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61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N 102846143 A *CN102846143A* (21)申请号 201210223639.7 (22)申请日 2012.06.29 1020110784799 2011.06.30 DE A47G 19/23(2006.01) (71)申请人 PTM 包装工具机器私人有限公司 地址 新加坡新加坡市 (72)发明人 W斯塔莱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刘华联 (54) 发明名称 纸质材料的杯子和用于制造纸质材料的杯子 的方法 (57)
2、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质材料的杯子, 具有能填 充的内腔, 所述内腔通过至少部分锥形的管状壁 和底壁形成, 该底壁在内腔的底部区域内以基本 上液密的方式连接于管状壁, 其中限定了内腔的 管状壁具有至少一个变形体, 并且该杯子包括至 少部分地围绕管状壁的外套筒, 其中, 外套筒在变 形体上方的第一区域中和在变形体下方的第二区 域中粘附式连接于管状壁。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2 页 2 1. 一种纸质材料的杯子,
3、具有能填充的内腔, 所述内腔由至少部分锥形的管状壁 (14;42)和底壁(16;44)形成, 所述底壁(16;44)在所述内腔的底部的区域内以基本上液密 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管状壁 (14;42), 其中, 限定了所述内腔的所述管状壁 (14;42) 具有至少 一个变形体 (24;48), 并且所述杯子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着所述管状壁 (14;42) 的外套筒 (28;5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 (28;56) 在所述变形体 (24;48) 上方的第一区域中和在所述 变形体 (24;48) 下方的第二区域中稳固地连接于所述管状壁 (14;4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
4、在于, 所述管状壁 (14;42) 和所述外套筒 (28;56) 之间的接头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施加到所述管状壁 (14;42) 和 / 或所述外套筒 (28;56) 处的粘结珠 (32,34;66,68) 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管状壁和所述外套筒的周向方 向看去, 接头中的至少一个显示为至少多个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接头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管状壁 (14;42) 和所述外套筒 (28;56) 的整个周向的周围延伸。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 (28;
5、56) 至少部 分地与所述管状壁 (14;42) 间隔开。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体 (24;48) 适于在 多个杯子的堆叠状态中用作支撑相同类型的杯子的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 (16) 和所述管状壁 (14) 在 所述液密式连接的区域中形成周向边缘框架 (18), 其中所述变形体 (24) 适于在多个杯子 (10,12) 的堆叠状态中用作支撑相同类型的杯子 (10) 的周向边缘框架 (18) 的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子 (40) 具有至少部分地围绕着所 述管状
