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2 ,大小:7.57MB ,
资源ID:224769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22476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阀机构、墨水控制机构、墨水贮存容器.pdf)为本站会员(00062****442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阀机构、墨水控制机构、墨水贮存容器.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6951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9CN102869516A*CN102869516A*(21)申请号 201180022253.3(22)申请日 2011.04.182010-098403 2010.04.22 JP2010-275280 2010.12.10 JPB41J 2/175(2006.01)(71)申请人吉特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山梨县(72)发明人川崎正幸 松生武彦 渡边公夫村松洋(74)专利代理机构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代理人董雅会 郭晓东(54) 发明名称阀机构、墨水控制机构、墨水贮存容器(57) 摘要使墨水贮

2、存容器的墨水供给稳定。配置于墨水贮存容器内的阀机构(70),具有:弹性阀(76),其具有贯穿孔(76B),负压形成空间(82),其配置于弹性阀(76)的下游侧,墨水供给空间(84),其配置于弹性阀的上游侧,截断部(90),当该截断部(90)与弹性阀(76)接触时,截断墨水供给空间(84)与贯穿孔(76B),弹簧(86),其对弹性阀(76)施力以使弹性阀(76)与截断部(90)抵接。当向负压形成空间(82)施加负压时,弹性阀(76)向下游侧进行位移,弹性阀(76)与截断部(90)相分离,从而墨水从墨水供给空间(84)经由贯穿孔(76)流入负压形成空间(82)。(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

3、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11.02(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1/059565 2011.04.18(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132651 JA 2011.10.27(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6页 附图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12 页1/3页21.一种阀机构,其配置于墨水贮存容器内的用于积存墨水的墨水贮存部与用于喷出该墨水的墨水喷出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机构具有:弹性阀,其构成为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膜状,且具有贯穿的贯穿孔,负压形成空间,其配置于所述弹性阀的

4、下游侧,与所述墨水喷出口连通,墨水供给空间,其配置于所述弹性阀的上游侧,与所述墨水贮存部连通,从而向所述弹性阀一侧供给墨水,截断部,其配置于所述墨水供给空间一侧且与所述弹性阀抵接,用于截断所述墨水供给空间与所述贯穿孔,弹簧,其配置于所述负压形成空间一侧,向所述墨水供给空间一侧对所述弹性阀施力,来使所述截断部与所述弹性阀相抵接;通过施加给所述负压形成空间的负压,来克服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弹性阀向下游侧进行位移,所述弹性阀与所述截断部相分离,从而墨水从所述墨水供给空间经由所述贯穿孔流入所述负压形成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压形成空间内具有位移限制部,在所述弹性阀位

5、移至下游侧时,所述位移限制部与所述贯穿孔的附近相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弹性阀的位移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移限制部内形成有缝,在所述位移限制部与所述弹性阀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缝使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负压形成空间连通。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位移限制部来保持所述弹簧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限制部具有圆形突起,所述圆形突起嵌入所述弹簧的内侧并且保持所述弹簧的一端。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对所述弹性阀施力而所述弹性阀与所述截断部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位移限制部与所述弹性阀之间的

6、间隙设定为3mm以下。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阀克服所述弹簧的作用力而与所述位移限制部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截断部与所述弹性阀之间的间隙设定为2mm以下。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设定为1.5mm以下。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阀上形成有包围所述贯穿孔的外周的环状的厚壁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嵌入所述弹簧的内侧,并且保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11.如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的最大外径设定为2mm以上。12.如权利要求111

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部形成有将所述弹性阀的所述贯穿孔的外周附近包围的环状的截断突起,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69516 A2/3页3所述弹簧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等于所述截断突起的外径。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供给空间具有以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底面相向的状态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底面接近配置的墨水吸入口。14.一种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墨水吸收体,其配置于所述墨水喷出口,通过由多孔质材料构成来吸收所述墨水,墨水流量限制部,其配置成比所述墨水吸收体更靠所述墨水贮存部一侧,通过内径比所述墨水喷出

