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88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8850 A *CN103118850A* (21)申请号 201180045356.1 (22)申请日 2011.09.21 10-2010-0093028 2010.09.27 KR B29C 33/42(2006.01) B29C 33/00(2006.01) B41M 1/12(2006.01) (71)申请人 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首尔 (72)发明人 梁仁硕 李钟哲 李载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杨生平 钟锦舜 (54)
2、发明名称 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及利用其的家用电 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供给能够容易地赋予成型模具的三维 表面形状, 并使变形最小化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 型模具及利用该成型模具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 造方法。 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 铸型部, 其由金属、 聚四氟乙烯、 橡 胶等材质形成, 在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 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 以及框架部, 其由玻璃、 金属蜂窝板材等材质形成, 附着于上述铸型部的 外部面, 用于加强上述铸型部的强度。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3.20 (86)PCT
3、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1/006962 2011.09.21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44004 KO 2012.04.05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8850 A CN 103118850 A *CN103118850A* 1/2 页 2 1. 一种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铸型部, 其在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 以及 框架部,
4、其附着于上述铸型部的外部面, 用于加强上述铸型部的强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上述铸型部由金属、 聚四氟乙烯及橡胶中一种以上的材质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部由玻璃 或金属蜂窝板材形成。 4. 一种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别具有成型面的下模和上模 ; 在上述下模及上模中一个的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 在上述下模及上模中另一个的成型面形成有与上述三维图案相反的图案。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由厚
5、度为 3mm 20mm 的金属材质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模及上模由 选自不锈钢、 铝及钢中的材质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型模具进一步包括框架部, 该框架部分别附着于上述下模及上模的外部面, 用 于加强上述下模及上模的强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部由玻璃 或金属蜂窝板材形成。 9. 一种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 : 步骤 (a), 准备在成型面中形成有三维图案的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
6、一项所述的成型模 具 ; 步骤 (b), 在上述成型模具中供给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用树脂组合物 ; 步骤 (c), 一边使上述树脂组合物硬化, 一边转印上述成型面的三维图案 ; 以及 步骤 (d), 使上述成型模具脱模。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组合 物包含光固化型透明树脂或热固化型透明树脂。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b) 中, 向上述成型模具中进一步供给珍珠、 颜料及碎片中的一种以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
7、步骤 (d) 以后, 进一步包括对硬化物表面进行丝网印刷的步骤。 13.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型面的 三维图案通过化学蚀刻、 雕刻及压印中的一种以上的方法形成。 14. 一种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a), 准备在成型面中形成有三维图案的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8850 A 2 2/2 页 3 具 ; 步骤 (b), 向上述成型模具中供给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用树脂熔融物 ; 步骤 (c), 将上述树脂熔融物冷却以使其固化, 转印上述成型面的三
8、维图案 ; 以及 步骤 (d), 将上述成型模具脱模。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b) 中, 向上述成型模具中进一步供给珍珠、 颜料及碎片中的一种以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d) 以后, 进一步包括对固化物表面进行丝网印刷的步骤。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型面 的三维图案通过化学蚀刻、 雕刻及压印中的一种以上的方法形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8850 A 3 1/6 页 4 三维图案
