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4 ,大小:553.65KB ,
资源ID:156637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15663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USB装置以及USB连接部的移动方法.pdf)为本站会员(111****11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USB装置以及USB连接部的移动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7150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CN103077150A*CN103077150A*(21)申请号 201210070994.5(22)申请日 2012.03.16235190/2011 2011.10.26 JPG06F 13/4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 东芝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山口量平 间渊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代理人刘蓉 陈海红(54) 发明名称USB装置以及USB连接部的移动方法(57) 摘要USB装置包含:USB连接部;具有使所述USB连接部自由出入的开口部的第一框体部;

2、以使得能够自由切换是否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框体部安装的第二框体部;进行与所述第二框体部是否覆盖所述开口部同步地使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的控制的移动控制部。所述移动控制部,具有加载力施加部,该加载力施加部在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的状态时,在将所述USB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框体部收纳的方向施加第一加载力,并且,在将所述第二框体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向施加第二加载力。(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715

3、0 ACN 103077150 A1/3页21.一种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USB连接部,具有使所述USB连接部自由出入的开口部的第一框体部,以能够自由切换是否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框体部安装的第二框体部,进行与所述第二框体部是否覆盖所述开口部同步地使得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的控制的移动控制部,所述移动控制部具有加载力施加部,该加载力施加部在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的状态时,在将所述USB连接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方向施加第一加载力,并且,在所述第二框体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向施加第二加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按压

4、所述第二框体部的预定位置时,将所述USB连接部向所述开口部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并且,移动所述第二框体部,使得所述第二框体部不覆盖所述开口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力施加部,在按压所述第二框体部的预定位置使得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的所述USB连接部连接于其他的USB设备的期间,积蓄所述第一加载力以及所述第二加载力,在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其他USB设备取下并且解除了所述第二框体部的按压的情况下,利用积蓄的所述第一加载力以及所述第二加载力,将所述USB连接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框体部,并且由所述第二框体部覆盖所述开口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

5、SB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力施加部,包含:使得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的第一臂、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臂,移动所述第二框体部的第二臂、以及对所述第一臂施加所述第一加载力并且对所述第二臂施加所述第二加载力的加载部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合于所述USB连接部的布线基板,和安装于所述布线基板的与所述USB连接部的接合部相反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臂的臂连接部,所述USB连接部、所述布线基板以及所述臂连接部,配合所述第一臂的移动一体的移动,使得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持以及固定所述布线基

6、板的支持部件,所述USB连接部、所述布线基板、所述臂连接部以及所述支持部件一体的移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配置为覆盖所述支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对所述支持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安装在所述布线基板上的发光元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7150 A2/3页3在所述第一框体部,在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时能够从外部识别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的位置,设置光透过窗。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USB连接部的移动同步地移动所述第二框体部的至少所述开口部侧的辅助加载部件。1

7、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载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框体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前端部、所述辅助加载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前端部。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第一框体部的与所述开口部相反侧的端部设置,可拆装预定形状的存储卡的存储卡槽。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第二框体部的与所述开口部相反侧的端部设置的绳链安装部。13.一种USB连接部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按压在具有使USB连接部自由出入的开口部的第一框体部安装的第二框体部,将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推出的步骤、和在将

8、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推出的状态下,在将所述USB连接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方向施加第一加载力并且在将所述第二框体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向施加第二加载力的步骤。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压所述第二框体部的预定位置时,向所述开口部的方向移动所述USB连接部,使得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并且移动所述第二框体部,使得所述第二框体部不覆盖所述开口部。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压所述第二框体部的预定位置,使得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的所述USB连接部连接于其他的USB设备的期间,积蓄所述第一加载力以及所述第二加载力,在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

9、其他USB设备取下并且解除了所述第二框体部的按压的情况下,利用积蓄的所述第一加载力以及所述第二加载力,将所述USB连接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框体部并且由所述第二框体部覆盖所述开口部。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使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的第一臂施加第一加载力、对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臂而移动所述第二框体部的的第二臂施加所述第二加载力。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部、接合于所述USB连接部的布线基板以及在所述布线基板的与所述USB连接部的接合部相反侧的端部安装而连接于所述第一臂的臂连接部,配合所述第一臂的移动而一体地移动,使所述U