8、口的喷出径小的墨水控制路来限制向所述墨水吸收体供给的所述墨水的供给量;所述墨水控制机构控制从所述墨水喷出口喷出的墨水的喷出量。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水吸收体与所述墨水流量限制部之间形成有扩张空间,所述扩张空间与所述墨水控制路连接并且与该墨水控制路相比被扩张,从而积存所述墨水,在所述墨水控制路通过的所述墨水经由所述扩张空间供给所述墨水吸收体。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空间由配置成放射状的槽构成。17.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水吸收体与所述墨水流量限制部之间形成有支撑面,在所述墨水吸收

9、体被从外部压入时,所述支撑面从内侧支撑所述墨水吸收体,所述支撑面至少支撑所述墨水吸收体的比所述墨水喷出口更靠半径方向内侧的区域。18.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吸收体为厚度在20mm以下的片材。19.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控制路的内径为0.1mm1.2mm。20.如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部上形成多个所述墨水控制路。21.一种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机构,空气流量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上方侧,用于控制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

10、气流量。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连通多孔质体的阀芯,其通常不使空气流通,但根据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内压变化与外部之间进行换气,疏液膜体,其配设成比所述阀芯更靠所述墨水贮存部一侧,具有通气性并且被实施了疏水处理。23.如权利要求21或者22所述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墨水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69516 A3/3页4存部的下方侧的所述墨水喷出口的附近,具有借助从外部构件的作用力来上下移动的移动阀,通过该移动阀的上下移动来切换所述墨水的喷出停止。24.一种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420中

11、任一项所述的墨水控制机构,空气流量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上方侧,用于控制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量。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由具有通气性并且被实施了疏水处理的疏液膜体构成。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连通多孔质体的阀芯,其通常不使空气流通,但根据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内压变化来与外部之间进行换气,疏液膜体,其配设成比所述阀芯更靠所述墨水贮存部一侧,具有通气性并且被实施了疏水处理。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69516 A1/16页5阀机构、 墨水控制机构、 墨水贮存容器技术领域

12、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机构、具有该阀机构的墨水控制机构及将墨水积存于内部的墨水贮存容器。背景技术0002 作为墨水贮存容器的例子,有书写工具的墨水储料容器、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储料容器)等。这些墨水贮存容器构成为:按照形成文字和图像的书写和印刷所消耗的墨水量来向储料容器内导入外部空气并进行换气,储料容器内的气压变化不会对墨水的消耗造成不良影响,作为这种机构,能够列举出形成有一个孔来作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机构,或形成仅通气但液体不能通过的带有阀机构的通气路的机构。0003 然而,在设置有一个孔来作为外部空气的导入口的机构中,有可能从该孔泄漏墨水。另外,在配置有仅通过气体而液体不能通过的膜的机构

13、中,由于墨盒的内部气压与大气压相同,所以有可能墨水从喷出口喷出。在此,提出了下面的技术:在墨水喷出口上的大范围内配置海绵等墨水贮藏体,利用该墨水贮藏体的毛细管现象来产生负压,从而保持墨水。0004 在此,如日本特开2001-277777号公报或者日本专利4246787号公报公开的技术,提出例如将能够控制空气的流量的空气流量控制部内置于贮存容器的上盖内的墨水贮存容器。由于与将墨水贮藏体配置于容器内部的机构相比,利用上述墨水贮存容器能够避免墨水保持量变少,并且,能够通过空气流量控制部使容器内部形成负压,所以能够防止内部的墨水轻易地从喷嘴喷出。0005 另外,如日本专利3991853号公报公开的技术

