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12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1290 A *CN103171290A* (21)申请号 201110435150.1 (22)申请日 2011.12.22 B41J 2/175(2006.01) B41J 2/01(2006.01) (71)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 (72)发明人 神户智弘 高木裕规 中村宙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黄刚 车文 (54) 发明名称 打印流体盒、 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57) 摘要 打印流体盒、
2、 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打印流体盒被构造成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盒安装 部包括光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触点。打印流体 盒包括 : 至少一个电接口, 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被构造成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触点 ; 和光衰减 部, 所述光衰减部被构造成被插入在所述光学传 感器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且被所述光学传 感器检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22 页 附图 1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1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1290 A CN 103171290 A *CN1031712
3、90A* 1/2 页 2 1.一种打印流体盒(30), 所述打印流体盒(30)被构造成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所述盒安 装部包括光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触点, 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包括 : 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被构造成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触 点 ; 和 光衰减部 (33, 88, 89), 所述光衰减部被构造成被插入在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光发射器和 光接收器之间且被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被在直立位 置中在插入方向 (56) 上插入所述盒安装部中, 并且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4、 具有在宽度方向 (51)上的宽度、 在高度方向(52)上的高度和在深度方向(53)上的深度, 其中所述宽度方向 (51)、 所述高度方向 (52) 和所述深度方向 (53) 彼此垂直, 并且所述深度方向 (53) 与所述 插入方向 (56) 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进一步包括 : 室 (36), 所述室被构造成在所述室中存储打印流体 ; 和 打印流体供应部 (34), 所述打印流体供应部被构造成将所述打印流体从所述室 (36) 的内部供应到所述室 (36) 的外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进一步包括 : 前表面, 当所述打
5、印流体盒 (30) 被插入所述盒安装部中时, 所述前表面朝向所述插入 方向 (56) 取向, 其中所述打印流体供应部 (34) 位于所述前表面处 ; 和 后表面, 所述后表面的位置就所述插入方向 (56) 而言与所述前表面相反,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位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当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在所述直立 位置中时, 所述打印流体供应部 (34) 位于所述前表面的下部处,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位于所述打印流体供应部 (34) 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
6、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光衰减部 (33, 88, 89) 在所述深 度方向 (53) 上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和 所述光衰减部 (88) 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的一侧处, 并且所述光衰减部 (88) 在所 述宽度方向 (51) 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电接口 (75, 76, 77) 在所述宽度方向 (51) 上的宽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光衰减部 (88) 定位成就所述插 入方向 (56) 而言比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7、更向前。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位 于比所述光衰减部 (88) 更外侧的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进一步包括顶表面, 所述顶表面连接到 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 其中当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时所述顶表面 面向上,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和所述光衰减部 (88) 位于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的顶表面侧。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和 所述光衰减部 (
