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1 ,大小:563.68KB ,
资源ID:362246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3622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可调节的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pdf)为本站会员(n****g)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可调节的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723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7239ACN102027239A21申请号200980116855822申请日20090507102008022354920080510DEF04D15/00200601F04D29/58200601F01P7/1420060171申请人欧根施密特博士仪器和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德国默贝尔施罗德/图林根72发明人E施密特F帕维勒克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赵辛梁冰54发明名称可调节的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可调节的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具体而言是内燃机用的一种通过皮带

2、轮传动的可调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发这种冷却剂泵及其用滑闭的调节方法。这种冷却剂泵通过“零泄漏”保证发动机的最佳的加热,并即使在发动机舱内冷却剂泵很有限安装空间和传动功率很小的情况下仍可实现滑阀的可靠操作,以及即使在调节失效时也能保证冷却剂泵的继续工作故障安全功能;此外,其特点为加工和安装工艺很简单的、很经济的、对不同的泵尺寸可实现“标准化的”、最佳利用发动机舱存在的安装空间的结构型式,且无需在工厂就地进行无空气的注水;还有总是在高效率情况下保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简便而经济地进行发动机管理。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11086PCT申请的申请数

3、据PCT/DE2009/0006402009050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8058DE20091119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CN102027254A1/2页21可调的冷却剂泵具有一个泵壳1、一根在泵壳1内/上支承在泵轴承2内的由皮带轮3传动的泵轴4、一个抗扭布置在该泵轴4的流体侧自由端上的叶轮5、一个压力操作的、通过复位弹簧进行弹簧加载的、带有后壁7和可变覆盖该叶轮5流出区的外圆柱面9的、布置在泵内腔8中的滑阀以及一个在泵壳1中在叶轮5和泵轴承2之间布置在密封槽10中的轴密封圈11,其特征为在泵壳1上布

4、置了一个工作壳体12,并在该工作壳体上布置电磁执行器13的壳体,其中在工作壳体12内布置了一个工作套筒14,后者在泵轴侧的工作壳体12内与压力室15相邻,而该压力室则通过压力通道16通入环形通道17中,该环形通道旋转对称于泵轴4的旋转轴线地布置在泵壳1的密封槽10对面的叶轮侧的套筒槽18中;在套筒槽18中布置了一个带有密封片20和底部21的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泵轴4可在其中自由旋转,并在其外壁22内靠近底部21设置有流向环形通道18的通流孔23,其中在叶轮侧端,在明显伸出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外壁22的内壁24上布置了一个定位套25,它以形状连接和/或力连接的方式与一块刚性布置其上的壁板26

5、固定;离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底部21大约相当于通流孔23直径的距离处,布置了一个可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中移动的异形密封圈27,后者在叶轮侧以形状连接的方式与一个带有支撑部28的环形活塞29连接,在这个环形活塞的叶轮侧的端部以形状连接或力连接的方式布置滑阀的后壁7;复位弹簧6布置在壁板26和环形活塞29之间或壁板26和紧贴环形活塞29的滑阀的后壁7之间;在壁板26的外缘上布置了一个旁通密封件30;在工作套筒14中布置了一个靠近压力室15的工作室31,其中在工作室31和压力室15之间布置了一个带有孔板的排出阀膜32;在工作室31中可直线移动地布置了一个设置在活塞杆33上工作活塞34,在这个工作

6、活塞34旁边,在工作室一侧布置了一个带有贯通孔36的环形槽35,并在工作室一侧在工作活室34上固定了一个带有孔板的入口阀膜37;在工作套筒14上在工作室31对面布置了一个压缩弹簧装置38;在工作室31和压缩弹簧装置38之间布置了一个包封住活塞杆33的密封件39;在工作室31和密封件39之间在工作套筒14内布置了一个流入腔40,该腔的壁设置有流入孔41,该孔通入一个设置在工作壳体12和工作套筒14之间的环形腔43中,后者通过一个或多个流入孔42与泵内腔8连通,其中,在环形腔43和流入孔41之间布置了一个过滤元件44;在工作活塞34对面的活塞杆33的端部布置了一个衔铁45,该衔铁可在一个布置在执行

