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4 ,大小:974.48KB ,
资源ID:222700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22270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双向密肋模卡墙体.pdf)为本站会员(柴****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双向密肋模卡墙体.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2425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7.11CN202324258U*CN202324258U*(21)申请号 201120316419.X(22)申请日 2011.08.26E04B 2/56(2006.01)E04B 1/94(2006.01)E04B 1/98(2006.01)E04B 1/76(2006.01)E04C 1/40(2006.01)E04B 2/08(2006.01)(73)专利权人傅礼铭地址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4号省林勘院(72)发明人傅礼铭(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向密肋模卡墙体(57) 摘要一种双

2、向密肋模卡墙体包括肋柱(1)、肋梁(2)、模卡砌块(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肋柱(1)和至少两条肋梁(2)或至少两条肋柱(1)和至少一条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镶嵌有至少一块模卡砌块(3),所述模卡砌块(3)由外面板(4)和内面板(5)通过连接件(6)拼装而成。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强墙体的承重、抗剪、抗弯、抗折和抗震性能;双向密肋格构式分割使墙体的整体性和气密性增强;灵活的保温层设置和隔热层设置能最大限度阻断热桥通道,耐候性能好;先进的分仓式防火理念既可满足国家对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发生时带来的损失;拼装式施工可实现无水无尘作业,快捷卫生环保,节省材料,降低造价。(51)Int.Cl

3、.(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5 页1/2页21.一种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包括肋柱(1)、肋梁(2)、模卡砌块(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肋柱(1)和至少两条肋梁(2)或至少两条肋柱(1)和至少一条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镶嵌有至少一块模卡砌块(3),所述模卡砌块(3)由外面板(4)和内面板(5)通过连接件(6)拼装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和内面板(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7)。3.根

4、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为聚苯化合物、聚丙乙烯、酚醛树脂、发泡水泥或空气;或所述的保温层(7)为聚苯化合物、聚丙乙烯、酚醛树脂或发泡水泥是预制的块状物或是现场发泡而浇注成型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或/和内面板(5)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层(8);或所述隔热层(8)为绝热砂浆、玻璃棉、岩棉、矿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或发泡水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有企口(10)、公母榫头(11)、凸起(12)或缺口(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5、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或/和肋梁(2)与模卡砌块(3)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保温层(7)、隔热层(8)或柔性减震层(9)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和肋梁(2)通过预埋焊接、螺栓连接、金属件铆接、榫口插接或局部现浇砼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包括边肋柱(14)或/和中间肋柱(15),所述肋梁(2)包括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肋柱(14)与建筑物的竖向构件或/和上下端肋梁

6、(16)与水平构件固定连接;或所述边肋柱(14)与建筑物的竖向构件或/和上下端肋梁(16)与水平构件之间设置有柔性气密层(18)或柔性减震层(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为素砼、钢筋砼、型钢、合金、高注合金、改性耐火塑料、防腐木条中的至少一种。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的内部设置有分段的或连通的孔道(19)和出口孔(20);或所述的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

7、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沟槽(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和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有两块模卡砌块(3)相邻拼接并与肋柱(1)或肋梁(2)相连接时,模卡砌块(3)拼接处设置”一”字型插件(22);或所述的肋柱(1)和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有3块或4块模卡砌块(3)相邻拼接时在其拼接处设置”T”型、“Y”型或“+”型插件(23)。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型插件(22)或”T”型、“Y”型或“+”型插件(23)与肋柱(1)或肋梁(2)通过预埋件焊接、螺栓连接、金权 利 要

8、 求 书CN 202324258 U2/2页3属件铆接、榫口插接或局部现浇砼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或所述”一”字型插件(22)或”T”型、“Y”型或“+”型插件(23)为预制砼、预制钢筋砼、预制加劲砂浆、工程塑料、金属制品、防腐木制品或高注合金中的至少一种。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或/和内面板(5)的至少一条侧边上设置有孔洞(24)或/和凹槽(25),通过插入孔洞(24)中的连杆(26)和嵌入凹槽(25)中的连片(27)将两块以上模卡砌块(3)固定成整体,所述连杆(26)和连片(27)是单独设置的或组合成整体设置的。15.根据权

