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960.23KB ,
资源ID:1552636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15526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纵向吊顶卡件.pdf)为本站会员(大师****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纵向吊顶卡件.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86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3865U(21)申请号 201420323147.X(22)申请日 2014.06.17E04B 9/14(2006.01)(73)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118号龙冠置业大厦(72)发明人党连军 刘占维(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代理人惠磊 曲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纵向吊顶卡件(57)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纵向吊顶卡件,用于当吊顶的边龙骨和底龙骨均为同一类型的覆面龙骨时,底龙骨和边龙骨的连接。所述卡

2、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交形成相交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第一卡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第二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与相交面垂直或平行;所述第二卡勾部与相交面平行。本卡件实现了将覆面龙骨用于边龙骨,减少了龙骨的采购种类,实现了边覆面龙骨和底覆面龙骨的可靠连接。钩状卡槽设计便于装拆和重复利用。具有连接可靠、施工便捷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865 UCN 204023865 U1/1页21.一种

3、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交,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第一卡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第二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一连接部竖向延展方向;所述第二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二连接部纵向延展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部与相交面垂直或平行;所述第二卡勾部与相交面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件或由独立件拼接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度。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

4、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其所连接的龙骨宽度。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边缘和/或内部;所述第二卡勾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边缘和/或内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部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钩或/和通长设置的卡条;所述第二卡勾部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钩或/和通长设置的卡条。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的端部有钩状卡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和钩状卡槽的卡口由多个连续的曲面形成或由多个连续的直面形成。

5、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865 U1/3页3一种纵向吊顶卡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连接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边龙骨和底部龙骨垂直设置且都采用覆面龙骨时,边龙骨和底部龙骨的连接卡件。背景技术0002 吊顶是装饰工程中重要的工序,现有的吊顶系统中,吊顶周边通常采用边龙骨,底部采用覆面龙骨,而边龙骨在整个吊顶系统中用量较少,且需从工厂定制。另外,边龙骨的接口和覆面龙骨不同,在吊顶施工中,如何实现边龙骨和覆面龙骨连接,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向吊顶卡件,其目的是减少吊顶系统中龙骨的种类,实现龙骨的通用性及底部龙骨与边龙骨的可靠连接。

6、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纵向吊顶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交,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第一卡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第二卡勾部;0006 所述第一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一连接部竖向延展方向;0007 所述第二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二连接部纵向延展方向。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勾部与相交面垂直或平行;所述第二卡勾部与相交面平行。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件或由独立件拼接而成。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度。0011 优选地,所述

7、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其所连接的龙骨宽度。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勾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边缘和/或内部;所述第二卡勾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边缘和/或内部。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勾部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钩或/和通长设置的卡条;所述第二卡勾部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钩或/和通长设置的卡条。0014 优选地,所述卡条的端部有钩状卡槽。0015 优选地,所述挂钩和钩状卡槽的卡口由多个连续的曲面形成或由多个连续的直面形成。0016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7 通过设计具有两个连接部的吊顶卡件,实现了将覆面龙骨用于边龙骨,减少了龙骨的采购种类,实现了边覆面龙骨和底

8、覆面龙骨的可靠连接。0018 卡勾部的设计,实现了覆面龙骨的可拆装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后的重复利用。0019 结构一体式的制作,确保卡件的自身的整体性,为吊顶整体连接安全提供保障。说 明 书CN 204023865 U2/3页4附图说明0020 图1是一种纵向吊顶卡件详图。0021 图2是图1中纵向吊顶卡件使用详图。0022 图3是另一种纵向吊顶卡件的详图。0023 附图标记:1-纵向吊顶卡件、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二连接部、103-挂钩、104-钩状卡槽、105-卡条、2-纵向底龙骨、201-底龙骨翻边、3-边龙骨、301-边龙骨翻边。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9、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0025 本申请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纵向吊顶卡件,实现当吊顶的边龙骨和底龙骨垂直且均为同一类型的覆面龙骨时,底龙骨和边龙骨的连接。鉴于此发明目的,所述卡件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交。其中,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边龙骨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底龙骨连接,为了实现第一连接部与边龙骨紧固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底龙骨紧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第一卡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第二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的卡