14、,提出如下所述的阀机构:通过在墨盒的内部配置有利用了不具有贯穿孔的弹性构件的阀,并且在该弹性构件的一个面上形成有负压产生专用空间,在另一面形成有墨水供给专用空间,从而通过弹性构件的变形来控制墨水的供给。发明内容000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07 如上所述,在仅借助海绵等墨水贮藏体的负压来保持墨水的情况下,有墨水贮藏体独占了墨水贮存部的一大半容积的问题。结果为,与空的墨水贮存部相比,墨水保持量变少,从而能够印刷的印刷字数变少,字数变少的量相当于墨水保持量变少的量所能够印刷的字数量。0008 由于在日本专利424678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墨水贮存容器基本上为极好的机构,容器内的气压适当地维持为负压,

15、所以该墨水贮存容器能够实现稳定的印刷。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者们的非公知的实验,由于这种墨水贮存容器构成为通过控制空气的流量来间接地控制墨水的喷出,所以可能会由于打印机一侧的故障等,使打印机一侧的墨水吸引力增大,从而导致墨水喷出过多。0009 另外,由于在日本专利3991853号公报的阀机构中需要分别设置负压产生专用空说 明 书CN 102869516 A2/16页6间和墨水供给专用空间,所以存在阀结构复杂的问题。0010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水贮存容器,该墨水贮存容器使墨水贮存容器中的墨水贮存用空间的利用效率极大化,并且抑制墨水喷出过多等,并且即使从包含环境变

16、化和打印机一侧的故障等在内的微小的气压变化到很大的气压变化,都能够可靠地进行稳定的墨水喷出控制。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0012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阀机构,该阀机构配置于墨水贮存容器内的用于积存墨水的墨水贮存部与用于喷出该墨水的墨水喷出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机构具有:弹性阀,其构成为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膜状,且具有贯穿的贯穿孔,负压形成空间,其配置于所述弹性阀的下游侧,与所述墨水喷出口连通,墨水供给空间,其配置于所述弹性阀的上游侧,与所述墨水贮存部连通,从而向所述弹性阀一侧供给墨水,截断部,其配置于所述墨水供给空间一侧且与所述弹性阀接触,用于截断所述墨水供给空间与所述贯穿孔,弹

17、簧,其配置于所述负压形成空间一侧,向所述墨水供给空间一侧对所述弹性阀施力,来使所述截断部与所述弹性阀相抵接;通过施加给所述负压形成空间的负压,来克服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弹性阀向下游侧进行位移,所述弹性阀与所述截断部相分离,从而墨水从所述墨水供给空间经由所述贯穿孔流入所述负压形成空间。0013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压形成空间内具有位移限制部,在所述弹性阀位移至下游侧时,所述位移限制部与所述贯穿孔的附近相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弹性阀的位移量。0014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移限制部内形成有缝,在所述位移限制部与所述弹性阀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缝使所述贯穿孔与

18、所述负压形成空间连通。0015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位移限制部来保持所述弹簧的一端。0016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限制部具有圆形突起,所述圆形突起嵌入所述弹簧的内侧并且保持所述弹簧的一端。0017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对所述弹性阀施力而所述弹性阀与所述截断部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位移限制部与所述弹性阀之间的间隙设定为3mm以下。0018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阀克服所述弹簧的作用力而与所述位移限制部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截断部与所述弹性阀之间的间隙设定为2mm以下。0019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19、所述贯穿孔的内径设定为1.5mm以下。0020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阀上形成有包围所述贯穿孔的外周的环状的厚壁部。0021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嵌入所述弹簧的内侧,并且保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0022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的最大外径设定为2mm以上。0023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部形成有将所述弹性阀的所述贯穿孔的外周附近包围的环状的截断突起,所述弹簧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等于所述截断突起的外径。说 明 书CN 102869516 A3/16页70024 达成上述目的的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供给空间具有以

20、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底面相向的状态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底面接近配置的墨水吸入口。0025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墨水控制机构,该墨水控制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阀机构,墨水吸收体,其配置于所述墨水喷出口,通过由多孔质材料构成来吸收所述墨水,墨水流量限制部,其配置成比所述墨水吸收体更靠所述墨水贮存部一侧,通过内径比所述墨水喷出口的喷出径小的墨水控制路来限制向所述墨水吸收体供给的所述墨水的供给量;所述墨水控制机构控制从所述墨水喷出口喷出的墨水的喷出量。0026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水吸收体与所述墨水流量限制部之间形成有扩张空间,所述扩张空间与所述墨水控制路连接并且