6、壁 (42) 的外套筒, 其中所述变形体 (48) 适于在多个杯子 (10,12) 的堆叠状态中用 作支撑相同类型的杯子 (10) 的周向边缘框架 (18) 的结构。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杯子的顶端沿朝向 其内腔的方向看去时, 所述变形体 (24;48) 在所述杯子 (10,12) 的内腔的横截面中形成至 少部分收缩的部分。 1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 (28;56) 通过其 底边承靠在所述周向边缘框架 (18;46) 的外表面上, 并且所述底部接头布置在所述外套筒 和所述管状壁之间的所述变形体 (24;
7、48) 下方和所述底壁 (16;44) 上方。 11. 一种制造纸质材料的杯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的方法步骤 : 以基本上液 密的方式将锥形管状壁 (14;42) 连接于底壁 (16;44), 将变形体 (24;48) 结合到所述管状 壁 (14;42) 中, 并且在所述变形体 (24;48) 上方的第一区域中和在所述变形体 (24;48) 下 方的第二区域中将外套筒 (28;56) 牢固地接合于管状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外套筒(28;56)成型为锥形部件的形 式, 至少在所述变形体 (24;48) 上方的第一区域内和在所述变形体 (24;48)
8、 下方的第二区 域内放置用于在所述杯子的锥形管状壁 (14;42) 和 / 或所述外套筒 (28;56) 上产生粘附接 头的材料。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形体上方的第一区域和在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143 A 2 2/2 页 3 述变形体下方的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内放置用于在所述杯子的锥形管状壁和 / 或所述外 套筒上产生粘附接头的材料, 并且围绕着所述锥形管状壁来弯曲用于外套筒的坯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143 A 3 1/5 页 4 纸质材料的杯子和用于制造纸质材料的杯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由
9、纸质材料构成的杯子, 其具有可填充的内腔, 该内腔包括至少部分 锥形的管状壁以及在其内腔的底端处与管状壁以基本上液密的方式相连的底壁, 限定了内 腔的管状壁包括至少一个变形体, 并且杯子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着管状壁的外套筒。本发 明还涉及用于制造用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德国公开的专利申请 DE102004056932A1 中公开了一种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 其包括管状壁和外套筒。在此文献中, 内杯的管状壁包括使得内杯的直径突然减小的堆叠 肩。在杯子的堆叠状态中, 该堆叠肩用于保证相同类型的另一个杯子的外套筒的底部凸缘 承靠在该堆叠肩上。在此文献中描述的杯子具有令人满意的
10、堆叠性能。但是, 任何堆叠肩 或任何从这种杯子的管状壁向里或向外凸出的其他结构经常导致在所述结构区域内的纸 质材料的强度降低。当这种结构暴露于基本上轴向上的、 即在平行于杯子的纵向中心轴线 的方向上作用的力时, 这种结构被认为是杯子的柔性疵点。在杯子堆叠得非常高的情况中 或在大的双层壁杯子的情况中, 内杯的管状壁会因变形体区域内的这种力而易于变形。这 种变形也可由于例如将杯子填充大量液体而发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进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 以及改进用于制造纸杯的方法。 0004 为此, 根据本发明, 提供了一种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 其具有可填充的内腔, 该内 腔包括至少部分
