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209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8 2 0 9 2 A *CN102882092A* (21)申请号 201210231260.0 (22)申请日 2012.07.05 2011-156632 2011.07.15 JP H01R 33/94(2006.01) H01R 33/90(2006.01) H01R 35/04(2006.01) H01R 13/73(2006.01) (71)申请人索尼公司 地址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平本幸生 吹谷隆美 本堂朝哉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
2、5 代理人曲莹 (54) 发明名称 连接器装置 (57) 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其包括:保持 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母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和 公连接器,当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该公连接 器插入母连接器内以连接至母连接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19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19 页 1/1页 2 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 保持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母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和 公连接器,当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该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内以连接至母连接 器
3、, 其中,保持器包括基部和一对保持突部,各保持突部沿大致相同的方向从基部的两端 突出,这对保持突部与电子装置在两个端部处接合以夹持电子装置, 其中,公连接器被保持突部中的一个可旋转地支承在一轴上,该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 所述一对保持突部的排列方向,并且垂直于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 其中,在所述保持突部中的所述一个的前端部,在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上 面向公连接器形成有限制突起,并且 其中,当电子装置与另一个保持突部的接合在公连接器连接至母连接器的状态下被释 放时,并且当公连接器随电子装置相对于保持器倾斜而旋转时,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 以阻止公连接器的旋转运动超过预定的角度。 2.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装置,其中,在母连接器已与公连接器连接的电子装置与 限制突起接触的状态中,限制突起的前端部和公连接器的前端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位于大致 相同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装置, 其中,公连接器能够相对于保持器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且 其中,公连接器在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时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所述角度范围 内的最大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装置,其中,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状态中,公连 接器相对于所述一对保持突部的排列方向朝限制突起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装置, 其中,将公连接器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状态中的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 其
