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424.44KB ,
资源ID:4308121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43081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太阳能转换装置.pdf)为本站会员(r7)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太阳能转换装置.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2354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2 3 5 4 1 A *CN102623541A* (21)申请号 201210091380.5 (22)申请日 2012.03.31 H01L 31/052(2006.01) H02N 6/00(2006.01) (71)申请人庞俊 地址 200082 上海市齐齐哈尔路638号 (72)发明人庞怡 (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34 代理人张利强 (54) 发明名称 太阳能转换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能同时发 电和供热,

2、包括透明壳体、以及在其内部的光电器 件和导热装置;所述的透明壳体底部涂有反光膜 或在透明壳体内部设置聚光元件;所述光电器件 位于所述聚光元件或涂有反光膜的透明壳体的聚 焦线上或附近;所述的导热装置为多边形导热装 置,所述的光电器件围绕所述的多边形导热装置 排列;所述的导热装置由多边形金属管及其内部 的工质组成。由于本发明主要利用多边形导热装 置,使得导热装置与光电器件的接触面大幅增加, 从而提高了光电器件的散热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3、页 2 1.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包括光电器件和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透明壳体; 所述的光电器件和导热装置位于所述的透明壳体内部; 所述的透明壳体底部涂有反光膜或在透明壳体内部设置聚光元件; 所述光电器件位于所述聚光元件或涂有反光膜的透明壳体的聚焦线上或附近; 所述的导热装置为多边形导热装置,所述的光电器件围绕所述的多边形导热装置排 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导热装置包括 多边形金属管,以及位于所述的多边形金属管内部的工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金属管为倒五 边形的金属管,所述的工质为低汽化点的流质

4、或流动冷却液,所述的工质至少需要从透明 壳体的一端出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器件为三个或三 组,分别位于倒五角形的金属管顶边及下部两条边附近,并且光电器件和金属管的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元件为聚光反射凹 镜,并且所述的聚光反射凹镜呈抛物面状,所述的光电器件及多边形导热装置位于所述聚 光反射凹镜的聚焦线上或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壳体是密封的,并且 内部呈真空状态或填充隔热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壳体是圆形的玻璃 管。

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器件为单晶硅太 阳能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金属管为铜管 或铝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还包 括电能输出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23541 A 1/3页 3 太阳能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和热能 的能量转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同时能产生电能与热能的太阳能转换器是用折射聚光的,

6、其聚光效果不如反射聚光。折射聚光需要高折射率的材料,跟踪太阳也需要双轴调节。 0003 而且折射聚光要取得高度聚光,对光学器件的要求及复杂程度要高的多。这样就 使得太阳能转换器的造价和成本非常高,而且维修保养困难,器件更换繁杂,在很大程度上 限制了太阳能转换器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4 基于此,有解决方案提供了通过聚光元件和位于聚光元件聚焦线上的光电元件来 实现能量的充分吸收,并通过置于容器中的折射率与容器材料一致的液体对光电元件进行 散热,但是此方案对液体的折射率要求比较高,并且光电元件与液体直接接触,影响了光电 元件的使用寿命。 0005 另外,如中国专利号“200610002978.7

7、”,名称为“内聚光太阳能光电光热复合管” 的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由粘结在金属集热条带上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焊接在该金属条 带上的金属管,槽形反射聚光器及封装的透明玻璃管组成。槽形反射聚光器将入射的太阳 光聚集至金属集热条带及另一面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上,玻璃管内抽成真空或充氮气。该 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太阳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由金属导线引出玻璃管外;一部分转换成热 能通过金属条带传递到金属管,通过金属管内工质传出玻璃管外。但是此方案的缺陷在于 1) 聚光倍数小(特别对于小型系统);2)只有部分阳光用于光电转换;3)由于形状的限制, 光强均匀性和光电转换不高;3)热能的传递不够直接充分;4)由于辐射面

8、积大,热损耗较 大;5)金属管的反射会浪费一部分太阳光。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优先 产生电能、其次热能,光电器件散热迅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的太阳能转换装置。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包括光电器件和导热装置, 还包括,透明壳体; 所述的光电器件和导热装置位于所述的透明壳体内部; 所述的透明壳体底部涂有反光膜或在透明壳体内部设置聚光元件; 所述光电器件位于所述聚光元件或涂有反光膜的透明壳体的聚焦线上或附近; 所述的导热装置为多边形导热装置,所述的光电器件围绕所述的多边形导热装置排 列。 0008 在本发明一

9、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边形导热装置包括多边形金属管,以及位 于所述的多边形金属管内部的工质。 说 明 书CN 102623541 A 2/3页 4 0009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边形金属管为倒五角形的金属管,所述的 工质为低汽化点的流质或流动的冷却液。所述的至少从透明壳体的一端进出,也可从透明 壳体的一端进,另一端出。 0010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电器件为三个或三组,分别位于倒五角形 的金属管顶边和底部两条边附近,并且光电器件和金属管的边平行。 0011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光元件为聚光反射凹镜,并且所述的聚光 反射凹镜呈抛物面状,所述的光电器件及