11、锥形的管状壁和在杯子内腔的底端处以基本上液密的方式连接于管状壁 的底壁, 其中, 限定了内腔的管状壁具有至少一个变形体, 同时杯子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着 管状壁的外套筒, 所述外套筒在变形体上方的第一区域中和在变形体下方的第二区域中牢 固地接合于管状壁。 0005 不但这种外套筒与管状壁在变形体的上方和下方的连接可补偿内杯因变形体的 存在而发生的降低的材料强度, 而且可在两个连接头之间的区域内、 即在变形体的区域内 显著地稳定该杯子。每个连接头例如可包括涉及涂覆冷胶或热熔性粘合剂的粘结接头、 涉 及例如使用包括密封蜡或现有的 PE 涂层的热密封方法 (带有或不带有插入的间隔件) 的密 封接头、
12、通过原子力或分子力接合的焊接接头等。 外套筒或套管加强了管状壁, 这是由于其 在变形体的上方和下方连接于变形体上。因此, 外套筒会吸收在没有所述两个接头时将仅 仅或主要地作用在管状壁上的应力。 因此, 例如为堆叠杯子而提供的周向变形体更加稳定, 并且因此杯子的较高堆叠也成为可能, 即可堆叠较大数量的杯子。甚至在长距离的运输之 后也能保持将堆叠的杯子拆开的能力。 以本发明提出的方式加强的杯子给予使用者舒适的 感觉, 这是由于填充后的杯子更稳定。 更具体地, 当使用者将这种类型的填充的杯子拿在手 里时, 外套筒仅可朝向内杯的管状壁略微移动或完全不能移动, 而对于不具有本发明所提 供的两个接头的传统
13、杯子来说则不是这样。 通过外套筒来稳定内杯的管状壁也可用于例如 说 明 书 CN 102846143 A 4 2/5 页 5 能够将降低强度的材料用于内杯, 当然这是由于内杯的稳定性部分地受外套筒或套管所控 制。 根据本发明, 通过在变形体的上方和下方在外套筒和内杯的管状壁之间提供接头, 能够 加强在纸杯的管状壁内的所有类型的周向变形体。除了施加加强作用外, 两个接头可同时 将外套筒连接于内杯。 0006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管状壁和外套筒之间的接头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施加到管 状壁和 / 或外套筒上的粘结带而提供。 0007 例如, 可使用冷胶或热熔性粘合剂。 粘结带可为相对厚的, 并且其可
14、其以所谓的粘 结珠的形式使用, 以将外套筒和管状壁彼此间隔开, 即使在其粘合状态中也是如此。 这种空 间可用于改进纸杯的隔热性能。 0008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在管状壁和外套筒的周向中看去时, 接头中的至少一个 包括多个连续布置的区域。 0009 这样, 外套筒可在变形体上方的第一区域和变形体下方的第二区域中在管状壁和 外套筒的周向的周围连接于管状壁。因此, 可在变形体的区域内使内杯在外套筒和内杯的 管状壁的整个周向的周围稳定。当接头恰好提供在变形体的上方和下方, 例如在变形体的 上方和下方的厘米宽度的区域内时, 管状壁和外套筒之间的接头显著地加强了变形体。但 是, 使用超过这一区域的接
15、头对于变形体的稳定仍是有效的。 0010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接头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在管状壁和外套筒的整个周向的 周围。 0011 这样, 可在内杯的整个周向的周围显著地加强内杯。 0012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至少在特定区域内, 外套筒设置为离管状壁一定距离。 0013 这样, 实现了令人满意的隔热性能。粘合接头可通过将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的外套 筒和管状壁的表面相连且粘合在一起的粘结珠来生产。特别是, 管状壁和 / 或外套筒可替 代性地设有也进行了连接或粘合的间隔件。有利地是, 间隔件定向为处于从管状壁朝向环 境延伸的方向。间隔件可为不是管状壁或外套筒的一部分的部件的形式。 0014 在
16、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变形体的形式为在多个杯子的堆叠状态中用于支撑相同 类型的杯子的结构。特别是, 实施用于堆叠杯子的周向变形体会暴露在发生于高堆叠杯子 中的大堆叠载荷下。在这种周向变形体的情况中, 使用本发明恰恰会产生很大的成功。 0015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底壁和管状壁在液密式接头的区域内形成周向边缘框 架, 变形体的形式为在多个杯子的堆叠状态中用于支撑相同类型的另一杯子的周向边缘框 架的结构。 0016 通过使用用于堆叠杯子的周向边缘框架可实现非常好的堆叠性能, 但是每个下部 杯子的周向变形体也会暴露很大的轴向载荷下。 在这种情况中, 如本发明所提出, 在变形体 上方的第一区域中和