9、形成用成型模具及利用其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 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等的制造技术, 更详细地, 涉及一种为了在家 用电器外饰材料等的表面形成压花图案 (embo pattern) 等的三维图案而利用的三维图案 形成用成型模具及利用该成型模具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人造大理石或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等的表面形成如压花图案等三维的形状图案 时, 主要利用模具内的图案转印方式。 0003 图案转印方式中, 在模具内部的表面形成与所要形成的图案相反的三维图案, 使 得在模具内制造的成型品的表面转印三维图案。 0004 此时, 主要利用的模具为
10、玻璃材质的模具。 玻璃材质的模具具有模具变形少, 从而 具有容易重新使用的优点。 0005 但是, 玻璃材质的模具存在如下问题 : 难以形成精密的压花花纹图案, 在制造成型 品后不容易脱模。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对成型品容易赋予如压花图案等的三维图案, 并能够使变形最小化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利用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能够在表面容 易形成三维图案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0009 问题的解决手段 0010 用于实现上述一个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 征在于
11、, 包括 : 铸型部, 其在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 以及框 架部, 其附着于上述铸型部的外部面, 用于加强上述铸型部的强度。 0011 此时, 上述铸型部可以由金属 (metal)、 聚四氟乙烯 (Teflon) 及橡胶中一种以上 的材质形成, 上述框架部可以由玻璃或者金属蜂窝 (metal honeycomb) 板材形成。 0012 用于实现上述一个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在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其由厚度为 3mm 20mm 的金属材质形成。 0013 用于实现上述一个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
12、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别具有成型面的下模和上模, 并且在上述下模及上模中一个的成型面 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在上述下模及上模中另一个的成型面形成 有与上述三维图案相反的图案。 0014 用于实现上述另一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说 明 书 CN 103118850 A 4 2/6 页 5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a), 准备在成型面形成有三维图案的上述提出的成型模 具 ; 步骤 (b), 向上述成型模具中供给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用树脂组合物 ; 步骤 (c), 使上 述树脂组合物硬化的同时, 转
13、印上述成型面的三维图案 ; 以及步骤 (d), 将上述成型模具脱 模。 0015 用于实现上述另一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 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a), 准备在成型面形成有三维图案的上述提出的 成型模具 ; 步骤 (b), 向上述成型模具中供给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用树脂熔融物 ; 步骤 (c) 将上述树脂熔融物冷却以使其固化 (solidification) 的同时, 转印上述成型面的三维 图案 ; 以及步骤 (d), 将上述成型模具脱模。 0016 发明的效果 0017 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通过利用具有双重结构的模具, 内部的铸
14、型部 由如不锈钢、 聚四氟乙烯、 橡胶等材质形成, 从而具有三维图案的形成容易, 成型后模具的 脱模容易的优点。 0018 并且, 通过将外部的框架部由如玻璃、 铝蜂窝板材等材质形成, 来加强铸型部的强 度, 从而可以防止内部的铸型部发生变形。 0019 并且, 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除了上述双重结构以外, 利用厚的金属 材, 或者在上模及下模适用相反的图案, 从而具有能够使模具的变形最小化的优点。 0020 因此, 利用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具有能够在所要成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表面容易形成如压花图案等的三维图案的优 点。 附图说明 002
15、1 图 1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0022 图 2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方法。 0023 图 3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方法。 0024 图 4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0025 图 5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 以及实现该优点及特征的方法, 参照附图及详细后述的实 施例将会明确。 但是,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 而是以相互不同的多种形态体 现, 本实施例只是使本发明的公开
16、完整, 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 地告知发明的范畴而供给, 本发明仅根据权利要求的范畴而定义。 0027 在说明书全文中, 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结构部件。 0028 以下, 参照附图, 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及利用该成 型模具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29 图 1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概略地表示 具有双重结构的成型模具。 0030 参照图 1, 图示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包括铸型部 110 和框架部 (120)。 说 明 书 CN 103118850 A 5 3/6 页 6 0031 铸型部 1