10、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部、所述布线基板、所述臂连接部、支持以及固定所述布线基板的支持部件一体地移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7150 A3/3页4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沿着配置为覆盖所述支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引导部件的内壁移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7150 A1/6页5USB 装置以及 USB 连接部的移动方法0001 相关申请0002 本申请享受以日本特许申请2011-235190号(申请日:2011年10月26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参照此基础申请,包含

11、基础申请的全部的内容。技术领域000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关于包含通用尺寸的USB连接部的USB装置。背景技术0004 PC、TV、光盘录像机等各种数字设备包含USB连接部。在USB连接部,能够连接USB存储器等各种USB装置,由此,能够容易的进行信息的传送,并且,通过使USB装置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等追加的功能,还能够简易的进行功能的扩张。0005 能够携带的棒状的USB装置,为了USB连接部的冲击保护、静电对策、防尘以及防锈等,大多包含覆盖USB连接部的可拆装的盖。0006 如此,因为在USB连接部使用时必须取下盖,所以存在丢失的担忧。虽然考虑通过绳链等连接盖和USB装置本体,但是在USB连接部

12、的使用时,带绳链的盖大多成为作业的妨碍。0007 此处,提出了在USB装置安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的盖,即使在USB连接部的使用时也不需要将盖取下的USB装置。0008 但是,旋转盖的方式中,在USB连接部的使用时和不使用时的两者中,都不得不旋转盖,操作麻烦,并且,存在使用者不使用两手就无法操作盖的情况,不能说使用者的便利性高。发明内容0009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操作容易、结构也简易并且即使是使用者没有意识,在不使用时也能够保护USB连接部的USB装置。0010 本实施方式的USB装置,包含:USB连接部;具有使所述USB连接部自由出入的开口部的第一框体部;以使得能够自由切换是否覆盖所述开

13、口部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框体部安装的第二框体部;以及进行与所述第二框体部是否覆盖所述开口部同步地使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出入的控制的移动控制部。0011 所述移动控制部具有加载力施加部,该加载力施加部在所述USB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被推出的状态时,在将所述USB连接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方向施加第一加载力并且在所述第二框体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向施加第二加载力。00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操作容易、结构也简易并且即使使用者没有意识到,在不使用时能够保护USB连接部的USB装置。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103077150 A2/6页60013 图1(A)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

14、施方式的USB装置1的图。0014 图2是表示支持部件16的一例的立体图。0015 图3(A)和图3(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a的剖面图。0016 图4(A)和图4(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b的剖面图。0017 图5(A)和图5(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c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0019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的图。图1的USB装置1,虽然代表性的是搭载了闪存的USB存储器,但是也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以外的功能。只要是包含通用USB连接部的USB装置1,不管具有什么功能,都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0020 图1(A)

15、是表示USB装置1内的USB连接部2和连接于此USB连接部2的布线基板3的剖面图。图1(B)以及图1(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的剖面图。这些剖面图是在USB装置1的短边方向的大约中央附近的沿长边方向的剖面图。0021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包含:USB连接部2、连接于USB连接部2的布线基板3、具有能够使USB连接部2自由出入的开口部4a的第一框体部4,以自由切换是否覆盖开口部4a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框体部4安装的第二框体部5,进行与所述第二框体部5是否覆盖开口部4a同步地使得USB连接部2从开口部4a出入的控制的移动控制部6。0022 USB连接部2是能够连接于在PC等

16、标准装备的通用USB端子的通用尺寸。在布线基板3,安装存储经由USB连接部2发送接收各种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闪存、DRAM、SRAM等)和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控制的控制器等。0023 USB装置1,在通常的状态下,如图1(B)所示,成为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侧(图示的右侧)从第一框体部4浮起的外形形状。开口部4a,设置在第一框体部4的前端部(图示的左侧),在USB连接部2的不使用时,开口部4a由第二框体部5覆盖。以下,将USB连接部2的不使用时称为通常状态。0024 本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中,在将USB连接部2连接到其他的设备的USB端子时,使用者用手指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侧的浮起的位置。由