5、中,公连接器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初始位置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 其中,公连接器包括用于朝初始位置偏置公连接器的偏置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装置, 其中,保持器的基部包括调节器,该调节器能够沿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移 动,该调节器构造成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压靠在电子装置上, 其中,保持器能够保持沿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具有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 并且 其中,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的状态中,调节器相对于电子装置的接触位置能够根 据被保持的电子装置的尺寸而改变。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82092 A 1/11页 3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装置的
6、技术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以下这种连接器装置的 技术领域:所述连接器装置构造成允许公连接器相对于用于保持电子装置的保持器发生旋 转,并且设置有限制突起以在电子装置从保持器取出时限制公连接器相对于保持器的旋转 运动从而防止公连接器发生变形。 背景技术 0002 与诸如移动数字音乐播放器或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连接的连接器装置是已知的。 0003 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具有用于保持例如电子装置的保持器,并附接至例如车厢 中的仪表盘等。连接器装置连接至例如处理装置(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该处理装置输出数 据至车载的扬声器单元等。当连接器装置连接至处理装置时,音乐数据等经由处理装置从 保持器保持的电子装置传
7、送至扬声器单元;这样使高品质的声音从扬声器输出。 0004 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在其沿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与包括在电子装置中 的母连接器连接的公连接器;并且在其沿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电子装置接合以保 持电子装置的保持部。 0005 当母连接器连接至公连接器时,在电子装置与连接器装置之间建立电导通。当母 连接器连接至公连接器并且预定部与保持部接合时,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例如,见JP 2003-134209A)。 0006 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装置中,可以通过在设置有母连接器的部分上相对于连接器 装置倾斜电子装置,来从连接器装置取出电子装置,由此从保持部释放电子装置。 0007 然而,当
8、如上所述地倾斜电子装置来从连接器装置取出电子装置时,由于电子装 置在母连接器连接公连接器的状态中倾斜,伴随该倾斜,可能会向公连接器施加一个载荷, 从而造成公连接器的变形。 0008 具体地,在使用于车厢中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中,连接器装置在车厢中以各种各 样的取向附接至仪表盘等。因此,当从连接器装置取出电子装置时,电子装置易于倾斜。 发明内容 0009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被提出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防止公连接器在 从保持器取出电子装置时发生变形。 0010 首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连接器装置构造成具有:保持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母 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和公连接器,当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
9、该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内 以连接至母连接器,其中,保持器包括基部和一对保持突部,各保持突部沿大致相同的方向 从基部的两端突出,这对保持突部与电子装置在两个端部处接合以夹持电子装置,公连接 器被保持突部中的一个可旋转地支承在一轴上,该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一对保持突部 的排列方向(alignment direction),并且垂直于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在所述 保持突部中的所述一个的前端部,在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上面向公连接器形成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2/11页 4 有限制突起,其中,当电子装置与另一个保持突部的接合在公连接器连接至母连接器的状 态下被释放时,