9、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外表面至少一面为光滑面,或至少一面为粗糙面。16.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肋梁(2)、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上预留有贯通的注射孔(28),所述注射孔(28)上或有活 动孔盖(29)。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形状是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曲边形;或所述模卡砌块(3)组合成的墙体可以是对缝拼接或错缝拼接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324258 U1/6页4一种双向密

10、肋模卡墙体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围护构件,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防火、抗震作用的装配整体式新型双向密肋模卡墙体。 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建筑节能的强制约束成为了人们建筑活动中的两大主题。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轻质高强、利废、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被称作墙体材料革新。自199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以来,以禁止使用粘土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研发生产替代实心粘土砖和粘土类墙体材料产品,从而减少建材生产的资源消耗和建筑使用能耗,保护耕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促进建材行业和建筑业的技术进

11、步和产业升级,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年底以前我国所有省会城市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当年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达到3000亿块,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40,其中城镇达到50以上,市区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2530,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竣工面积占城镇建筑竣工面积的50。严寒和寒冷地区城镇新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全部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并达到了当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 0003 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在墙体材料的创新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空心砖、模卡砖、加气混凝土砖、钢丝网夹心砖、纳米秸秆砖、EPS加混凝土砖等等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墙体材料层出不穷。其达到的效果和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如下: 0

12、004 1.放弃了使用粘土做原材料,适当添加了一些废物利用,如公开号如下的几项中国专利:CN102108014A、CN101413302A; 0005 2.逐渐引入了保温节能的概念。部分新型墙体材料考虑到了做外保温或做内保温的结合构造,也有部分新型墙体材料考虑到在墙体材料内部预留空洞填充保温材料,或直接将墙体材料加工成有一定保温性能的材料(如泡沫 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如公开号如下的几项中国专利:CN101936046A、CN201121378Y、CN101858115A; 0006 3.外墙采用粘贴保温材料(如聚苯板)的节能做法得到广泛应用如公开号如下的几项中国专利:CN102061752A

13、、CN101914961A; 0007 4.与新型墙体材料配套的墙体施工工艺也在不停地推陈出新,如公开号如下的几项中国专利:CN101818523A、CN101906834A。 0008 纵观这些现有技术,它们都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0009 1.利用废材或生物材料的墙体材料,其自身强度都比较差,不适合于做承重墙; 0010 2.做外保温和内保温的墙体都具有重大火灾隐患,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大火以及2011年上半年几场大火,直接导致公安部住建部2011年第65号文出台,严令禁止A类燃烧性能等级以下材料做外保温材料; 0011 3.保温层处于夹层位置的墙体材料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冷桥问题。

14、 0012 4.墙体施工工艺复杂,质量很难控制; 说 明 书CN 202324258 U2/6页50013 5.墙体作为建筑物的分隔构件和外围护构件,却不能共同抵御地震。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通常成为伤人死人的罪魁祸首。 0014 因此,发明一种适度利用废材、轻质、高强、施工简单、保温性能优良、参与建筑结构受力及共同抵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新型墙体材料和墙体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0015 本发明针对上述墙体材料和墙体结构技术上的缺陷,作了全面的改进和创新。旨在提供一种由装配式模卡砌块卡口式拼接在纵横交错设置的双向密肋(密肋柱和密肋梁)结构中的整体承力的墙体体系,即双向密肋模卡墙体。这种有双向密肋隐

15、形框架构成的墙体内部的受力体系,分布均匀,受力传力简洁合理,打破了传统墙体纯粹靠砌块承力和传力的方式,从而使通常追求砌块的高强度带来墙体的高强度的单一研究方向变为双向密肋隐形框架和砌块强度的均衡配置来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的多种方向。 0016 模卡砌块的内部可以设置预制好的保温块也可以在模卡砌块拼装完成后再现场发泡浇注保温层,使墙体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气密性;纵横设置的参与 建筑主体受力的密肋柱和密肋梁将所围合区域内的模卡砌块及其内部的保温材料、隔热材料自然封闭成一个防火区域,即使墙体在某种特殊状况下遭遇火灾,甚至烧穿了某一块模卡砌块的面板导致保温层受火,也不至于使墙体内的所有保温层同面