17、此,如图1(C)所示,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向下方下降,并且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向上方抬起,露出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USB连接部2从开口部4a向图示的左侧被推出。由此,使得能够将USB连接部2连接到其他的设备的USB端子。0025 如此的第二框体部5和USB连接部2的移动,通过移动控制部6的机构实现。0026 移动控制部6,具有:在USB连接部2从开口部4a被推出了的状态时,在将USB连接部2收纳于第一框体部4的方向施加第一加载力,并且在第二框体部5覆盖开口部4a的方向施加第二加载力的加载力施加部7。0027 加载力施加部7,在使用者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使得USB连接部2被推出到开口

18、部4a的外侧的状态下,使用者连接此USB连接部2到其他的USB设备的情况下,积蓄所述的第一以及第二加载力,使用者将USB连接部2从其他的USB设备取下并且停止第二框体部5的按压的情况下,利用积蓄的第一以及第二加载力,将USB连接部2收纳于第一说 明 书CN 103077150 A3/6页7框体部4并且由第二框体部5覆盖开口部4a。0028 更具体的是,加载力施加部7,包含:使得连接部2从开口部4a出入的第一臂11、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臂11的移动第二框体部5的的第二臂12、对第一臂11施加第一加载力并且对第二臂12施加第二加载力的加载部件13。0029 加载部件13,在使用者按压第二框体

19、部5的后端部时伸长,停止按压时收缩而恢复到自然状态。加载部件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连接部分,加载部件1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框体部4。第一臂11安装于固定在布线基板3的端部的臂连接部14。第二臂12安装于第二框体部5。0030 使用者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时,加载部件13伸长,第一臂11将臂连接部14向开口部4a的方向(水平方向左侧)推出,第二臂12使得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向下方下降,前端部向上方抬起。使用者停止按压时,加载部件13恢复到自然状态,第一臂11将臂连接部14向水平方向右侧拉伸,第二臂12使得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向上方抬起,前端部向下方下降。0031 如此,第一臂

20、11使臂连接部14在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第二臂12使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以相互相反的方向移动。0032 臂连接部14和USB连接部2,安装于布线基板3的相对的两边。因此,第一臂11在水平方向左右一体的移动USB连接部2、布线基板3以及臂连接部14。0033 如上所述,第二臂12使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以相互相反的方向移动,在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被按压的情况下将前端部向上方被抬起,露出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在停止按压的情况下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向下方下降,由第二框体部5覆盖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0034 第二框体部5,能够以预定的角度范围绕安装于第一框体部4的转轴20旋转。第

21、二框体部5绕此旋转轴20顺时针旋转的时候,露出开口部4a,USB连接部2从开口部4a被推出。0035 第二框体部5的上面,如图1(B)所示,安装止动件15。此止动件15,用于在将USB连接部2连接于其他设备的USB端子时,使得不会因为将USB连接部压入USB端子时的反作用,将USB连接部2推入开口部4a。更具体的,在将USB连接部2从开口部4a推出的状态下的臂连接部14的位置附近,使得臂连接部14抵接于止动件15。因此,即使施加将USB连接部2向开口部4a侧推入的力,因为与USB连接部2一体的移动的臂连接部14抵接于止动件15,所以不会将USB连接部2向开口部4a的更内侧推入。因此,能够简单并

22、且可靠地将USB连接部2连接于外部设备的USB端子。0036 在将USB装置1的USB连接部2连接于其他的设备的USB端子时,一直到完成此连接之前,需要使用者持续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一旦,将USB连接部2连接于外部设备时,因为USB连接部2坚固的嵌合于其他设备的USB端子,使用者即使不按压第二框体部5,第一臂11的位置也不变。第一臂11的位置不变,就是说第二臂12的位置也不变,加载部件13维持延伸的状态。0037 之后,使用者将USB连接部2从外部设备取下时,使用者如果不按压第二框体部5,则加载部件13返回到自然状态,通过第一加载力,第一臂11向水平方向右侧移动,并且,通过第二加载力,第