7、器13外壳中的线圈架上的电磁线圈46的磁场内在执行器13中进行直线移动;在布置在工作套筒14上的压缩弹簧装置38和布置在衔铁45上的簧座47之间在弹簧室48内布置了一个压缩弹簧49;权利要求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2/2页3在靠近衔铁45和执行器13中布置了一个衔铁挡块50;在执行器13的外壳中布置了一个/多个引入弹簧室48区域的流入孔51,以及在衔铁45、在衔铁挡块50和在执行器13的外壳中布置了相邻的流出孔52。2按权利要求1的冷却剂泵的调节方法,其特征为,该冷却剂泵的输送量可确切地通过滑阀的移动借助工作活塞34的振荡幅度和/或振荡频率的变化进行调节。3按权利要求

8、1的可调冷却剂泵,其特征为,执行器13的外壳和工作套筒14共同用一块料制成。4按权利要求1的可调冷却剂泵,其特征为,异形密封件27嵌入一个布置在环形活塞29上的对应锁定槽中。5按权利要求1的可调冷却剂泵,其特征为,在密封片20和泵壳1之间布置了一个密封圈。6按权利要求1的可调冷却剂泵,其特征为,在执行器13的外壳中布置了一个/多个引入弹簧室48区域的流入孔51,以及在衔铁45、在衔铁挡块50和在执行器13的外壳中布置了相邻的流出孔52。7按权利要求2的冷却剂泵的调节方法,其特征为,通过电流强度和/或加到电磁线圈上的电流脉冲的持续时间的改变,使在磁场46中作用到衔铁45上的力改变,从而结合压缩弹

9、簧49作用到衔铁45上而可确切地改变工作活塞34的振荡频率和/或振荡行程振幅;工作活塞34借助布置在活塞杆33对应端上的衔铁45在电磁线圈46的磁场内产生重复的周期性的移动,并处于确切的平移振荡状态中。权利要求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1/7页4可调节的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用的一种通过皮带轮传动的可调节的冷却剂泵及其调节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内燃机的不断的最佳化的过程中,出于排放和油耗的考虑,必需使发动机在冷启动后尽快升到工作温度。这样既可使摩擦损耗降到最小发动机油的粘度随不断增加的油温而减小并由此减小全部油润滑部件上的摩擦,同时又减少

10、废气排放值因为净化器只有在所谓“跳动温度”后才起作用,达到这个温度之前的时间段对废气排放影响明显和明显降低油耗。0003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的一系列试验表明,“死水”或冷启动阶段的“零泄漏”是对发动机升温的很有效的措施。0004其中为了使废气温度尽快降到要求的水平,气缸头在冷启动阶段切不可有冷却剂流过。0005对此,要求汽车制造厂的泄漏流量应小于05升/小时“零泄漏”。0006此外,汽车内燃机的油耗试验表明,通过协调一致的热管理即通过采取可使内燃机在能源和热机方面达到最佳运行的各种措施,可使内燃机节省3至5的燃油。0007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对内燃机的曲轴通过皮带轮传动的可调冷却剂泵也预先作了说明,

11、其叶轮可啮合地例如通过摩擦副由泵轴进行传动。0008用这类冷却剂泵可实现简单的两点调节,用这种两点调节可改变冷却剂泵的冷却能力。0009为了首先进行较短时间的发动机加热,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用这种结构型式可断开冷却剂泵的传动。0010在发动机达到它的工作温度后,相应的摩擦离合器带有这种离合器结构自身功能引起的磨损问题接通,也即冷却剂泵的传动接通。0011这样,大量仍为冷态的冷却剂立即被泵入加热到工作温度的发动机中,于是发动机立刻被强制冷却。0012但通过这种方式已部分地抵销了发动机快速加热所预期的一些优点。0013此外,在重接通时,尤指在较大冷却剂泵的情况下,由于需要质量加速而必需克服很大的转矩,