10、口朝向第一连接部竖向延展方向;所述第二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二连接部纵向延展方向。0026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几种常见的实施方式:0027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1为一种纵向吊顶卡件详图。如图1所示,一种纵向吊顶卡件1包括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相交形成相交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第一卡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第二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一连接部竖向延展方向(图1中A-A箭头所指方向);所述第二卡勾部的卡口朝向第二连接部纵向延展方向(图1中B-B箭头所指方向)。所述第一卡勾部与相交面(所述相交面为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相

11、交形成)垂直;所述第二卡勾部与相交面平行。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为整块板整体弯折形成的L型一体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也可为两个独立件拼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1为竖直面,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为水平面。002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还可为大于90度,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大小取决于边龙骨3和纵向底龙骨2之间的水平距离设置。当边龙骨3和纵向底龙骨2水平距

12、离较大时,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此时,的大小和设置位置应做对应调整。0030 为了确保顺利卡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宽度不小于其所连接的龙骨宽度。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勾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01侧边缘,且第一卡勾部为第一连接部101侧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通长的卡条105。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勾部还可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01板面内卡条105或挂钩103。所述第二卡勾部设置在第二连接说 明 书CN 204023865 U3/3页5部102的侧边缘的卡条105及板面内挂钩103的组合。设置在侧边缘为第二连接部102的侧边缘向下

13、弯折形成的通长的卡条105,设置在板面内的由板体上开槽向下弯折形成的挂钩103。所述卡条105的端部有钩状卡槽104。钩状卡槽104和挂钩103的卡口由多个连续的曲面形成或由多个成一定夹角的直面连接而成。为了便于连接,所述钩状卡槽104和挂钩103的钩前端微向上翘。0032 当所述第一卡勾部或/和第二卡勾部为通长的卡条105时,所述第一卡勾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交面垂直指的是,卡条105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相交面。当所述第一卡勾部或/和第二卡勾部为挂钩103时,所述第一卡勾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交面垂直指的是,同一位置的多个挂钩103

14、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相交面。所述第二卡勾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交面平行的含义也与此相同。0033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板面之间垂直,第二卡勾部与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板面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板面之间的夹角可成除零和一百八十度之外的任意角度;第二卡勾部与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板面之间的夹角也可成除零和一百八十度之外的任意角度。0034 上述纵向吊顶卡件1厚度是0.52mm,纵向吊顶卡件1宽度是由与其连接的龙骨规格决定。0035 图2为图1中的纵向吊顶卡件使用详图。如图2所示,边龙骨3采用

15、50覆面龙骨,50覆面龙骨的背部与墙体固定连接,50覆面龙骨的槽口朝向吊顶空间内;纵向底龙骨2也采用50覆面龙骨,纵向底龙骨2的槽口也朝向吊顶空间内,纵向底龙骨2设置方向与边龙骨3相垂直,纵向吊顶卡件的第一连接部101两侧的第一卡勾部卡接在边龙骨翻边301上,第一连接部101顶部边龙骨翻边301贴紧平齐。然后将纵向底龙骨翻边201与第二连接部102两侧的第一卡勾部卡接连接,第二连接部102的前端与底龙骨翻边201贴紧平齐,此时,实现边龙骨3与纵向底龙骨2连接成整体。0036 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3是另一种纵向吊顶卡件的详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

16、连接部102的相交面之间平行,第二卡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相交面之间也平行。所述第一卡勾部为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侧边缘的卡条105或独立设置的多个挂钩103。所述卡条105轴线或同一直线位置的多个挂钩103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相交面平行;第二卡勾部为设置在板面内的卡条105或在同一直线位置的多个挂钩103,所述卡条105轴线或同一直线位置的多个挂钩103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相交面平行。0037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说 明 书CN 204023865 U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865 U2/2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865 U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