23、二臂12向上方移动。由此,USB连接部2向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的说 明 书CN 103077150 A4/6页8内侧移动时,第二框体部5覆盖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恢复到如图1(B)所示的通常的状态。0038 如上所述,USB连接部2、布线基板3以及臂连接部14,随着第一臂11的移动,一体的在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期望的是设置支持布线基板3的支持部件16,使得在移动途中不产生反冲。0039 图2是表示支持部件16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图2的支持部件16,是剖面为矩形状的筒状部件,在支持部件16的内壁,形成用于支持固定布线基板3的槽16a。在将布线基板3的相对的两边的边缘部插入此槽16a的状态下

24、进行固定。0040 支持部件16的长度,可以比布线基板3的长度短。这是因为如果仅将布线基板3的相对的两边的一部分坚固的支持固定,则布线基板3在移动途中不存在反冲的担忧。0041 因为布线基板3固定于支持部件16,所以USB连接部2、布线基板3、支持部件16以及臂连接部14成为一体的移动。如果支持部件16的宽度以及高度与第一框体部4的宽度以及高度大致一致,则支持部件16在移动时不存在反冲的可能,在希望更正确的规制支持部件16的移动方向的情况下,如图1(B)所示,也可以在第一框体部4设置规制支持部件16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件17。此引导部件17是,固定于第一框体部4,其剖面形状是矩形状的筒形部件。支

25、持部件16,能够自由通过引导部件17的内部,通过使得引导部件17的内壁的宽度和高度与支持部件16的宽度和高度大致一致,能够使得支持部件16沿着引导部件17的内壁,以正确的方向移动。并且,引导部件17的长度,可以比支持部件16的长度更短。0042 在具有存储功能的USB装置1等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能够从外部识别USB装置1是否在接入中。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在布线基板3上,设置在接入中的情况下亮灯的发光元件18,并且,在将USB连接部2从开口部4a向外侧推出时位于发光元件18的正上方的第一框体部4上设置光透过部19。此光透过部19可以是小径的贯通孔,也可以在贯通孔的上面覆盖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盖,也可以

26、使光透过部19的框体厚度薄到通过光的程度。此光透过部19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省略。在省略光透过部19的情况下,在布线基板3上也不需要设置发光元件18。0043 如此,第一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在未使用时将USB连接部2收纳于第一框体部4内,在使用者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时,打开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从其内部将USB连接部2向外侧推出,在使用者停止按压时,自动地将USB连接部2向开口部4a内侧拉回,由第二框体部5覆盖开口部4a。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使用者能够仅仅通过单手操作,同步地进行USB连接部2的出入和开口部4a的开闭,能够轻松且可靠进行USB连接部2的冲击保护、静电对策、防尘

27、以及防锈等的对策。0044 (第二实施方式)0045 第一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利用其后端部侧的加载部件13的加载力,进行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的开闭控制和USB连接部2的水平方向移动控制。因为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的上下移动,通过第二臂12的上下移动进行,第二臂12从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离开了一定距离,存在先端部不按照意图上下移动的可能性。0046 此处,在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和第一框体部4的前端部之间,设置另外的辅助加载部件13,利用此辅助加载部件13的加载力,上下移动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说 明 书CN 103077150 A5/6页90047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A的剖面

28、图。图3中,对与图1共同的部分施加相同的符号,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0048 图3的USB装置1A,在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和第一框体部4的前端部之间设置另外的辅助加载部件21的方面与图1的USB装置1不同。此辅助加载部件21与加载部件13同步伸缩。例如,使用者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时,加载部件13伸长,第二臂12将第二框体部5的后段部向下方压下,并且,将前端部向上方抬起。如此,辅助加载部件21伸长。0049 此状态下,在使用者停止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时,加载部件13和辅助加载部件21的两者,以恢复到自然状态的方式收缩。如此,通过加载部件13的加载力,第一臂11使USB连接部2向开口