16、时临崩溃,这是一种分仓防火的先进设计理念。 0017 本发明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气密性,能参与建筑受力,抗震性能好,如能采用特制的模卡砌块还能完全阻断冷桥,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该墙体施工时无需现场用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可以做到无水无尘作业,快捷卫生环保。 0018 本发明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不仅适合于外墙而且也适合于分户墙和普通内隔墙,而无论它是承重墙还是非承重墙。只是在普通内隔墙里面可以选择是否需要保温层或/和隔热层;在非承重墙设计时,密肋柱或/和密肋梁的强度可以减弱一些。 0019 本发明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不仅适合于不同的气候特征地区,可以通过调节墙体的厚度,特别是模

17、卡砌块中保温层的厚度或材质来实现,它具有非常好的耐候性。 0020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0021 本发明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包括肋柱、肋梁、模卡砌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肋柱和至少两条肋梁或至少两条肋柱和至少一条肋梁围合的空间内镶嵌有至少一块模卡砌块,所述模卡砌块由外面板和内面板通过连接件拼装而成。 0022 肋柱、肋梁形成纵横交叉分布的格构式隐形框架结构,是本发明墙体的高强承力机构,也是抗击台风、地震的主体架构,还是火灾发生时,分仓间隔墙体、形成区域防火、阻止高温传递和火势蔓延的主体机制。采用双向密肋的格构式隐形框架结构承力体系是本发明的特点,其优点在于:一是参

18、与建筑受力。本承力体系可与建筑物自身构件(墙、柱、梁、楼板)接合固定成一体,可承担承重墙、剪力墙的作用,其稳固程度、刚度、强度大大优于无此承力体系的墙体;二是水平抗冲力强。在台风和地震多发地区采用本承力体系,格构式结构能有效向横纵方向分化冲击力,抗剪和受冲能力大大优于无此承力体系的普通墙体。而在火灾发生时,本发明利用格构式结构的优点,采用阻燃、隔热材 料制成的肋梁、肋柱交织成网状格构,结合外面板和内面板以及内部的保温隔热材料,自然形成一个个小的封闭分说 明 书CN 202324258 U3/6页6区,这样即便局部分区熔毁,也不会影响其它分区,阻止和延缓高温传递,为救援和逃亡赢得时间,这是本发明

19、提出的分仓防火的优点所在。 0023 模卡砌块镶嵌在肋柱、肋梁围合的空间中,合成整个墙体;其简单的结构优点,能自成小单元的封闭气密体系,又能在多个组合后形成墙体的整体性;其简单的施工工艺,采用拼接安装,可完全做到无水无尘作业,满足卫生环保的要求;同时模卡砌块中空的构造大大减轻了墙体的重量,能更好地适应多、高层建筑材料选取的轻质要求。 002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卡砌块的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设置保温层可大大提高墙体的节能降耗、隔热隔音性能。 002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保温层为聚苯化合物、聚丙乙烯、酚醛树脂、发泡水泥或空气;或所述的保温层为聚苯化合物、聚丙乙烯、酚醛树脂或

20、发泡水泥是预制的块状物或是现场发泡而浇注成型的。当所述保温层为空气时,相当于模卡砌块内部没有填充物品,但当每一组密肋柱和密肋梁围合的空间所有模卡砌块砌筑完成时,其内部密闭的空气层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根据建筑设计需要,选择不同导热系数的材料和施工工法,就地取材,降低建筑成本。 002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模卡砌块的外面板或/和内面板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层;或所述隔热层为绝热砂浆、玻璃棉、岩棉、矿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或发泡水泥中的至少一种。设置隔热层是为了隔断墙体内外的热交换通道,以适应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物保温、隔热、节能的更高要求。材料可就地取材,以降低建筑成本。 0027 本

21、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模卡砌块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有企口、公母榫头、凸起或缺口。设置企口、公母榫头、凸起或缺口是为了使模卡砌块之间接合更牢固、更严密,更有效地防渗漏、隔绝水汽。使用何种连接方式依设计要求而定,目的是稳固连接和简化施工工法。 002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肋柱或/和肋梁与模卡砌块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保温层、隔热层或柔性减震层中的至少一种。在众多应用中的保温 002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模卡砌块的形状是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曲边形;或所述模卡砌块组合成的墙体可以是对缝拼接或错缝拼接的。可根据墙体的结构要求、外观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模卡砌块,以达到墙体整体稳