12、从而必然引起很高的部件载荷。0014所以专利申请者既在DE102005004315B4又在DE102005062200B3中提出两个在此期间适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有效控制冷却剂输送量,以便一方面通过“零泄漏”保证发动机的最佳加热,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加热后即在“连续运行”中这样影响发动机温度,使在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范围内既可明显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又可明显减少摩擦损失,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油耗。说明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2/7页50015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在泵壳内布置了一个沿泵轴的轴线移动支承的、带有一个可变遮盖叶轮的流出区的外圆柱的环形滑阀,该滑阀在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的情况

13、下或者像DE102005004315B4提出的方案那样以电磁方式即借助泵壳内布置的电磁线圈作用到一个与滑阀刚性连接的衔铁上而可直线移动,或者像DE102005062200B3建议的方案那样借助气动或液压操作的执行器该执行器以液压方式作用到固定布置在该滑阀上的、在泵壳内导向的活塞杆上而可直线移动。0016这种可进行直线导向移动的、可变遮盖叶轮流出区的滑阀结构是很紧凑、很简单而又很牢固的解决方案,它保证了高的运行安全性和高的可靠性。0017但这类解决方案的缺点与汽车发动机舱中常常为冷却剂泵提供极有限的安装空间有关是由于电磁线圈或液压或气动执行器及其连接线而必需相当大的“安装空间”。0018此外,D

14、E102006034960B4提出了一种带有一个与DE102005004315B4电磁的或还带有一个通过传动机构借助伺服电动机可移动的滑阀的冷却剂泵。这种结构的一大缺点是,用DE102006034960B4提出的这种解决方案不可能实现“零泄漏”或“零输送”,因为一方面所建议的小缝隙密封仍有可能泄漏,另一方面结合图4所述的“一起运动的”O型密封圈的密封是不可靠的,因为在不断旋转的O型密封圈和静止的壳体之间的高的相对速度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O型密封圈的损坏。0019DE102006034960B4的上述两种结构型式像已述及的那样又是一方面由于电磁线圈的电磁方案和另一方面由于伺服电动机的“传动技

15、术”方案而需要相当大的“安装空间”。0020由于电磁方案要使泵壳纳入磁路中,所以对每种结构型式和规格即对发动机的每种使用场合都必须重新修改设计和更改部件。0021DE102006034960B4提出的对滑阀的电磁式直接传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这种传动由于安装空间限制和大的/或由于大的起始空隙而只可能以有限的可靠性对滑阀的可靠操作施加足够的力/行程。0022此外,DE102005004315B4、DE102005062200B3和DE102006034960B4提出的结构型式的制造和安装费用都很昂贵,而且不能实现标准化,因为如已述及,上述解决方案的大部分功能部件对每种泵规格都必须按不同的设计图纸单

16、独进行加工。0023此外,其中DE102005062200B3提出的解决方案需要在工厂就地进行无空气的注液。0024DE19709484A1提出了机械传动的冷却剂泵的另一种结构型式。这种方案通过扩大敞开的叶轮和壳体之间的缝隙产生旁路。该缝隙在DE19709484A1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可借助电磁铁来进行改变,而电磁铁的相关控制则借助脉冲宽度调制的电压来进行。0025这种解决方案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用DE19709484A1提出的解决方案绝对不可能实现零泄漏即零输送量;此外即使在打开旁路时也不可能明显减少泵的功率消耗虽然泵的背压在打开旁路时下降了,但增加了体积流量,也就是说这个解决方案只可能实现低

17、的效率。说明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3/7页6发明内容0026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发内燃机用的一种可调节的冷却剂泵以及这种通过皮带轮传动的用滑阀可调节的冷却剂泵的调节方法,这种冷却剂泵消除了现有技术的上述诸多缺点,一方面通过“零泄漏”保证了发动机的最佳的加热,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加热后又能在连续运行中很精确地控制发动机温度,使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范围既可明显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又可明显降低摩擦损失和油耗;此外即使在发动机舱内的冷却剂泵很有限的安装空间的情况下仍可进行滑阀的可靠操作以及即使在调节失效时也能保证冷却剂泵的继续工作故障安全功能;此外,其特点为加工和安装工艺很简单的、很