8、88) 被定位成使得 : 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和所述光衰减部 (88) 与一平面交叉, 所述平面与所述高度方向 (52) 及所述深度方向 (53) 平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1290 A 2 2/2 页 3 12.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光衰减部 (33, 88, 89) 被构造成 使在与所述插入方向 (56) 垂直的所述宽度方向 (51) 上行进的光衰减,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 电接口 (75, 76, 77) 在与所述宽度方向 (51) 及所述插入方向 (56) 垂直的方向上可接入。 1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
9、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包 括在所述宽度方向 (51) 上彼此对准且间隔开的第一电接口 (75)、 第二电接口 (76) 和第三 电接口 (77), 其中所述第二电接口 (76) 位于所述第一电接口 (75) 和所述第三电接口 (77) 之间,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75, 76, 77)和所述光衰减部(33, 88, 89)被定位成使得 : 所 述第二电接口 (76) 和所述光衰减部 (33, 88, 89) 与一平面交叉, 所述平面与所述高度方向 (52) 及所述深度方向 (53) 平行。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
10、30), 其中所述第二电接口 (76) 的中心和所 述光衰减部 (33, 88, 89) 的中心位于与所述高度方向 (52) 及所述深度方向 (53) 平行的所 述平面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光衰减部 (88) 具有在所述宽 度方向 (51) 上的宽度, 并且所述第二电接口 (76) 具有在所述宽度方向 (51) 上的宽度, 并 且所述光衰减部 (88) 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接口 (76) 的宽度。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其中所述光衰减部 (88) 被构造成 : 通过 使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光衰减, 提供关于所述打印
11、流体盒 (30) 是否存在于所述盒安装部中 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30), 其中所述光衰减部(88, 89)被构造成 : 通 过使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光衰减, 提供关于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的类型的信息。 18. 一种打印设备 (10), 包括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 和 盒安装部 (110), 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被构造成被安装到所述盒安装部, 所述盒安装 部 (110) 包括 : 至少一个触点 (106), 所述至少一个触点被构造成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 和 光学传感器 (114, 116),
12、所述光学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所述光衰减部 (33, 88, 89)。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打印设备 (10), 其中所述打印流体盒 (30) 进一步包括室 (36) 和打印流体供应部 (34), 所述室被构造成在所述室中存储打印流体, 所述打印流体供 应部被构造成将所述打印流体从所述室 (36) 的内部供应到所述室 (36) 的外部, 并且其中 所述盒安装部 (110) 包括墨管 (122), 所述墨管被构造成被插入所述打印流体供应部 (34) 中。 2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的使用, 使得 : 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电连接到所述至少
13、一个触点, 并且所述光衰减部 (33, 88, 89) 衰减从所述光学传感器的 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30)的使用, 使得 : 在将所述打印流体盒(30) 安装到所述盒安装部期间, 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接触。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打印流体盒 (30) 的使用, 使得 : 在所述光衰减部 (88, 89) 开始使所述光衰减之后, 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 (75, 76, 77) 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1290 A 3 1/22 页 4 打印流体盒、 打印设备和打
14、印流体盒的使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成被安装到盒安装部的打印流体盒, 且涉及一种包括这种 打印流体盒的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的图像打印设备, 如专利申请公开 JP2009-132098A 中描述的, 被构造成在打 印纸张上打印图像。 已知的图像打印设备具有喷墨打印头且被构造成从打印头的喷嘴将墨 滴选择性地喷射到打印纸张上。 墨滴着落在打印纸张上且从而在打印纸张上打印希望的图 像。已知的图像打印设备具有墨盒, 并且该墨盒被构造成存储将被供应到打印头的墨。墨 盒被构造成被安装到设置在已知的图像打印设备中的安装部和被从该安装部拆除。 0003 另一种已知墨盒, 如专