17、在下方的第二区域中将外套筒粘合到内杯的管状壁上可明显地改进 堆叠性能, 或者其可使得能用较薄的材料来制造内杯的管状套筒。 0017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杯子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着管状壁的外套筒, 变形体的 形式为在多个杯子的堆叠状态中用于支撑相同类型的杯子的外套筒的结构。 0018 甚至当通过每个外杯子的底边来堆叠大量的杯子时, 本发明可显著地改进这种杯 子的堆叠性能。 0019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当在从杯子的开口端到底壁延伸的方向中看去时, 在杯 说 明 书 CN 102846143 A 5 3/5 页 6 子内腔的横截面内, 变形体至少在特定的区域内表现为收缩部分。 0020 这样
18、, 可以稳定地堆叠杯子, 但是这种收缩的横截面也会导致材料强度的明显降 低。在这种情况中, 本发明可将在变形体范围内的这种收缩横截面的令人满意的堆叠性能 与内杯管状壁的显著的稳定性结合在一起。 0021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外套筒通过其底边承靠在周向边缘框架的外表面上, 并 且外套筒和管状壁之间的下部接头布置在变形体的下方和底壁的上方。 0022 这样, 轴向地或基本上平行于外套筒地作用在内杯管状壁中的应力不但通过连接 头、 而且通过外套筒的底边而被内杯吸收。这样, 外套筒至少在其底边区域内、 并且也在两 个接头的区域内承靠在内杯的管状壁上。因此, 本发明的杯子形成了特别稳定的单元。 00
19、2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也通过用于制造用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的方法来实现, 所述方 法包括下面步骤 : 以基本上液密的方式将锥形管状壁连接于杯子的底壁, 将变形体结合到 管状壁内, 并且在变形体上方的第一区域内和在变形体下方的第二区域内将外套筒牢固地 接合于管状壁。 0024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为了将外套筒成型为锥形部件, 在至少变形体上方的第 一区域内和在变形体下方的第二区域内放置用于在杯子的锥形管状壁和 / 或外套筒上实 现连接头的材料, 并且将锥形部件滑到杯子上, 并且将锥形部件粘合到杯子上。 0025 这样, 在将锥形部件推到杯子上的同时, 可将外套筒粘合到内杯的管状壁上。 这导 致
20、本发明的纸杯的非常快且经济的生产。 用于实现连接头的材料例如可为粘合剂、 密封蜡, 或者可密封或可焊接的塑料材料涂层, 或者使用可由已存在于纸质材料上的涂层制成。 0026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 在至少变形体上方的第一区域内和在变形体下方的第二 区域内在杯子的锥形管状壁和 / 或外套筒上放置用于实现连接头的材料, 并且设计为形成 外套筒的纸质坯料布置在锥形管状壁的周围。 0027 也可通过将坯料成型以形成外套筒而生产本发明的双层壁式杯子, 并且在将外套 筒连接于内杯的管状壁上而同时将内杯稳定在变形体区域中的同时完成了杯子。 可将用于 生产连接头的例如粘结带形式的材料施加在周向方向中, 或作为
21、替代地施加在与周向成直 角的方向。 相对于周向成直角地施加粘胶, 可通过材料本身、 特别是如为实现连接头而施加 的粘合剂而额外地稳定变形体。 附图说明 0028 在权利要求书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下述描述中结合附图披露了本发明的 额外的特征和优点。所示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单个特征可根据要求相结合, 这并不超出本发 明的范围。在图中 : 0029 图 1 是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本发明的两个堆叠的杯子的剖视图 ; 0030 图 2 是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本发明的杯子的剖视图 ; 0031 图 3 是图 2 所示类型的两个堆叠的杯子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图1是本发明的两个杯子10、 12