10、并且当公连接器随电子装置相对于保持器倾斜而旋转时,电子装置与限制 突起接触以阻止公连接器的旋转运动超过预定的角度。 0011 因此,在连接器装置中,伴随电子装置相对于保持器的倾斜,公连接器发生旋转, 并且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发生接触,从而限制公连接器的旋转运动。 0012 其次,优选地将连接器构造成使得,在母连接器已与公连接器连接的电子装置与 限制突起接触的状态中,限制突起的前端部和公连接器的前端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位于大致 相同的位置处。 0013 在母连接器已与公连接器连接的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的状态中,由于限制突 起的前端部和公连接器的前端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当电子装置相对
11、 于公连接器倾斜时,防止了电子装置相对于公连接器的倾斜变得过大。 0014 第三,优选地将连接器装置构造成使得公连接器能够相对于保持器在预定的角度 范围内旋转,公连接器在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时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所述角度范 围内的最大角度。 0015 公连接器被构造成相对于保持器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且公连接器在电子 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时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所述角度范围内的最大角度;因此公连接 器的旋转运动被限制突起限制在小于一角度范围中的最大角度的角度内。 0016 第四,优选地将连接器构造成使得,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状态中,公连 接器相对于所述一对保持突部的排列方向朝限制
12、突起倾斜。 0017 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状态中,由于公连接器相对于所述一对保持突部 的排列方向朝限制突起倾斜,所以公连接器容易插入电子装置的母连接器中。 0018 第五,优选地将连接器构造成使得,将公连接器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 状态中的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公连接器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初始位置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并且公连接器包括用于朝初始位置偏置公连接器的偏置弹簧。 0019 由于公连接器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初始位置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公连接器包括用于 朝初始位置偏置公连接器的偏置弹簧,因此在电子装置连接至连接器装置之前状态中,公 连接器始终保持在相对于基部处于特定角度的初始位置处。 0
13、020 第六,优选地将连接器构造成使得保持器的基部包括调节器,该调节器能够沿保 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移动,该调节器构造成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压靠在电 子装置上,保持器能够保持沿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具有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 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的状态中,调节器相对于电子装置的接触位置能够根据被保持的 电子装置的尺寸而改变。 0021 通过构造保持器,使得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的状态中,调节器相对于电子装 置的接触位置根据所保持的电子装置的尺寸而变化,即使当保持器保持不同尺寸的电子装 置时,电子装置相对于保持器的位置改变很小。 0022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构造成具有
14、:保持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母连 接器的电子装置;和公连接器,当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该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内以 连接至母连接器,其中,保持器包括基部和一对保持突部,各保持突部沿大致相同的方向从 基部的两端突出,这对保持突部与电子装置在两个端部处接合以夹持电子装置,公连接器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3/11页 5 被保持突部中的一个可旋转地支承在一轴上,该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一对保持突部的 排列方向,并且垂直于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在所述保持突部中的所述一个的 前端部,在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上面向公连接器形成有限制突起,其中,当电子 装置与另一个保持突部的接合