21、与该墨水控制路相比被扩张,从而积存所述墨水;在所述墨水控制路通过的所述墨水经由所述扩张空间供给所述墨水吸收体。0027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空间由配置成放射状的槽构成。0028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水吸收体与所述墨水流量限制部之间形成有支撑面,在所述墨水吸收体被从外部压入时,所述支撑面从内侧支撑所述墨水吸收体;所述支撑面至少支撑所述墨水吸收体的比所述墨水喷出口更靠半径方向内侧的区域。0029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吸收体为厚度在20mm以下的片材。0030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控制路的

22、内径为0.1mm1.2mm。0031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部上形成多个所述墨水控制路。0032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墨水贮存容器,该墨水贮存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阀机构,空气流量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上方侧,用于控制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量。0033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连通多孔质体的阀芯,其通常不使空气流通,但根据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内压变化与外部之间进行换气,疏液膜体,其配设成比所述阀芯更靠所述墨水贮存部一侧,具有通气性并且被实施了疏水处理。0034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贮存容

23、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下方侧的所述墨水喷出口的附近,具有借助从外部构件的作用力来上下移动的移动阀,通过该移动阀的上下移动来切换所述墨水的喷出停止。0035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墨水贮存容器,该墨水贮存容器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墨水控制机构,空气流量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上方侧,用于控制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量。0036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由具有通气性并且被实施了疏水处理的疏液膜体构成。0037 达成上述目的的墨水贮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具有:能够发生说 明 书CN 102869516 A4/16页8

24、弹性变形的连通多孔质体的阀芯,其通常不使空气流通,但根据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内压变化来与外部之间进行换气,疏液膜体,其配设成比所述阀芯更靠所述墨水贮存部一侧,具有通气性并且被实施了疏水处理。0038 发明的效果0039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直稳定地供给墨水的优异的效果。附图说明004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贮存容器的结构的剖视图。0041 图2是空气流量控制部的剖视图。0042 图3是空气流量控制部所具有的各构件的立体图。0043 图4是关闭状态下的阀机构的剖视图,其中的(A)是沿着水平方向的剖视图,(B)是沿着铅垂方向的剖视图。0044 图5是表示阀机构的第二盘体的俯视图。00

25、45 图6是打开状态下的阀机构的剖视图,其中的(A)沿着水平方向的剖视图,(B)是沿着铅垂方向的剖视图。0046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水贮存容器的结构的剖视图。0047 图8是放大示出墨水控制机构的剖视图。0048 图9是放大示出墨水控制机构的控制阀的图,其中的(A)是俯视图,(B)是从前表面方向观看的剖视图,(C)是仰视图。0049 图10是放大示出墨水控制机构的作用的剖视图。0050 图11是表示墨水控制机构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0051 图12是表示墨水控制机构的又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52 下面,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此外,

26、下面的各实施方式的墨水贮存容器,以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0053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贮存容器100的结构的剖视图。墨水贮存容器100由恰当的合成树脂构成,如图1所示,该墨水贮存容器100具有:墨水贮存部10,其将墨水M贮存于内部;空气流量控制部20,其控制墨水贮存部10的内外之间的空气的流量;墨水喷出控制部30,其用于控制贮存于墨水贮存部10的墨水M的喷出;阀机构70,其配置于墨水贮存部10与墨水喷出控制部30之间。此外,由阀机构70和墨水喷出控制部30构成墨水控制机构60。0054 墨水贮存部0055 墨水贮存部10由上部开口的中空的主体部11、组合在上部来作为

