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80543.5 (22)申请日 2014.10.27 B22D 35/04(2006.01) (71)申请人耒阳市诚松有色金属再生有限公司 地址 421800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余庆乡龙 陂村13组 (72)发明人陈松 陈凯 (54) 发明名称 一种浇铸装置 (57) 摘要 一种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模具、支架,浇铸模 具安放在支架上,支架为开口式曲线结构,支架由 下端的支撑杆和上端的支撑面焊接而成,支撑面 的上表面为水平结构,支撑面内设置有一排进水 管和一排出水管,进水管在出水管的上方,浇铸模 具的下底面与支撑面完全接触,浇铸
2、模具与支撑 面接触点处的切线和浇铸模具的长度方向垂直, 浇铸模具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上曲率 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可旋转方式连接,浇铸模具 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面上设有提手。本发明所提 供的浇铸装置采用了一个带有冷却系统的支架, 将相同浇铸模具依次放在支架上,沿着支架分别 对每个浇铸模具进行浇铸时多个浇筑模具均得到 冷却,可同时提高浇铸效率和浇铸质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44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4484 A
3、 1/1页 2 1.一种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模具、支架,浇铸模具安放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支架为 开口式曲线结构,支架由下端的支撑杆和上端的支撑面焊接而成,支撑面的上表面为水平 结构,支撑面内设置有一排进水管和一排出水管,进水管在出水管的上方,浇铸模具的下底 面与支撑面完全接触,浇铸模具与支撑面接触点处的切线和浇铸模具的长度方向垂直,浇 铸模具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可旋转方式连接,浇铸 模具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面上设有提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浇铸模具平行于下底面的截面都为 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浇铸模具下
4、底面的长度与支撑面的 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呈“C”形或“3”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和出水管沿支撑面 的宽度方形上均匀排列,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数量分别至少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浇铸模具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 支撑面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84484 A 1/3页 3 一种浇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锭设备,特别是一种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把金属液从浇包注入到铸型的操作过程称为浇铸。金属在浇铸时所遵循的原则
5、 是高温出炉、低温浇铸,这时因为提高金属液的出炉温度有利于夹杂物的彻底熔化、熔渣上 浮,便于清渣和除气,减少铸件的夹渣和气孔缺陷;采用较低的浇铸温度则有利于降低金属 液中的气体溶解度、液态收缩量和高温金属液对型腔表面的烘烤,避免产生气孔、粘砂和缩 孔等缺陷。因此,在保证充满铸型型腔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的浇铸温度。 0003 CN203791577U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它包括带有U型凹槽的长方体底座; 长方体底座内设有与水泵连通的冷却水管;长方体底座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与U型凹 槽相互对应卡接的堵头活动连接;长方体底座的上方设有盖板;长方体底座封闭端的上方 设有可拆卸的浇铸导流口。该发
6、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浇铸过程繁琐、冷却过程慢和工作效率 低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发明只方便一个单独的浇铸模具的冷却,不利于大批浇铸模具的同 时冷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浇铸模具,它提供了一个带 有冷却系统的支架,将相同浇铸模具依次放在支架上,沿着支架依次对每个浇铸模具进行 浇铸时多个浇筑模具均得到冷却,可同时提高浇铸效率和浇铸质量。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模具、支架,浇铸模具安放在支架 上,支架为开口式曲线结构,支架由下端的支撑杆和上端的支撑面焊接而成,支撑面的上表 面为水平结构,支撑面内设置有一排进水管和一排出水管,进水管