15、在公连接器连接至母连接器的状态下被释放时,并且当公连 接器随电子装置相对于保持器倾斜而旋转时,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以阻止公连接器的 旋转运动超过预定的角度。 0023 因此,由于电子装置向公连接器施加很小的载荷,所以能够在从连接器装置取出 电子装置的同时防止公连接器发生变形。 0024 在本公开的技术中,连接器装置构造成使得,当母连接器已与公连接器连接的电 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时,限制突起的前端部和公连接器的前端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位于大 致相同的位置处。 0025 因此,当电子装置相对于公连接器倾斜时,防止了电子装置相对于公连接器的倾 斜变得过大;从而减小了公连接器的变形。 0026 在本公开
16、的技术中,公连接器能够相对于保持器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公连 接器在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时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所述角度范围内的最大角度。 0027 因此,能够防止包括公连接器的旋转机构的破损或操作故障。 0028 在本公开的技术中,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状态中,公连接器相对于所 述一对保持突部的排列方向朝限制突起倾斜。 0029 因此,公连接器容易插入电子装置的母连接器中,能够确保母连接器相对于公连 接器的满意的连接操作和连接状态。 0030 在本公开的技术中,将公连接器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之前的状态中的位置限 定为初始位置,公连接器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初始位置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公连
17、接器包括用 于朝初始位置偏置公连接器的偏置弹簧。 0031 因此,在电子装置连接至连接器装置之前的状态中,由于公连接器始终保持在相 对于基部处于特定角度的初始位置处,容易进行电子装置对连接器装置的连接操作。 0032 在本公开的技术中,保持器的基部包括调节器,该调节器能够沿保持突部从基部 突出的突出方向移动,该调节器构造成在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时压靠在电子装置上,保 持器能够保持沿保持突部从基部突出的突出方向具有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在电子装置被 保持器保持的状态中,调节器相对于电子装置的接触位置能够根据被保持的电子装置的尺 寸而改变。 0033 因此,即使在沿保持突部的突出方向具有显著不同尺寸
18、的电子装置连接至连接器 装置时,电子装置相对于保持器的位置也改变很小。因此,无论尺寸差异如何,都能够恰当 地进行电子装置相对于连接器装置的连接操作和取出操作。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与图2-图20一起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图1为显示连 接器装置和连接至连接器装置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电子装置彼此仅仅厚度不同; 0035 图2为显示连接器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支座和保持器彼此分开; 0036 图3为显示连接器装置的组成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4/11页 6 0037 图4为连接器装置的侧视图; 0038 图5为从图4中的相反侧观察到的电子装置的
19、侧视图; 0039 图6为连接器装置的正视图; 0040 图7为示出了连接器装置与其它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的方框图; 0041 图8与图9到图15一起示出了电子装置对连接器装置的连接操作;图8为显示电 子装置连接至连接器装置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2 图9为显示电子装置的母连接器已与公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3 图10为显示电子装置被向后压成平行于基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4 图11为显示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并连接至连接器装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5 图12为显示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并连接至连接器装置的状态的正视图; 0046 图13为显示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并连接至连接器装置