15、利申请公开 JP2000-37780 中描述的, 具有例如存储器模块 的电子部件, 该存储器模块用于存储关于墨盒的信息的数据, 例如墨的颜色、 墨的成分、 墨 的剩余量、 维护状态等。 当墨盒被安装到安装部时, 存储器模块与设置在安装部中的电触点 接触且电连接, 使得能够读出存储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 同时, 安装部的墨管被插入墨盒的 供墨部中。 发明内容 0004 然而, 如果不能建立存储器模块和触点之间的电连接, 或如果由于一些原因在存 储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被破坏或不能读出数据, 即使当存储足够量的墨的墨盒被安装到安 装部时, 也因为不能读出数据而不允许使用墨盒。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使用者
16、需要使用新墨 盒且未使用的墨盒中存储的墨被浪费。 0005 因此, 对于打印流体盒和打印设备出现克服相关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陷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 : 即使当不能建立打印流体盒的电接口和触点之间的电连接或不能 经由电接口读出数据时, 打印流体盒也能够被使用。 000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种打印流体盒被构造成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所述盒安装 部包括光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触点。 所述打印流体盒包括 : 至少一个电接口, 所述至少一个 电接口被构造成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触点 ; 和光衰减部, 所述光衰减部被构造成被插入 在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且被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 00
17、07 由于该构造, 因为打印流体盒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独立地被光学 传感器检测的光衰减部, 即使不能建立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和至少一个触点之间的电连接 或不能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读出数据, 基于从光衰减部获得的信息能够确定打印流体 盒被安装到盒安装部。因此, 即使不能建立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和至少一个触点之间的 电连接或不能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读出数据时, 打印流体盒也能够被使用。 0008 通过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和附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其它目的、 特征和 优势将是显而易见的。 说 明 书 CN 103171290 A 4 2/22 页 5 附图说明 0009 为了
18、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 从而其满足的需求、 目标、 特征和优势, 现在对与附图 结合的以下描述进行参考。 0010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盒安装部和墨盒的打印机的示意剖面图。 0011 图 2 是墨盒的透视图。 0012 图 3 是墨盒的分解透视图。 0013 图 4 是墨盒的竖向剖面图。 0014 图 5 是盒安装部和墨盒的透视图。 0015 图 6 是盒安装部的竖向剖面图。 0016 图 7 是在将墨盒安装到盒安装部期间盒安装部和墨盒的竖向局部剖面图。 0017 图 8 是在将墨盒安装到盒安装部期间盒安装部和墨盒的另一竖向局部剖面图。 0018 图 9 是盒安装部和墨盒的竖向局部剖
19、面图, 其中完成将墨盒安装到盒安装部。 0019 图 10A 是根据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侧视图。 0020 图 10B 是图 10A 的墨盒的前视图。 0021 图 11A 是根据另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侧视图。 0022 图 11B 是图 11A 的墨盒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通过参考图 1-11B 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 其特征和优势, 在各图中相同附图 标记用于表示对应部分。 0024 打印机 10 0025 参考图 1, 例如打印机 10 的打印设备是被构造成通过在打印纸张上选择性地喷射 墨滴而在打印纸张上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 10 包括供墨装置 100。供墨装置 1
20、00 包括盒安装部 110。盒安装部 110 被构造成允许例如墨盒 30 的打印流体盒被安装于其中。 盒安装部110具有开口112, 墨安装部110的内部经由该开口112暴露于盒安装部110的外 部。墨盒 30 被构造成经由开口 112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 使得墨盒 30 被安装到盒安装 部 110。墨盒 30 被构造成经由开口 112 从盒安装部 110 拆除。 0026 墨盒 30 被构造成存储由打印机 10 使用的墨。打印机 10 包括打印头 21 和墨管 20。当墨盒 30 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时, 墨盒 30 和打印头 21 经由墨管 20 流体连接。打 印头 21
