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249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CN103162492A*CN103162492A*(21)申请号 201110430507.7(22)申请日 2011.12.16F25D 19/00(2006.01)(71)申请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尧新大道208号(72)发明人 D德马尔科 汪华科 周童王晓丽(54) 发明名称制冷器具(57) 摘要本发明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制冷器具包括具有侧壁(201,202和后壁(21)的隔热壳体(2);冷凝器(5),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201,202、用以承载制冷
2、剂的第一管段(51,52),所述第一管段(51,52)具有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以及和所述第一管段(51,52)连接、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二管段(53,52,51),其具有用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根据本发明一个建议,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位于机械室(10)外并沿着所述壳体(2)的外表面连接。(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
3、号 CN 103162492 ACN 103162492 A1/2页21.一种制冷器具(1),包括:隔热的壳体(2),包括侧壁(201,202)和后壁(21);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8)和冷凝器(5),其中所述压缩机(18)收容在一机械室(10)内;所述冷凝器(5)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201,202)、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一管段(51,52),所述第一管段(51,52)具有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一管段(51,52)连接、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二管段53,52,51),其具有用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其特征
4、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位于所述机械室(10)外并沿着所述壳体(2)的外表面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沿着所述后壁(21)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室(10)位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在所述机械室(6)的上方连接。4.一种制冷器具(1),包括隔热的壳体(2),包括侧壁(201,202)和后壁(21);冷
5、凝器(5),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201,202)、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一管段(51,52),所述第一管段(51,52)具有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一管段(51,52)连接、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二管段(53,52,51),其具有用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沿着所述后壁(21)连接。5.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51,52)埋置在所述侧壁(201,202)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
6、1,512,521)从所述侧壁(201,202)内伸出并弯折后沿着所述后壁(21)延伸。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从所述侧壁(201,202)内延伸出来,或者从和所述侧壁(201,202)相对的另一侧壁(202,201)内延伸出来,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沿着所述后壁(21)连接。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内胆(3)、外壳(4)以及位于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热绝缘层(11),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
7、2)沿着所述外壳(4)的外表面连接。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凹陷区域(7),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位于所述凹陷区域(7)内。9.如权利要求1至4及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遮盖所述第一连接部分(511,512,5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532,521,512)的盖(81)。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遮避机械室(6)的机械室盖(8),所述盖(81)和所述机械室盖(8)一体形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2492 A2/2页31
8、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形成所述凹陷区域(7)的盒体(9),所述盒体(9)和一个化霜水承接器(19)一体形成。12.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52,51)形成所述冷凝器(5)的一部分。13.如权利要求1至4及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53)包括门防露管。14.一种制冷器具(1),包括隔热的壳体(2),制冷剂管,包括被连接的第一管段(51,52,53)和第二管段(53,52,5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外表面具有凹陷区域(7),所述第一管段(51,52,53)和所述第二管段(53
9、,52,51)在所述凹陷区域(7)内连接。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凹陷区域(7)的盖(81)。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7)形成在所述壳体(2)的后壁(21)上。17.如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51,52,53)和所述第二管段(53,52,51)中至少一个固定于所述壳体(2)的侧壁(201,202)。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2492 A1/5页4制冷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制冷器具,特别关于一种家用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已经公开冷凝器包
10、括分别分布于制冷器具壳体的对应一个侧壁的第一冷凝器部分和第二冷凝器部分。第一冷凝器部分和第二冷凝器部分分别由不同的管段形成,然后再串联成一个连续的通路。有些制冷器具还可以包括和第一或第二冷凝器部分连接、用以防止壳体的门框出现凝露的制冷剂管段(也可称门防路管)。在传统的方案中,这些管段的连接部分伸入压缩机室内并在压缩机室内连接。这不仅会占用压缩机室有限的空间,而且连接不同管段的操作以及检修这些管段的操作变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从而有可能提供一种便于制冷剂管的不同管段的连接和维修的制冷器具。0004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包
