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931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8 C N 1 0 2 3 9 3 1 5 6 A *CN102393156A* (21)申请号 201110177373.2 (22)申请日 2011.06.29 F28D 15/02(2006.01) (71)申请人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管理 区西湖工业区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黄崇贤 (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彭长久 (54) 发明名称 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 (57) 摘
2、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 热管散热器设计,其至少包含一散热鳍片模块、一 个以上的热管及黏合剂,该散热鳍片模块系由复 数个散热鳍片相邻构成,各散热鳍片系具有一高 凸片,该高凸片的顶部为垂直延伸形状,并于一侧 或两侧分别形成可连贯相邻的封闭状贴底面,中 央则形成一可连贯相邻的封闭状集中容置槽,进 而可于集中容置槽内涂布或注入黏合剂,再将热 管平整置入,使热管稳固黏合于集中容置槽,且封 闭的贴底面可与热管构成同一平面的平整并列, 又其进一步亦可在贴底面的侧边再抵靠结合一挡 柱,使挡柱、贴底面与热管均为同一平面的平整并 列,用以强化散热器整体的结构强度。 (51)Int.Cl. (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0 页 CN 102393164 A 1/1页 2 1.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组成至少包含一散热鳍片模块、一 个以上的热管及黏合剂,其特征在于: 散热鳍片模块,系由复数个散热鳍片相邻构成,各散热鳍片系具有一高凸片,该高凸片 的顶部系呈垂直延伸形状,且于一侧或两侧形成可连贯相邻的封闭状贴底面,中央则形成 一可连贯相邻的封闭状集中容置槽; 一个以上的热管,系供置入散热鳍片模块的集中容置槽,且热管的吸热端面与散热鳍 片模块的封闭状贴底面为同一平面的平整并列; 黏合剂,系设于集中容置
4、槽以供热管黏合; 依上述构成,其系于集中容置槽内涂布或注入黏合剂,再将热管平整置入,以完成热管 与集中容置槽的稳固黏合,并使贴底面与热管吸热端面形成同一平面的平整并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 热管之间系呈无接缝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黏合剂 系使用锡膏材料或具有高热导系数的黏着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 片模块的封闭状贴底面,系在侧边再抵靠结合一挡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柱的
5、 底面系成型复数插槽及夹持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柱的 端面与贴底面、热管的吸热端面均为同一平面的平整并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 片模块的集中容置槽系开设一注入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 的散热端系延伸弯折而插植于散热片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 的散热端系延伸插植于另一散热片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 的散热端
6、系采交错方式而延伸弯折插植于同一散热片模块。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1/3页 3 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尤指一种可通过 黏合剂的结合并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结构特征的附热管散热器改良。 背景技术 0002 习知附热管的散热器,大致系包含一散热鳍片模块、一个以上的热管以及一金属 底座所组成,通常是利用底座贴触热源,经由底座通过热管将热温传递至散热鳍片模块,以 间接传递热温方式达到散热目的;另亦有已知附热管散热器,或可省略底座构件,而将热管 的吸热端直接紧配嵌
7、入散热鳍片,再通过挤压整平后而使复数热管形成平整并列,让热源 可直接贴触热管,达到快速散热效果,但此种散热器设计,散热鳍片还是无法直接接触到热 源,因此无法在第一时间就同时达到散热目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 计,其系通过黏合剂而达成散热鳍片模块与热管的结合,为利用散热鳍片模块所形成连贯 相邻的封闭状贴底面以及一集中容置槽,于集中容置槽内涂布或注入黏合剂,再将热管平 整置入,即可快速完成热管与集中容置槽的稳固黏合,并使封闭的贴底面与热管可构成同 一平面的平整并列,故可同时均直接贴触热源,使该散热鳍片模块的贴底面与热管均可在 第
8、一时间就同时达到散热目的,藉此以增进散热效果。 0004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 计,所述的黏合剂系可使用锡膏或具有高热导系数的黏着材料,用以达到稳固黏合效果。 0005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 计,所述散热鳍片模块的封闭状贴底面,系可在贴底面的一侧边或两侧边再抵靠结合一个 挡柱,用以强化整体的支撑固定作用,提升散热器的结构强度。 0006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 计,所述抵靠结合于贴底面侧边的挡柱,系可与贴底面、热管的吸热端面均为同一平面的平 整并列,藉此
