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349.26KB ,
资源ID:1896404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1896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pdf)为本站会员(大师****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pdf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64525.5(22)申请日 2014.11.19F23K 3/02(2006.01)(71)申请人中节环(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8号光耀东方广场N座918-921室(72)发明人韩剑锋 杨秋东 陈安合(54) 发明名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57) 摘要本发明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

2、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用于锅炉燃烧。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稳定可靠、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效益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06188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CN 104406188 A1/1页21.一种以煤粉颗粒大小分

3、别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大颗粒煤粉仓(1)、大颗粒管(2)、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输送管(4)、分离管(5)、小颗粒煤粉仓(6)、小颗粒管(7)、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浓燃烧器喷口(12)、小颗粒煤粉管(13)、淡燃烧器喷口(14)构成;所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大颗粒煤粉仓(1)与大颗粒管(2)、大颗粒管(2)与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给粉机(3)与大颗粒输送管(4)、大颗粒输送管(4)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6)与小颗粒管(7)、小颗粒管(7)与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给粉机(8)与小颗粒输送管(9

4、)、小颗粒输送管(9)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上层管、风管(10)与分离管(5)的左端、分离管(5)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11)、大颗粒煤粉管(11)与浓燃烧器喷口(12)、分离管(5)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13)、小颗粒煤粉管(13)与淡燃烧器喷口(14)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颗粒煤粉仓(1)、小颗粒煤粉仓(6)均为罐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管(2)、颗粒输送管(4)、小颗粒管(7)、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小颗粒煤粉管(13)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给粉机(3)、小颗粒给粉机(8)均为煤粉给粉机

5、,所述分离管(5)为双层管状结构,所述浓燃烧器喷口(12)、淡燃烧器喷口(14)均为燃烧器喷口。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6188 A1/3页3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在电站锅炉的点火、燃烧过程中,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燃烧的稳定性,通常对煤粉燃烧器采取在燃烧器本体设置浓淡分离装置,即在燃烧器喷口的位置采用上下垂直浓淡分离装置或水平浓淡分离装置,诸如美国燃烧工程公司设计的WR燃烧器、清华大学研制的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燃烧器及水平浓淡煤粉

6、燃烧器等。0003 对于上述诸如在燃烧器本体设置浓淡分离装置(在燃烧器本体设置浓淡分离装置、压力平衡装置)的作法,其浓淡分离装置均必须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位置,因为受到燃烧器设备本身体积有限的限制、在燃烧器长度过短的距离内设置的浓淡分离装置,便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偏差过大、点火及燃烧不稳定且燃烧不充分、安全系数低。0004 为此,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底蕴与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研究、总结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将大颗粒的煤粉与小颗粒的煤粉(即通常惯称的浓淡煤粉)分开而进行分别输送给浓

7、淡燃烧器喷口,研制成功了“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专用设备,解决了浓、淡燃烧器喷口煤粉气流速度的偏差,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该位置不存在高温等工作条件、有利于安装使用、有利于维护保养与检修。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

8、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0006 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本发明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提供了“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专用设备。、本发明改变了一贯采取将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燃烧器本体位置的状况。、本发明克服了在燃烧器体积有限且长度过短内设置浓淡分离装置而导致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偏差过大、点火及燃烧不稳定且燃烧不充分、安全系数低等诸多缺陷与弊端。、本发明不存在高温等工作条件、有利于安装使用、有利于维护保养与检修。、本发明的安装使用环境优良,使用寿命长。、本发明提供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电站,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广。、本发明

9、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效果稳定可靠、运营顺说 明 书CN 104406188 A2/3页4畅易管理。、本发明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本发明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0008 一种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由大颗粒煤粉仓、大颗粒管、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输送管、分离管、小颗粒煤粉仓、小颗粒管、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输送管、风管、大颗粒煤粉管、浓燃烧器喷口、小颗粒煤粉管、淡燃烧器喷口构成;0009 所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