29、部4a的内侧方向移动,第二臂12使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向上方抬起,并且,由辅助加载部件21的加载力,使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向下方降下,覆盖开口部4a。0050 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因为在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和第一框体部4的前端部之间设置辅助加载部件21,所以能够容易的上下移动第二框体部5的前端部,正确的进行第一框体部4的开口部4a的开闭动作。0051 (第三实施方式)0052 具有存储功能的USB装置1,在其内部搭载闪存,通过连接到PC等的USB端子,能够轻松的取出输出大量的数据。对此,相机和便携电话等中,大多没有USB端子而是包含存储卡槽。插入存储卡槽的存储卡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读取器/

30、写入器纳入PC。读取器/写入器也发展为小型化,也普及了包含USB连接部2的棒状的读取器/写入器。棒状的读取器/写入器,横向宽度小,适合于极小尺寸的存储卡(例如,微型SD卡)的读取/写入。0053 第三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包含能够插入此种极小尺寸的存储卡的存储卡槽。0054 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b的剖面图。图4的USB装置1b,在第一框体部4的后端部的断面包含存储卡槽22的方面与图1的USB装置1b不同。0055 图4的USB装置1b,因为是棒状,所以横向宽度小,假设为能够向存储卡槽22插入的存储卡为极小尺寸的情况(例如,微型SD卡)。0056 在使用图4的USB装置1b进行对存

31、储卡的数据的写入和从存储卡的数据的读取的情况下,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0057 首先,如图4(A)所示,使用者在将USB连接部2收纳到第一框体部4的状态下,将存储卡插入存储卡槽22。然后,按压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此时,如图4(B)所示,第二框体部5几乎覆盖第一框体部4,因为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的端面比第一框体部4的后端部的端面位于更后方,所以即使存储卡的一部分从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的端面突出,也没有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的端面与存储卡冲撞的担忧。如果存在冲撞的担忧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卡的突出的长度,预先将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延长少许即可。0058 如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因为能够在将存储卡插入存储

32、卡槽22的状态下按压第二框体部5,所以对能够作为存储卡读取器/写入器利用的USB装置1b,也能够应用所述结构。0059 (第四实施方式)0060 第四实施方式设置了绳链。说 明 书CN 103077150 A6/6页100061 图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USB装置1的剖面图。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USB装置1c,和图1(A)以及图1(B)的USB装置1c相比,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框体部5的后端部的端面设置绳链安装部24。0062 在绳链安装部24,形成用于通过绳链的贯通孔。通过设置如此的绳链安装部24,能够简易的安装绳链,将USB装置1c挂在颈部等的使用方法可以实现,提高便利性,并且,通过使

33、USB装置1c和/或绳链的形状和/或颜色具有特征,能够提供设计性良好的USB装置1c。0063 (其他的变形例)0064 图1图5所示的USB装置1、1a、1b、1c(以下,统称为USB装置1)的各个,仅仅是一个实施方式。包含所述结构的USB装置1中,能够具有种种的功能。例如,也可以包含指纹识别功能,使用者在以指腹接触USB装置1的预定区域时进行指纹认证。0065 或者,在USB装置1中内置无线通信用的天线、一段(1seg)和数字地面TV用的天线,也可以使用USB装置1进行无线通信和/或TV视听。此时,也可以在通信装置和/或调谐器内置于USB装置1,或者仅仅将天线内置于USB装置1,通信装置和

34、/或调谐器可以设置于经由USB连接部2连接的其他的设备。不特别考虑通信装置的通信形式,可以应用无线LAN和/或蓝牙(注册商标)等各种通信形式。0066 USB装置1可以遵守USB-IF规格即USB Composite Device Class(USB复合设备类)和/或USB Storage(Mass Storage)Device Class(USB存储(大量存储)设备类)。也可以不遵守此规格。本实施方式,只要包含通用尺寸的USB连接部2,能够应用于具有任意功能的USB装置1。0067 并且,也可以在USB装置1内置摄像装置和/或麦克风,设置取入影像和/或声音的功能。0068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提示,没有限定发明的范围的意图。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其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说 明 书CN 103077150 A1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