22、的剖视图, 这两个杯子由纸质材料制成, 并且一个 堆叠在另一个之上。 说 明 书 CN 102846143 A 6 4/5 页 7 0033 两个杯子为相同的设计, 并且均包括内杯, 该内杯形成了可填充的内腔, 并且由管 状壁 14 和底壁 16 构成。每个杯子的管状壁 14 和底壁 16 在其下部区域中以液密方式彼此 接合, 以形成周向边缘框架 18。周向边缘框架 18 为锥形的形状, 并且在从杯子 10、 12 的顶 部开口端朝向其底端延伸的方向中看去时, 两个杯子中的每一个的周向边缘框架 18 变宽。 0034 当从底壁朝向顶部看杯子 10、 12 时, 在其开口端的方向中, 底壁后面直
23、接是第一 锥形加宽区域 20, 在该第一锥形加宽区域 20 后面是柱形区域 22。柱形区域 22 的长度约为 锥形加宽区域 20 的四到五倍。柱形区域 22 邻接于肩形变形体 24, 从肩形变形体开始, 管 状壁 14 具有均匀、 锥形、 加宽的形状, 直到其顶端为止。在不同的情况中, 管状壁 14 在杯子 10、 12 的顶端向下翻卷, 以形成口部凸缘 26。 0035 当从杯子的顶端沿其内腔的方向看时, 肩形变形体24表现为杯子10、 12的内腔横 截面内的收缩部分。肩形变形体 24 也称为堆叠肩, 其在管状壁 14 的整个周向的周围延伸。 0036 为了使两个杯子能够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24、 周向边缘框架的底端处的直径设置为 使得上部杯子 10 的周向边缘框架 18 可支撑在下部杯子 12 的变形体 24 上。这样, 可将多 个杯子 10、 12 堆叠在一起。 0037 杯子10、 12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锥形外套筒28, 每个杯子的外套筒28恰好开始于杯 子 10、 12 的口部凸缘 26 的下方, 并且向下延伸到底壁 16 下方的区域。外套筒 28 通过其接 触周向边缘框架 18 的外表面的底边而承靠在底壁 16 下方的区域上。 0038 在杯子 10、 12 的内管状壁 14 上设置了顶部粘结带 32 和底部粘结带 34, 每个所述 粘结带用于将管状壁 14 粘合于外套筒 28
25、 上的目的。粘结带 32、 34 以粘结珠的形式施加, 从而连接了处在管状壁 14 和外套筒 28 之间的间隙。这样, 当从外套筒 28 的整体高度来看 时, 除了外套筒28的底边, 在外套筒28和管状壁14之间保持了基本上恒定宽度的空间。 这 种空间用作隔热气隙, 并且保证了使用者甚至可用手舒适地拿装满的杯子 10、 12, 而外套筒 28 不会变得太热或太冷。 0039 如图 1 中可见, 粘结带 32 布置在肩形变形体 24 的上方, 并且第二粘结带 34 布置 在肩形变形体 24 的下方。因此, 外套筒 28 在两个粘结带 32、 34 之间的区域内加强了管状 壁 14, 如上文所述,
26、 每个粘结带在外套筒 28 和管状壁 14 之间形成了粘接头。下部的粘结 带 34 恰好布置在底壁 16 的上方的锥形区域 20 和柱形区域 22 之间的过渡处。上部的粘结 带 32 恰好布置在口部凸缘 26 的下方。当杯子 10、 12 承受到基本上在轴向方向中, 也就是 说在图 1 的从顶部朝向底部延伸的方向 (或相反方向) 中的载荷时, 外套筒 28 承受到应力, 并且减轻了管状壁 14 上的载荷, 更具体地是在管状壁 14 上的变形体 24 的区域上的载荷。 0040 尽管如从肩形变形体 24 处可见的那样纸质材料会变形, 纸质材料的每个变形会 导致纸质材料的一定的强度减小, 这是由于
27、在这种变形体的区域内各纸纤维会不可避免地 折叠的事实。因此, 外套筒 28 与管状壁 14 在变形体 24 上方的第一区域内和在变形体 24 下方的第二区域内的连接可有效地加强内杯的管状壁14。 顶部的第一区域或顶部粘接头由 粘结带 32 形成, 并且底部的第二区域或第二粘接头由粘结带 34 形成。 0041 外套筒在下部粘结带 34 下方的区域内朝向管状壁 14 逐渐变细, 使得管状壁 14 和 外套筒 28 之间的距离连续减小。外套筒 28 的底边又在周向边缘框架 18 的基本上一半的 水平处承靠在周向边缘框架 18 的外表面上。因此, 不但通过第二粘结带 34, 而且还通过外 套筒 28