11、括:具有侧壁和后壁的隔热壳体;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其中所述压缩机收容在一机械室内;所述冷凝器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具有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一管段连接、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二管段,其具有用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机械室外并沿着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连接。0005 以这样的方式,分布在侧壁上的制冷剂管段不必延伸入机械室内与管段连接,有利于机械室内其他部件的安排,同时也可减少这些制冷剂管段和位于机械室内的其他部件的干涉;另一方面,在壳体的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也特别有利于人工配
12、管以及管路连接、检漏和维修。0006 其他单独或与其他特征结合而被认为本发明的特性的特征将在以下附加的权利要求中阐述。0007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后壁连接。对于在用户家中后壁通常不可视的情况下,特别有利于避免外力碰撞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而造成制冷剂管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冷凝器的至少部分布置在侧壁上,将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在后壁上连接会更易于实现管路的合理分布,且当冷凝器的管路埋置在热绝缘层内时,这也有利于避免制冷管路在热绝缘层内左右交叉。0008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械室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
13、二连接部分在所述机械室的上方连接。这特别有利于制冷剂管路的布置。0009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包括:具有侧壁和后壁隔热壳体;冷凝器,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具有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一管段连接、用以承载制冷剂的第二管段,其具有用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第说 明 书CN 103162492 A2/5页5二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后壁连接。以此,分布在侧壁上的制冷剂管段不必延伸入机械室内与管段连接,有利于机械室内其他部件的安排,同时也可减少这些制冷剂管段和位于机械室内的其他部件的干涉;另一方面,对于在用户家中
14、后壁通常不可视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特别有利于避免外力碰撞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而造成制冷剂管的损坏;此外,由于冷凝器的至少部分布置在侧壁上,将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在后壁上连接会更易于实现管路的合理分布,且当冷凝器的管路埋置在热绝缘层内时,这也有利于避免制冷管路在热绝缘层内左右交叉。0010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管段埋置在所述侧壁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从所述侧壁内伸出并弯折后沿着所述后壁延伸。0011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所述侧壁内延伸出来或者从和所述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内延伸出来,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后壁连接。0012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
15、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内胆、外壳以及位于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热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连接。0013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凹陷区域,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0014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包括遮盖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盖。0015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包括用以遮避机械室的机械室盖,所述盖和所述机械室盖一体形成。0016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凹陷区域的盒体,所述盒体和一个化霜水承接器一体形成。0017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管段形成所述冷凝器的一部
16、分。0018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管段包括门防露管。0019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包括:隔热的壳体;制冷剂管,包括被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具有凹陷区域,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在所述凹陷区域内连接。以这样的方式,特别有利于人工配管以及管路连接、检漏和维修,而且减少制冷器具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因受压而损坏;另外,这使工人更易于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布置在壳体的外表面的预定位置上。0020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覆盖所述凹陷区域的盖。这可进一步降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损坏的几率。0021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
17、施例,所述凹陷区域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后壁上。0022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中至少一个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0023 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24 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下附图图解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则。其中,说 明 书CN 103162492 A3/5页60025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结构和制冷系统示意图。0026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立体图。0027 图3是根据本发明
18、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部分立体图。0028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请参照附图,首先请特别参照图1和图2。制冷器具1包括隔热的壳体2。壳体2包括限定多个具有开口的储存室26的箱体25以及连接于所述箱体25以有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相应的储藏室26的门(未图示)。0030 箱体25包括限定储藏室26的内胆3、和内胆3间隔一定距离的外壳4以及位于内胆3和外壳4之间的热绝缘层11。热绝缘层11可以在一个发泡程序中形成。0031 箱体25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连接两个侧壁201,202的后壁21、顶壁22、底壁23以及多个