7、在出水管的上方,浇铸模 具的下底面与支撑面完全接触,浇铸模具与支撑面接触点处的切线和浇铸模具的长度方向 垂直,浇铸模具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可旋转方式连 接,浇铸模具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面上设有提手。 0006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浇铸模具平行于下底面的截面都为长方形。 0007 进一步,浇铸模具下底面的长度与支撑面的宽度相同。 0008 进一步,支架呈“C”形或“3”形结构。 0009 进一步,进水管和出水管沿支撑面的宽度方形上均匀排列,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数 量分别至少为三个。 0010 进一步,浇铸模具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铰
8、 链连接。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浇铸装置采用了带有冷却水系统的支架,可对大批量的浇铸模具 同时进行冷却,确保了低的浇铸温度,较少铸锭中气孔等的形成,从而可提高浇铸质量; 说 明 书CN 104384484 A 2/3页 4 (2)本发明所提供的浇铸装置采用了开口式曲线结构的支架,方便同时对一批浇铸模 具的浇铸,节省浇铸时间,而且使浇铸模具的一端与支架可旋转式连接,另一端设有提手, 既使浇铸模具的固定性较好,又方便后期的脱模过程,从而可大大提高浇铸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9、; 图3为图2中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0014 具体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模具8、支架3,浇铸模具8安放在支架3上,支 架3为开口式曲线结构,支架3由下端的支撑杆1和上端的支撑面2焊接而成,支撑面2的 上表面为水平结构,支撑面2内设置有一排进水管6和一排出水管4,进水管6在出水管4 的上方,浇铸模具8的下底面与支撑面2完全接触,浇铸模具8与支撑面2接触点处的切线 和浇铸模具8的长度方向垂直,浇铸模具8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2上曲率半径 较大的一侧通过可旋转方式连接,浇铸模具8长度方向的另
10、一端侧面上设有提手5。 0015 浇铸模具8平行于下底面的截面都为长方形,浇铸模具8下底面的长度与支撑面 2的宽度相同,既使浇铸模具8的底部得到冷却又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支撑面2材料,浇铸模 具8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2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铰链7连接,便于脱模 又不至于使浇铸模具8掉落。 0016 支架3呈“C”形,将相同浇铸模具8在支撑面2上一次排开,从支撑架3的开口处 开始对浇铸模具8进行浇铸,方便浇铸,提高浇铸效率。 0017 进水管6和出水管4沿支撑面2的宽度方形上均匀排列,进水管6和出水管4的 数量各为三个,使浇铸模具8冷却均匀,增大冷却效率。 0018 具体实施例2: 如附图
11、2和附图3所示,一种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模具8、支架3,浇铸模具8安放在支 架3上,支架3为开口式曲线结构,支架3由下端的支撑杆1和上端的支撑面2焊接而成, 支撑面2的上表面为水平结构,支撑面2内设置有一排进水管6和一排出水管4,进水管6 在出水管4的上方,浇铸模具8的下底面与支撑面2完全接触,浇铸模具8与支撑面2接触 点处的切线和浇铸模具8的长度方向垂直,浇铸模具8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2 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可旋转方式连接,浇铸模具8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面上设有提 手5。 0019 浇铸模具8平行于下底面的截面都为长方形,浇铸模具8下底面的长度与支撑面 2的宽度相同,既使浇铸模具8的
12、底部得到冷却又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支撑面2材料,浇铸模 具8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底面与支撑面2上曲率半径较大的一侧通过铰链7连接,便于脱模 又不至于使浇铸模具8掉落。 0020 支架3呈“3”形,将相同浇铸模具8在支撑面2上一次排开,从支架3的开口处开 说 明 书CN 104384484 A 3/3页 5 始对浇铸模具8进行浇铸,方便浇铸,提高浇铸效率。 0021 进水管6和出水管4沿支撑面2的宽度方形上均匀排列,进水管6和出水管4的 数量各为四个,使浇铸模具8冷却均匀,增大冷却效率。 002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将相同的浇铸模具8通过铰链7从支架3的一 端的支撑面2上排列到支架3的另一端
13、,然后通过进水管6向支撑面2内注入冷水,冷水将 支撑面2的上部冷却,由于浇铸模具8下底面与支撑面2紧密接触,所以浇铸模具8也会被 冷却,从支架3的一端处依次对浇铸模具8进行浇铸,弧形浇铸的方法可以节约浇铸时间, 增加浇铸效率,吸收热量的冷水从出水管4流出,这样就使一批相同的浇铸模具8同时满足 了低温浇铸的要求,提高浇铸质量,而且在对后浇铸模具8进行浇铸的同时,先完成浇铸的 铸锭还可以继续冷却,加快脱模,当一批浇铸模具8浇铸完成以后,继续冷却一端时间后停 止冷却,达到脱模条件时,通过提手5将浇铸模具8掀起,浇铸模具8绕铰链7翻转,实现脱 模过程。 说 明 书CN 104384484 A 1/3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4484 A 2/3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4484 A 3/3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4484 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