17、10 具有内部成型空间, 该内部成型空间接受所供给的用于制造如家用电 器外饰材料等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或者树脂熔融物。并且, 铸型部 110 在内部的成型面形 成有压花图案等三维图案 115, 以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 0032 铸型部 110 的成型面, 即借助铸型部的内部面形成的三维图案而制造的成型品的 表面可形成与形成在铸型部 110 的成型面的三维图案相反的图案。 0033 铸型部 110 为如钢、 铝、 不锈钢等的金属、 聚四氟乙烯、 橡胶等的材质, 可以由容易 形成图案 115、 且成型后能够容易脱模的材质形成。 0034 特别是, 铸型部110优选由耐蚀性及强度优秀的不锈钢(sta
18、inless steel)形成。 0035 铸型部110成型面的三维图案115可以由各种方式形成, 具体地说, 可以通过化学 蚀刻、 雕刻、 压印 (stamping) 等来形成。 0036 框架部 120 附着于铸型部 110 的外部面, 起到加强上述铸型部 110 的强度的作用。 0037 在本发明中, 框架部120可由耐弯曲而能够抑制变形的玻璃(glass)材质形成, 并 且, 可以利用如铝蜂窝板材等能够维持平坦性的金属蜂窝板材。 0038 如上所述, 图 1 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内部材质 由金属等三维图案形成容易且脱模容易的材质形成, 外部材质由玻璃等不容
19、易发生变形的 材质形成。 0039 这样的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可以通过金属等内部材质来弥补如下 以往的缺点 : 难以赋予精密的三维图案, 并在成型后难以实现脱模的玻璃材质模具。 0040 并且, 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还可以通过玻璃等外部材质来弥补对于 模具变形脆弱的金属材质模具的缺点。 0041 因此, 如果利用本发明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则可以在冰箱、 空调等家用电 器的外饰材料等成型品的表面上容易形成压花图案等三维图案。 0042 以下, 对利用图 1 所示的成型模具来制造冰箱、 空调等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方 法进行说明。 0043 图 2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
20、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方法。 0044 参照图 2, 本发明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包括成型模具准备步骤 (S210)、 树脂组合物供给步骤 (S220)、 树脂组合物硬化步骤 (S230) 及脱模步骤 (S240)。 0045 在成型模具准备步骤(S210)中, 如图1所示, 准备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该模 具包括 : 铸型部, 其在成型面形成有如压花图案等三维图案 ; 和框架部, 其附着于上述铸型 部的外部面来加强铸型部的强度。 0046 铸型部可以由金属、 聚四氟乙烯、 橡胶等材质形成, 框架部可以由玻璃材质或者金 属蜂窝板材形成。 0047 此时, 在成型模具中, 铸
21、型部成型面的三维图案可以由化学蚀刻、 雕刻、 压印等形 成。 0048 在树脂组合物供给步骤 (S220) 中, 向成型模具中供给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用 树脂组合物。此时, 树脂组合物可以处于溶胶 (sol) 状态或者溶液状态。 0049 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丙烯酸系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 ABS 树脂、 聚氨酯树脂、 烯烃系 树脂、 环氧系树脂、 密胺系树脂、 不饱和聚酯系树脂等热固化型透明树脂 (resin) 及光固化 型透明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树脂可以是单独的一种, 可以利用两种以上。 说 明 书 CN 103118850 A 6 4/6 页 7 0050 树脂组合物中, 可根据需要进
22、一步包含聚合引发剂、 交联剂、 消泡剂等添加剂。 0051 聚合引发剂可以利用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乙酰等各种聚合引发剂。交联剂可以 利用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DMA) 系列化合物等的多功能性丙烯酸酯。消泡剂可以利 用硅类消泡剂, 除此之外可以无限制地利用其他种类的消泡剂。 0052 另一方面, 在成型模具中, 除了树脂组合物以外, 还可以供给珍珠 (pearl)、 颜料、 碎片 (chip) 等。这样的碎片等可以与树脂组合物同时供给, 或者在向成型模具中供给树脂 组合物之前或之后, 可以另行供给给成型模具。 0053 颜料可以利用有机系颜料或无机系颜料, 也可以使用染料。 0054 在
23、供给碎片的情况下, 相对于 100 重量份树脂组合物, 优选以 5 重量份 100 重量 份的含量比添加碎片。如果碎片的含量相对于 100 重量份树脂组合物小于 5 重量份, 则通 过添加碎片而产生的设计赋予效果可能不足, 如果碎片的含量相对于 100 重量份树脂组合 物大于 100 重量份, 则在树脂组合物硬化时, 可能会发生弯曲、 碎片堆积现象等。 0055 这样的碎片可以是由丙烯酸系树脂、 环氧系树脂等形成的树脂碎片, 或是将天然 石、 珠母贝、 玻璃、 木粉等粉碎而形成的天然原材料碎片, 并可以将它们单独使用或两种以 上混合使用。并且, 碎片可以是上述的树脂碎片、 天然材料碎片着色的着
24、色碎片。 0056 接着, 在树脂组合物硬化步骤 (S230) 中, 使成型模具内的树脂组合物硬化。 0057 树脂组合物的硬化方法根据树脂的硬化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树脂是热固化 型, 则可以通过施加 50程度的热量来使树脂组合物硬化, 如果树脂是光固化型, 则可以施 加紫外线等光线来使树脂组合物硬化。 0058 在树脂组合物硬化过程中, 通过铸型部成型面的三维图案被转印, 从而在硬化物 的表面形成与铸型部成型面的三维图案相对应的图案。 0059 当然, 在树脂组合物的硬化之前, 还可以另外执行干燥过程。 0060 最后, 在脱模步骤 (S240) 中, 使成型模具从通过树脂组合物的硬化而制
25、造的硬化 物、 即家用电器外饰材料脱模。 0061 在本发明中, 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的内部材质由不锈钢等材质构成, 因此与 以往利用玻璃材质的模具的情况相比, 具有容易脱模的优点。 0062 在模具脱模以后, 为了对所制造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表面进行处理、 或是为了 强化外观设计方面, 还可以执行丝网印刷。 0063 图 3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方法, 具体地 说, 其表示利用树脂熔融物制造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例子。 0064 参照图 3, 所示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方法包括成型模具准备步骤 (S310)、 树 脂熔融物供给步骤 (S320)、 树脂熔融物冷