10、多边形导热装置位于所述聚光反射凹镜的聚焦线 上或附近。 0012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明壳体是密封的,并且内部呈真空状态。 0013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明壳体是圆形的玻璃管。 0014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电器件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0015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边形金属管为铜管或铝管。 0016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还包括电能输出装置 本发明揭示的太阳能转换装置,由于其中主要利用多边形导热装置,使得导热装置与 光电器件的接触面大幅增加,从而提高了光电器件的散热效率;并且可以设置多块光电器 件于多边形导热装置的

11、四周,可以使阳光直射或比较均匀地反射到其表面上,从而提高了 太阳光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本发明能够同时采用太阳能板的光电效应发电,并将剩余的太 阳能作为热能取出,因此总体能量转换效率很高,同时冷却工质能避免太阳能板的温度变 得很高而影响效率。热量通过流质的相变或液体的循环流动,由外部的热交换带出;起到了 散热和热能利用的双重功能。透明壳体是抽真空的,以减少热能的损耗。由于光伏发电,以 及将光伏未能利用上而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总体的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大大地提高。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太阳电转换装置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电转换装置优选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

12、本发明太阳电转换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太阳电转换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 图中:100透明壳体;110聚光元件;120光电器件;130多边形金属管; 140液体入口;150液体出口;160蜗杆齿轮;170齿轮;180伺服电机;190太 阳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 参见图1,太阳能转换装置包括透明壳体100,在透明壳体100内部设置有聚光元 件110和光电器件120,光电器件120位于聚光元件110的聚

13、焦线上或者附近。在本实施例 种,聚光元件110是凹镜,当然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太阳光190由太阳能转换装置的透明壳 体100的外表面进入,一小部分直接照射在多边形顶边的光电器件120,另外的大部分经过 聚光元件110的反射到达位于多边形底部的光电器件120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以 说 明 书CN 102623541 A 3/3页 5 将透明壳体100底部涂上反光膜,从而可以在透明壳体100内部不设置聚光元件110,同样 达到对太阳光聚光的效果。 00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器件120设置有三个或三组,并且呈倒五边形的形状排 列在聚光元件110的聚焦线上,同样可以设置四个或者倒三角形或者多

14、个光电器件120,组 成多边形排列。在光电器件120包围处,设置有多边形导热装置,多边形导热装置包括多边 形金属管130和位于多边形金属管130内部的工质(图中未示出)。此处的工质主要用于冷 却光电器件120,并将光电器件120的热量带走,优选是低汽化点的流质,如戊烷工质。 0022 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器件120与多边形金属管130之间平行设置,从而增加了光 电器件120与多边形金属管130之间的交换面积,使得光电器件120的热量能被多边形金 属管130内部的液体快速带走,提高了光电器件120的散热效果。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电器 件120可以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或其他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0023

15、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边形金属管130可以采用铜或铝材料制成,以导热效果好的 金属材料制成为佳。透明壳体100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此处不做限制。透明壳 体100可以由玻璃、透明塑料制成,主要是可使太阳光穿透,并对光电器件120和聚光元件 110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光电器件120和聚光元件110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长期的空气 或者水、盐雾、酸雨等的腐蚀。透明壳体100两端是封住的,内部抽成真空状态,从而可以防 止透明壳体100内部热量的外泄。或者在透明壳体100内部填充隔热气体,例如氩、氪之类 的堕性气体。 0024 参见图2,太阳能转换装置一端设置有工质入口或出入口140,冷却的工质从

16、那里 进入多边形导热装置,被光电器件120加热过(或汽化了)的工质从液体出口150或140流 出。加热过的液体经过热交换器(图中未示出)冷却后又进入太阳能转换装置。 0025 光电器件120的位置靠近透明壳体100的中上部,与聚光元件110的聚焦线重合 或者大部分重合。多个透明壳体100的光电器件120的输出可以串联或并联起来(图中未 示出),以增强总体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0026 多个透明壳体100可以连接或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太阳能转换装置模块。参见 图3与图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了一种可以同时调节多个太阳能收集器的太阳跟踪系 统。它使得太阳光190横向垂直进入透明壳体100,进而

17、聚焦到光电器件120上。 0027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选的太阳跟踪系统包括一套蜗杆齿轮160和伺服电机180。每 个透明壳体100的一端都有一个齿轮170咬着此蜗杆齿轮160。蜗杆齿轮160的转动将调 节所有的与其连着的透明壳体100的角度。这套系统不会影响透明壳体长轴的角度。一个 太阳能转换装置模块内可以有一套太阳跟踪系统。 0028 此发明当然也可使用别种太阳跟踪系统或额外的太阳跟踪讯号,这些系统也是已 知的成熟技术。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CN 102623541 A 1/4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541 A 2/4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541 A 3/4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541 A 4/4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541 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