21、包括副容器 28。副容器 28 被构造成临时存储从墨盒 30 经由墨管 20 供应的墨。打 印头 21 包括喷嘴 29, 且被构造成通过喷嘴 29 选择性地喷射从副容器 28 供应的墨。 0027 打印机 10 包括馈纸盘 15、 馈纸辊 23、 输送辊对 25、 压盘 26、 排出辊对 22 和排出盘 16。输送路径 24 被形成为从馈纸盘 15 经由输送辊对 25、 压盘 26 和排出辊对 22 直到排出 盘 16。馈纸辊 23 被构造成将打印纸张从馈纸盘 15 馈送到输送路径 24。输送辊对 25 被构 造成将从馈纸盘 15 馈送的打印纸张输送到压盘 26 上。打印头 21 被构造成将墨
22、选择性地 喷射到在压盘 26 上经过的打印纸张上。因此, 图像被打印在打印纸张上。已在压盘 26 上 经过的打印纸张被排出辊对 22 排出到设置在输送路径 24 的最下游处的纸张排出盘 16。 0028 墨盒 30 0029 参考图2至图5, 墨盒30被构造成 : 在墨盒30在如图2所示的直立位置中的同时, 说 明 书 CN 103171290 A 5 3/22 页 6 墨盒 30 在插入 / 拆除方向 50 上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和从盒安装部 110 拆除, 在该直立位 置, 墨盒 30 的顶表面面向上且墨盒 30 的底表面面向下。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在水平方向上 延伸。当墨盒 3
23、0 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在安装位置中时, 墨盒 30 在直立位置中。墨盒 30 被构造成在插入方向 56 上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且在拆除方向 55 上从盒安装部 110 拆除。 插入/拆除方向50是插入方向56和拆除方向55的组合。 插入方向56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且拆除方向 55 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当墨盒 30 在直立位置中时, 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与重力方向 ( 竖直方向 ) 对应。在另一实施例中, 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可不严格地在水平方 向上延伸, 而是可以在与水平方向和重力方向 ( 竖直方向 ) 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0030 墨盒 30 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
24、形状且包括主体 31 和托架 90。主体 31 和托架 90 形 成墨盒 30 的外观。墨盒 30 是被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的容器。墨盒 30 包括墨室 36, 该墨室 是形成在墨盒 30 内部的空间。更具体地, 主体 31 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墨室 36, 例如主体 31 包括内框架 35, 墨室 36 被形成在内框架 35 中。墨盒 30 具有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上 的宽度、 在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上的高度和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上的深度。宽 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和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彼此垂直。墨 盒
25、30 的宽度小于墨盒 30 的高度和深度。当墨盒 30 在安装位置 ( 直立位置 ) 中时, 宽度方 向 ( 左右方向 )51 与水平面平行, 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也与水平面平行, 高度方向 ( 上 下方向 )52 与重力方向 ( 竖直方向 ) 平行。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和从盒安装部 110 拆除时, 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平行, 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和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与向上 方向和向下方向平行且是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的组合。 0031
26、 墨盒 30 包括前壁 40 和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与前壁 40 相反的后壁 42。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前壁 40 位于墨盒 30 的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前侧。更具体地, 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前壁 40 面向插入方向 56, 换言之, 前壁 40 朝向插入 方向 56 取向。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后壁 42 位于墨盒 30 的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后侧。更具体地, 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后壁 42 面向拆除方向 55, 换 言之, 后壁 42 朝向拆除方向 55 取向。前壁 40 和后壁
27、 42 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上对 准。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前壁 40 和后壁 42 在插入 / 拆除方向 50 上对准。 墨盒 30 包括每个在插入 / 拆除方向 50 上延伸且与前壁 40 和后壁 42 连接的侧壁 37、 38。 侧壁 37 和 38 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上对准。墨盒 30 包括与前壁 40、 后壁 42 和侧壁 37、 38 的上端连接的顶壁 39。墨盒 30 包括与前壁 40、 后壁 42 和侧壁 37、 38 的下端连接的 底壁 41。顶壁 39 和底壁 41 在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上对准。前壁 40