27、堵塞主体部11的开口的盖的上面部12来构成。主体部11形成为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深度方向的尺寸比与图1中的长宽方向的尺寸小的大致长方体状。在主体部11的底部设置有墨水喷出控制部30。0056 上面部12由顶板12a和嵌合壁12b构成,其中,顶板12a从俯视来看(从图1的上方观看的情况)呈横向长的长方形板状,嵌合壁12b从顶板12a的比周缘稍微靠内侧的下表说 明 书CN 102869516 A5/16页9面向下方突出。通过使该嵌合壁12b与主体部11的内部相嵌合来组合上面部12和主体部11。0057 空气流量控制部0058 如图1所示,在上面部12的顶板12a上,在图1的右侧的长边方向端部的附近设

28、置有空气流量控制部20。图2是空气流量控制部20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上面部12的顶板12a上,形成有凹陷的俯视截面为圆形状的凹部12e,空气流量控制部20具有容置于该凹部12e内的阀芯22、疏液膜体24、按压环26及盖体28。空气流量控制部20构成为:将疏液膜体24载置于凹部12e内,将按压环26载置在疏液膜体24上并且将阀芯22载置在按压环26上,而且使盖体28在这些构件的上部嵌合在凹部12e中,阀芯22、疏液膜体24及按压环26夹在盖体28与凹部12e之间。此外,在此通过盖体28的嵌合结构固定了疏液膜体24和按压环26,还可以通过热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将疏液膜体24和按压环26直接固定在凹

29、部12e中。还可以通过热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将盖体28自身固定在顶板12a上。0059 在凹部12e的底部12f贯穿有在底部12f的中央与墨水贮存部10的内部13连通的圆形剖面的导通口12g。该导通口12g以内径朝向内部13扩大的方式形成。此外,还可以对该导通口12g的内表面及周缘部实施疏液处理加工。通过实施疏液处理加工,能够使附着在导通口12g的内表面及周缘部或者疏液膜体24下表面的墨水有效地滴下,从而能够将导通口12g或者疏液膜体24的堵塞防患于未然。0060 在底部12f的导通口12g的周围设置有疏液膜体落座部12h和下端容纳部12i。疏液膜体落座部12h为对疏液膜体24进行定位并且支撑疏液

30、膜体24的环状的凹陷部(环状的阶梯部)。下端容纳部12i为呈同心圆状地设置于上述疏液膜体落座部12h的外周的环状槽,而且容纳后述的盖体28的周面部28b的下端。0061 疏液膜体落座部12h由烯烃(olefin)类树脂材料成型并且形成为平滑面,由此,在疏液膜体24落入疏液膜体落座部12h时,增加了疏液膜体24相对于疏液膜体落座部12h的紧贴度,从而极力抑制墨水M从接触面之间浸入。特别是,由于烯烃类树脂材料的润湿性很低,所以疏液效果很好。因此,通过使疏液膜体落座部12H与疏液膜体24紧贴,墨水不能够浸入到水膜体落座部12h与疏液膜体24之间的间隙内。此外,作为烯烃类树脂,有聚丙烯(polypro

31、p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等各种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聚丙烯。0062 在疏液膜体落座部12h与下端容纳部12i之间,形成有朝向图2的上方突出的环状的突条部12j。该突条部12j对疏液膜体24进行定位以使其不向横向偏离,并且还起到作为使盖体28的周面部28b顺利地进入的引导件的作用。0063 图3是空气流量控制部20所具有的各构件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阀芯22为由多个微细孔连通的弹性材料构成的大致圆板形状的平板,该阀芯22通过将例如聚氨酯(polyurethane)等材料形成为压缩多孔体来构成。0064 阀芯22构成为:在墨水贮存部10的内部13与外部之间没有气压差的