22、固和美观。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双向密肋的模卡墙体能将负荷横纵传递,有效增强了墙体的承重、抗剪性能,墙体可参与建筑受力;采用中空设计,轻于传统墙体,整体构造更牢固,抗震性能更好;双向密肋格构式分割使墙体的整体性和气密性增强,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优;灵活的保温层设置和隔热层设置能最大限度阻断热桥通道,耐候性能好;先进的分仓式防火理念既可满足国家对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发生时带来的损失;简单的拼装式施工工法,可实现无水无尘作业,快捷卫生环保,更能节省施工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0031 附图说明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

23、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202324258 U4/6页7003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004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0

24、045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中:1-肋柱,2-肋梁,3-模卡砌块,4-外面板,5-内面板,6-连接件,7-保温层,8-

25、隔热层,9-柔性减震层,10-企口,11-公母榫头,12-凸起,13-缺口,14-边肋柱,15-中间肋柱,16-上下端肋梁,17-中间肋梁,18-柔性气密层,19-孔道,20-出口孔,21-沟槽,22-“一”字型插件,23-“T”型、“Y”型或“+”型插件,24-孔洞,25-凹槽,26-连杆,27-连片,28-注射孔,29-活动孔盖,30-主体结构柱,31-主体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005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在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图中1为肋柱,2为肋梁,3为模卡砌块,4为外面板,5为内面板,6为连接件,7为保温层,8为隔热层,9为柔性减震层,10为企口,11为公母

26、榫头,12为凸起,13为缺口,14为边肋柱,15为中间肋柱,16为上下端肋梁,17为中间肋梁,18为柔性气密层,19为孔道,20为出口孔,21为沟槽,22为“一”字型插件,23为“T”型、“Y”型或“+”型插件,24为孔洞,25为凹槽,26为连杆,27为连片,28为注射孔,29为活动孔盖,30为主体结构柱,31为主体结构梁。 0057 如图1、2中所示双向密肋模卡墙体,包括肋柱1、肋梁2、模卡砌块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肋柱1和至少两条肋梁2或至少两条肋柱1和至少一条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镶嵌有至少一块模卡砌块3,所述模卡砌块3由外面板4和内面板5通过连接件6拼装而成。图1所示实施例中,肋柱1、肋梁

27、2围合成网格,模卡砌块3镶嵌其中形成墙体;图2所示实施例中表现模卡砌块3的镶嵌过程:外面板4和内面板5向内移动,到位后,用连接件6连接固定。 0058 如图3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和内面板5之间说 明 书CN 202324258 U5/6页8设置有保温层7。 0059 如图4中所示,本发明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或/和内面板5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层8;或所述隔热层8为绝热砂浆、玻璃棉、岩棉、矿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或发泡水泥中的至少一种。图4所示实施例中,外面板4的内侧设置有隔热层8和保温层7。 0060 如图5、6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

28、至少一个端面设置有企口10、公母榫头11、凸起12或缺口13。图5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的前端面设有企口10,外面板4和内面板5的前后板端设有配对的公母榫头11;图6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的前端面设有凸起12,后端面设有缺口13,在实际实施中,凸起12和缺口13可设计成配套的嵌套结构。 0061 如图7、8、9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或/和肋梁2与模卡砌块3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保温层7、隔热层8或柔性减震层9中的至少一种。图7所示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和内面板5与肋柱1的接触面设置保温层7,本例中接触面的保温层7与模卡砌块3的内置保温层一体化,此设置方式多由现场发泡形成。

29、图8所示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和与肋柱1的接触面设置隔热层8。图9所示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的外面板4和内面板5与肋柱1的接触面设置柔性减震层9。 0062 如图10、11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包括边肋柱14或/和中间肋柱15,所述肋梁2包括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 0063 如图12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肋柱14与建筑物的竖向构件(墙或柱)或/和上下端肋梁16与水平构件(梁或楼板)固定连接;或所述边肋柱14与建筑物的竖向构件(墙或柱)或/和上下端肋梁16与水平构件(梁或楼板)之间设置有柔性气密层18或柔性减震层9。图12实施例中,边肋柱14通过螺栓连接