28、的外表面是墨盒 30 的前表面, 后壁 42 的外表面是墨盒 30 的后表面。因此, 当墨盒 30 在直立位置中被插入 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墨盒 30 的前表面朝向插入方向 56 取向, 并且当墨盒 30 在直立位置中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墨盒 30 的后表面朝向拆除方向 55 取向。顶壁 39 的外表面是墨 盒 30 的顶表面, 底壁 31 的外表面是墨盒 30 的底表面。因此, 当墨盒 30 在直立位置中被插 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墨盒 30 的顶表面在向上方向上取向, 并且当墨盒 30 在直立位置中被 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时, 墨盒 30 的底表面在向下的方向
29、上取向。顶表面与前表面和后表面 的上端连接, 底表面与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下端连接。 同样地, 侧壁37、 38的外表面是墨盒30 的侧表面。 说 明 书 CN 103171290 A 6 4/22 页 7 0032 在该实施例中, 托架 90 包括前壁 40、 侧壁 37 的一部分、 侧壁 38 的一部分和底壁 41 的一部分, 并且主体 31 包括后壁 42、 侧壁 37 的其它部分、 侧壁 38 的其它部分、 顶壁 39 的其它部分和底壁 41 的其它部分。因此, 托架 90 包括墨盒 30 的前表面、 墨盒 30 的顶表面 的一部分、 墨盒 30 的底表面的一部分和墨盒 30 的侧表面的部
30、分, 并且主体 31 包括墨盒 30 的后表面、 墨盒 30 的顶表面的其它部分、 墨盒 30 有底表面的其它部分和墨盒 30 的侧表面 的其它部分。 0033 主体 31 0034 参考图 2 至图 4, 主体 31 在主体 31 的就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而言的中部处 包括检测部 33。检测部 33 位于主体 31 的前壁 40 侧。更具体地, 检测部 33 位于主体 31 的前表面处, 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主体 31 的前表面面向插入方向 56, 换言 之, 朝向插入方向 56 取向。托架 90 包括第一突出部 85, 该第一突出部包括检测部, 例如肋
31、 88。第一突出部 85 包括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前端。肋 88 包括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前 端。托架 90 包括第二突出部 86。第二突出部 86 包括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前端。托架 90 包括另一检测部 89。检测部 33 定位成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比第一突出部 85 的前端、 肋 88 的前端、 第二突出部 86 的前端和检测部 89 向后。检测部 33 具有开口朝向墨室 36 的箱形, 使得检测部 36 的内部与墨室 36 流体连通。检测部 33 包括由例如透明或半透明的透光树 脂制成的一对壁, 该对壁允许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在与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 上行进以通
32、过该对壁。在该实施例中, 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是宽度方向 ( 左右 方向 )51。检测部 33 经由开口 95 暴露到墨盒 30 的外部, 该开口 95 形成为在托架 90 的前 壁 40 侧处贯穿托架 90。当墨盒 30 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时, 光学传感器 114( 见图 6) 在 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上发射光。检测部 33 可允许从光学传感器 114 发射且经 由开口 95 到达检测部 33 的光通过检测部 33。 0035 检测部33的该对壁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对准, 且在检测部33的该对壁之 间形成空间。墨室 36 中存储的墨能够到达
33、该空间。参考图 4, 主体 31 包括设置在墨室 36 中的传感器臂 60。传感器臂 60 包括主要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上延伸的臂本体 61、 位于臂本体 61 的一端处的指示器 62 和位于臂本体 61 的另一端处的浮子 63。指示器 62 位于检测部 33 的该对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主体 31 包括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上延 伸的支撑轴 64, 且传感器臂 60 由支撑轴 64 支撑, 使得传感器臂 60 能够绕支撑轴 64 枢转。 传感器臂 60 被构造成基于墨室 36 中存储的墨的量枢转, 因此指示器 62 被构造成基于墨室 36 中存储的墨的量枢转。传感器臂
34、 60 被构造成在上位置和下位置之间移动。当传感器臂 60 处于上位置时, 指示器 62 位于检测部 33 的就重力方向 ( 竖直方向 ) 而言的上侧。当传 感器臂 60 处于下位置时, 指示器 62 位于检测部 33 的就重力方向而言的下侧。图 4 描绘了 当墨室 36 具有存储于其中的预定量或更多的墨时位于下位置的传感器臂 60。 0036 当墨盒 30 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时, 检测部 33 位于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发射器 和光接收器之间, 该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水平方向 ( 宽度方 向或左右方向51)上对准, 并且检测部33被构造成使其状态在