32、通常的情况下,通气性被截断,没有空气进出,但是在产生规定值以上的气压差的情况下,该阀芯22借助微少的弹性变形而延展,由此微细孔扩张而产生通气性,空气从气压高的一侧流入低的一侧,从而发挥进行空气流量的控制的功能。0065 即,空气流量控制部20具有下面的功能:按照外部与墨水贮存部10的内部13之间的气压差使通过该阀芯22的多个微细孔的空气量发生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控制从外说 明 书CN 102869516 A6/16页10部流入墨水贮存部10的内部13的空气流量。此外,对阀芯22的材料和结构等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采用在日本特开2001-277777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或者市场出售的产品来作为阀芯2

33、2。0066 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22形成为压缩体,在被压缩了的情况下没有通气性。即,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连通多孔体压缩至没有通气性来进行加工,以实现通过制作压缩多孔体能够进一步发挥空气流量控制功能。在这种压缩多孔体的内部形成有多个不定形的空间,该不定形的空间是通过将构成连通多孔体的弹性体压溃并折叠而形成的,但是在被压缩了的状态下没有通气性。此外,由于在压缩多孔体内形成的多个不定形的空间连通,所以在产生内外的气压差的情况下,通过因阀芯22延展而产生的规定的气压差以上的气压差,空气从外部被压入压缩多孔体的内部,一边通过空气使连接在压缩多孔体内形成网状的空间的通气孔扩张,一边使阀芯变形,使空气向压缩

34、多孔体的相反一侧即墨水贮存部10的内部13一侧移动来产生通气性。0067 由于通气量(空气流量)由在压缩多孔体内形成网状的空间的通过容易度来决定,所以在气压差大的情况下,阀芯22延展的程度大,则空气易于在压缩多孔体内形成网状的空间中通过,从而通气量变大。另一方面,在气压差为规定的气压差以上但且小的情况下,阀芯22延展的程度小,则空气在压缩多孔体内形成网状的空间中通过的量变少,从而通气量变小。在基于阀芯22的通气使气压差减小的情况下,阀芯22也收缩,从而通气量变小。而且,在小于规定的气压差的情况下,由于阀芯22被再次压缩,所以阀芯22没有通气性。像这样,通气量根据气压差的大小而发生变化,所以能够

35、迅速地进行使墨水贮存部10内的恰当的气压保持恒定的气压调整,。0068 只要通过适当地选择连通多孔、压缩的程度等来决定外部(大气)与墨水贮存部10内部之间的气压差在什么范围内使阀芯22产生通气性即可,优选地,例如,以气压差为20mmH2O以下时没有通气性,气压差为20mmH2O以上时有通气性的条件对阀芯22进行压缩。0069 构成阀芯22的弹性材料只要为具有多个微细孔且在延展的状态下能够使空气在该多个微细孔中通过即可,例如,能够列举聚丙烯、各种橡胶、各种合成橡胶(Elastomer)。作为连通多孔质体能够列举如下的物质,即,通过在橡胶及或塑料原料中混合非活性、分解性发泡剂、挥发性有机液体,并在

36、内部形成气泡来发泡,从而形成连通多孔的物质;在将在橡胶塑料原料中混炼碳酸钙等无机粒子而得到的物质形成为板状之后,洗提无机粒子,从而形成连通多孔的物质。上述橡胶及或塑料原料为弹性材料,能够列举有天然橡胶、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 rubbe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氯丁二烯橡胶(Chloroprene rubber)、氯丁橡胶(Neopren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酰胺(polyamide)、聚氨酯、硅酮树脂(silicone resin)、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Urea resin)、氟类树脂等。其中,特别是在考虑到相对液体的耐久性、连通多孔质体的形成容易度以及生产性等的前提下,优选醚类聚氨酯树脂等。0070 就构成阀芯22的弹性材料而言,当作用有气压差时延展,当通气时气压差减小,最终返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不通气,优选通过这样的状态反复变化,总是维持最初的被压缩的没有通气性的状态。为此,优选压缩体的压缩永久变形特性优良。优选压缩的压缩率为压缩之前材料的厚度的5以上且40以下,由此,易于形成在气压差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说 明 书CN 102869516 A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