19、位于顶壁22和底壁23之间的分隔壁24。这些隔热的壁201,201,21,22,23,24围成多个具有前端开口的储藏室26。底壁23大致呈Z字型,从而在底壁23之下形成一个机械室10。0032 应当理解,以上仅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不应当受限于制冷器具1的具体构造(例如储藏室的数量和分布)。0033 制冷器具1具有用以冷却各个储藏室26的制冷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为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8、冷凝器5、膨胀装置14以及至少一个蒸发器17。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一个储藏室26的蒸发器17。膨胀装置14连接在对应一个蒸发器17的入口之前。0034 制冷剂被压缩机18压
20、缩之后进入冷凝器5内被冷凝而散热。从冷凝器5出来的制冷剂可以有选择地进入不同支路以在对应的蒸发器17内蒸发从而冷却对应的储藏室。通过第一阀12和第二阀13来决定从冷凝器5出来的制冷剂的流向。应当理解,还可以仅使用一个阀而打开不同支路。0035 制冷系统还可以包括位于冷凝器5和第一阀12之间的干燥器16。在压缩机18的入口一侧可以设置储液器15。0036 各个储藏室26内还可以设有相应的风扇27以在对应的储藏室26内形成强制空气循环和/或搅动储藏室内的空气以使温度均匀分布。0037 压缩机18收容在机械室10内。第一阀12、第二阀13、干燥器16也收容在机械室10内。0038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
21、器5包括串联的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分别蜿蜒分布在箱体25的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上。0039 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埋置在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的热绝缘层11内。为了减少对储藏室26的传热,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的制冷剂管分别紧贴着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的外壳4的内表面地延伸。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或第二冷凝器部分52固定在相应的侧壁201,202的外壳4的外侧也是可以的。说 明 书CN 103162492 A4/5页70040 制冷系统还包括分布在箱体25的
22、前端面内侧的门防露管53。在这个实施例中,门防露管53仅围绕着一个储藏室(例如位于箱体25下部的冷冻室)设置。0041 通过使流经门防露管53内的制冷剂冷凝而散热,箱体25的前端面和门的内侧被加热,从而防止这些地方出现凝露或者除去已经出现的凝露。0042 在本实施例中,门防露管53位于压缩机18的出口端和第一冷凝部分51之间。然而,本发明不应当受限于此,应当理解,位于压缩机18和膨胀装置14之间的可使制冷剂产生冷凝相变的制冷剂管部分均可以作为门防露管53,例如位于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之间或者位于第二冷凝器部分52部分之后都是有可能的。严格来说,门防露管53也是冷凝器5的一部分
23、。0043 第一冷凝器部分51、第二冷凝器部分52和门防露管53分别包括用以承载制冷剂的制冷剂管段,这些管段在各自固定于箱体25(例如在箱体25进行发泡程序之前,这些管段以预定造型/形式固定在外壳4或外壳4和内胆3之间上,在经过发泡程序之后,这些管段被埋置在箱体25上;或者这些管段在箱体25完成发泡程序之后再固定在箱体25上)之后,通过焊接和/或其它连接装置(如快速接头)被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通路。以下详细描述这些管段如何相互连接。0044 第一冷凝器部分51包括从第一侧壁201后端伸出并弯折后沿着后壁21延伸的第一连接段511和第二连接段512。0045 第二冷凝器部分52包括从第二侧壁202
24、的后侧伸出并弯折后沿着后壁21延伸的第三连接段521,和伸入机械室10内以与位于机械室10内的部件连接的第四连接段522。0046 门防露管53的一端(以下称“第五连接段531”)暴露在机械室10内,另一端(以下称“第六连接段532”)则从第二侧壁202的后侧伸出并垂直弯折后沿着后壁21延伸。0047 如上所述,第一连接段511、第二连接段512、第三连接段521以及第六连接段532均沿着后壁21的外壳4的外表面延伸。连接段511,512,521,532可以和外壳4的外表面接触。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连接段511,512,521,532和外壳4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地沿着外壳4的外表面延伸,
25、当需要通过快速接头来连接这些连接段时,这种方式特别有利。0048 这些连接段511,512,521,532位于处于箱体25底部的机械室10的上方。0049 第一连接段511和第六连接段532沿着外壳4的外表面在C1处连接,从而连接门防露管53和第一冷凝器部分51;第二连接段512和第三连接段521沿着后壁21的外壳4的外表面在C2处连接,从而连接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0050 请结合图2参照图3,后壁21的外表面设有凹陷区域7。第一连接段511、第二连接段512、第三连接段521以及第六连接段532伸入凹陷区域7内,并在凹陷区域7内连接。0051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
26、的制冷器具的示意性部分分解图。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0052 如图4所示,第六连接段532从第一侧壁201延伸出来并后侧伸出并垂直弯折后沿着后壁21延伸。0053 位于后壁21的凹陷区域7内的连接段511,512,521,532所连成的管路蜿蜒回转,形成至少一个U型部分。0054 凹陷区域7几乎在箱体25的整个宽度上延伸,连接段511,512,521,532分别从侧说 明 书CN 103162492 A5/5页8壁201,202伸出并弯折后就通过凹陷区域7的侧壁的相应一个凹槽70进入凹陷区域7。0055 凹陷区域7由盒体9形成,盒体9作为外壳4一部分,连接于外壳4的背
27、板251和侧板252。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凹陷区域7也可直接通过在外壳4的背板上设置(例如通过冲压手段)凹坑来形成。在这些情况下,定义凹陷区域7的壁在发泡程序之后与热绝缘层11紧密结合。0056 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凹陷区域7也可以由连接于外壳4外侧的另一个部件定义,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部件可以在箱体完成发泡程序之后再连接于外壳4。0057 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盒体9和一个位于机械室10外的化霜水承接器19一体形成。承接器19具有多层在纵向上分布且连通的储水区。在承接器19内的水可以流到位于机械室10内的另一个化霜水承接器(未图示)内。0058 制冷器具1包括连接于外壳4以遮盖凹陷区域7及
28、位于其内的连接段511,512,521,532的盖81。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盖81和用以遮蔽机械室10的机械室盖8形成一个整体。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盖81和机械室盖8也可以独立设置。0059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接段511,512,521,532在后壁21连接,然而本发明不应当受限于此,而是可以有其他的实施例,例如通过合理的设置,连接段511,512,521,532也可以在侧壁201或202的外侧连接。0060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部分51、第二冷凝器部分52及门防露管53之间的连接均位于机械室10外的后壁21上。然而,在替换的实施例中,只有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的连接位于后壁21,或者只有第一冷凝器部分51与门防露管53的连接位于后壁21上也是有可能的。总之,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布置在侧壁上的冷凝器管段和其他管段(可以是另一冷凝器管段或者非冷凝器管段)可在后壁21处连接或在相应侧壁201,202处连接。0061 在以上实施例中,冷凝器5包括分别分布于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的第一冷凝器部分51和第二冷凝器部分52。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冷凝器也可以仅布置在一个侧壁上。说 明 书CN 103162492 A1/3页9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2492 A2/3页10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2492 A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