完全满足氧化铝的产能 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0818 A CN 103640818 A 1/1 页 2 1.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物料仓储部分和物料输送部分, 所述物料 仓储部分包括仓体、 仓顶下料管、 仓内竖向下料管及卸料室, 所述物料输送部分包

4、括胶带输 送机、 第一斗式提升机、 第一风动溜槽、 第二风动溜槽、 第二斗式提升机、 第三风动溜槽、 散 装缓冲仓及袋包装缓冲仓 ; 所述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固装在仓体的顶端, 仓顶下料管采用放射状结构, 仓 顶下料管的放射中心为进料口, 在仓顶下料管的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料口, 出料口方向朝 下并与仓体内部相连通 ; 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位于仓体内部, 仓内竖向下料管的顶端与仓 顶下料管相连通, 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底端与仓底相对应, 在仓内竖向下料管管体上设置有 若干出料口 ; 所述仓底设置为漏斗状, 所述卸料室设置在仓底的漏斗中心, 在卸料室的下端 设置有进料口 ; 在所述仓底内设置有卸料通

5、道, 卸料通道的进料端与卸料室相连通 ; 在仓 底内设置有供风通道, 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仓体内部相连通, 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风机相 连通 ; 所述物料输送部分的胶带输送机的下料端与第一斗式提升机的上料端相连通, 第一斗 式提升机的下料端分别与第一风动溜槽和第二风动溜槽的上料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风动溜 槽的下料端与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进料口相连通, 物料仓储部分的卸料通道出料端 与第三风动溜槽的上料端相连通, 第三风动溜槽的下料端分别与散装缓冲仓和袋包装缓冲 仓的进料口相连通 ; 所述第二风动溜槽的下料端与袋包装缓冲仓的进料口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 其特

6、征在于 : 所述卸料室设置为圆锥 形结构, 卸料室的进料口沿圆锥口均匀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供风通道的出风口 在仓底内均匀分布, 仓底径向方向的出风口均采用独立供风。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的 出料口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仓顶下料管的出料口沿管体放射方向均匀分布。 5. 采用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的输送存储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 下步骤 : 步骤一 : 氧化铝被输送到胶带输送机上, 经过胶带输送机的输送进入第一斗式提升 机 ; 步骤二 : 通过第

7、一斗式提升机的提升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第二风动溜槽上 ; 步骤三 : 通过第二风动溜槽的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 完成袋装堆存 ; 步骤四 : 袋装堆存完成后, 第二风动溜槽停止工作, 后续氧化铝通过第一斗式提升机被 输送到第一风动溜槽上 ; 步骤五 : 通过第一风动溜槽的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仓顶下料管内, 经过仓顶下料管及 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出料口落入仓体内, 直到堆存结束 ; 步骤六 : 对仓体内堆存的氧化铝进行卸料作业, 对仓底内的供风通道进行供风, 供风通 道内的风通过出风口进入仓内, 在风力作用下, 最下层的氧化铝被扰动, 扰动后的氧化铝经 过卸料室的进料口流入卸料室内

8、, 再通过卸料通道流入第三风动溜槽上 ; 步骤七 : 通过第三风动溜槽的输送, 氧化铝被分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和散装缓冲仓, 完成袋装堆存和散装堆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0818 A 2 1/4 页 3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仓储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氧化铝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 氧化铝的单线产能越来越高, 进而对于氧化铝 储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 现阶段, 传统的氧化铝储仓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普通平底仓, 属于落地仓, 另一 类是小直径筒仓。 对于普通平

9、底仓而言, 由于其仓底为平底结构, 卸料后会在仓底形成大面 积死料区, 死料区内的氧化铝会长期堆存而无法卸出, 而堆存的氧化铝会增加仓体的压力, 直接影响储仓的使用寿命, 伴生安全隐患, 由于堆存的氧化铝无法卸出, 直接造成了氧化铝 的浪费, 增加了生产成本 ; 对于小直径仓体而言, 为了解决普通平底仓的死料区问题, 其仓 底设置为大锥角结构, 但是不可避免的使仓体的整体高度被抬高, 进而造成仓体稳定性变 差。 0004 传统的氧化铝储仓还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 都无法实现大直径建造, 且仓储 容量多在12万吨, 对于单仓很能满足越来越大的氧化铝产能要求, 往往一个氧化铝项目 需要建造多座氧