18、经济的、对不同泵尺寸可实现“标准化的”、最佳利用发动机舱存在的安装空间的结构型式,而且不需要在工厂就地进行无空气的注液;此外总是在高效率情况下保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简便而经济地进行发动机管理。0027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是通过按照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内燃机用的一种由皮带轮传动的冷却剂泵的调节装置和方法来实现的。0028本发明的诸多有利实施细节和特征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以及从结合本发明解决方案的附图进行的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以下说明中得知。附图说明0029图1示出了可调节冷却剂泵的侧视剖面图,滑阀的位置位于其后终端位置内即“开启”工作位置内。具体实施方式0030在这种结构型式时,

19、一根由皮带轮3传动的泵轴4与一个抗扭地布置在该泵轴4的流体侧的自由端上的叶轮5布置在泵壳1的泵轴承2中。0031此外,在泵内腔8中,布置了一个压力操作的、通过一个复位弹簧6进行弹簧加载的、带有一个后壁7和一个可变覆盖叶轮5流出区的外圆柱面9的滑阀。0032在泵壳1内,在叶轮5和泵轴承2之间的密封槽10内布置了一个轴密封圈11。0033根据本发明,在泵壳1上布置了一个工作壳体12,并在该工作壳体上布置电磁执行器13的壳体。其中在工作壳体12内布置了一个工作套筒14,后者在泵轴侧的工作壳体12内与压力室15相邻,而该压力室则通过压力通道16流入环形通道17中,后者在叶轮侧对面的密封槽10内旋转对称

20、于泵轴4的旋转轴线布置在泵壳1的套筒槽18中。0034就这点而言,执行器13的壳体与工作套筒14用一块料制成,乃是有利的。0035在套筒槽18中布置一个带有密封片20和底部21的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且泵轴4可在其中自由旋转,也是本发明的重要特征。0036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外壁22内,靠近底部21设置有流向环形通道18的通流孔23。0037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叶轮侧端,在明显伸出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外壁22的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内壁24上,定位套25以力连接的方式与一块刚性布置其上的壁板26固定。0038另一个特征是,离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的底部21大约相当于通流孔23直径的说明

21、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4/7页7距离处,布置有一个可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中移动的异形密封圈27,后者在叶轮侧以形状连接的方式与一个带有支撑部28的环形活塞29连接。在环形活塞29上,滑阀的后壁7以形状连接方式布置在其叶轮侧的端部。0039就这点而言,如果异形密封圈27嵌入一个对应的并设置在环形活塞29上的锁定槽中乃是有利的。但如果在密封片20和泵壳1之间布置一个密封圈也是有利的。0040根据本发明,复位弹簧6布置在壁板26和紧贴环形活塞29的滑阀的后壁7之间。0041又一个特征是,在壁板26的外缘上布置了一个带有弹性密封唇的旁通密封件30,该密封件在“关闭”滑阀的

22、情况下阻止了在壁板26和滑阀的后壁7之间引起旁通泄漏的压力增加。0042按本发明设置带有弹性密封唇的旁通密封件30同时实现了公差补偿。0043在外柱面9的端面和对应的对接面之间,保证了螺旋壳体中的主要密封。0044两个上述密封位置与滑阀共同作用可最佳地实现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主要要求即在最小功率消耗情况下“零泄漏”零输送的功能,以便在需要时在发动机热运转阶段运转安全地和可靠地安全停止冷却剂体积流量。0045按本发明布置的圆柱形的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中导向的、弹簧加载的环形活塞29可通过异形密封件27的确切的加压实现滑阀9的可靠的、行程精确的移动,并同时是一种最佳安装空间的、紧凑的加工和安装工艺简