35、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 变。当检测部 33 处于第一状态时, 检测部 33 允许从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发射器发射且在 与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行进的光通过该检测部33。 当检测部 33 处于第二状态时, 检测部 33 衰减光。更具体地, 当检测部 33 处于第一状态且 说 明 书 CN 103171290 A 7 5/22 页 8 光到达检测部 33 的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 上的一 侧时, 预定量或更多的光从检测部 33 的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 左右方向 51) 上的
36、另一侧出来且到达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接收器。当检测部 33 处于第二 状态且光到达检测部 33 的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 上的一侧时, 从检测部33的另一侧出来且到达光学传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少于预 定量, 例如零。当传感器臂 60 处于上位置时, 检测部 33 处于第一状态以允许光通过该检测 部 33。当传感器臂 60 处于下位置时, 检测部 33 处于第二状态以衰减光。通过指示器 62 完 全防止光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 上通过、 通过指示 器 62 吸收一定量的光、 通过指示器
37、 62 偏转光、 通过指示器 62 全反射光等引起光衰减。如 此, 到达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 ( 强度 ) 取决于检测部 33 的状态。通过用光 学传感器 114 检测检测部 33 的状态, 确定墨室 36 是否具有存储于其中的预定量或更多的 墨。 0037 在另一实施例中, 墨盒 30 可不包括传感器臂 60, 因此指示器 62 可不位于检测部 33 中。在这种情况下, 当检测部 33 中存储墨时, 检测部 33 可衰减光。当检测部 33 中不存 储墨时, 检测部33可允许光通过该检测部33。 更具体地, 当检测部33中不存储墨且光到达 检测部 33 的与插入 / 拆除方向
38、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 的一侧时, 预定 量或更多的光可从检测部 33 的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上的另一侧出来且到达光学传感器114的光接收器。 当检测部33中存储墨且光到达检 测部 33 的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 上的一侧时, 从检测部 33 的 另一侧出来且到达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接收器的光量小于预定量, 例如零。可通过墨吸收 一些光量而引起光衰减。在又一实施例中, 检测部 33 可包括在其中形成空间的柔性膜。当 墨被存储在由柔性膜形成的空间中时, 柔性膜膨胀。墨盒 30
39、可包括与柔性膜接触的可枢转 杆, 通过完全防止光在与插入 / 拆除方向 50 垂直的方向 ( 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 51) 上穿过 杆、 通过吸收一些光量、 通过使光偏转、 通过全反射光等, 杆可衰减光。 当墨移动离开由柔性 膜形成的空间且柔性膜收缩时, 与柔性膜接触的杆可移动到杆不再衰减光的位置。在再一 实施例中, 检测部 33 包括棱柱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 当墨接触棱柱状结构时, 棱柱状结构 可反射光, 使得光不到达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接收器。当墨不接触棱柱状结构时, 棱柱状结 构可反射光, 使得光到达光学传感器 114 的光接收器。 0038 主体 31 在主体 31 的前壁 40
40、侧、 在检测部 33 上方具有空气连通开口 32。更具体 地, 空气连通开口 32 位于主体 31 的面向插入方向 56 的前表面处。空气连通开口 32 被形 成为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上贯穿限定墨室 36 的壁。形成在墨室 36 中的空气层和墨 室 36 外部的大气可以经由空气连通开口 32 流体连通。空气连通开口 32 位于托架 90 的前 部和主体 31 的后壁 42 之间。托架 90 具有形成为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上贯穿第一 突出部 85 的壁的圆形开口 96, 从墨盒 30 的外部在拆除方向 55 上经由开口 96 可进入空气 连通开口 32。 0039 主
41、体31包括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空气连通开口32的空气连通阀73。 当 空气连通开口 32 被打开时, 维持为负压的墨室 36 中的压力变成与大气压力相等。在另一 实施例中, 空气连通开口 32 可以不位于主体 31 的前壁 40 侧处, 而是可以位于任何位置, 只 要墨室 36 的内部和外部可以流体连通。在又一实施例中, 墨盒 30 可被构造成在墨室 36 维 说 明 书 CN 103171290 A 8 6/22 页 9 持负压的状态下用于打印机 10 中。在这种情况下, 墨盒 30 可不具有空气连通开口 32。 0040 主体 31 包括打印流体供应部, 例如主体 31 的前壁 40
42、 侧处、 位于检测部 33 下方的 供墨部 34。更具体地, 供墨部 34 位于主体 31 的面向插入方向 56 的前表面处。供墨部 34 位于主体 31 的前表面的下部, 即主体的前表面的底壁 41 侧。托架 90 具有形成为在深度方 向 ( 前后方向 )53 上贯穿前壁 40 的圆形开口 97。供墨部 34 具有圆柱形状且在插入 / 拆除 方向 50 上延伸穿过前壁 40 的开口 97。因此, 供墨部 34 位于前壁 40 处。供墨部 34 具有形 成在供墨部 34 的末端处的供墨开口 71。 0041 供墨部34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墨路径72。 墨路径72从供墨开口71在深度方向(前 后方向
