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297.36KB ,
资源ID:362783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3627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及其制造方法.pdf)为本站会员(1520****31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及其制造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0480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0480ACN102000480A21申请号200910172025922申请日20090903B01D53/28200601B01J20/26200601B01J20/3020060171申请人伟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竹县芎林乡五龙村五和街236号72发明人黄志贤吴文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代理人陈红徐金国54发明名称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包含85重量95重量的聚乳酸胶粒与5重量15重量的吸水材。其中吸水材为多醣体、二氧

2、化硅或其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分别制备聚乳酸胶粒与吸水材后,再将两者混炼后进行制粒。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00490A1/1页21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至少包含85重量95重量的聚乳酸胶粒;以及5重量15重量的吸水材,其中该吸水材是选自由多醣体、二氧化硅或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其中该多醣体是选自由植物纤维、蓝藻萃取醛醣酸多醣体、甲壳素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还包含4重量的改性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

3、可分解干燥剂,其中该改性剂是选自由淀粉、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己内酯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还包含1重量的淀粉;以及3重量的聚己内酯,以该淀粉与该聚己内酯作为改性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还包含2重量的吸臭物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其中该吸臭物质为竹碳粉、椰碳粉或木炭粉。8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包含制备一聚乳酸胶粒;制备一微粒状的吸水材;混炼该聚乳酸胶粒与该微粒状的吸水材成一混合物;以及将该混合物进行制粒以形成一生物可分解干燥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微粒状的吸水材是选自由多醣体

4、、二氧化硅或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多醣体是选自由植物纤维、蓝藻萃取醛醣酸多醣体、甲壳素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还包含于该混炼步骤前,制备一改性剂;以及混合该改性剂与该微粒状的吸水材。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改性剂是选自由淀粉、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己内酯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还包含于该混炼步骤前,制备一吸臭物质;以及混合该吸臭物质与该微粒状的吸水材。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

5、,其中该吸臭物质为竹碳粉、椰碳粉或木炭粉。权利要求书CN102000480ACN102000490A1/3页3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干燥剂,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生物可分解的干燥剂组成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各行各业中,许多产品于保存时都必须注意空气中的水份含量,以防止产品潮湿或水解的问题发生。例如皮革类或食品,在环境湿度与温度达到适合细菌或霉菌生长时,便容易因细菌或霉菌的迅速繁殖,而产生腐坏的现象。或者,化学药剂、医药品等产品,当周遭空气中的含水量过高时,便容易有水解的现象发生。甚至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仪器的设计越来越精密,在存放时也须十分注意环境的

6、湿度,以避免因湿度过高而影响机器的运作。0003因此,空气中的含水量影响人类的生活甚巨。为了降低产品周遭的湿度,通常会使用干燥剂吸取空气中多余的水份。目前最为常见的干燥剂为氧化钙或硅胶。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如果误食,会灼伤口腔或食道,溅入眼中会引起结膜和角膜的损伤。而硅胶呈半透明颗粒状,用作干燥剂时通常会加入氯化亚钴,吸水后变成粉红色。因硅胶的色彩形状很漂亮,所以常有孩子误食。0004此外,硅胶虽可经由干燥步骤重复使用,但于废弃后并无法被生物所分解,仍会对于环境造成影响。而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增加,因此亟需一种不具毒性,并可自行分解的干燥剂,以因应目前的需求。发明内容0005因此,

7、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分解的干燥颗粒,不具毒性且可重复使用,并能减少不环保的吸水剂配方使用量。0006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至少包含聚乳酸胶粒与吸水材。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聚乳酸胶粒的含量为85重量95重量,而吸水材的含量为5重量15重量。前述吸水材是选自由多醣体、二氧化硅或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0007前述多醣体是选自由植物纤维、蓝藻萃取醛醣酸多醣体、甲壳素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此外,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可添加改性剂。改性剂是选自淀粉、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己内酯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添加的改性剂含量为4重量。或者,生物可分解干

8、燥剂可添加1重量的淀粉与3重量的聚己内酯作为改性剂。0008另外,前述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可添加吸臭物质,例如竹碳粉、椰碳粉或木炭粉。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添加的吸臭物质含量为2重量。000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分解的干燥剂的制造方法,以将微粒状的吸水材均匀分散于聚乳酸为基材的颗粒内。0010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分别制备聚乳酸胶粒与微粒状的吸水材,再将聚乳酸胶粒与微粒状的吸水材混炼形成混合物。说明书CN102000480ACN102000490A2/3页4最后,将混合物进行制粒以形成生物可分解干燥剂。0011前述吸水材是选自由多醣体、二氧

9、化硅或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而前述多醣体是选自由植物纤维、蓝藻萃取醛醣酸多醣体、甲壳素或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0012此外,前述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也可包含制备改性剂或/与吸臭物质的步骤,并于混炼步骤前,先将改性剂或/与吸臭物质与吸水材混合,再与聚乳酸胶粒进行后续步骤。前述改性剂可使用系淀粉、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己内酯或上述任意组合。吸臭物质则可使用竹碳粉、椰碳粉或木炭粉。0013应用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其废弃后可分解以降低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利用混炼方式将多种不同材质及吸湿原理的吸水材结合。此外,也可同时具有吸湿、除臭的双重功效。具体实施方式0014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

