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75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05CN203924755U(21)申请号 201420192946.8(22)申请日 2014.04.18E04G 23/06(2006.01)(73)专利权人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丹凤街19号恒基中心A座四楼(72)发明人李今保 邱洪兴 赵启明 章佳娟李碧卿 姜涛(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代理人杨晓玲(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57) 摘要一种适用于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以抬升承台(12)为
2、支撑,在抬升承台(1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4根钢柱,即左前侧H型钢钢柱(10.1)、右前侧H型钢钢柱(10.2)、左后侧H型钢钢柱(1.03)、右后侧H型钢钢柱(10.4),在钢柱的上部固定有上部抬升钢梁(4),在上部抬升钢梁(4)的每一条边上均设有两个通孔,每一条边的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穿过该通孔,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下部由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左前侧固定螺母(9.1)、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右前侧固定螺母(9.2)将下部抬升钢梁(8)托住,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上部由上部抬升梁顶部左侧固定螺母(3.1)、上部抬升梁顶部右侧固定螺母(3.2)固定在上部抬升钢梁(
3、4)上。(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755 UCN 203924755 U1/1页21.一种适用于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其特征是采用H型钢钢架作为抬升支架,通过固定在支架上的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作为提升吊杆,将抬升千斤顶通过抬升钢梁安设在提升吊杆上并通过可调节螺母固定,抬升过程中通过调节提升吊杆上的调节螺母,使千斤顶和需抬升结构同步上移,具体结构为:该提升装置以抬升承台(12)为支撑,在抬升
4、承台(1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4根钢柱,即左前侧H型钢钢柱(10.1)、右前侧H型钢钢柱(10.2)、左后侧H型钢钢柱(1.03)、右后侧H型钢钢柱(10.4),在钢柱的上部固定有上部抬升钢梁(4),在上部抬升钢梁(4)的每一条边上均设有两个通孔,每一条边的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穿过该通孔,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下部由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左前侧固定螺母(9.1)、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右前侧固定螺母(9.2)将下部抬升钢梁(8)托住,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上部由上部抬升梁顶部左侧固定螺母(3.1)、上部抬升梁顶部右侧固定螺母(3.2)固定在上部抬升钢梁(4
5、)上,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的中部设有钢抱箍牛腿(5),由钢抱箍牛腿底部左侧固定螺母(6.1)、钢抱箍牛腿底部右侧固定螺母(6.2)固定,抬升用千斤顶(7)位于钢抱箍牛腿(5)与下部抬升钢梁(8)之间;需抬升框架柱上部(1)穿过上部抬升钢梁(4)位于钢抱箍牛腿(5)上,需抬升框架柱下部(11)位于抬升承台(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为32mm精轧螺纹钢筋。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24755 U1/3页3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特
6、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物抬升施工的,具有施工安全、快捷、易于操作、可重复使用、造价经济等特点的提升装置。背景技术0002 由于建筑物的层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城市建设导致室外地面大幅度增高而室内地坪标高远低于室外地面高度等原因,从而必须将建筑物抬升以满足使用要求。采用传统的抬升施工方法进行建筑物抬升施工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抬升方法采用垫块作为抬升支座,当抬升高度较高时,用垫块搭设的支座较高后稳定性差,不安全。(2)传统的抬升方法在抬升施工过程中增加垫块时,需要多次安置千斤顶,施工操作难度大。(3)传统的抬升方法需要多次撤出、安置千斤顶,抬升施工不具备连续性。(4)传统的抬升施工方法施
7、工速度慢、周期长。发明内容0003 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了传统建筑物抬升施工安全性差、施工操作难度大、施工速度慢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0004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采用H型钢钢架作为抬升支架,通过固定在支架上的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作为提升吊杆,将抬升千斤顶通过抬升钢梁安设在提升吊杆上并通过可调节螺母固定,抬升过程中通过调节提升吊杆上的调节螺母,使千斤顶和需抬升结构同步上移,具体结构为:该提升装置以抬升承台为支撑,在抬升承台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4根钢柱,即左前侧H型钢钢柱、右前侧H型钢钢柱、左后侧H型钢钢柱、左后侧H型钢钢柱,在钢柱的上部固