28、 的承靠在周向边缘框架 18 上的底边而在外套筒 28 的下部区域内将外套筒 28 支撑 说 明 书 CN 102846143 A 7 5/5 页 8 在管状壁 14 上。这能够通过外套筒 28 和管状壁 14 或周向边缘框架 18 实现非常有效的应 力吸收。 0042 在杯子 10、 12 的制造期间, 首先制造包括管状壁 14 和底壁 16 的相应的内杯, 接着 将这些部件在周向边缘框架18的区域内以液密方式连接在一起。 接着形成肩形变形体24, 并且同时形成锥形区域 20 和柱形区域 22。还形成了顶部口部凸缘 26。 0043 外套筒 28 由平面坯料制成, 以形成锥形部件。接着, 在
29、已经将两个粘结带 32、 34 施加到管状壁14上之后, 将此锥形部件向上推到相应的内杯上的周向边缘框架18的上方。 同时, 通过将锥形部件滑动到内杯上的工艺, 导致外套筒的内表面承靠在粘结带 32、 34 上, 使得外套筒 28 粘合于相应的内杯上。 0044 图 2 显示了本发明的由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 40, 该杯子包括内杯, 该内杯由管状 壁 42 和在周向边缘框架 46 的区域内以液密方式接合于其上的底壁 44 构成。管状壁 42 大 体为锥形形状, 并且周向边缘框架 46 也为锥形形状, 但与图 1 所示的杯子 10、 12 不同, 其在 从杯子 40 的顶部开口端部朝向底部延伸的方
30、向中逐渐变细。 0045 管状壁 42 具有周向的肩形变形体 48, 当从杯子 40 的顶部端部在朝向其内腔的方 向中看去时, 肩形变形体 48 表现为横截面中的周向收缩部分。当从底壁 44 朝向顶部看杯 子时, 在底壁 44 的后面是没入柱形区域 52 中的锥形区域 50。柱形区域 52 终止于变形体 48 处。当从变形体 48 朝向顶部看时, 管状壁 42 具有锥形加宽的形状。口部凸缘 54 形成在 管状壁 42 的顶部端部处。 0046 杯子40包括外套筒56, 该外套筒56具有连续的锥形形状, 并且在其底端具有下部 凸缘 58。下部凸缘 58 承靠在底壁 44 下方的周向边缘框架 46
31、 的外表面上。外套筒 56 通过 其顶部边缘 60 承靠在管状壁 42 的口部凸缘 54 上。外套筒 56 的顶部边缘 60 插入在口部 凸缘 54 的内表面和管状壁 42 的锥形部分之间的空间中。因此, 在杯子 40 的顶部区域内, 在外套筒 56 和管状壁 42 之间不存在气隙, 但是, 在外套筒 56 和管状壁 42 之间的间隙在从 杯子 40 的顶部端部朝向周向边缘框架 46 延伸的方向中宽度会增加。外套筒 56 由平面坯 料制成, 并且在重叠区域 62 内粘合, 使得外套筒 56 形成整体的锥形部件。附图标记 64 显 示了杯子 40 的纵向中心轴线。 0047 外套筒 56 通过周
32、向粘结带 66 在变形体 48 上方的第一区域中粘合于内杯的管状 壁 42, 并且其类似地通过第二粘结带 68 在变形体 48 下方的第二区域中粘合于内杯的管状 壁 42。因此, 在两个粘结带 66、 68 之间的区域中有效地加强了管状壁 42、 更具体地是变形 体 48 的区域。在轴向方向, 即基本上平行于纵向中心轴线 64 地作用于管状壁 42 上的力也 可被外套筒 56 吸收。甚至在杯子非常高地堆叠的情况中, 变形体 48 也会保持稳定, 并且堆 叠的杯子不会变为塞挤在一起。 0048 图 3 显示了根据图 2 所描述类型的处于堆叠状态中的两个杯子 40。更具体地, 从 图中可看出, 上
33、部杯子的下部凸缘58承靠在下部杯子的肩形变形体48上, 并且因此其能够 使两个杯子牢固地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肩形变形体 48 相对于与纵向中心轴线 64 成直角 布置的线70形成约5的角度。 当在径向方向中看时, 变形体48具有例如在一到两毫米范 围的宽度 p。 0049 图3清楚地显示了将外套筒56粘合到内部管状壁42上的两个粘结带66和68, 它 们保证了在变形体 48 的区域内稳定管状壁 42。 说 明 书 CN 102846143 A 8 1/2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46143 A 9 2/2 页 10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46143 A 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