26、却步骤 (S330) 及脱模步骤 (S340)。 0065 在成型模具准备步骤 (S310) 中, 如图 1 所示的例子, 准备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 具, 该模具包括 : 铸型部, 其在成型面形成有三维图案 ; 和框架部, 其附着于上述铸型部的 外部面来加强上述铸型部的强度。 0066 成型模具的铸型部可以由金属、 聚四氟乙烯、 橡胶等材质形成, 成型模具的框架部 可以由玻璃或金属蜂窝板材等材质形成。 0067 铸型部成型面的三维图案可以由化学蚀刻、 雕刻、 压印等方法形成。 0068 在树脂熔融物供给步骤 (S320) 中, 向成型模具中供给家用电器外饰材料制造用 说 明 书 CN 1031
27、18850 A 7 5/6 页 8 树脂熔融物。 0069 作为树脂熔融物可以利用丙烯酸系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 ABS 树脂、 聚氨酯树脂、 烯 烃系树脂、 环氧系树脂、 密胺系树脂、 不饱和聚酯系树脂等熔融物,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多种 树脂熔融物。 0070 此时, 向成型模具中进一步可以供给珍珠、 颜料及碎片中的一种以上。 0071 在树脂熔融物冷却步骤 (S330) 中, 将供给到成型模具内的树脂熔融物冷却以使 其固化 (solidification)。同时, 在此过程中, 铸型部成型面的三维图案转印到固化物。 0072 在脱模步骤 (S340) 中, 使成型模具从通过上述树脂熔融物冷却
28、步骤 (S330) 而形 成的固化物脱模。 0073 在脱模以后, 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对所制造的固化物、 即家用电器外饰材料执行表 面处理或丝网印刷等。 0074 图 1 中表示具有双重结构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图 2 及图 3 中表示利用该 成型模具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但是本发明的成型模具并非限定于此, 也可以 适用具有单一结构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0075 图 4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其表示单一 结构且加厚模具的厚度的例子。 0076 参照图 4, 所示的成型模具 410 在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 维图案 415
29、, 其由厚度为 3mm 20mm 的金属材质形成。 0077 在本实施例中, 成型模具410连细微线宽为0.5mm以下的三维图案也能容易形成, 其由具有与树脂的适当的附着力的不锈钢、 铝、 钢等金属材质形成。 0078 如果使用与树脂的附着力差的硅橡胶等作为成型模具的材质, 则在使树脂硬化 时, 可能会发生部分的表面光泽的异色现象, 与树脂的附着力太好的玻璃、 喷砂等存在这样 的限制 : 在树脂硬化后, 难以实现成型模具和产品的剥离。 0079 在本实施例中, 成型模具 410 的厚度优选为 3mm 20mm。如果成型模具的厚度小 于 3mm, 则可能会发生成型模具的弯曲现象。与此相反, 如果
30、成型模具的厚度大于 20mm, 则 存在难以处理的问题。 0080 在利用本实施例的成型模具 410 的情况下, 所适用的树脂可以是丙烯酸树脂、 聚 氨酯树脂等, 并且, 也可以适用人造大理石用树脂, 例如混合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methyl methacrylate) 和三水合铝 (ATH, aluminum trihydrate) 的树脂。 0081 图 5 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的图。 0082 参照图 5, 所示的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包括下模 510a 及上模 510b。 0083 在下模510a的成型面形成有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31、515a。 并且, 在上模 510b 的成型面形成有与上述三维图案 515a 相反的图案 515b。 0084 例如, 如果在下模510a的成型面形成有凹部, 在与该部分相对应的上模510b的成 型面形成有凸部。相反, 如果在下模 510a 的成型面形成有凸部, 在与该部分相对应的上模 510b 的成型面形成有凹部。 0085 当然, 可以在上模 510b 的成型面形成用于赋予成型品的表面形状的三维图案 515b, 在下模 510a 的成型面形成有与之相反的图案 515a。 0086 下模 510a 及上模 510b 优选由容易形成精密的三维图案、 且在树脂产品固化后容 说 明 书 CN 10
32、3118850 A 8 6/6 页 9 易脱模的不锈钢、 铝、 钢等金属材质形成。 0087 此时, 下模510a和上模510b各自的厚度优选为3mm20mm。 如果各个模具510a、 510b 的厚度小于 3mm, 则可能会发生模具的弯曲现象。反之, 如果各个模具 510a、 510b 的厚 度大于 20mm, 则存在有不易处理的问题。 0088 并且,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 如图 1 所示的框架部 ( 图 1 的 120), 进一步可以包括 附着于下模510a及上模510b的外部面而用于加强下模510a及上模510b的强度的框架部。 作为框架部可以利用玻璃、 金属蜂窝板材等。 0089 如
33、上述图 5 所示的实施例, 由具有相反的三维图案的下模 510a 和上模 510b 构成 的成型模具结构能够使如冰箱、 空调等外饰材料一样的树脂产品因固化而收缩的程度均匀 化。因此, 能够确保树脂产品的三维图案形状的厚度均匀度。 0090 其结果, 在树脂产品硬化后, 能够防止树脂产品的变形, 并能够减少树脂产品的表 面或内部发生空隙 (void) 的现象。 0091 如上所述, 本发明利用三维图案形成用成型模具, 来制造冰箱、 空调等家用电器的 外饰材料, 从而能够赋予精密的三维图案, 并且, 能够抑制所制造的家用电器外饰材料的变 形或空隙发生现象。 0092 以上, 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 但这仅是示例, 如果是本发明所属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能够从中实施各种变形及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 本发 明的真正的技术性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判断。 说 明 书 CN 103118850 A 9 1/3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18850 A 10 2/3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18850 A 11 3/3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18850 A 1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