20、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0047 图14为显示从连接器装置拆下电子装置时电子装置向前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8 图15为显示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并且公连接器的旋转运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的放大截面图; 0049 图16为示出了具有较大厚度的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并连接至连接器装置的状 态的侧视图; 0050 图17为示出了具有较小厚度的电子装置被保持器保持并连接至连接器装置的状 态的侧视图; 0051 图18为显示具有较小厚度的电子装置与限制突起接触并且公连接器的旋转运动 受到限制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0052 图19与图20一起示出了限制突起与公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高度);并且图 19为显示
21、限制突起的高度相对于公连接器的高度较小的情况的示意图;而 0053 图20为显示限制突起的高度相对于公连接器的高度较大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0055 以下描述的本技术的连接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为应用于连接至处理装置的连接 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该处理装置用于输出数据至车厢中使用的车载扬声器单元。 0056 本技术的应用范围不限于连接至用于输出数据至车载扬声器单元的处理装置的 连接器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连接器装 置,每种连接器装置具有连接至电子装置的母连接器的公连接器,并且在公连
22、接器连接至 母连接器的状态下保持电子装置。具体地,连接器装置被适配成应用于连接有移动电话或 移动数字音乐播放器(DMP)的所谓托座(cradle)的连接器装置。 0057 电子装置的概略构造 0058 首先将描述连接至连接器装置的电子装置(参照图1)。 0059 连接器装置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与各自具有不同厚度的电子装置100或电子装 置200连接。 0060 电子装置100例如为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移动数字音乐播放器,其为扁平和纵长 的。电子装置100具有位于其前表面上的显示面100a和操作部100b。显示面100a也用作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5/11页 7 例如触摸面板。通
23、过操作显示面100a或操作部100b,能够做出预定的处理操作,例如将储 存的音乐数据等输出至外部或选择音乐数据。 0061 电子装置100设置有位于其底端部中的向下敞开的母连接器101。 0062 电子装置200例如为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移动数字音乐播放器,其为扁平和纵长 的。电子装置200的厚度例如比电子装置100的厚度薄。 0063 电子装置200具有位于其前表面上的显示面200a和操作部200b。显示面200a也 用作例如触摸面板。通过操作显示面200a或操作部200b,能够做出预定的处理操作,例如 将储存的音乐数据等输出至外部或选择音乐数据。 0064 电子装置200设置有位于其底端部中
24、的向下敞开的母连接器201。 0065 连接器装置的结构 0066 接下来,将描述连接器装置(参照图1-图6)。 0067 连接器装置1包括支座2和保持器3。 0068 支座2具有安装构件4和可旋转地连接至安装构件4的支脚5。安装构件4形成 为面向竖直方向的大致盘状的形状,并具有位于其底面侧的吸盘(未示出)。安装构件4设 置有吸附操作部4a。安装构件4设置有向上突出的支承突部4b。 0069 当吸附操作部4a被操作时,例如,通过吸盘使安装构件4被吸附至例如车辆的仪 表盘等附接面,或者从附接面解除吸附。 0070 支脚5构造成可旋转地连接至安装构件4的支承突部4b。当支脚5被移动而旋转 时,其上
25、端部沿大致前后方向移动。此外,支脚5构造成随着安装构件4的一部分沿圆周方 向的旋转而旋转。 0071 保持器3具有彼此竖直地联接的上框体6和下框体7,它们构造成使得上框体6能 够相对于下框体7沿竖直方向移动。 0072 上框体6包括框部8和位于框部8的下部的内部结构部9(参照图3)。框部8构 造成能够相对于内部结构部9沿竖直方向移动。 0073 框部8包括在前侧和后侧彼此结合的前机壳10和后面板11。 0074 前机壳10形成为纵长形状。前机壳10的除上端部外的部分形成为向后敞开;并 且上端部的除前端部外的部分形成为向上和向后敞开。前机壳10形成为使得上端部比起 其它的部分向前突出。前机壳10