23、单的以及经济而很耐用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总是能够保证高度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0046本发明的主要特征还有,在工作套筒14中靠近压力室15布置了一个工作室31,并在工作室31和压力室15之间布置了一个带有孔板的排放阀膜32。0047根据本发明,在工作室31中布置了一个可在活塞杆33上进行直线移动的工作活塞34。在这个工作活塞34旁边,在工作室一侧布置了一个带有贯通孔36的环形槽35。此外,靠近环形槽35在工作室一侧在工作活塞34上固定了一个布置在工作活塞34上的带有孔板的入口阀膜37。0048在工作套筒14上,在工作管31对面布置了一个压缩弹簧装置38,也是特征之一。0049根据本发明,在

24、工作室31和压缩弹簧装置38之间布置了一个包封住活塞杆33的密封件39。0050本发明的又一个主要特征为,在工作室31和密封件39之间在工作套筒14内布置了一个流入腔40,该腔的壁设置有流入孔41,该孔流入一个设置在工作壳体12和工作套筒14之间的环形腔43中,后者通过一个或多个流入孔42与泵内腔8连通。0051又一个特征是,在环形腔43和流入孔41之间布置了一过滤元件44。0052根据本发明,在工作活塞34对面的活塞杆33的端部布置了一个衔铁45,该衔铁可在一个布置在执行器13外壳中的线圈架上的电磁线圈46的磁场内在执行器13中进行直线移动。0053另一个特征是,在布置在工作套筒14上的压缩

25、弹簧装置38和布置在衔铁45上的簧座47之间在弹簧室48内布置了一个压缩弹簧49。0054如果在靠近衔铁45的执行器13中布置一个最好带有一个或多个缓冲元件的衔铁说明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5/7页8挡块50,乃是有利的。0055根据本发明,在执行器13的外壳中布置了一个引入弹簧室48区域的流入孔51,并在衔铁45、在衔铁挡块50和在执行器13的外壳中分别布置了相邻的/相互过渡的流出孔52。0056由于活塞杆密封件39以一个“干的”充满空气的区段隔离了操作装置的控制冷却剂的区域,流入孔51和流出孔52可与周围进行自由的气体交换,从而保证了在电磁线圈46区域内的衔铁45

26、的摩擦小的平移运动。0057在这种情况下,活塞杆的相对小的直径再次减少了活塞杆密封件39区域内的活塞杆上的摩擦损失。0058影响上述图1中所示的可调节冷却剂泵的输送量的本发明方法的特征为通过电流强度和/或加到电磁线圈上的电流脉冲的持续时间的改变,使在磁场46中作用到衔铁45上的力改变,从而结合压缩弹簧49作用到衔铁45上而可确切地改变工作活塞34的振荡频率和/或振荡幅度振幅;工作活塞34借助布置在活塞杆33对应端上的衔铁45在电磁线圈46的磁场内产生重复的周期性的移动,并处于确切的平移振荡状态中。0059这种电磁操作结合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按许多小的“分行程”减少的“泵输送量”,这种泵输送量由于

27、本发明的特殊装置便可引起滑阀及其外圆柱面9和布置其上的组件产生移动。0060所以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第一次在最小装配空间、很小重量、最佳气隙和最佳力和行程比的情况下借助本发明的特别装置保证在滑阀及其异形密封件27、环形活塞29、后壁7、外圆柱面9和全部在其上布置的本发明组件上达到任意大的操作力和工作行程。0061在本实施例中,工作活塞34例如以20赫兹频率进行振荡,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图1所示装置的相应振幅和工作活塞34的行程借助于在电磁线圈46上脉动式施加的电流即可确切地发生变化。0062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冷却剂泵的输送量的调节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在工作室一侧在工作活塞34上设置了一个带有通孔36的

28、环形槽35,此外如图1所示,在工作室一侧在工作活塞34上又布置了一个带孔板的阀膜37。0063另一方面,同时在工作室31和压力室15之间布置了一个带孔板的排放阀膜32。如果这时工作活塞34如上所述处于振荡状态,则冷却剂从通过进入孔42与泵内腔8连通的环形腔43中通过过滤元件44经流入孔41被吸入流入腔40,并同时通过工作活塞34的通孔36被压入设置在该工作活塞上的环形槽35中,并从该处经带有孔板的入口阀膜37被压入工作室31中,然后再从该处经带有孔板的排出阀膜32被引入压力室15中。0064被引入压力室15的冷却剂经压力通道16被引入环形通道17,并从该处经通流孔23流入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