10、化铝储仓才能满足产能要求, 进而增加了占地面积和储仓造价, 且氧化铝 的输送距离过长, 灵活性差, 无形中制约了氧化铝项目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仓储容量大、 节省占地面积、 储仓造价 低及仓体稳定性高的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 包括物料仓 储部分和物料输送部分, 所述物料仓储部分包括仓体、 仓顶下料管、 仓内竖向下料管及卸料 室, 所述物料输送部分包括胶带输送机、 第一斗式提升机、 第一风动溜槽、 第二风动溜槽、 第 二斗式提升机、 第三风动溜槽、 散装缓冲仓

11、及袋包装缓冲仓 ; 0007 所述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固装在仓体的顶端, 仓顶下料管采用放射状结 构, 仓顶下料管的放射中心为进料口, 在仓顶下料管的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料口, 出料口方 向朝下并与仓体内部相连通 ; 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位于仓体内部, 仓内竖向下料管的顶端 与仓顶下料管相连通, 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底端与仓底相对应, 在仓内竖向下料管管体上设 置有若干出料口 ; 所述仓底设置为漏斗状, 所述卸料室设置在仓底的漏斗中心, 在卸料室的 下端设置有进料口 ; 在所述仓底内设置有卸料通道, 卸料通道的进料端与卸料室相连通 ; 在仓底内设置有供风通道, 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仓体内部相连通,

12、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风 机相连通 ; 0008 所述物料输送部分的胶带输送机的下料端与第一斗式提升机的上料端相连通, 第 一斗式提升机的下料端分别与第一风动溜槽和第二风动溜槽的上料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风 说 明 书 CN 103640818 A 3 2/4 页 4 动溜槽的下料端与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进料口相连通, 物料仓储部分的卸料通道出 料端与第三风动溜槽的上料端相连通, 第三风动溜槽的下料端分别与散装缓冲仓和袋包装 缓冲仓的进料口相连通 ; 所述第二风动溜槽的下料端与袋包装缓冲仓的进料口相连通。 0009 所述卸料室设置为圆锥形结构, 卸料室的进料口沿圆锥口均匀分布。 0010 所述供

13、风通道的出风口在仓底内均匀分布, 仓底径向方向的出风口均采用独立供 风。 0011 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出料口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仓顶下料管的出料口沿 管体放射方向均匀分布。 0012 采用所述的氧化铝储仓系统的输送存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3 步骤一 : 氧化铝被输送到胶带输送机上, 经过胶带输送机的输送进入第一斗式提 升机 ; 0014 步骤二 : 通过第一斗式提升机的提升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第二风动溜槽上 ; 0015 步骤三 : 通过第二风动溜槽的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 完成袋装堆 存 ; 0016 步骤四 : 袋装堆存完成后, 第二风动溜槽停止工作,

14、后续氧化铝通过第一斗式提升 机被输送到第一风动溜槽上 ; 0017 步骤五 : 通过第一风动溜槽的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仓顶下料管内, 经过仓顶下料 管及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出料口落入仓体内, 直到堆存结束 ; 0018 步骤六 : 对仓体内堆存的氧化铝进行卸料作业, 对仓底内的供风通道进行供风, 供 风通道内的风通过出风口进入仓内, 在风力作用下, 最下层的氧化铝被扰动, 扰动后的氧化 铝经过卸料室的进料口流入卸料室内, 再通过卸料通道流入第三风动溜槽上 ; 0019 步骤七 : 通过第三风动溜槽的输送, 氧化铝被分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和散装缓 冲仓, 完成袋装堆存和散装堆存。 0020 本发明

15、的有益效果 : 002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储仓仓体仍采用落地仓形式, 其中仓底采用漏斗状, 仓顶 下料管采用放射状结构, 在仓内增加了仓内竖向下料管, 能够使仓内的氧化铝在下落后向 周边扩散, 有效减少因下料不均引起的离析现象, 消除了因氧化铝堆存不均匀导致的仓体 受力不均现象, 提高了仓体的稳定性 ; 通过在仓底增加供风通道, 供风时可以为底部静态的 氧化铝提供扰动力, 使氧化铝快速流出仓外, 从而解决了死料区的问题 ; 物料输送部分缩短 了物料输送距离, 增加了输送灵活性 ; 仓体直径更大, 使仓储容量到达35万吨, 储仓系统 整体占地面积大大减小, 且储仓造价也大幅降低, 能够完