26、设置有从前端部向下突出的位置限制突起10a。 0075 后面板11形成为纵长形状,并且其上端部形成为比起其它部分向前突出。 0076 内部结构部9包括基板部9a和弹簧支承突部9b,其中基板部9a形成为沿大致前 后方向取向的板状形状,弹簧支承突部9b从基板部9a向前突出。 0077 下框体7包括框部12和附接至框部12的面板部13。 0078 框部12包括在前侧和后侧彼此结合的前面板14和后机壳15。 0079 前面板14形成为纵长形状。前面板14包括在其上端部中沿前后方向贯穿的支承 孔14a和在其下部中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配置孔14b。前面板14形成为使得下部比起其它部 分向前突出。 0080 后
27、机壳15形成为纵长形状。后机壳15的除下部外的部分形成为向前开口,并且 其下部形成为向斜上方开口。后机壳15形成为使得下部比起其它部分向前突出。后机壳 15包括在其上端部中向后突出的突状配置部16。并且突状配置部16包括在其后端部中沿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6/11页 8 前后方向贯穿的轴插入孔16a。 0081 后机壳15在后机壳15的下部包括各自形成在右侧壁和左侧壁的内侧面上的轴承 凹部15a、15a。 0082 后机壳15在预定位置分别形成有旋钮配置开口15c和多个按钮配置孔15b、 15b、.。 0083 面板部13在由前面板14和后机壳15彼此结合而形成的框部12的
28、下部从前侧附 接至框部12。面板部13形成有彼此分开的透过孔13a和配置孔13b。面板部13包括附接 至透过孔13a的红外滤光器17和附接至配置孔13b的指示器18。 0084 在面板部13附接至框部12的状态中,面板部13的上端部向上突出高出框部12 的下部的上面(参照图4和图5),该突出部分形成限制突起19。 0085 通过使下框体7和上框体6彼此结合并且使面板部13附接至下框体7而形成保 持器3。保持器3包括大致沿前后方向取向的基部20,该基部20由框部8的除上端部外的 部分和框部12的除其下部外的部分形成。保持器3的上端部和下部包括各自从基部20向 前突出的保持突部21和22。 008
29、6 上框体6设置有压缩螺旋弹簧23,压缩螺旋弹簧23配置在下端部内以沿前后方向 伸缩(参照图3)。压缩螺旋弹簧23由设置于上框体6的内部结构部9的弹簧支承突部9b 支承。 0087 下框体7包括配置在框部12内的上端部中的调节器24。调节器24包括形成为大 致圆柱形状的推压部24a和从推压部24a的后端部向外延伸的凸缘部24b。调节器24被支 承为使得推压部24a插穿前面板14的支承孔14a,并且调节器24被压缩螺旋弹簧23施加 向前的力。 0088 在形成于下框体7的框部12上的突状配置部16内,设置有从前侧依次配置的按 压弹簧25和接收构件26。按压弹簧25配置在上框体6的内部结构部9之后
30、,处于其前表 面与内部结构部9的基板部9a接触的状态。 0089 在接收构件26后,配置有支承构件27。支承构件27包括形成为球状的球状部27a 和从球状部27a向后突出的连接轴部27b。支承构件27的球状部27a配置在突状配置部 16内;而连接轴部27b向后突出穿过形成在下框体7的后机壳15中的轴插入孔16a。 0090 按压弹簧25从前侧将接收构件26按压至支承构件27的球状部27a,以在球状部 27a与接收构件26之间生成恒定的摩擦力。接收构件26被保持在支承构件27的球状部 27a上以沿任意方向旋转。 0091 支承构件27的连接轴部27b连接至支座2的支脚5的上端部。在支承构件27的
31、 连接轴部27b连接至支脚5的状态中,保持器3中的接收构件26能够在支承构件27的球 状部27a上滑动以沿任意方向旋转,并且被由按压弹簧25所施加的力在球状部27a与接收 构件26之间生成的摩擦力保持在任意的旋转位置。 0092 下框体7的框部12设置有操作按钮28、29和30。操作按钮28、29和30配置在按 钮配置孔15b和15b、.中,以允许使用者从外部操作。操作按钮28、29和30中的每一个 分别用作例如电源按钮、用于储存在电子装置100中的音乐数据的快速前进/后退的按钮、 用于允许或限制上框体6相对于下框体7移动的按钮。 0093 在下框体7的框部12内,在突状配置部16的下部配置有
32、沿前后方向取向的电路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7/11页 9 板31。电路板31在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处连接至柔性印刷线路板32和33。上侧的柔性印 刷线路板32连接至连接器34。连接器34附接至框部12的后机壳15的内面。 0094 电路板31设置有可旋转的拨动旋钮35;并且该拨动旋钮35配置在框部12的旋 钮配置开口15c中。因此,拨动旋钮35从外部是可操作的。拨动旋钮35用作调节音乐数 据的音量的旋钮。 0095 下框体7的框部12在其内部的下部附接有光导构件36。 0096 在下框体7的框部12内的下部,可旋转地支承有可旋转构件37。可旋转构件37 包括主体38和各自从主体
33、38向右/向左延伸的一对轴39、39,并且主体38形成有连接器 插入孔38a。 0097 可旋转构件37由与轴承凹部15a、15a接合的轴39、39支承,每个轴承凹部15a、 15a形成在后机壳15的内表面上。因此,可旋转构件37被支承为在分别向左和向右延伸的 轴39、39上旋转。 0098 可旋转构件37的主体38的底面附接有连接板40。连接板40包括安装在其上的 半导体发光元件41。连接板40连接至柔性印刷线路板33,该柔性印刷线路板33连接至电 路板31。 0099 连接板40包括安装在其上的公连接器42。在连接板40安装在主体38上的状态 中,公连接器42从连接器插入孔38a的底部插入