29、并在该处引起异形密封件27的规定的压力加载以及弹簧加载的环形活塞29的压力加载,于是该环形活塞产生平移运动并由于本发明的装置而引起滑阀9的移动。0065由于孔板的本发明布置方式,既在工作活塞34的入孔阀膜37又在排出阀膜32即在工作室31和压力室15之间出现一股除了刚才所述的、来自工作活塞34的本发明“泵送体积流量”外,同时还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之间有一股虽然很小的、但总是反向流动的本发明“泄漏体积流量”经工作腔31流入泵内腔中。说明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6/7页90066这两股本发明体积流量的叠加“相互作用”可通过工作活塞34的振荡幅度和/或振荡频率借助本发明解

30、决方案进行改变,由于在压力室15中总是有工作压力,这种相互作用便可引起按本发明布置在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中的弹簧加载的环形活塞29的可靠的、行程精确的移动并由此引起在环形活塞29上布置的滑阀9的可靠的、行程精确的移动,而该滑阀则实现本发明可调冷却剂泵的输送量的精确变化。0067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本发明装置即可在滑阀的环形活塞29上产生任意大的操作力和操作行程。0068此外,由于本发明操作机构,即使在安装空间很有限的情况下也可用极小的能量为滑阀的操作提供足够的活塞力。0069这也与在冷却循环中容许持续几秒钟直至滑阀达到所处的位置为止有关。0070由于这个原因,易于实现标准化的、制造成本低廉的本发

31、明解决方案在能耗极小低于5瓦的情况下即可保证高的泵效率和发动机效率。0071本发明的“中性的”结构型式使本发明的执行器13可作为标准化部件用于各种水泵中。0072由此带来的产品效应就可决定性地改善不同汽车发动机系列在各式各样安装空间的应用中的经济性和可变性。0073本发明操作机构由于一股“泵送流量”和一股“泄漏流量”的叠加而成为一个结构容积最佳的、紧凑的、制造和安装工艺简单的以及总的来说很经济和很耐用的解决方案,所以即使在冷却剂泵的操作机构的安装空间很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滑阀的可靠操作。0074在调节失效时,也能借助本发明方案保证冷却剂泵的继续工作“故障安全功能。0075在这种情况下,和“泄漏

32、流量”有关的压缩弹簧6便把滑阀推入工作位置“开启”。0076在环形活塞29被弹簧加载“返回”到“故障安全位置”时,冷却剂从环形活塞工作套筒19经排放阀膜32的孔板即在工作室31和压力室15之间并经工作活塞的入口阀膜37的孔板被压回到泵内腔中,于是滑阀移到工作位置“开启”,即“故障安全位置”。0077此外,本发明解决方案不需要滑阀的操作机构在工厂现场进行无空气的注水,因为滑阀移动时所需的工作介质即冷却液可直接从泵内腔中吸取。0078本发明解决方案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过滤元件44在整个使用寿命过程中都无需进行更换,这是因为始终只有很小的体积流量且其总是只“来”随即“回”经过滤元件44进行交换的缘故

33、。0079附图标记00801泵壳31工作室00812泵轴承32排出阀膜00823皮带轮33活塞杆00834泵轴34工作活塞00845叶轮35环形槽说明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7/7页1000856复位弹簧36通孔00867后壁37入口阀膜00878泵内腔38压缩弹簧装置00889外圆柱面39活塞杆密封件008910密封槽40流入腔009011轴密封圈41流入孔009112工作壳体42入孔009213执行器43环形腔009314工作套筒44过滤元件009415压力室45衔铁009516压力通道46电磁线圈009617环形通道47弹簧座009718套筒槽48弹簧室009819环形活塞工作套筒49压缩弹簧009920密封片50衔铁挡块010021底部51流入孔010122外壁52流出孔010223通流孔010324内壁010425定位套010526壁板010627异形密封圈010728密封片支撑部010829环形活塞010930旁通密封说明书CN102027239ACN102027254A1/1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27239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