10、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0010 所述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所述大颗粒煤粉仓、小颗粒煤粉仓均为罐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管、颗粒输送管、小颗粒管、小颗粒输送管、风管、大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均为煤粉给粉机,所述分离管为双层管状结构,所述

11、浓燃烧器喷口、淡燃烧器喷口均为燃烧器喷口。001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说明书附图2为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的示意图,作为与本发明的对照图,本发明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通过两个示意图的对比便知:、本发明将原来由一台给煤粉机输送混合煤粉、改变为由两台给煤粉机分别输送大颗粒浓煤粉与小颗粒淡煤粉。、本发明将原来的混合煤粉管、改变为同时既可以输送大颗粒浓煤粉又可以输送小颗粒淡煤粉的分离管。、本发明将原来由混合煤粉管输送混合煤粉、改变为同时由大颗粒煤粉管输送大颗粒煤粉(浓)及由由小颗粒煤粉管输送小颗粒煤粉(淡)。、本发明将原来由混合煤粉管与燃烧器喷口处的浓淡分离装置连接、改变为分别由大颗粒煤粉管与

12、浓燃烧器喷口直接连接及由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直接连接。这样,本发明同时分别输送的大颗粒煤粉(浓)与小颗粒煤粉(淡)在燃烧器喷口燃烧过程中,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便不会再出现偏差,从根本上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0012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采取了“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由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

13、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使得本发明与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相比,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0013 1、本发明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提供了“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专用设备。0014 2、本发明改变了一贯采取将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燃烧器本体位置的状况。0015 3、本发明克服了在燃烧器体积有限且长度过短内设置浓淡分离装置而导致燃烧说 明 书CN 104406188 A3/3页5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偏差过大、点火及燃烧不稳定且燃烧不充分、安全系数低等诸多缺陷与弊端。0016

14、 4、本发明不存在高温等工作条件、有利于安装使用、有利于维护保养与检修。0017 5、本发明的安装使用环境优良,使用寿命长。0018 6、本发明提供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电站,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广。0019 7、本发明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效果稳定可靠、运营顺畅易管理。0020 8、本发明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0021 9、本发明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附图说明0022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23 图2为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的示意图。作为与本发明的对照图。0024 图

15、中的标号:1、大颗粒煤粉仓,2、大颗粒管,3、大颗粒给粉机,4、大颗粒输送管,5、分离管,6、小颗粒煤粉仓,7、小颗粒管,8、小颗粒给粉机,9、小颗粒输送管,10、风管,11、大颗粒煤粉管,12、浓燃烧器喷口,13、小颗粒煤粉管,14、淡燃烧器喷口。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0026 一种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由大颗粒煤粉仓1、大颗粒管2、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输送管4、分离管5、小颗粒煤粉仓6、小颗粒管7、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浓燃烧器喷口12、小颗粒煤粉管13

16、、淡燃烧器喷口14构成;0027 所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大颗粒煤粉仓1与大颗粒管2、大颗粒管2与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给粉机3与大颗粒输送管4、大颗粒输送管4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6与小颗粒管7、小颗粒管7与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给粉机8与小颗粒输送管9、小颗粒输送管9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上层管、风管10与分离管5的左端、分离管5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11、大颗粒煤粉管11与浓燃烧器喷口12、分离管5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13、小颗粒煤粉管13与淡燃烧器喷口14均固定连接。0028 所述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所述大颗粒煤粉仓1、小颗粒煤粉仓6均为罐状结

17、构,所述大颗粒管2、颗粒输送管4、小颗粒管7、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小颗粒煤粉管13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给粉机3、小颗粒给粉机8均为煤粉给粉机,所述分离管5为双层管状结构,所述浓燃烧器喷口12、淡燃烧器喷口14均为燃烧器喷口。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以上所述和说明书附图所示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凡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而作出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说 明 书CN 104406188 A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06188 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