9、以扩大可供热源接触的面积。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上视图。 0009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0010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0011 图5为本发明构件呈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0012 图6为本发明改采方形容置槽的另一实施例图。 0013 图7为图6的组合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2/3页 4 0014 图8为本发明省略注入槽的另一实施例图。 0015 图9为本发明省略注入槽的再一实施例图。 0016 图10为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形态热管的组合立体图。 0017
10、图11为图10实施例的上视图。 0018 图12为本发明适用于双散热片模块的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0019 图13为图12实施例的上视图。 0020 图14为本发明以复数热管呈交错延伸而组成不同实施形态的散热器组合上视 图。 0021 附图标号说明: 散热鳍片模块10 热管20 黏合剂30 散热鳍片1 高凸片11 贴底面12 集中容置槽13 吸热端面201 挡柱4 插槽41 夹持肋42 端面43 注入槽131 热管20a 散热端202 散热片模块10a 热管20b 散热片模块10b 热管20c 散热片模块10c。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3
11、 如图1至图5所示,系本发明黏合型具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的第一实 施例,其组成至少包含一散热鳍片模块10、一个以上的热管20及黏合剂30,其中: 散热鳍片模块10,系由复数个散热鳍片1相邻构成,各散热鳍片1系具有一高凸片11 (如图4),该高凸片11的顶部系呈垂直延伸形状,且于一侧或两侧形成可连贯相邻的封闭 状贴底面12,中央则形成一可连贯相邻的封闭状集中容置槽13; 一个以上的热管20,系供置入散热鳍片模块10的集中容置槽13,且复数热管20之间 系呈无接缝状态,该热管20的吸热端面201与散热鳍片模块10的封闭状贴底面12则为同 说 明 书CN 102393156 A CN 1023
12、93164 A 3/3页 5 一平面的平整并列; 黏合剂30,系设于集中容置槽13以供热管20黏合,其可使用锡膏材料或具有高热导系 数的黏着材料; 依上述构成,其系于集中容置槽13内涂布(或注入)黏合剂30,再将热管20平整置入, 即可快速完成热管20与集中容置槽13的稳固黏合,并使贴底面12与热管20吸热端面201 形成同一平面的平整并列,故可同时均直接贴触热源,以增进散热效果。 0024 如上述实施例所揭示,其系可进一步在所述封闭状贴底面12的侧边再抵靠结合 一挡柱4,用以强化整体的支撑固定作用,提升散热器的结构强度;如图3所示,该挡柱4的 底面系可预先成型复数插槽41及夹持肋42,用以紧
13、迫并夹持散热鳍片1,形成稳固结合,但 此项实施结构只是本案其中一种可行的结合方式,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 0025 如图5所示,上述的挡柱4主要系供抵靠结合于贴底面12的侧边,其进一步亦可 使挡柱4的端面43与贴底面12、热管20的吸热端面201均为同一平面的平整并列,藉此以 扩大可供热源接触的面积;但必要时,所述挡柱4的端面43高度,其亦可低于贴底面12的 高度,并不限于与贴底面12、热管20维持为同一平面。 0026 上述的集中容置槽13,主要系依热管20的数量不同而形成匹配兼容形状,以使复 数热管20之间可呈无接缝状态的平整并列,而集中容置槽13的槽底形状亦不拘,例如可为 相邻凹弧形状(如
14、图4),或其进一步亦可在该集中容置槽13再开设一注入槽131,以利用注 入槽131可方便黏合剂30进行快速充填注入。如图6、图7所示,则是揭露另一种集中容置 槽13的槽底形状,主要是适用一方形形态的热管20所为匹配改变,使方形热管20可平整 置入相对的方形集中容置槽13,故凡针对不同形状或不同数量的热管配置组合,均可任意 改变集中容置槽的大小或形态。 0027 上述的注入槽131,必要时系亦可省略,如图8、图9所示,若所述黏合剂30是采用 涂布的方式,即不必额外开设注入槽,而可直接将锡膏材料的黏合剂30涂布于集中容置槽 13内壁,就能快速完成热管20与集中容置槽13的稳固黏合;至于有关注入槽1
15、31的应用, 系较适合具有高热导系数的黏着材料(黏合剂30),采用注入方式而快速完成热管20与集 中容置槽13的稳固黏合。 0028 如图10、图11所示,其系针对不同形态的热管20a所为的配置变化,为使复数热 管20a的散热端202可进一步延伸弯折而插植于散热片模块10a,以组成另一种形态的散热 器。 0029 如图12、图13所示的另一实施例,其系将复数热管20b的散热端202延伸插植于 另一散热片模块10b,用以组成一具有双散热片模块的配置组合。 0030 同理,如图14所示的再一实施例,则是可将复数热管20c的散热端202采用交错 方式,而呈延伸弯折的插植于同一散热片模块10c,组成另
16、一种不同形态的散热器。 00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 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1/10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2/10页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3/10页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17、 4/10页 9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5/10页 10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6/10页 11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7/10页 12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8/10页 13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9/10页 14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N 102393164 A 10/10页 15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93156 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