34、通过连接器插入孔38a,并且公连接器42 的一部分从主体38向上突出。 0100 安装有连接板40的可旋转构件37配置在形成于框部12的前面板14中的配置孔 14b中。因此,公连接器42与配置在配置孔14b中的可旋转构件37和连接板40一起旋转。 0101 在可旋转构件37被框部12支承的状态中,偏置弹簧43和43分别被轴39、39支 承。偏置弹簧43和43例如由扭力螺旋弹簧制成,并具有经由可旋转构件37偏置公连接器 42的功能。公连接器42被适配成相对于初始位置沿相反方向旋转。初始位置为相对于方 向H向前倾斜的位置,例如向前倾斜6的位置(参照图4),其中方向H为保持器3的 基部20的延伸方向
35、。公连接器42被偏置弹簧43和43经由可旋转构件37沿返回初始位 置的方向偏置。 0102 公连接器42从初始位置旋转。公连接器42被适配成例如相对于延伸方向H旋转 至向前倾斜25的状态,并且反向旋转至延伸方向H即0。因此,公连接器42从作为起 始点的初始位置旋转,并且当沿旋转方向给予的力被释放时,通过偏置弹簧43和43给予的 偏置力,公连接器42总是返回至初始位置(倾斜6的状态)。 0103 当光从安装在连接板40上的半导体发光元件41发出时,所发出的光被引导穿过 光导构件36,并进入附接至面板部13的指示器18中。半导体发光元件41能够发出不同颜 色的光,并且指示器18依据所发出的颜色得到
36、着色。通过观察指示器18的颜色,使用者能 够识别出连接器装置1的操作状态。 0104 当以下所描述的遥控器被操作时,从遥控器发出的红外光经由红外滤光器17进 入光接收部(未示出),并且连接器装置1通过遥控器得到远程控制。 0105 连接器装置的连接状态 0106 现在,将在以下描述连接器装置1与其它单元的连接状态(参照图7)。 0107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连接器装置1例如使用在车辆1000上。在车辆1000的车厢中,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8/11页 10 连接器装置1附接至例如仪表盘;并且被手动地操作或通过遥控器50操作。 0108 连接器装置1例如连接至处理装置(数字信号处
37、理器单元)60,该处理装置60输 出数据至车载扬声器单元。电缆70经由连接器装置1的连接器34和处理装置60的连接 端子连接在连接器装置1和处理装置60之间。 0109 处理装置60通过用作放大电路的放大器80连接至用作声音输出单元的扬声器 90。进行预定的处理操作以控制放大器80和扬声器90。 0110 从连接器装置1输出的声音数据被发送至处理装置60;从处理装置60输出;在通 过放大器80放大后,作为高品质的声音从扬声器90输出。 0111 电子装置对连接器装置的连接操作 0112 以下将描述电子装置100对连接器装置1的连接操作(参照图8至图15)。 0113 在电子装置100被连接之前
38、的状态中,公连接器42相对于保持器3的基部20的 延伸方向定位在向前倾斜例如6的初始位置处;即朝限制突起19(参照图8)。此时,上框 体6相对于下框体7向上滑动,并且位于上侧偏移端处。 0114 在避免与上侧保持突部21干涉的同时,在稍微向前倾斜的状态下从上侧位置沿 着保持器3的基部20向下移动电子装置100,并使母连接器101连接至公连接器42(参照 图9)。 0115 此时,由于公连接器42向限制突起19倾斜,所以公连接器42容易地插入电子装 置100的母连接器101中,能够确保母连接器101对于公连接器42的满意的连接操作和连 接状态。 0116 然后,向后推电子装置100以使电子装置1
39、00处于平行于基部20的状态(参照图 10)。此时,调节器24被电子装置100按压,并且调节器24向后移动反抗压缩螺旋弹簧23 给予的力;并且由于压缩螺旋弹簧23给予的力,使推压部24a与电子装置100的背面紧密 接触。 0117 当向后推电子装置100时,电子装置100在其下部上旋转。此时,公连接器42与 可旋转构件37和连接板40一起旋转。由于公连接器42构造成被旋转,因此当向后推电子 装置100时,很小的载荷施加至公连接器42。因此,当向后推电子装置100时防止了公连接 器42变形。 0118 在电子装置100平行于基部20的状态中,公连接器42旋转至与基部20延伸的方 向H相同的角度(
40、0)。 0119 然后,相对于下框体7向下移动上框体6(参照图11和图12)。当上框体6向下移 动时,电子装置100的上端部处的前缘与形成在上框体6的保持突部21的前端部处的位置 限制突起10a接合。这样,电子装置100被保持器3保持。此时,由于压缩螺旋弹簧23经 由调节器24向电子装置100施加力,电子装置100的上端部处的前缘被压至位置限制突起 10a;由此电子装置100与位置限制突起10a接合的状态得到保持。 0120 在电子装置100被保持器3保持的状态中,电子装置100被保持成平行于基部20 的状态,并且公连接器42被保持成与基部20延伸的方向H相同的角度(0)的状态(参 照图11和
41、图13)。在电子装置100被保持器3保持的状态中,电子装置100中储存的音乐 数据输出至处理装置60。 0121 当电子装置100从连接器装置1取出时,首先相对于下框体7向上滑动上框体6。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10 9/11页 11 当上框体6向上移动时,电子装置100的上端部处的前缘与形成在上框体6上的保持突部 21的前端部处的位置限制突起10a之间的接合得到释放,并且调节器24由于压缩螺旋弹簧 23施加的力而向前移动;这样,电子装置100被调节器24向前按压。 0122 当电子装置100被调节器24向前按压时,电子装置100围绕其下部旋转,并得以 向前倾斜。此时,公连接
42、器42与可旋转构件37和连接板40一起旋转。由于公连接器42 如上所述构造成能够旋转,因此当向前推电子装置100时,很小的载荷施加至公连接器42。 当向前推电子装置100时防止了公连接器42变形。 0123 接下来,通过用手把持,使电子装置100进一步向前倾斜(参照图14和图15)。即 使在电子装置100进一步向前倾斜时,公连接器42也与可旋转构件37和连接板40一起旋 转。 0124 电子装置100能够向前倾斜直到其下部处的前表面与限制突起19接触。当电子 装置100的下部处的前表面与限制突起19接触时,电子装置100的向前倾斜受到限制。 0125 如上所述,公连接器42在初始位置处的最大可