8、定有上部抬升钢梁,在上部抬升钢梁的每一条边上均设有两个通孔,每一条边的左提升杆、右提升杆穿过该通孔,左提升杆、右提升杆下部由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左前侧固定螺母、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右前侧固定螺母将下部抬升钢梁托住,左提升杆、右提升杆上部由上部抬升梁顶部左侧固定螺母、上部抬升梁顶部右侧固定螺母固定在上部抬升钢梁上,左提升杆、右提升杆的中部设有钢抱箍牛腿,由钢抱箍牛腿底部左侧固定螺母、钢抱箍牛腿底部右侧固定螺母固定,抬升用千斤顶位于钢抱箍牛腿与下部抬升钢梁之间;需抬升框架柱上部穿过上部抬升钢梁位于钢抱箍牛腿上,需抬升框架柱下部位于抬升承台上。0005 所述的左提升杆、右提升杆为32mm精轧螺纹钢筋。000
9、6 有益效果:该装置由4根H型钢钢柱、上下提升钢梁、8根32mm精轧螺纹钢筋提升杆组成。建筑物抬升施工时可根据抬升高度要求确定H型钢钢柱的高度,抬升施工时将提升装置固定在需抬升柱底部的混凝土承台上,将抬升千斤顶安置在下提升钢梁上,并调节千斤顶使其顶住固定在需抬升柱上部的钢抱箍牛腿上,通过同步抬升千斤顶使需抬升上柱抬升,抬升过程中通过调节固定在下提升钢梁底部提升杆上的螺母固定,使抬升梁和千斤顶随着结构柱同步抬升。整个抬升施工过程不需要增设垫块和更置千斤顶,抬升施工安全、说 明 书CN 203924755 U2/3页4快捷、连续。并且该装置部件拆分后,重量轻,极易于运输和现场搬运,可重复使用。附图
10、说明0007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正立面示意图。0008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A-A剖面示意图。0009 其中包括:需抬升框架柱上部1、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上部抬升梁顶部左侧固定螺母3.1、上部抬升梁顶部右侧固定螺母3.2、上部抬升钢梁4、钢抱箍牛腿5、钢抱箍牛腿底部左侧固定螺母6.1、钢抱箍牛腿底部右侧固定螺母6.2、抬升用千斤顶7、下部抬升钢梁8、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左前侧固定螺母9.1、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右前侧固定螺母9.2、左前侧H型钢钢柱10.1、右前侧H型钢钢柱10.2、左后侧H型钢钢柱1.03、左后侧H型钢钢柱10.4、需
11、抬升框架柱下部11、抬升承台12。具体实施方式0010 该提升装置以抬升承台12为支撑,在抬升承台1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4根钢柱,即左前侧H型钢钢柱10.1、右前侧H型钢钢柱10.2、左后侧H型钢钢柱1.03、左后侧H型钢钢柱10.4,在钢柱的上部固定有上部抬升钢梁4,在上部抬升钢梁4的每一条边上均设有两个通孔,每一条边的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穿过该通孔,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下部由下部抬抬升钢梁底部左前侧固定螺母9.1、下部抬升钢梁底部右前侧固定螺母9.2将下部升钢梁8托住,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上部由上部抬升梁顶部左侧固定螺母3.1、上部抬升梁顶部右侧固定螺母3.2
12、固定在上部抬升钢梁4上,左提升杆2.1、右提升杆2.2的中部设有钢抱箍牛腿5,由钢抱箍牛腿底部左侧固定螺母6.1、钢抱箍牛腿底部右侧固定螺母6.2固定,抬升用千斤顶7位于钢抱箍牛腿5与下部抬升钢梁8之间;需抬升框架柱上部1穿过上部抬升钢梁4位于钢抱箍牛腿5上,需抬升框架柱下部11位于抬升承台12上。0011 1、在需抬升框架柱底部环包柱浇注钢筋混凝土抬升承台12,作为抬升底部支撑,承台每边由柱边向外约300mm,承台高度根据抬升荷载计算确定。0012 2、在需抬升框架柱底部,抬升承台12上部约800mm处,安装钢抱箍牛腿5,作为抬升上部支撑,钢抱箍牛腿5通过通过化学锚栓与框架柱连接。0013
13、3、待钢抱箍牛腿5安装完成,抬升承台12混凝土强度满足抬升要求后,在抬升承台12四角分别安装左前侧H型钢钢柱10.1、右前侧H型钢钢柱10.2、左后侧H型钢钢柱1.03、左后侧H型钢钢柱10.4,钢柱底板与承台顶面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0014 4、抬升钢柱安装完成后,在抬升钢柱顶部安装上部抬升钢梁4,并将上部抬升钢梁4与钢柱焊接成整体。0015 5、上部抬升钢梁4焊接完成后,在上部抬升钢梁4上安装8根32mm精轧螺纹钢筋提升杆,并在上部抬升钢梁4顶部设置M32工具螺母固定提升杆。0016 6、在32mm精轧螺纹钢筋提升杆底部安装下部抬升钢梁8,并在下部抬升钢梁8底部设置M32工具螺母固定提升杆
14、。0017 7、在下部抬升钢梁8上安设抬升用千斤顶7,并调节抬升钢梁底部M32工具螺母和抬升用千斤顶7使千斤顶和钢抱箍牛腿5顶紧。说 明 书CN 203924755 U3/3页50018 8、同时对抬升用千斤顶7进行施压,卸除框架柱上的荷载待框架柱荷载完全卸除后在抬升承台12与钢抱箍牛腿之5间切断框架柱,0019 9、同时对抬升用千斤顶7进行施压,使框架柱同步、均匀的抬升,直至千斤顶行程,调节钢抱箍牛腿底部M32工具螺母,使其与钢抱箍牛腿5顶紧。然后对千斤顶进行卸荷,恢复其行程至起始点,调节下抬升梁底部M32工具螺母,使下部抬升梁8和抬升用千斤顶7同时上移,直至千斤顶顶紧钢抱箍牛腿5。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框架柱抬升至设计标高。0020 10、框架柱抬升至设计标高后,调节钢抱箍牛腿底5部M32工具螺母,使其与钢抱箍牛腿顶紧。然后撤除抬升用千斤顶7和下部抬升钢梁8,连接切断柱钢筋,并对柱进行连接恢复施工,待柱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撤除抬升钢架。说 明 书CN 203924755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755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755 U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