16、全满足氧化铝的产能要求。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结构原理图 ; 0023 图 2 为本发明的物料仓储部分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中, 1胶带输送机, 2第一斗式提升机, 3第一风动溜槽, 4第二风动溜槽, 5物料仓储部分, 6第二斗式提升机, 7第三风动溜槽, 8散装缓冲仓, 9袋包装缓冲 仓, 10仓体, 11仓底, 12仓顶下料管, 13仓内竖向下料管, 14卸料室, 15卸料通 道, 16供风通道, 17风机。 说 明 书 CN 103640818 A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0026 如图 1、 2 所示, 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 包括物料仓储部分 5 和物料输送部分, 所述 物料仓储部分 5 包括仓体 10、 仓顶下料管 12、 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及卸料室 14, 所述物料输 送部分包括胶带输送机1、 第一斗式提升机2、 第一风动溜槽3、 第二风动溜槽4、 第二斗式提 升机 6、 第三风动溜槽 7、 散装缓冲仓 8 及袋包装缓冲仓 9 ; 0027 所述物料仓储部分 5 的仓顶下料管 12 固装在仓体 10 的顶端, 仓顶下料管 12 采用 放射状结构, 仓顶下料管12的放射中心为进料口, 在仓顶下料管12的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 料口, 能够实现多点下料, 出料

18、口方向朝下并与仓体 10 内部相连通 ; 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位于仓体 10 内部, 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的顶端与仓顶下料管 12 相连通, 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的底端与仓底 11 相对应, 在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料口 ; 所述仓底 11 设置为漏斗状, 所述卸料室 14 设置在仓底 11 的漏斗中心, 在卸料室 14 的下端设置有进料 口 ; 在所述仓底 11 内设置有卸料通道 15, 卸料通道 15 的进料端与卸料室 14 相连通 ; 在仓 底11内设置有供风通道16, 供风通道16的出风口与仓体10内部相连通, 供风通道16的进 风口与风机 17 相连通 ;

19、 0028 所述物料输送部分的胶带输送机 1 的下料端与第一斗式提升机 2 的上料端相连 通, 第一斗式提升机 2 的下料端分别与第一风动溜槽 3 和第二风动溜槽 4 的上料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风动溜槽 3 的下料端与物料仓储部分 5 的仓顶下料管 12 进料口相连通, 物料仓储 部分 5 的卸料通道 15 出料端与第三风动溜槽 7 的上料端相连通, 第三风动溜槽 7 的下料端 分别与散装缓冲仓 8 和袋包装缓冲仓 9 的进料口相连通 ; 所述第二风动溜槽 4 的下料端与 袋包装缓冲仓 9 的进料口相连通。 0029 所述卸料室 14 设置为圆锥形结构, 卸料室 14 的进料口沿圆锥口均匀分布

20、。 0030 所述供风通道 16 的出风口在仓底 11 内均匀分布, 在仓底 11 径向方向上的出风口 均采用独立供风。 0031 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的出料口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仓顶下料管 12 的出 料口沿管体放射方向均匀分布, 能够使仓内的氧化铝在下落后向周边扩散, 有效减少因下 料不均引起的离析现象, 消除了因氧化铝堆存不均匀导致的仓体受力不均现象, 提高了仓 体的稳定性。 0032 采用所述氧化铝储仓系统的输送存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33 步骤一 : 焙烧完成的氧化铝首先会被送到胶带输送机1上, 经过胶带输送机1的输 送进入第一斗式提升机 2 ; 0034 步骤

21、二 : 通过第一斗式提升机 2 的提升, 氧化铝被输送到第二风动溜槽 4 上 ; 0035 步骤三 : 通过第二风动溜槽 4 的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 9, 完成袋装 堆存 ; 0036 步骤四 : 当袋装堆存完成后, 第二风动溜槽 4 停止工作, 后续氧化铝通过第一斗式 提升机 2 被输送到第一风动溜槽 3 上 ; 0037 步骤五 : 通过第一风动溜槽3的输送, 氧化铝被输送到仓顶下料管12内, 经过仓顶 下料管 12 及仓内竖向下料管 13 的出料口落入仓体 10 内, 直到堆存结束 ; 说 明 书 CN 103640818 A 5 4/4 页 6 0038 步骤六 : 对仓

22、体 10 内堆存的氧化铝进行卸料作业, 对仓底 11 内的供风通道 16 进 行供风, 供风通道 16 内的风通过出风口进入仓体 10 内, 在风力作用下, 最下层的氧化铝会 被扰动, 扰动后的氧化铝会经过卸料室 14 的进料口流入卸料室 14 内, 再通过卸料通道 15 流入第三风动溜槽 7 上 ; 0039 步骤七 : 通过第三风动溜槽7的输送, 氧化铝被分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9和散装 缓冲仓 8, 完成袋装堆存和散装堆存。 0040 根据氧化铝的出料量, 可适当增减卸料室14的大小及供风通道16内的出风量, 以 满足在不同出料量时的氧化铝出料要求。 说 明 书 CN 103640818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0818 A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0818 A 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