30、到柱30上,上下端肋梁16通过螺栓连接到梁31上,边肋柱14与柱30之间、上下端肋梁16与梁31之间设置有柔性气密层18。 0064 如图13、14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的内部设置有分段的或连通的孔道19和出口孔20;或所述的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的 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沟槽21。图13中所示实施例中,中间肋柱15内部设置孔道19、柱面设置出口孔20,此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将线路引到墙体的不同位置上。图14中所示实施例中,中间肋柱15的柱面设置有凹陷的沟槽21,与设置孔道19不同的是,能直接将已

31、穿线的线管埋于沟槽21中,嵌好模卡砌块3后,线管即被掩埋在墙体中。 0065 如图15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和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有两块模卡砌块3相接并与肋柱1或肋梁2相连接时,模卡砌块3拼接处设置“一”字型插件22;或所述的肋柱1和肋梁2围合的空间内有3块或4块模卡砌块3相接时在其拼接处设置“T”型、“Y”型或“+”型插件23。图15所示实施例中,与肋柱1或肋梁2相连接的模卡砌块3,其相邻的两块之间设置有“一”字型插件22,“一”字型插件22设在外面板4和内面板5之间;当4块模卡砌块3相接时,在拼接处设置有“+”型插件。 0066 如图16、17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

32、块3的外面板4或/和内面板5的至少一条侧边上设置有孔洞24或/和凹槽25,通过插入孔洞24中的连杆26和嵌入凹说 明 书CN 202324258 U6/6页9槽25中的连片27将两块以上模卡砌块3固定成整体,所述连杆26和连片27是单独设置的或组合成整体设置的。图16所示实施例中,外面板4和内面板5的顶边两侧同时设置有孔洞24和凹槽25,例中连件是由一个连片27固定连接两个连杆26组合而成,操作中,当左右模卡砌块3镶嵌完成后,分别将两个连杆26嵌入相邻的孔洞24中,同时连片27嵌入相邻的凹槽25中,此过程完成了左右砌块的固定连接,其后,将裸露的连杆26和连片27嵌入上方砌块中的孔洞24和凹槽2

33、5中,重复过程,直到砌块连接成整个墙体。图17所示实施例中,4个连片27与4个连杆26连接成一体,比较图16中实施例,此方式不仅左右卡连,还将内面板5和外面板4进行内外卡连,此连接方式更为牢固。 0067 如图18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柱1、肋梁2、边肋柱14、中间肋柱15、上下端肋梁16或/和中间肋梁17上预留有贯通的注射孔28,所述注射孔28上或有活动孔盖29。图18所示实施例中,中间肋梁17中设置有注射孔28,实施过程是:将外面板4和内面板5相对内移,贴于肋柱1的两侧,再用连接件6连接固定,之后将中间肋梁17嵌入外面板4和内面板5之间, 完成后,向注射孔28注射可塑性保温材料,

34、浇注完成后,必要时可以在注射孔28上盖好活动孔盖29。 0068 如图19、20、21、22、23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模卡砌块3的形状是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曲边形;或所述模卡砌块3组合成的墙体可以是对缝拼接或错缝拼接的。 0069 图19所示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采用对缝拼装形成墙体,其墙面效果如图中所示。这种拼装方式最为简洁大方,方便施工。 0070 图20所示实施例中,模卡砌块3采用采用错缝拼装,其墙面效果如图中所示。这种拼装方式能有效防止墙体产生竖向的贯通裂缝,也能使外墙立面更加丰富多彩。 0071 图21所示实施例中,所示墙体由面板为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的模卡砌块3拼装而成。 0072 图22所示实施例中,所示墙体由面板为三边形、四边形、八边形的模卡砌块3拼装而成。 0073 图23所示实施例中,所示墙体由面板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模卡砌块3拼装而成。采用不同外形的模卡砌块进行拼装,可以满足不同工程不同部位对墙体立面需求。 0074 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为讲述所用,具体实施中不受列举示例所限。 说 明 书CN 202324258 U1/15页10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24258 U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