43、旋转角度相对于基部20的延伸方 向H被适配成25。然而,在电子装置100的向前倾斜被限制突起19限制的状态中,公连 接器42相对于初始位置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该最大角度,例如被适配成19。 0126 这样,在连接器装置1中,在电子装置100与限制突起19接触并且向前倾斜受到 限制的状态中,公连接器42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公连接器42的最大可旋转角度。 0127 因此,能够防止包括可旋转构件37和公连接器42的旋转机构的破损或操作故障。 0128 然后,当以一个角度向斜上方拔出电子装置100时,母连接器101与公连接器42 之间的连接被释放;从而从连接器装置1取出电子装置100。 0129
44、当电子装置100从连接器装置1被取出时,由于偏置弹簧43和43施加的偏置力, 公连接器42返回至初始位置(参照图8)。 0130 如上所述,在连接器装置1中,公连接器42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初始位置沿相反的 方向旋转,并且偏置弹簧43和43朝初始位置偏置公连接器42。 0131 因此,在电子装置100连接至连接器装置1之前的状态中,由于公连接器42始终 保持在相对于基部20处于特定角度的初始位置处,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电子装置100对连 接器装置1的连接操作。 0132 以上已经描述了电子装置100连接至连接器装置1的连接操作和电子装置100从 连接器装置1取出的取出操作。然而,如上所述,连接器装置
45、1构造成能够连接至具有与电 子装置100不同的厚度的电子装置200。例如,电子装置200的厚度小于电子装置100的厚 度。 0133 与电子装置100连接至连接器装置1的状态(参照图16)相比,在电子装置200 连接至连接器装置1的状态中,调节器24与电子装置200的较薄厚度成比例地向前偏移至 与电子装置100的情况不同的不同的接触位置。由于压缩螺旋弹簧23所施加的力,致使调 节器24与电子装置200的背面紧密接触(参考图17)。 0134 因此,即使当仅仅彼此厚度不同的电子装置100和电子装置200中的任一个连接 至连接器装置1时,电子装置100和电子装置200相对于保持器3的位置几乎相同。
46、不管 厚度的差异如何,电子装置100和200中的任一个均能够恰当地连接至连接器装置1并从 其取出。 说 明 书CN 102882092 A 11 10/11页 12 0135 如上所述,公连接器42相对于初始位置的最大可旋转角度相对于基部20的延伸 方向H被适配成25。然而,在电子装置200的向前倾斜被限制突起19限制的状态中,公 连接器42相对于初始位置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比该最大角度小,例如被适配成24。 0136 这样,在连接器装置1中,在电子装置200与限制突起19接触并且向前倾斜被限 制的状态中,公连接器42的旋转角度被适配成小于公连接器42的最大可旋转角度。 0137 因此,能够防止
47、包括可旋转构件37和公连接器42的旋转机构的破损或操作故障。 0138 限制突起和公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 0139 以下将描述限制突起19与公连接器42之间的位置关系(参照图19和图20)。 0140 在电子装置100(200)的母连接器101(201)与公连接器42之间,形成有间隙,以 允许公连接器42顺利地插入母连接器101(201)中。 0141 在限制突起19的高度小于公连接器42的高度的情况中(参照图19),当电子装置 100(200)相对于公连接器42倾斜时,从电子装置100(200)与限制突起19之间的接触点A 到母连接器101(201)的下部与公连接器42的下部之间的接触点B的
48、距离小。因此,电子 装置100(200)相对于公连接器42的倾斜趋于较大。因此,公连接器42的上端C易于接触 母连接器101(201),公连接器42可能受到电子装置100(200)所施加的载荷,因此公连接器 42可能容易变形。 0142 相比而言,在限制突起19的高度相对于公连接器42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中(参照 图20),当电子装置100(200)相对于公连接器42倾斜时,从电子装置100(200)与限制突起 19之间的接触点A到母连接器101(201)的下部与公连接器42的下部之间的接触点B的距 离大。因此,电子装置100(200)相对于公连接器42的倾斜被防止过大;并且因此,公连接 器42的上端C不易与母连接器101(201)接触。由于电子装置100(200)向公连接器42施 加很小的载荷,因此公连接器42不易变形。 0143 因此,在连接器装置1中,为了确保接触点A到接触点B的距离大,在母连接器 101(201)101(201)连接至公连接器42的电子装置100(200)与限制突起19发生接触的状 态中,限制突起19的前端部(上端部)19a和公连接器42的前端部(上端部)42a被适配 成沿竖直方向大致处于相同位置。 0144 因此,当电子装置100(200)相对于公连接器42倾斜时,防止了电子装置100(200) 相对于公连接器42的倾斜变得过大,因而公连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