43、 )53 上延伸直到墨室 36。主体 31 包括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供墨开口 71 的 供墨阀 70。当墨盒 30 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时, 设置在盒安装部 110 中的墨管 122 被经由 供墨开口71插入且推压供墨阀70, 使得供墨开口71被打开。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墨流出墨 室 36 以经由墨路径 72 在插入方向 56 上进入墨管 122。 0042 在另一实施例中, 墨盒30可不包括供墨阀70。 在这种情况下, 供墨开口71可以被 膜覆盖或封闭。当墨盒 30 被安装到盒安装部 110 时, 墨管 122 可穿破膜, 使得供墨开口 71 被打开。 0043 参考图 3 和
44、图 4, 主体 31 在主体 31 的底壁 41 侧且前壁 40 侧包括接合钩 43。接 合钩 43 从主体 31 的前表面的下部向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的前方延伸。接合钩 43 的 前端包括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上的相反方向上向外延伸的两个突出部。接合钩 43 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切口。切口位于接合钩 43 的就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而言的中部且 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上延伸。由于该切口, 接合钩 43 被构造成弹性地变形, 使得其 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上的尺寸减小。接合钩 43 的前端的突出部别位于形成为贯穿 托架 90 的伸长开口 9
45、1、 92 中, 且分别与限定伸长开口 91、 92 的壁的内表面接触。 0044 主体 31 包括位于墨盒 30 的顶壁 39 侧的接合部 45。更具体地, 接合部 45 位于顶 壁 39 的就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而言的中部处。接合部 45 从顶部 39 向上延伸且离开 墨室 36, 且包括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和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上延伸的接合表面 46。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接合表面 46 面对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后方, 换 言之, 面向拆除方向 55。在另一实施例中, 接合表面 46 可不从顶壁 39 竖直地延伸, 而是可
46、 以相对于高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倾斜, 并且当墨盒 30 被插入盒安装部 110 中时, 接合表 面 46 可以面向就插入方向 56 而言的后方, 换言之, 面向拆除方向 55。当墨盒 30 被安装到 盒安装部 110 时, 接合表面 46 与盒安装部 110 的接合构件 145 接触, 且接收外力。更具体 地, 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且保留于盒安装部110中时, 墨盒30被在拆除方向55 上推压, 且因此接合表面 46 在拆除方向 55 上推压接合构件 145。结果, 接合表面 46 从接合 构件 145 接收在插入方向 56 上的反作用力。 0045 主体31包括位于主
47、体31的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的上侧且在主体31的 后壁 42 侧处的枢转构件 80。更具体地, 枢转构件 80 位于顶壁 39 的后部。枢转构件 80 具 有弯曲的平坦板状, 且其较长尺寸在与深度方向(前后方向)53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枢 转构件 80 在其弯曲点处包括轴 83。弯曲点位于枢转构件 80 的就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而言的中部。轴 83 在宽度方向 ( 左右方向 )51 上延伸。在朝向后壁 42 与接合表面 46 分 离的位置处, 轴 83 由主体 31 的其它部分支撑, 使得枢转构件 80 能够绕轴 83 枢转。枢转构 说 明 书 CN 10317129
48、0 A 9 7/22 页 10 件 80 包括前端部 81 和后端部 82。前端部 81 从轴 83 朝向接合表面 46 延伸。后端部 82 从 轴 83 朝向后壁 42 延伸。 0046 当没有外力施加到枢转构件 80 时, 由于其自重, 枢转构件 80 被定位, 使得前端部 81 位于离顶壁 39 最远的位置, 即, 前端部 81 处于相对于顶壁 39 的最高位置, 即, 后端部 82 比前端部81重。 当枢转构件80处于该位置时, 前端部81可向外延伸超出主体31的其它部 分的上端。在另一实施例中, 前端部 81 可不向外延伸超出主体 31 的其它部分的上部, 且与 主体 31 的其它部
49、分的上端相比位于更内部, 即位于主体 31 的其它部分的上端的下方。当 前端部 81 被向下推压时, 枢转构件 80 抵抗其自重在图 4 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枢转。当枢转 构件 80 沿顺时针方向枢转到尽可能的程度时, 前端部 81 位于接合表面 46 的上端的下方。 在另一实施例中, 枢转构件 80 可与主体 31 的其它部分一体地形成。在又一实施例中, 枢转 构件 80 可被弹簧在顺时针方向上偏压。在这种情况下, 当后端部 82 被向下推压时, 枢转构 件 80 抵抗弹簧的偏压力而沿逆时针方向枢转。 0047 如上面提到的, 主体 31 包括侧壁 37、 38 的一部分。侧壁 37、 38 的该部分的每一个 从后壁 42 延伸直到主体 31 的就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而言的中部。侧壁 37、 38 的该部 分的每一个包括平板部和在平板部的就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而言的前部处的锥形部。 更具体地, 平板部的每一个包括在深度方向(前后方向)53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 伸的平面外表面以及在深度方向 ( 前后方向 )53 和高度方向 ( 上下方向 )52 上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