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669.10KB ,
资源ID:278324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2783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pdf)为本站会员(t****)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77850A43申请公布日20130116CN102877850ACN102877850A21申请号201210394553022申请日20121017E21D9/00200601E21D11/1020060171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址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72发明人江亚丽黄可万祥兵方丹李良权钱军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代理人韩小燕54发明名称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

2、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以减小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对洞室变形的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A、地下厂房洞室开挖前或开挖至围岩软弱结构面出露前,沿软弱结构面开挖施工通道;B、利用施工通道向软弱结构面一侧开挖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C、沿软弱结构面开挖预置换洞;D、对预置换洞进行混凝土分段回填并灌浆;E、利用施工通道对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进行混凝土回填并灌浆;F、对施工通道、位于所述边墙外侧的部分进行混凝土回填即可。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预置换处理。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1页21

3、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地下厂房洞室(1)开挖前或开挖至围岩软弱结构面(2)出露前,沿软弱结构面(2)开挖施工通道(4),洞室(1)靠近软弱结构面(2)一侧的边墙穿过该施工通道并将其分为两部分;B、利用施工通道(4)向软弱结构面(2)一侧开挖一组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C、利用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沿软弱结构面(2)开挖预置换洞(5);D、利用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对预置换洞(5)进行混凝土分段回填并灌浆;E、利用施工通道(4)对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进行混凝土回填并灌浆;F、对施工通道(4)

4、、位于所述边墙外侧的部分进行混凝土回填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洞(5)均平行于洞室(1)轴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垂直于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洞(5)。权利要求书CN102877850A1/2页3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预置换处理。背景技术0002地下厂房布置在地面以下的岩体中

5、,是水电站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厂房型式。随着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洞室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内大型电站的地下厂房洞室长度达400米,宽度达30余米,高度近100米。地下洞室尺寸较大时,往往会遇到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软弱结构面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在地下洞室的高边墙等部位出露时,会造成边墙大变形和剪切变形(软弱结构面上下变形不一致),如图1所示,严重影响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都是新的挑战,有时甚至导致无法修建大型地下洞室。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以减小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对洞室变形的影

6、响,保证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和安全。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地下厂房洞室开挖前或开挖至围岩软弱结构面出露前,沿软弱结构面开挖施工通道,洞室靠近软弱结构面一侧的边墙穿过该施工通道并将其分为两部分;B、利用施工通道向软弱结构面一侧开挖一组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C、利用施工通道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沿软弱结构面开挖预置换洞;D、利用施工通道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对预置换洞进行混凝土分段回填并灌浆;E、利用施工通道对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进行混凝土回填并灌浆;F、对施工通道、位于所述边墙外侧的部分进行混凝土回填即可。00

7、05所述施工通道和预置换洞均平行于洞室轴线布置。0006所述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垂直于施工通道和预置换洞。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地下厂房洞室边墙围岩软弱结构面的出露位置和地质状况,通过开挖施工通道、预置换洞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然后对其进行混凝土回填,以实现软弱结构面的预置换,从而有效减小了岩体内软弱结构面对洞室变形的影响,保证了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和安全,使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大型地下厂房成为可行性方案。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877850A2/2页40010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2

8、、图3所示,本实施例施工步骤如下A、在地下厂房洞室1开挖前或开挖至围岩软弱结构面2出露前,利用已有通道3,在洞室1靠近软弱结构面2一侧的边墙11部位、沿软弱结构面2开挖施工通道4;该施工通道的断面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并保证开挖完成后,洞室1靠近软弱结构面2一侧的边墙11穿过该施工通道并将其分为两部分,前述边墙11均为洞室1开挖完成后所形成的侧面墙体。0012B、利用施工通道4向软弱结构面2一侧开挖一组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且各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均垂直于施工通道4,其断面尺寸应满足置换和施工要求,位置和数量根据地质状况和施工需要确定。0013C、利用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在离

9、边墙11一定距离的位置、沿软弱结构面2开挖预置换洞5;所述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洞5均平行于洞室1轴线布置;所述预置换洞5的位置根据计算出的边墙沿软弱结构面剪切变形确定。0014D、利用施工通道4和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对预置换洞5进行混凝土分段回填并灌浆,以改善预置换洞5周围岩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采用分段回填的方式,从而缩短了预置换洞5混凝土回填施工的工期。0015E、利用施工通道4,对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进行混凝土回填并灌浆,以改善预置换支洞兼施工支洞6周围岩体的稳定性。0016F、对施工通道4进行局部混凝土回填即可完成软弱结构面2的预置换,即对施工通道4、位于所述边墙11外侧的部分(位于边墙靠近预置换洞一侧)进行混凝土回填,施工完成后设备及人员从施工通道4未回填部分及已有通道3撤出,最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洞室1的开挖即可。说明书CN102877850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877850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877850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877850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