10、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包含聚乳酸胶粒与吸水材。此生物可分解干燥颗粒为颗粒状,主要是以聚乳酸胶粒为基材,与吸水材混炼后制粒而成。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聚乳酸胶粒的含量为85重量95重量,而吸水材的含量为5重量15重量。0015聚乳酸胶粒是将天然植物的淀粉经转化、发酵及聚合而形成的一种生物可分解材料。聚乳酸胶粒的刚性强,且透湿性及透气性良好,因此,即使聚乳酸胶粒与吸水材混炼后,聚乳酸胶粒于吸水材外围形成保护层,仍可让水气进入干燥颗粒内部,由吸水材吸收,达到吸湿效果。0016上述吸水材例如多醣体、二氧化硅或两者的组合。多醣体例如植物纤维、蓝藻萃取醛醣酸多醣体、甲壳素或上述任意组合。因此,吸水材可利用二氧

11、化硅的孔径毛细现象、纤维的毛细现象或高分子的亲水基达到吸湿的效果。0017以二氧化硅为例,一般的二氧化硅是由硅酸盐加酸或铵盐沉淀后,并在高温下活化之后所形成的颗粒。而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二氧化硅是以高温800熔融成液态后,以喷嘴喷出成喷雾状,经由冷却后而成的二氧化硅颗粒。此种方式所制得的二氧化硅颗粒纯度高、粒径小,所以单位重量下的二氧化硅吸附面积较大,故能使用较少的二氧化硅达到相同的吸湿效果。0018前述生物可分解干燥剂除具有聚乳酸胶粒与吸水材外,也可添加吸臭物质,使得生物可分解干燥剂除具有吸湿效果外,同时具有吸附异味的双重功效。吸臭物质例如可为竹碳粉或椰碳粉或木炭粉。再者,使用前述碳粉作为

12、吸臭物质除可吸附异味外,碳粉同时也具有吸湿的效果,因此也可增加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吸湿效果。0019此外,由于聚乳酸的刚性强,制粒后的质地较脆,容易碎裂。因此可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加入改性剂,与前述各成分一并进行混炼,使得制粒后所得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颗粒质地软化。改性剂例如淀粉、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己内酯或上述任意组合。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添加的改性剂含量为4重量。0020以前述成分所制造出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于吸湿效果达到饱和后,可利用加热干燥的方式使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再次干燥,而可重复使用。而前述各成分比例加以调整后可配制出具有预期吸湿率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因此,根据本发

13、明的一实施例,一种具有说明书CN102000480ACN102000490A3/3页540的吸湿率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且同时具有吸湿与除臭的功效。此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包含85重量的聚乳酸胶粒、3重量的植物纤维、6重量的蓝藻萃取醛醣酸多醣体、1重量的淀粉、2重量的竹碳粉以及3重量的聚己内酯。00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制备聚乳酸胶粒与微粒状的吸水材。接着将聚乳酸胶粒与微粒状的吸水材混炼成混合物。最后,将混合物进行制粒以形成生物可分解干燥剂。0022由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的成分中,微粒状的吸水材含量远少于聚乳酸胶粒。因此,若选用多种吸水材时,需先将吸

14、水材先行混合均匀后,再与聚乳酸胶粒混炼,以确保各种的吸水材都可均匀散布于聚乳酸中,避免影响吸湿效果。0023除以聚乳酸胶粒与吸水材混炼形成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外,也可制备吸臭物质或/与改性剂与聚乳酸胶粒以及吸水材一并混炼制粒形成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吸臭物质可使得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具有吸湿效果外,同时具有吸附异味的双重功效。吸臭物质例如可为竹碳粉或椰碳粉或木炭粉。而改性剂则可如前所述降低聚乳酸的刚性,使得制粒形成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颗粒质地软化。改性剂例如淀粉、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己内酯或上述任意组合。002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中添加的吸臭物质或/与改性剂的用量都远少于聚乳酸胶

15、粒的含量,因此,可于混炼步骤前,先将微粒状的吸水材与吸臭物质或/与改性剂混合均匀后,再与聚乳酸胶粒进行后续步骤。以确保吸臭物质与改性剂都可均匀散布于聚乳酸中,避免影响效果。0025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为利用聚乳酸作为混炼基材,将各式吸水材结合,同时也可结合具有吸附异味的吸臭物质共同混炼制粒,使得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同时具有吸湿及除臭的双重功效。此外,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利用少量的吸水材即可达到相同的吸湿效果。也由于生物可分解干燥剂成分中吸水材的含量少,且呈微粒状散布于以聚乳酸为基材的干燥剂颗粒内部。因此,当生物可分解干燥剂废弃后,几乎可完全被生物所分解,分解后剩下的物质即便无法被生物分解再利用,也因其呈微粒状散布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0026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内容,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2000480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